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斷與疾病抗爭的歷史。而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的出現,為減少人類死亡和延長整體壽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在經歷了多年的捶打之後,這些藥物依然受到廣泛使用,仍在藥壇“閃閃發光”。其中之一,便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稱乙醯水楊酸,由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於1897年首次製備而成,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作為首個被發現的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藥物。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消耗的阿司匹林約5萬噸,合藥片1200-5000億片,甚至在臨床上被稱為“萬能藥”。
圖源:人衛藥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了阿司匹林的新臨床用途,比如治療痛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代謝性肥胖、糖尿病及其周圍神經病變、腹瀉等等。
此外,最新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可能還具有癌症、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這個“寶盒”也在被慢慢揭開,因此喊阿司匹林一句“神藥”也不為過吧?
低劑量阿司匹林
能使患糖尿病風險降低15%
一直以來,阿司匹林作為最廣泛的解熱鎮痛抗炎藥和抗血小板藥,而為人們熟知。但萬萬沒想到,該藥物還能進軍2型糖尿病治療界,與另一“神藥”二甲雙胍搶位置?
今年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會上,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Sophia Zoungas教授領導下的新研究表明,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即每天100mg,可使罹患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15%。
研究人員招募了基線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肢體殘疾和痴呆症的65歲及以上社群居民,共計16,209名,並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阿司匹林組(該組參與者被要求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或安慰劑組。
中位隨訪4.7年後,共記錄到995例糖尿病病例。其中,阿司匹林組記錄到459例(5.68%),安慰劑組536例(6.60%)。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每天堅持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能使糖尿病發病率顯示降低了15%,空腹血糖(FPG)的增長速度也相對較慢,年差異減少了0.006mmol/L。
Zoungas教授表示,使用阿司匹林治療能夠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且能減緩健康老年人空腹血糖的增加。鑑於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阿司匹林等抗炎藥的預防潛力值得進一步探究。
“鑑於阿司匹林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目前的臨床指南只建議老年人在有醫學理由時才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比如心臟病發作之後。”Zoungas教授補充道。
哈佛大學團隊近10萬人資料:定期服用或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阿司匹林抗癌並非新觀點,早在1988年澳大利亞學者便首次提出阿司匹林能夠預防癌症,自此之後這一解熱鎮痛藥被捲入了“抗癌大潮”。(原來,藥效的盡頭是“抗癌”?)
事實上,阿司匹林被認為是化學預防結直腸癌的最有效藥物,被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推薦給具有特定心血管風險特徵的50-59歲的人群使用。那麼,該預防作用是否能擴大到其他年齡段呢?
來自哈佛大學等多研究團隊聯合發表的研究發現:與不定期使用相比,在70歲及之後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能使結直腸癌的風險顯著降低20%,尤其是在70歲之前就開始使用的。
doi: 10.1001/jamaoncol.2020.7338
研究者從護士健康研究(NHS)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PFS)兩個大型前瞻性佇列中收集到94540名70歲及以上的參與者。在28-34年的隨訪期間,累計記錄到1431例結直腸癌(CRC)病例,包括857名來自NHS佇列的女性和574名來自HPFS的男性。
在70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每週使用≥2次阿司匹林的參與者罹患CRC的風險降低了20%。
不過,這種負相關性僅存在於70歲之前就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但在70歲及以後才定期使用阿司匹林與CRC風險降低無關。
70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阿司匹林與CRC風險之間的關係
為了確定阿司匹林使用年限與CRC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者進一步對70歲以前就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參與者進行分組。
結果發現,在70歲前至少5年堅持服用阿司匹林,與CRC風險顯著降低有關。舉例來說,NHS佇列資料顯示,與不規律使用的相比,從40-69歲期間就開始規律使用阿司匹林的女性,罹患CDC風險顯著降低了21-31%。
研究者表示,這也與之前大量研究證實的“阿司匹林對CRC的好處至少需要5-10年的使用”相一致。
相比之下,開始服用阿司匹林的年齡越大,從中獲得的健康益處越小。具體而言,70-74歲開始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相應的罹患CRC風險降低17%;如果到了75-79歲,風險降低13%;但到了80歲及以上,則無法觀測到風險差異。
在不同年齡開始服用阿司匹林與患CRC風險之間的關聯
綜上,2大美國大型前瞻性佇列研究顯示,定期使用阿司匹林與70歲及以後罹患CRC風險更低有關,尤其是在70歲之前至少5年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效果更明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老年人患癌的機制可能遠複雜於年輕群體,所以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去探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當然,阿司匹林的抗癌範圍遠不止於此。
《腫瘤學年鑑》上刊登的大型Meta分析顯示,服用阿司匹林能使消化道腫瘤相關疾病風險降低22-38%,包括胰腺癌和肝癌;
《柳葉刀子刊》上一項涵蓋9萬脂肪肝患者的大型臨床資料表明,每日接受低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能使NAFLD患者肝細胞癌的發生風險顯著降低52%;
《柳葉刀》上重磅研究顯示,連續2年以上服用阿司匹林,能讓攜帶遺傳性突變的高危人群的腸癌發病率降低一半,而且此種保護能夠持續20年!
