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要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真實展示人民群眾在改革浪潮中的成長過程,是今年各大播出平臺的重中之重。

因此,2018年,被視作“現實主義迴歸年”。一方面,各大衛視播出的電視劇,現實題材劇在數量和關注度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另一方面,以弘揚奮鬥精神、見證改革奇蹟為主題的“獻禮劇”成播出平臺主基調;相較之下,古裝題材作品再無往日輝煌,從“蹭熱度”步入“沉澱期”;而諜戰劇、年代劇、創業題材劇通過加入各種元素形成新的風格,深受平臺歡迎。

年度主流題材:現實主義

在宮廷、穿越、玄幻劇的熱潮退卻後,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異軍突起,在各大衛視2018年播出的百餘部劇作中,現實主義當代都市題材幾乎佔據了年度熒屏的“半壁江山”。

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實題材迴歸的原因,一方面源於整體政策環境對於主旋律和大時代平凡人物的價值引導;另一方面是,現實題材劇集製作趨於專業化,不一味地依賴於明星流量與IP熱度,反而以一顆電視人制作的本心獲得了觀眾層面的共鳴。

1:都市情感劇、獻禮劇成熱點

從題材型別來看,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大衛視晚間黃檔電視劇題材出現了兩個明顯的變化:第一,現實主義題材劇目比重增大,貼近現實生活的都市情感劇播出量最多;第二,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禮劇在各大衛視熱播,年代劇成為熱點。

2018上半年,以都市生活和情感為首的現實題材劇比重增大,都市情感劇播出量最多。綜合來看,2018年上半年收視率排名前20的作品中有12部為都市情感題材,佔比達到60%,較2017年同期增加1部,都市情感仍是頭部劇的主流題材,典型代表是《戀愛先生》《美好生活》《好久不見》。

此外,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時代背景下,眾多表現人們在改革開放大潮下創造美好生活、展現改革開放之路的獻禮劇相繼播出。其中,《最美的青春》《年年歲歲柿柿紅》《歸去來》《陽光下的法庭》等劇立足現實題材,演員、製作班底也呈現高質量。

2018年下半年,各大衛視接連推出主題皆是獻禮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劇作。尤其是第四季度,除了湖南衛視在晚間十點檔播出的《火王之破曉之戰》為古裝劇之外,黃金時段全部以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為主。

比如浙江衛視與東方衛視聯播的《創業時代》;北京衛視與江蘇衛視聯播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央視一套播出的《黃土高天》;湖南衛視播出的《風再起時》;北京衛視播出的《幸福一家人》;江蘇衛視播出的《我們的四十年》;央視八套黃金強檔獨播的《北部灣人家》。此外,還有《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那座城這家人》《大江大河》《外灘鐘聲》《國寶奇旅》等獻禮劇作。

2:年代、創業、諜戰劇掀起市場小高潮

相較於往年滿屏皆是古裝、玄幻、青春偶像電視劇,今年以來,《樓外樓》《最美的青春》《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你遲到的許多年》《正陽門下小女人》《我們的四十年》《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年代劇相繼在各大衛視平臺熱播,成為2018國劇市場的一大亮點。

年代劇是一個頗為年輕的電視劇型別,一般講述的是關於家族與個體在歷史、時代洪流中的故事。有別於主旋律影視劇和歷史正劇的嚴肅,年代劇既有引人共鳴的家國情懷,也有博人眼球的傳奇色彩,憑藉多元化的型別題材,年代劇成為2018年乃至2019年電視劇市場的“香餑餑”。

如何在守住年代劇特色的基礎上,為年代劇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是擺在創作者面前最迫切的問題。年代劇,只有具有鮮明的時代質感、跌宕起伏的情節推進、大起大落的人物命運、“家國同構”的敘事邏輯,才能滿足觀眾的懷舊情緒,喚起觀眾對歷史、民族和國家的一種認同感。因此,年代劇具有溫暖人心、激勵人心、凝聚人心的感染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電視劇型別。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契合全民創業的時代特徵,2018年電視劇以反映現實生活為基礎,在創業題材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各大衛視播出了多部話題度與關注度相對較高的創業題材劇。

如《好久不見》《南方有喬木》等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創業元素;還有《中國式合夥人》《創業時代》等“旗幟鮮明”的創業劇,這是2018年電視劇不可忽視的趨勢與優勢,注入激情、奮鬥、夢想力量的創業劇為現實主義題材增添了不少色彩。

還有《正陽門下小女人》聚焦女性創業,通過小酒館形形色色的人物與發生的故事以小窺大;《你遲到的許多年》講述改革開放浪潮下轉業軍人沐建峰在商戰、情場的起起伏伏。

除了年代劇、創業劇,歷經爆棚、降溫幾輪沉浮,諜戰劇終於又蓄足了馬力,在今年迎來又一個“大年”。 2018年以來,《風箏》《和平飯店》《獵豺狼》《小樓又東風》等多部諜戰劇佔據熒屏。

