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道”與“德”

Yxrsl發表於2024-03-08

《道德經》的:“道” 與 “德”
我結合自己的經歷認為的:“道” 與 “德”
今天上一門課程的時候,突然腦子裡浮現了什麼是“道”,學一門新的學科,有眾多的“概念”,而面對這些“概念”,請問您又是如何思考的?
我的思考:
無論是中文,英文,數學語言,計算機語言,我通通將其看成是:符號。把任何學科都看成是一門獨特的“語言”,而“語言”本身就是由“符號”發展而來,
那麼我在看到以下三種語言:
1)"PX|A(E)=PX(A∩E)/PX(A)"
2)"I am who i am, not someone else."
3)"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那些對知識具有原始渴望的人們,才有資格乘上騰飛的翅膀,獲得知識真正的力量。”
第一反應是思考這些符號想要給我傳遞什麼含義,而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同樣如此。我發現秉持著研究的心態,遇到不明白的概念,就一個一個認真思考
直到我能真正理解為止。而一篇文章,一個章節,一本書,概念都思考完了,這些概念便能唯我所用,我寫文章,我推導公式,我與人分享,整個過程
沒有“卡殼”,完整的做成了這件事,那麼這就是我理解的“道”的思想。
突然在研究的過程中理解:“學習”任何東西,僅僅需要把遇到的一個概念完全研究透徹,接著下一個概念完全研究透徹,持續進行直到完成一整件事,
僅此而已。腦子很明顯感覺到:之前研究的一個又一個概念,在我與人述說,個人寫作時,概念與概念之間完全聯絡起來,一個個知識點形成了一個小網路。
我想:這應是核聚先生說的:“學習”就是神經元長肌肉。

“德”
既然“道”對應的是一種“學成”萬事的“思想”,那麼“德”便是我所掌握的實實在在的技能。
我能用的出來的技能,而非為了考試學習。
例如:
在英語層面,我能寫文章,這便是英語的“德”,
在中文層面,能寫文章,這便是中文的“德”,
能進行計算機程式設計,這便是計算機的”德“,
能用心理學,哲學的視角來看待真實的生活,真實的自己,這同樣對應著相應的”德“。
而 ”道“ 與 ”德“ 是相互促進的,不斷進化。

有一點很重要:面對”知識“,內心純粹,我把身邊同學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去了解知識的行為稱為”學習“,而把對”知識“的單純好奇,純粹想要探索,
讓自己清楚明白的行為稱為:”研究“。把自己對”學習“的思想轉變,從生活的行為中去”發現,探索,研究”。內心所有的疑惑都能迎刃而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