……
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了阿司匹林的預防癌症效果,甚至有美國人將阿司匹林視作具有潛在抗癌作用的“保健品”。但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研究均為正向,阿司匹林是究竟是“致癌”還是“抗癌”仍未蓋棺定論,因此沒事兒也毋需服用。
當心!阿司匹林恐增加腦出血風險
規範用藥才是重中之重
正所謂“藥無完藥”,阿司匹林也有“翻車”的時候。一直以來,低劑量(75-100mg)阿司匹林被廣泛地運用於中風的一級和二級預防,但其副作用也很明顯:出血可能性增加。
今年7月,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更是打破了阿司匹林的“神話”——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不僅沒有減少缺血性中風的發生,反而使得腦出血風險增加了38%。該研究也提示大家,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不建議自行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某些疾病的風險。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25803
研究者從最大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ASPREE中收集到19114名參與者。在4.7年的隨訪期間累計記錄到312例出血性中風事件。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低劑量阿司匹林的使用並未導致缺血性中風風險的顯著降低。具體來說,在安慰劑組的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為每1000人·年3.9例,而阿司匹林組為3.4例,幾乎沒有差異。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組中發生顱內出血的病例數遠高於安慰劑組,腦出血風險比後者高出38%。從絕對值來看,試驗組比對照組多出了29例顱內出血事件。
與首次發生中風和主要出血相關的重大事件發生率
總結來說,在基線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參與者中,使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對中風幾乎沒有一級預防作用,甚至還增加了腦出血風險。因此,在沒有醫生的建議下,最好不要擅自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中風。
最後還是那句話:是藥三分毒,沒病少吃藥。即使是“百年神藥”阿司匹林,也是如此!在還未摸清藥物和疾病之間關聯之前,還是不要自作主張地輕易用藥吧。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0081
[2]Guo CG, Ma W, Drew DA, Cao Y, Nguyen LH, Joshi AD, Ng K, Ogino S, Meyerhardt JA, Song M, Leung WK, Giovannucci EL, Chan AT. Aspirin Us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Older Adults. JAMA Oncol. 2021 Mar 1;7(3):428-435. doi: 10.1001/jamaoncol.2020.7338. PMID: 33475710; PMCID: PMC7821085.
[3]Teng-Yu Lee et al, Daily aspirin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eClinicalMedicine. DOI: 10.1016/j.eclinm.2023.102065
[4]Cloud GC, Williamson JD, Thao LTP, Tran C, Eaton CB, Wolfe R, Nelson MR, Reid CM, Newman AB, Lockery J, Fitzgerald SM, Murray AM, Shah RC, Woods RL, Donnan GA, McNeil JJ. Low-Dose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Stroke and Intracerebral Bleeding in Healthy Older People: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3 Jul 3;6(7):e2325803.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25803. PMID: 37494038; PMCID: PMC10372701.
撰文 | Swagpp
編輯 | Swagpp
來源 | 梅斯醫學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