今年年初熱播的《和平飯店》將諜戰劇放進了“密室逃脫”的設定裡,在人物關係構建、故事講述、拍攝手法、價值立意,甚至美術設計、畫面色彩等方面都在尋求著突破。而《誓言》則首次涉獵“兵棋推演”題材,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脫身》的複合型諜戰劇特性更為明顯,不同於傳統的諜戰劇,它是走出諜戰劇既定模式,更多地融入家庭、愛情、喜劇元素。《愛國者》在講述抗戰故事的同時,對職場人物刻畫尤為細膩。

今年各大衛視播出的諜戰劇已經與之前純粹的強情節、重視智鬥過程的諜戰劇有著明顯的不同,經歷過偶像化諜戰劇之後,開始重視多元化發展,重視劇中人物情感變化過程,喜劇、愛情、家庭元素融合,複合型諜戰劇成為新趨勢。

3:古裝劇風光不再

古裝劇方面,2018年,對於各大播出平臺而言,可以說是“水逆”之年。截至11月26日,各大衛視共計上檔了15部古裝劇,從市場表現來看,大多數反響平平。

一方面《如懿傳》《烈火如歌》《三國機密》《獨孤天下》等有著大IP、大明星、大製作加碼的古裝劇紛紛由之前盛傳的電視臺播出,變成了最後的網播;另一方面,今年已經播出的古裝劇,大部分都是以周播的形式在各大衛視播出。

播出平臺受限使這些古裝劇的影響力自然無法與衛視黃金強檔相比,再加上本身質量不過硬,因此至今仍沒有一部熱門古裝劇誕生。在業界看來,周播和轉網都只是權宜之計,並不能改變古裝劇當下的根本困境。

現今觀眾觀劇口味以及審美水平越來越高,一部劇要想更好地打動觀眾,除了內容情節上有更加豐富的劇情,還需要在細節制作的各個環節更加精益求精。

一方面,古裝劇還是需要有文化質感、文化厚度、文化自信,這也是未來古裝劇提升品質的關鍵。 另一方面,拋棄戲說、玄幻、偶像瑪麗蘇的老套路,迴歸現實主義才是古裝劇的解藥,需要在歷史事實和新鮮可看之間找到平衡,既不會過度虛浮,又不至於古板枯燥,成為接下來古裝劇努力的新方向。

4:IP劇表現不如以往

細數往年的爆款,不少都是有堅實故事基礎的IP劇,如《楚喬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義》《琅琊榜》《花千骨》等。2018年IP劇更多湧向網路端,而在各大衛視播出的IP劇,或表現不佳、或只能在次黃金檔播出,顯然,IP劇失去了年度爆款席位。

從收視情況來看,有原著黨加碼的IP劇僅《香蜜沉沉燼如霜》一部而已,其他臺播劇並沒有原著粉絲加碼。《香蜜沉沉燼如霜》雖拿下了7.8的豆瓣高分,但1.301%的平均收視率,放在往年也只能算得上平常之作。

以都市題材主打的IP劇,在黃金檔也未能佔得先機。《一路繁花相送》《橙紅年代》《溫暖的弦》《南方有喬木》《甜蜜暴擊》等或改編自同名小說,或有二次元漫畫加持,或有經典前作打底,但無一例外都在臺網競爭中表現平平。

5:市場迴歸理性 

價值觀成為考量一部劇作的重點 

一部大劇對於衛視的重要程度可以用“舉足輕重”來形容,儘管今年規定重重,但各大衛視仍然推出了一些可圈可點的優質劇目。

比如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換了人間》《初心》《樓外樓》《最美的青春》《陽光下的法庭》《太行赤子》;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聯播的《戀愛先生》《獵毒人》;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聯播的《風箏》《美好生活》《好久不見》《歸去來》《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北京衛視和江蘇衛視聯播的《正陽門下小女人》;中央臺八套播出的《娘親舅大》《初婚》《幸福有配方》等劇目市場表現突出。

在省級衛視獨播方面,湖南衛視《談判官》《老男孩》《我的青春遇見你》《一千零一夜》;江蘇衛視《香蜜沉沉燼如霜》;北京衛視《面具》等可圈可點,題材涵蓋都市情感、玄幻、諜戰、青春等型別。

從平臺分佈來看,央視播出的劇目型別最為豐富,其中以年代劇、都市情感劇、農村題材為主;湖南衛視側重青春氣質的都市情感型別;北京衛視以都市情感、年代劇、現代涉案為主;浙江衛視在現代涉案、古裝劇方面表現突出;東方衛視與江蘇衛視側重都市情感。

