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頭樂理論的背後

weixin_33807284發表於2019-02-07

在“奶頭樂理論”中,全球20%的精英就是那隻“幕後黑手”,他們操縱的目的是要麻痺80%的大眾,下棋的方式就是生產遊戲和娛樂。

這一陰謀論經過本土化之後,又被添油加醋,將之描繪為美國人針對中國人的陰謀。原來,布熱津斯基老人家處心積慮提出“奶頭樂戰略”,是為了“摧殘中華民族的根基”!?

陰謀論的荒謬之處在於:它看似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卻沒有事實依據。前面說到,所謂“奶頭樂理論”的出處疑點重重。

馬化騰和丁磊做網遊,張一鳴搞抖音,原來都是為了消解大眾的不滿情緒?他們真的只是想賺錢啊。

如果娛樂業真的是被故意生產出來的“奶嘴”,為何又不斷有“限娛令”的出臺?所謂“奶頭樂理論”,完全經不起推敲。

簡單的“理論”:無力解釋複雜的遊戲和娛樂

可能有人會說:我認同“奶頭樂理論”,不是認同它的陰謀論元素,而是覺得它很好地指出了遊戲和娛樂對人的危害。

也就是說,可能很多人不會認為馬化騰是什麼大陰謀家,但他們確實相信:馬化騰和張一鳴們製造的“奶頭樂”,讓人沉迷,讓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這也是對遊戲和娛樂的簡單化理解,乃至誤解。

遊戲和娛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從人類社會起源時就存在,它們是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發揮著愉悅身心、連線社群等多方面的作用。

當遊戲和娛樂成為巨大的產業之後,它們一方面為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批評。的確,為了賺得更多的錢,遊戲和娛樂產業是希望大家花更多時間在上面的。這就需要輿論的壓力、行業的自律、公共政策的監管。

我支援對遊戲和娛樂產業保持警惕,我也曾經撰文討論網際網路“注意力經濟”的惡果。但是,遊戲和娛樂對個體及社會造成的實際影響,遠非一兩句話就能說清。傳播學中對遊戲影響的研究已經幾十年,沒有非黑即白的答案,既有負面,又有正面,還有更多的中間地帶。

我們從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例子。比如,任天堂的遊戲,在取得商業成功的同時,也讓很多人脫離肉身的限制、暢遊夢想世界,還在家庭和朋友之間分享了大量的歡樂,它半年前推出的Labo更是成為激發創造力的神器,很少有人會批評任天堂是“奶頭樂”。再比如,很多教育者都在設計和探索,如何將遊戲和學習結合起來。

娛樂業也是一樣。學界早已不將娛樂業簡單作為輕視、批判的物件,而是仔細研究其在個人和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娛樂產業既可能令人沉迷、喪失自我,也有可能激勵和撫慰人心、幫助人們結交朋友;既可能令人放棄思考,也可能激發創造性、鼓勵表達和公共參與。

簡單化的結論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這是一個複雜的世界。要想獲得真知,就不能浮於表面,用大而化之的語言來做判斷:“它是好的!它是壞的!”而是需要沉下去,看到事情的複雜性:“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它的哪一部分會對哪些人產生哪些影響?這些影響在什麼情況下是好的,什麼情況下是壞的?如果要減少壞的影響,我們可以具體從哪些方面著手?……”

我贊同吳曉波那篇文章結尾的兩段話:

“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資訊的收集越發方便、快捷,一切知識看起來似乎唾手可得,但反而讓很多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那種突破自我、不斷創新的社會精神也將漸漸消失。”
“讓嘴巴不被布熱津斯基的‘奶嘴’塞進,讓時間不被布熱津斯基所說的發洩性娛樂和滿足性娛樂塞滿,讓自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和思考的能力。”

其實,有清醒頭腦和思考能力的人,在玩遊戲和追娛樂節目的時候,也能獲得很多;而沒有清醒頭腦和思考能力的人,在讀有營養的文章時,也像在吸奶嘴。

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思考的能力,就讓我們從質疑吳曉波傳播的“奶頭樂理論”開始吧。

摘至:新聞實驗室公眾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