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配送,製造下一個獨角獸

機器之心發表於2019-01-16

配送領域正在經歷一場“機器人”混戰。最近兩年的CES展上,無人車、無人配送機器人的競相亮相,就是例證。這條全新的賽道上,既有像YOGO這樣深耕技術多年的初創公司;也有如阿里菜鳥、京東這樣自帶場景的行業巨頭,它們試圖在萬億級別的配送市場中,卡住身位,再造一個獨角獸。

萬億市場

機器人產業發展已成為智慧製造中重要的一個方向。其中,配送機器人因為其需求端——物流行業的龐大體量以及勞動密集的特點,尤其引資本關注,導致其研發競爭也尤為激進。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佔據了全球40%以上的電商交易——每年約為千億美元。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資料,這一數字已經高於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的總和。

從市場看,中國快遞和外賣行業在高基數(300億件/年,4000w單/天)下迎來高速增長(30%+ CGAR)。去年雙十一當天,物流包裹突破10億大關,大致相當於全美二十天的物流貨量。而阿里巴巴方面表示,10億這個量級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成為常態。

但2018上半年順豐、申通、韻達等的財報提及,其營業成本增速要高於營業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正是用工成本的上升。物流最是勞動力密集行業。但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在2012年出現轉折點,勞動力紅利在下降,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導致人力成本急速上升。

外賣等“城市輕物流”領域也面臨類似的情況。中國線上訂餐使用者規模達到三億人,與美國總人口等量。根據美團的招股書,預計2023年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2018年,外賣量約6000萬單/每天,保守情況下需要250-300萬活躍的騎手來能完成訂單任務。按照1:5的比例需要有1250-1500萬的騎手池調配,這數字相當於1%的中國人口,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所以外賣行業比較迫切地在尋求技術手段解決問題。

正是有了“剛需”,不管是初創型機器人公司,還是有配送業務場景的平臺型公司紛紛發力智慧物流方案,使得“無人配送”有了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無人車將外賣或包裹送到樓下,室內機器人再把它送到你手裡。

中國?美國?

中國和美國是電商物流的兩個重要市場,也是對配送型機器人研發投入最大的兩個國家。近年,亞馬遜京東、阿里等都陸續有相應的產品落地測試。中美初創類機器人公司的競爭也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表上。在無人配送領域,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的未來紅利都會很大。

美國的人力成本高,可供調配的配送人員更少。而中國有很多封閉式社群,人員出入受限,無人配送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在這片新藍海中,中國的機器人公司有可能會率先衝刺。

首先是體量的差異。不管是電商還是外賣平臺,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群體的量級都更為龐大。以外賣為例,2015年上市的Grubhub日訂單量為43萬單左右,差不多也就是美團外賣的五十分之一。美國人的食品消費存在固有習慣,90%的外賣訂單來自電話預訂,汽車餐廳到處皆是,一次從超市買回1周食材也是很多家庭的慣例。艾媒諮詢的資料顯示,中國外賣不但訂單數量更大而且更加分散,海量的、即時性的訂單併發除了中國網際網路之外,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能夠予以滿足。所以對及時性的運力需求,中國公司的感知更為強烈。

其次是人口密度。簡單來說,中國的人口密度約是美國的5倍。而城市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密度差異更大。人口越密集,意味著總配送成本越低,但末端配送成本佔比會相應增加。有統計表明,這個環節已經佔到中國配送行業總成本的30%以上,降本增效的緊迫性更高。

最後,亞洲市場比美國市場對機器人的接受程度高。中國人經過10年網際網路疾風驟雨式的洗禮,對新鮮事物的寬容心更高。比如,全球掃地機器人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中國。

此外,美國的法律法規相對嚴格。舊金山就頒佈了一項規定,將初創企業的配送機器人限制在人口較少的城區活動,且必須有人監視,速度不能超過3英里。反對者擔心機器人對行人安全造成影響,尤其是老人和兒童。這使得測試很難在真實的交付情況下展開,繼而延遲其商業化的時間。

最後1公里?最後100米?

目前,一些工業型物流機器人,比如AGV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已經開始投用。它們的使用場景相對比較標準化。但服務型配送機器人是個全新的賽道,大部分的產品處於實驗室階段。

阿里、京東、美團等諸多電商與物流企業紛紛入局,不斷加大無人配送的投入。但網際網路大公司大都從室外配送切入;而YOGO等初創公司則是從室內配送開始做起。前者的產品更像是無人車,除了自動駕駛的技術,需要解決路權的問題;後者涉及的的機器人技術更復雜,也需要突破室內的管理許可權,如電梯的改造等。

但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中國配送機器人的研發方向,大都聚焦在最後1公里還是最後100米的選擇上,指向終端效率這個配送行業的沉痾宿疾。此次釋出的YOGO Station智慧配送站著力於室內最後100米的非標準化遞送場景,首次提出了系統性的終端配送方案,通過雲端、智慧儲存分揀櫃、配送機器人和IOT裝置的聯合運作,完成了機器人與人的“最後一棒”交接。

它讓物流中的人的使用環節減少了。騎手到達寫字樓後,只需把貨品放入智慧儲存分揀櫃即可轉身離去。配送機器人會聽從排程,自行乘坐電梯與“客戶”交接,做到真正意義的終端“無人化”,這也是其商業價值所在。YOGO Station測試效果顯示,它可為外賣員減少平均每單10-15分鐘的配送時長,為單次配送時長的30%。

很多人認為“終端配送”是個細分市場。事實上,只要是“送東西”,不論外部環境如何,最終都會有“室內最後100米”的需要,幾乎是全場景的應用覆蓋。 如果YOGO能在2019年完成量產,它將在這場機器人的混戰中率先突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