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彙的嬗變

pharos發表於2019-03-14

一個詞彙的嬗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10:42 人民網

  一個詞彙的嬗變

  俯臥撐成為熱詞後,人們正在把俯臥撐可能的含義挖掘到極限

  -本刊記者/李梓

  一個叫區志航的電視臺主持人兼攝影師,在中國各地的各種著名標誌建築物,比如“鳥巢”、東方明珠塔,還有計劃中的布達拉宮,裸體做俯臥撐。作為一個50歲的堅持鍛鍊的男人,他的這個姿勢和作為背景的巍峨建築倒也相得益彰。

  在輕易就能看到各種更漂亮的裸體的現代,區志航的這個裸體本來很難引發什麼風波,但他還是成名了。關鍵不在於裸,而在於姿勢。

  俯臥撐是一個列入學校考核的男子專案,世界俯臥撐的世界紀錄是1小時3669個,1分鐘140個。中學考核的時候,女生考仰臥起坐而男生考俯臥撐,要求一分鐘30個左右才算合格,顯然前者比後者容易得多,因此而引發許多男生憤憤不平。一個標準的俯臥撐應該是:預備時,兩手撐地,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腿併攏向後伸,前腳掌著地,身體挺直。開始時,身體平落,兩臂彎曲,肘關節高出背,然後兩臂用力推直,同時身體平起成直臂支撐為1次。

  俯臥撐突然成為一個熱詞,源於甕安事件中一個10分鐘做了3次俯臥撐的中學生供詞,其後,俯臥撐迅速替代了一個月前流行的“我出來打醬油的”,成為新的流行詞彙。《僑報》把俯臥撐新解為“不方便發表意見時的代指”,而國內評論員時寒冰把股市在跌停時期,某些股自我導演暴漲暴跌,以吸引散戶拋倉或者入倉,由此誕生某些個股頭天漲停,第二天跌停的現象稱為“俯臥撐時期”。如此動作,意圖明顯,做到3個以後,自然也就無人問津了。

  一個硬朗朗的詞彙因為無數人的曖昧而變得曖昧,在現代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它表達著人們漠視的面具後面對社會事物的強烈傾訴願望,從“正龍拍虎”到“打醬油”,再到“俯臥撐”比比皆是。

  在“打醬油”的典故里,當電視臺記者問某男對“豔照門”的看法時,該男或許是完全出於無意地說:“管我什麼事,我出來打醬油的。”在這個典故的出處廣東,許多人的笑聲比中國其他地方更響亮,因為廣東民間流傳一個關於“打醬油” 的典故:當小孩子長到五六歲,其父母為了支開他,去做點自己愛做的事,就給它一個小碟和一點零錢,讓他去打醬油,這樣既把孩子支出去一會兒,又能控制在一個安全的範圍。而之所以給小碟,完全是為了能夠多次使用這個理由。

  在俯臥撐成為典故之後,一個來自祖國西南地區的人士貢獻了另一個“俯臥撐”的民間版本:

  在雲貴一帶,有一個由年輕人創造的鬧洞房的習俗,也被冠名為“俯臥撐”,方案如下:新娘躺在床上(當然全穿著呢),新郎倌在其上方(當然也全穿著呢),以標準姿勢做俯臥撐,如果深得俯臥撐要領,這個娛樂環節當然沒有太多笑料,而如果新郎手抖怯力,難免支撐不住,砸在新娘身上,從而激起鬧洞房的諸多人士一陣爆笑。當然了,這種娛樂不會太為難新人,一般做做樣子,3個足矣。當然了,在7月以後,這個習俗難免變成新的隱喻。

  對於俯臥撐,還有一個最新的發揮,在許多的設計對戰遊戲中,比如《特勤隊》,有一個技巧,即使用臥倒的快捷鍵,通常是E,迅速倒地以躲避對方的設計,然後迅速起身射擊,然後再次臥倒。這一系列動作連起來,很像俯臥撐的動作。無需多做,在3個俯臥撐後,對手血量已然見底,乖乖繳槍投降了。

  一個傳統的民間運動,就這樣在民間昇華了,人間百態,也由此瞭然。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433/viewspace-40677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