無論何種題材,受到政策方針的影響,價值觀成為考量一部劇作的重點,除了關注好的內容之外,各大播出平臺對於電視劇作品中的思想性和價值觀也尤為看重。

由此可見,無論是市場還是創作者都在呼喚具有思想深度的電視劇作品。這與之前“大IP+小鮮肉”受追捧的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見市場正在重新迴歸理性。

電視劇在收視比重佔有最高

2018年,電視觀眾基數依然龐大,達到12.87億。電視劇、綜藝、新聞三大節目型別主導收視,總收視貢獻為56.2%,其中,電視劇比重最大,2018年收視貢獻為31.4%,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

儘管電視劇在收視比重佔有最高,但是收視率走低,大劇難覓,是2018年臺播劇的重要市場表徵。排名最高的《戀愛先生》,在東方衛視收視率為1.561%,這樣的成績放在2017年還擠不上前三。

在CSM媒介研究釋出的《2018年1-3季度全國電視收視市場格局》中,衛視收視率(單平臺)沒有達到2%的頂尖劇目;收視率在1%-2%之間的優勢劇目有32部次,佔6.4%;超過八成劇在衛視平均收視率不足0.5%。

總體來看,2018年1-9月,僅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收視率超過1%:比如,《娘親舅大》自4月21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以來,連續18天蟬聯收視冠軍,全劇平均收視率2.04%。主要衛視中,僅北京衛視收視率上漲超過兩成;其他衛視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2018年1-9月共有25部收視率超過1%的電視劇,其中15部來自衛視。從題材上看,都市劇依然受央衛視的青睞。今年1-9月都市愛情劇、都市涉案劇劇目數量顯著增加,但整體收視表現一般。

周播劇方面,2018年1-9月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周播劇場共播出14部劇,湖南衛視青春劇《流星花園》、浙江衛視古裝玄幻劇《扶搖》分別位列第一、二。周播劇高收視劇目集中於暑假檔播出的劇目。湖南衛視在周播劇的數量及質量上依舊保持領先。

平臺競爭白熱化:獨播拼實力

聯播拼合力,周播影響力式微

1:周播劇播出減量

2015年,一部《花千骨》,讓周播劇成為“影視熱詞”,然而,2018年即將結束,萬眾期待的另一個“花千骨”,卻始終沒有出現。周播劇,難道已經被觀眾嫌棄了?

從內容輸出上看,2018年以來,國產周播劇的發展並不如想象中的順暢,比起往年各大衛視在周播劇場上的激烈競爭態勢,2018年周播劇整體播出量級有所下降。

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播出減量,暑期檔均以青春IP劇為主打;浙江衛視則擴大周播量級,突顯青春氣息,播出偶像劇《遇見最好的我們》《泡沫之夏》,並臺網聯動播出古裝劇《蜀山戰紀2踏火行歌》《扶搖》;北京衛視、安徽衛視在2017年嘗試周播劇聯播,引入先網後臺熱劇,2018年後黃金檔則以經典劇集重播為主。

此外,各大衛視對周播也進行了調整。比如北京衛視周播劇場和東方衛視“心動80分周播劇場”在年初聯播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後暫緩播出,直到五月底、六月底,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分別以《家有兒女初長成》《情滿四合院》再次開啟;2017年被湖南衛視合併的青春進行時的鑽石獨播劇場於2018年1月復播後又於4月停播。

不僅在劇場方面緩慢,2018年周播劇場的新劇上架率也正在減緩。而伴隨著IP改編劇市場的疲軟,周播劇中的IP改編劇也受到了相應的“牽連”。觀眾對於一些IP劇的觀劇熱情減退,都市情感、古裝玄幻等元素和題材的雷同也使得觀眾審美疲勞。

由於國內製作模式等種種原因,中國周播劇並不與國外周播劇完全相同,它拿掉“邊拍邊播”的特徵,依然沿用國產電視劇傳統但並未推陳出新,反而沖淡了劇情張力,消減了觀眾的追劇熱度。

當前,“網臺聯動”“先臺後網”“先網後臺”已經成為電視劇播出的新趨勢,此種播出方式有利於將電視劇的價值進行多元挖掘,將劇集價值最大化。

一方面網路播放平臺可以通過電視平臺樹立品牌價值,另一方面電視平臺也可以通過網路平臺提高影響力,網臺聯動所帶來的品牌價值、增量價值要遠大於其本身的商業價值。

而周播劇形式確實能夠發揮網臺聯動優勢,但同時也對劇集本身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把觀眾熟悉的陪伴性日播劇,轉變為需要追尋的周播劇,需要在連續劇製作、宣傳上用心思考。周播劇,如果想要保持觀眾的熱情,各大衛視在周播劇播出後一週時間內對於熱點話題和劇情懸念猜想的製造和發酵也十分關鍵。

