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到底是什麼?人們對幸福還有很多誤解。最常見的,就是將“幸福感”與“愉悅感”混為一談。如果某個足球隊的前鋒在落後一分的情況下,拼盡全力去突破對方的防線,內心焦慮有壓力,卻又勇敢地承擔了責任,兌現了天賦——這是幸福嗎?答案是肯定的。

幸福不止是愉悅,還應該包括個人潛能的實現、生活的意義、對於他人的幫助以及自我的成長。如果把幸福整體看成已經完成的圖景,有一個理論剛好可以告訴我們構成圖景的五塊拼圖,那就是來自於馬丁·塞利格曼的 PERMA。

所謂 PERMA,正是幸福的五個要素的縮寫,它們分別是:

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全情投入(Engagement)

正向關係(Relationships)

意義(Meaning and purpose)

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 的好處,不僅僅在於科學地解構了幸福感,更是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幸福提供了切入點。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可以怎樣藉助 PERMA,追求更高階的幸福感。

拓寬積極情緒的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接觸到這樣的錯誤論調所謂幸福感,就等同於金錢、地位、聲望、外表和財產。

這種想法在過去的幾年裡越來越有市場。雖然這些事物許多時候能給人帶來愉悅,但研究發現,一旦過於重視這些東西,焦慮水平和抑鬱水平反而會上升。你可能認為自己有錢了就幸福,但因為你太在乎這件事,結果不管你有多少錢,都一定會認為自己“還不夠有錢”,於是影響了幸福感。

掉進了“物質至上主義”的陷阱,過分關注上述的事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擠佔了我們體驗其他積極情緒,進而提升幸福感的機會。

如果你非常在意財富,花了海量時間做兼職賺外快,就可能無法體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安逸;如果你極為看重身材,咬著牙過度節食與健身,就可能錯失與親友“炫”一頓大餐的快樂;如果你為了緊跟股市波動,每天花了海量時間在手機上“盯盤”,就可能錯過鳥鳴、草葉、鮮花。

積極情緒並不是只有“爽”,平和、恬淡、舒暢、欣慰、感動都算積極情緒,“我比別人強”只能算是一種基於競爭勝出的體驗,遠遠不能囊括積極情緒的全部。

尋找“心流”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感覺到時間飛逝?運動?閱讀?釣魚?手工?還是陪孩子玩?

不管你在做什麼,當你感受到時間飛逝的時候,實際上都在體驗著“心流”,它意味著你已然“全情投入”。

心流體驗往往不是通俗意義上的幸福感,也可能與消極情緒相關。如果你是一名技術高超的外科手術醫生,在焦慮緊張地做手術,也可能會進入心流的狀態。這其實並不矛盾,在心流狀態中,你完全可以同時體驗到焦慮緊張與幸福興奮。

提出心流這一概念的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曾向幾十個領域的專家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他們一生中,在什麼時候感覺最棒、表現最好”,而所有人都描述了心流體驗。當你自願參與一項具有挑戰卻也能應對的任務,當你達成了一系列目標,當你不斷地處理關於自身進展的反饋,並根據反饋來調整行為的時候,這種體驗就會出現。

“全情投入”的價值不言而喻,利用才幹、戰勝困難和達成價值在這一刻融為一體,更會對人的幸福感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社交中收穫幸福

親情、友情、愛情對於幸福感都有促進作用,而且正向關係的力量遠遠不止於此。

事實上,你甚至很難從科學的角度有效區分,到底是幸福的人愛社交,還是社交的人更幸福——研究發現,幸福的人往往會給社交更高的優先順序,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共處。

不過這種因果關係上的迷思並不影響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選擇的行動:去交流,去溝通,去與人相處。就算你身在大城市,覺得身邊沒有一個特別親近的人,也照樣可以把這個方法用起來,因為就算和你對話的是個陌生人,你的幸福水平也能有所提升。哪怕你實在“社恐”,去逗逗狗,其實也能增加內啡肽、催產素和多巴胺的分泌。

當代文化中似乎有一種對深度關係的拒斥,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從思想到行動都拒斥進入親密關係,或者堅定地與他人 “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作為一種生存在人際網路中的生物,縱然有獨處的客觀需要,也很難從徹底的社交隔絕中收穫真正的幸福。

讓對自己的意義與

對他人的意義達成統一

芬蘭哲學家弗蘭克·馬爾泰拉把生命的意義描述為“做對你和他人都有意義的事”。

善良的利他行為與幸福感之間存在著極強的相關性。從資料上看,“與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表述甚至都不能描述真正的客觀事實——在你幫助他人後,你的幸福感提升水平甚至有可能超過受助物件。

當然,“意義”本身也可以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比如在你的家庭中,恪守傳統的長幼禮節具有意義,這也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幸福感提升;或者你來自於軍旅家庭,秩序感對你來說意義非凡,那在你透過身體力行,讓生活井然有序的過程中,你也能收穫幸福體驗。

總之,讓自己的意義與他人的意義達成統一,是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好方法。

能獲得幸福的成就不止一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常常會忽視這點:“成就”的樣貌非常多元,遠遠不止一種。

學歷、財富和地位或許很重要,但它們是否能構成我們生活的絕對意義呢?如果所有的人都預設這種意義的構成,“卷”也就成為避無可避的最終歸宿,幸福感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有的人在獲得了學歷與財富之後,納悶地發現自己依然不幸福,而這時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忽視了自己真正在意的成就其實另有其物。

當一名好的父親;能做出別人比不上的番茄炒蛋;可以辨別各種各樣的礦石;精通唐詩……這些成就都無法直接置換財富與權勢,卻可能造就生命中的幸福感。

不要做那個看見別人排隊,就直接跟在後面排隊的人——他們排隊買的東西也許本身就不適合你,或者你其實並不需要。人完全可以在屬於自己的成就賽道上飛馳,而不是被強拉硬拽到一個內卷的競技場內互毆。

在哲學家邊沁看來,所謂幸福即是“趨樂避苦”,但這種觀點並沒有跳出混淆了幸福與愉悅的功利主義思維。也許在理解幸福方面,我們更應該採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人具有其社會性與發展性,同時有權利、也應該追求全面、自由、發展的現實幸福。也許,你所處的環境工作辛苦、競爭激烈、關係複雜,但這並不妨礙你深刻而科學地解讀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畢竟唯有理解了幸福,才能真正幸福。

相信攢足了上面五塊拼圖,你也能夠獲得沉甸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