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深度的IT效率革命:低程式碼市場加速嬗變
儘管IT技術支撐了全球的資訊化浪潮,然而困擾行業已久的軟體開發效率卻難以像摩爾定律一樣快速提升,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瓶頸,在困擾著行業的繼續發展。一邊是碼農們高喊著996的境況,另一邊是程式設計師的生產力並沒有用在更具價值的生產活動之中,重複造輪子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
近幾年,低程式碼領域發展迅速,賽道相繼跑出了超10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OutSystems,與此同時海內外巨頭也在紛紛入局“佔坑”,國內如阿里釘釘、騰訊雲、華為雲的低程式碼生態陸續推出,海外巨頭AWS、Google、Microsoft、Oracle、西門子等也紛紛推出低程式碼平臺,另外一批VC裹挾著創業公司也加入了低程式碼的戰局之中,這讓這場低程式碼浪潮更為興盛。
IT效率革命
從整個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自2019年低程式碼成為行業熱詞至今,資本市場一直動作頻頻。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0-2021年之間,很多企業的早期融資金額就達到了千萬人民幣級別,甚至有廠商在一年之內,連續完成了三輪融資,爆火的賽道引來了諸多投資。其實,早在2014年業內就已經提出了低程式碼的概念,隨後伴隨著海內外低程式碼平臺的相繼推出和破圈走紅,低程式碼浪潮開始在IT圈內風行,算起來這個概念並不算新。
那麼,為何一個略顯“復古”的行業,如今卻得到了眾多業內參與者的廣泛關注,甚至被不少巨頭提到了戰略高度呢?
從需求端來看,低程式碼的出現集中反映了數字化轉型時代需求方的核心訴求。 連續三年的漫長疫情,極大地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式,讓IT行業對低程式碼的需求持續攀升。去年國外雲通訊廠商Twilio 對2569名企業決策者進行了調查,資料顯示COVID-19 將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全球平均速度提高了6年。IT巨頭微軟認為,未來5年將有4.5億款新應用程式將被開發出來,這比過去40年裡開發的所有應用程式都要多。在此背景下,依託過去的生產方式來開發程式必然非常影響開發效率,進而導致整個應用開發滯後於市場發展的需要,這成為了推動行業推出低程式碼平臺的重要驅動因素。
從供給市場來看,軟體技術的持續發展為軟體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具體來看,軟體形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早期的傳統軟體階段如ERP,其特點是實施成本大、運維成本大,再開發難度大;二是SaaS軟體階段,該階段IT設施統一了,但軟體因為供應商的不同依然存在資料孤島;三是低程式碼階段,其特點是彌補了傳統軟體定製化導致的過“重”問題,又彌補了SaaS化太“輕”的中間需求,形成了全新的供給。而低程式碼技術能夠成型,主要是因為WEB應用的前端技術和模型化設計的基礎越來越成熟了。
從根本上來說,低程式碼帶來的直接效益就是降本增效。 從效率方面來說,其可以透過圖形拖拽降低編寫程式碼的工作量,同時程式碼量的下降可以直接體現在研發人員數量的減少和研發天數的縮短上,這使其成本得到了極大降低。中金公司認為,低程式碼將會直接“蠶食”應用軟體以及定製化開發的市場份額,給行業帶來深刻的效率革命。
不同流派不同路徑
從參與玩家來看,當下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低程式碼公司數量眾多,至少有幾十家之多,其中不乏許多初創公司和許多雲端計算的公司。而根據公司型別和現有商業模式的不同,則可以將其具體劃分為兩大型別。
第一類,是SaaS廠商做APaaS。 具體代表如企業為國外的 Salesforce、Zoho,國內的銷售易、北森。同時,由於傳統軟體廠商都在紛紛展開雲轉型,這類企業也可以被歸入這一類,具體如國內的SAP、Oracle,國內的致遠、泛微、用友、金蝶等,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從IaaS轉過來做PaaS的網際網路雲廠商如阿里雲、騰訊雲等。
目前國內SaaS企業的低程式碼平臺主要是用來提升自身內部開發效率,以及客戶和整合商/代理商的二次開發需求,以補充自身SaaS產品靈活度不高的短板,因此有非常強的業務屬性,比如銷售易聚焦在CRM領域,北森聚焦在HR軟體領域,用友、金蝶聚焦在財務軟體領域。由於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屬於各賺各的錢,因此彼此之間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一旦隨著這些廠商發展進入更高階段,開始將自身開放給第三方應用開發商(ISV)之後,其就會在PaaS上長出SaaS,從而突破SaaS企業的業務範圍,形成應用生態。當然,也存在將平臺開放給第三方應用開發商ISV,在平臺上構建新應用,然後藉助平臺的流量售賣給平臺客戶,從而突破自身的SaaS企業業務範圍,形成平臺生態;或者將平臺賣給ISV,獨立開發和交付ISV自己的應用軟體。