2:大劇獨播趨勢凸顯

“一劇兩星”政策下,衛視訊道購劇成本上升,首輪劇更加集中於強勢平臺,平臺實力分化加劇,馬太效應成為電視劇市場一大關鍵詞。

2018年1月至8月,央衛視訊道首輪劇播出部數下降,且大劇獨播趨勢凸顯,獨播劇在首輪劇中佔比上升至72.1%,擁有首輪播出資源的衛視平臺也從去年的23個下降至18個。

湖南、浙江、東方、江蘇、北京衛視在32個省級衛視訊道中首輪劇播出量級位居前五。五個衛視訊道加上央視綜合、電視劇頻道佔據市場80%首輪劇資源。

目前僅有央視和一線衛視有能力購買未播的新劇;央視堅持獨播策略,由於其在電視端的優勢,首上星新劇也能獲得較高收視率;一線衛視內部差異較大,湖南衛視堅持獨播策略,其餘一線衛視兼具獨播劇和聯播劇;二三線衛視將購劇物件轉為已經在地面頻道播過的劇,且多為中老年觀眾喜歡的劇。

3:聯播平臺趨於固定化

聯播平臺趨於固定化,各大衛視更熱衷於尋求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同等段位的夥伴來聯合購劇和播出,不僅可以分擔成本,還可以形成收視合力。

例如,上海、北京、浙江、江蘇這四家衛視常常形成親密的結盟關係,聯合播出的劇目大多囊括了市面上最有“收視潛力”或賣相的熱點劇目。2018年,北京衛視和上海東方衛視關係最為“親密”,二者聯合推出多部各類頂尖劇目,包括《美好生活》《好久不見》《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歸去來》《脫身》等劇。

江蘇衛視和上海東方衛視則聯合播出《戀愛先生》《一路繁花相送》。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聯合播出《南方有喬木》《下一站別離》。

其他二三線衛視聯播的劇目則多以社會倫理、近代傳奇、反特諜戰、軍事鬥爭等“價效比高”的型別劇為主,其中山東衛視“合作度”相當高,不僅和湖北衛視推出三部劇《魔都風雲》《硬骨頭之絕地歸途》《勇者勝》,還和天津衛視聯播《越活越來勁》《養母的花樣年華》。安徽衛視分別和天津、湖北衛視聯播了《幸福照相館》《新萬家燈火》,黑龍江衛視和重慶衛視聯播了《鐵核桃之無間風雲》,貴州衛視和遼寧衛視聯播了《熱血勇士》。

4:嘗試劇場主題聯動概念

在調整內容的同時,臺播劇的振興還要依託電視臺,從平臺本身出發,和網路錯位競爭,真正發揮出平臺的獨特優勢。目前,不少衛視都在考慮將現有同型別的電視劇資源,進行打包整合,用聯動的形式將幾部新劇放在同一主題下播出,藉此讓平臺持續保持熱度。

比如2019年,東方衛視在已經公佈的片單中,形成“話題”“都市”“懸疑”“傳奇”四大組合矩陣;浙江衛視將從古裝大劇、刑偵涉案、時代獻禮、現實主義四大板塊佈局。

衛視將幾部劇打包提出劇場季播概念,通過叢集化的編排方式,讓多部同型別劇目聯動播出,往往能培養出觀眾的收視慣性,打通劇目,既能粘合收視群體,也能達到延長收視鏈條的效果。

相比網路,電視的收看方式具有特殊的黏性,在同一主題下用聯播方式延續幾部新劇的熱度,構建競爭共同體,實現劇目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整合明星成本、宣傳成本等等,實現1+1>2的效果。

“獻禮劇”成2019衛視平臺排播重點 

2018年,從各大衛視電視劇的播出情況來看,讓現實題材電視劇成為主流,真正、真實、真切地反映和關照人們的身心,及時把握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訴求,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2019年,建國七十週年即將到來,佈局主旋律獻禮劇依然成為各大衛視劇場排播劇目的重點。根據各大衛視平臺2019內容資源推介釋出的電視劇片單可以看到,主旋律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是2019年熒屏主要趨勢,優質劇集競爭更加激烈,都市情感劇也成為排兵佈陣的重點。

與今年古裝劇雲集不同,衛視待播的古裝劇明顯減少,而加入諜戰、懸疑、熱血青春元素的年代劇將成為2019的熒屏熱點。

一批帶有獻禮屬性的年代劇如《老中醫》《巨匠》《無名偵探》《豔世番之新青年》《隱祕而偉大》《一步登天》《天衣無縫》等劇編排在列,青年演員與老戲骨攜手發力,使得年代劇將成為明年衛視熒屏上的熱點。

注:部分資料來源:CSM媒介研究

來源:廣電總局《電視指南》雜誌、傳媒內參

文/王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