20140708.2

“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將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等資訊科技創新成果引入傳統工業,改造和提升著傳統產業,創造出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這樣新的巨大市場。”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不久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如果說網際網路是人與人、人與服務的連線,那麼工業網際網路就是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機器與服務的連線,這將使使用者呈幾何級數增長。”

苗圩部長在當前形勢下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概念,正是看到了中國雖已成為製造大國,但在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能源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與已開發國家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因此必須緊跟新一輪產業網際網路浪潮,推動網際網路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彎道超越,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化漸成大勢

特斯拉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它的成功不僅僅是電池技術的突破,更得益於將網際網路思維融入了汽車製造。特斯拉對自己的核心定位不是電動車,而是一個大型可移動的智慧終端。

特斯拉代表了全球製造業對網際網路思維越來越熟練的運用。近幾年,已開發國家圍繞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的戰略佈局力度空前,無論是美國提出的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還是德國的工業4.0,其實質都是將資訊通訊技術與網路深度融入傳統產業改造以及新興產業培育中,從而改變傳統生產模式,提升生產力,實現智慧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認為,資訊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進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尤其是對傳統工業的發展方式帶來顛覆性、革命性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工業網際網路化正成為一種大趨勢。

德國提出的工業4.0計劃,其核心是智慧生產技術和智慧生產模式,旨在通過“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把產品、機器、資源、人有機聯絡在一起,推動各環節資料共享,實現產品全生命週期和全製造流程的數字化。而美國提出的工業網際網路,則將網際網路、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與傳統制造業的結合作為最主要的方向,重塑國家競爭力。通用電氣公司的報告《工業網際網路: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分析,在美國,如果工業網際網路推動生產率每年增長1~1.5個百分點,使生產率再一次達到網路革命巔峰水平,在接下來的20年裡,平均收入水平將提高25%~40%。若其他各國生產率增長水平能維持在美國的一半,工業網際網路將為全球GDP創造10萬~15萬億美元價值,這相當於美國今天的經濟總量。到2025年,工業網際網路將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二分之一)。

中國傳統制造業面臨重重困境

與“德國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概念大行其道相比,“‘中國製造’將因人力成本提高、人力資源貢獻度降低以及新型定製化生產的出現而失去競爭力”的言論甚囂塵上,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了。

“我們生產一臺電腦只能賺10個蘋果的錢,我們出口8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空中客車A380。”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曾這樣感慨。中國製造業長期以來總體處於“微笑曲線”的低端,從產業規模看,我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從價值鏈看,我國總體處於世界製造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其86家會員鋼企2013年上半年合計盈利22.97億元,實現利稅397.9億元,平均銷售利潤僅為0.13%,噸鋼利潤只有0.43元,兩噸加起來賺的錢還不夠買一根冰棍。

從2008年開始,中國製造業開始出現下滑趨勢。這既有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能源漲價、人力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製造業在經歷將近30年的“野蠻生長”後,轉型升級已經是越來越緊迫的任務。有統計顯示,中國目前總共有24個行業,但其中的21個已經有產能過剩的問題。紡織業、服裝業、鋼鐵業都是產能過剩的代表性行業。來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1月~6月,全國機械工業共彙總77787家企業,其中虧損企業達到12439家,虧損面為15.99%,虧損額累積為544.49億元。同期,163家機械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35億元,淨利潤達20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7%和34.2%。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指出,我國製造業正面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關鍵歷史時期,製造業大而不強,企業產品創新開發和服務方面的競爭力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鏈價值整合能力不高。傳統的高資源消耗和高環境汙染的製造業經營困難,新型的製造業尚不能取代傳統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配地位,製造業正處於艱難的轉型時期。

工業網際網路是中國趕超的良機

困局往往意味著機遇,因為一旦找到打破困局的鑰匙,就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成長。專家指出,未來10年,中國將迎來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最佳戰略機遇期。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進入新階段,運用資訊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重點方向,推進製造方式的網際網路化則是重要抓手。

可以說,中國完全有機會在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起到引領作用,通過新技術方案解決如能源效率、資產管理、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據權威機構測算,如果工業網際網路達到消費網際網路那樣的充分應用水平,到2030年,網際網路在工業領域的行業應用或將為中國經濟帶來累計3萬億美元的GDP增量。

隨著實時感知的物聯網、高速傳輸的光纖寬頻和新一代行動通訊網路以及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等技術的突破和整合,網際網路向裝備製造業融合滲透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工信部資訊化推進司王建偉處長指出,藉助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市場與使用者的互動程度和範圍極大擴充套件,網際網路與工業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正重塑產業組織與製造模式,重構企業與使用者關係。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網際網路與工業融合推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將催生出多技術、多業態融合的生產與服務系統。例如基於感測網路、GPS、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技術融合的智慧決策服務平臺已經在汽車、裝備等領域開始應用。未來智慧電網、分散式能源、資訊科技等多技術融合的能源網際網路也可能從想象變為現實。

摘自: 中國資訊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