第二類,直接繞開業務場景,打造一個通用性的Salesforce的平臺。 這種公司與前者不同,其傾向於獨立造平臺,其代表如OutSystems、Mendix,國內的 ClickPaaS、宜創科技、明道雲、簡道雲、輕流等等。不過,目前這種模式在業內褒貶不一,反對者認為沒有業務支援技術很難發揮價值;支持者則認為海外Salesforce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是可行的。
據IDC釋出的相關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Salesforce每賺1美元,它的全球生態賺4.29美元;預計到2024年,它每賺一美元,它的全球生態將賺5.8美元,這就意味著這個生態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強大。
總體來看,不同流派有著完全不同的發展邏輯。不過從時間上來看,這兩種路徑想要完全變成生態仍需要較長的時間。
並非零和博弈
客觀上來說,雲巨頭的入局對現在正在做低程式碼的創業公司影響很大,但從邏輯上卻是講得通的。 拿雲市場的整體發展情況來說,自2016年開始,在中國的雲端計算市場中,IaaS和PaaS的增速便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聚焦在IaaS層面的雲端計算大廠競爭趨於白熱化,大廠都在未雨綢繆地尋找新的差異化的增長點。於是,從IaaS向PaaS延伸便成了一種潮流。
而大廠紛紛入局低程式碼領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被“管道化”,雲廠商主動介入該領域也能夠推動其更好的發展,業內就不乏這樣的成功案例(比如微軟)。
微軟基於 Office 和 Visual Studio 的技術積累,在低程式碼領域的優勢得天獨厚。僅從收入角度來看,根據IDC統計的全球主要雲端計算廠商的收入拆分,微軟智慧雲的 PaaS和SaaS收入佔比超過60%,這帶來了比阿里雲、AWS更高的利潤。
說白了大廠參與低程式碼市場競爭,根本原因還是為了爭奪雲市場的話語權,既然解決“使用者最後一公里”的需求越來越高,與其將主動權交給別人,不如自己來做,這就是中國雲端計算廠商做低程式碼的動力。
也正因為如此,大廠與初創企業在這上面不免發生“肢體碰撞”。 比如,在2017年的協同辦公大戰中,就發生過阿里釘釘與創業公司紛享銷客的廣告大戰,在前者“免費+補貼”的攻勢之下,後者不得不裁員轉型CRM。
而在這一輪OA大戰中,受傷的遠不只有紛享銷客一家,明道雲也先後被“誤傷”。 先是被OA大戰所傷,後是被低程式碼所傷。在頻繁短兵相接之後,明道雲的創始人也不免感慨:“想想這種事情也不是巧合。”實際上,大廠雖然與創業公司身處同一賽道,定位存在錯位,但本質上還是一種競合關係。
首先,兩者之間並不是簡單的零和博弈的遊戲。 據Gartner 在2019年對5年內的低程式碼平臺做的一項預測顯示:有3/4的大型企業至少使用4個低程式碼開發工具,以滿足不同複雜度的應用開發。換言之,大的網際網路平臺參與低程式碼建設之後,其他低程式碼公司仍有可能成為大平臺的供應商。
其次,兩者的目標客戶存在差異,也存在合作空間。 比如,IaaS本身主要服務於IT部門,因此IaaS廠商做的低程式碼平臺,大多用於服務IT人員。相比之下,一些創業公司則可以與之合作,從其他方面為相關客戶服務,提供一個差異化的產品。
實際上,當下兩者的合作更多一些,目前圍繞華為雲、阿里釘釘、企業微信等衍生出來的低程式碼平臺,正在廣泛地在業內尋找生態夥伴,相互繫結形成聯盟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當下阿里釘釘的宜搭平臺、騰訊的微搭平臺,均已經逐漸對外開放了。
行業加速嬗變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無程式碼、協作化等境況正在逐步強化,並給行業帶來全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引領著行業進入關鍵十字路口。
首先,無程式碼的雛形已經顯現,低程式碼向無程式碼過度、兩者相互融合的態勢逐步形成。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面向業務人員的無程式碼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2019年,中國軟體從業者的人數為677.7萬人,而會excel+PPT的白領數量則有2億左右,相比前者後者的受眾群體更廣一些,而且幾乎是完全不同的。
這種技術門檻的不同,讓兩者的應用場景也各不相同。從技術開發層面來說,無程式碼是低程式碼開發的子集;從使用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低程式碼使用者是無程式碼使用者的子集。從業務上來說,低程式碼主要是面向大型客戶構建ERP,吃掉的是傳統軟體的市場,其路徑有兩個:一是為現在的系統打補丁,進行系統融合;二是乾脆直接重建。
無程式碼企業的主要客戶則是業務邏輯並不複雜、不涉及多系統耦合的中小企業客戶,這讓其本身具備更大的施展空間(中小企業客戶眾多)。從當下來看,低程式碼、無程式碼之間正在呈現出融合的態勢,比如供應商可以藉助低程式碼開發出無程式碼產品,或者針對同一個使用者的不同物件(IT部門以及其他物件)開發不同版本的產品。
其次,目前在低程式碼路線上出現了分化,專業化與協作化的兩種定位格局並未分明。 從行業來看,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時代的變化,低程式碼走到了時代的十字路口上,尤其是伴隨著低程式碼產品能力的加深,其不僅可以解決低端問題,還可以解決主營業務問題,由此衍生出了兩種路線。
一是走專業化路線,透過定向開發專業的功能如CRM、進銷存、OKR等應用,來滿足企業的特定需要,目前行業已有成功案例。二是繼續走協作化路線,即低程式碼主要發揮自身的個性化優勢,幫助企業解決現有系統不足以及執行效率低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這兩種路線未來都會有較好的發展,只是當下獨立廠商所面臨的挑戰會更大一些。
最後,聯盟生態具有兩面性。 從有利的一面來說,無程式碼創業公司透過與大平臺合作繫結,有利於實現快速拓客,並快速完成生態圈的搭建工作;從不利的一面來說,創業公司主動被整合到大廠生態之中,就不得不主動圍繞大廠戰略做“適配”,可能會限制創業公司在更寬廣領域的創新開拓。
總之,在新的形勢之下,低程式碼公司面臨的境況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且日益進入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和十字路口。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93450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加速發展的低程式碼市場
- 2020中國低程式碼平臺市場發展年度報告(深度分析)
- 一個詞彙的嬗變
- 目前的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市場規模如何?
- 顛覆有效市場的認知:市場無效率假說
- 社群團購專題:下沉市場效率革命開啟,低價競爭後重視供應鏈價值(附下載)
- 一週雲事|雲端計算市場加速併購整合程式
- 甲子智庫:2021低程式碼市場調查報告(附下載)
- 市場上有很多低程式碼開發平臺,不懂程式設計的人可以用哪些?程式設計
- 魚龍混雜的低程式碼市場,企業選型需關注哪些重點?
- 利用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預測股票市場(附程式碼)深度學習機器學習
- 釘釘宜搭入選Forrester《中國低程式碼平臺市場分析報告》REST
- Gartner:2021年全球低程式碼開發技術市場將達到138億美元
- 深度學習在股票市場的應用深度學習
- 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深入低線城市,洞察最真實的低線美妝市場(附下載)行業
- 工業富聯智慧嬗變
- 銀彈谷:低程式碼/零程式碼依然需要持續且長期的給予企業使用者市場教育
- 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是什麼?居然擁有超過19億的市場規模
- 淺析低程式碼開發的典型應用構建場景
- iPaaS丨API低程式碼平臺適用的業務場景API
- 低程式碼(Low-code)領域:發展路徑、市場規模及趨勢洞察
- 低程式碼適用於哪些應用開發場景
- 場景製作環節總是效率低?詳解場景製作初期的規劃思路
- 2023愛分析·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市場廠商評估報告:數聚股份
- 2022中國低程式碼領域發展趨勢,市場規模預計達42.6億
- 快而髒的程式碼真的能更快推向市場嗎?
- 來一場轟轟烈烈的HTTP協議掃盲革命HTTP協議
- 智+人:在雲端重塑一場認知革命
- 低程式碼行業深度如何?此文來探究!行業
- 基於 canvas 的市場交易深度圖 JS 實現CanvasJS
- Omdia:低壓變頻器在電機驅動裝置細分市場的區域分析
- 2022年低程式碼的變化與趨勢
- 區塊鏈是一場瘟疫 還是一次革命?區塊鏈
- 社交聆聽:瞭解客戶真實需求的一場革命
- 科技巨頭加速萬億級市場下的“智慧社群”建設
- 為什麼說“概率”帶來一場現代革命?
- 易點租加速電腦租賃市場佈局
- 國內智慧音響市場三強出爐,低價策略真的可以逆轉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