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時間 | 夯實資料基礎 推動高校數字化轉型

陶然陶然發表於2020-06-11

  近年來,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高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讓資訊科技逐步融入到學校發展的每個環節,使得教育資訊化水平不斷提升。

  在此背景下,資料已經成為高校智慧校園建設核心資產。透過資料治理和資料應用,完善高校資料資源管理體系,發揮資料價值,促進高校整體數字化轉型,成為了當今高校在智慧校園建設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期#∑co時間#,華為攜手迪塔維為大家分享大資料時代下,如何利用全域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提升高校資料建設能力與加強核心競爭力。

  華為北京政企業務教育擴充部部長劉虹傑在致辭中表示,華為聯合迪塔維共同推出的高效全域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已經在北京化工大學、蘇州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落地,共同助力高校新一代數字化建設。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將這一經驗和成果與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分享,共同提升高校資料建設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華為智慧校園助力數字技術與教育完美融合

   華為在教育領域將ICT技術與教育行業深度融合,幫助建設高校智慧校園和基教智慧教育,助力教育資訊化2.0。

  智慧校園應具備三大特徵,即全聯接、全感知、全智慧。應用最新的Wi-Fi 6、5G、智慧攝像機等技術,實現對人、物、行為、事件的全面數字化。建設數字平臺,使數字轉變為資料,賦予數字意義,並透過資料打通,實現智慧應用。

  據李明珠介紹,華為整個智慧教育體系, 以“五個一”為基礎設施建設核心,以“一塊屏”、“一張網”、“一朵雲”、“一個入口”、“一個平臺”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一塊屏”提供師生與智慧教育系統的互動入口,也作為教學的軸心聯動各方;一張5G加持的通訊網保障最好的教育連線能力;“一朵智慧教育雲”安全可靠承載各類教育應用和服務;“一個入口”連線人、裝置、業務和知識四位一體,透過智慧協作、開放平臺實現便捷協同;“一個平臺”打通資料,協同業務,做好數字平臺支柱。

  智慧校園總體架構是基於華為在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打造智慧校園解決方案,透過教、學、研、管資料的全融合,實現業務全面創新。

   在方案框架方面,入口採用WeLink,智慧應用包括網上辦事大廳、IOC和智慧教室,底層透過華為教育數字平臺來實現,這部分包括業務中臺、資料中心和新ICT平臺,建設智慧校園。

   在網上辦事大廳方面,可透過WeLink快速整合原有業務系統,無需硬體,併發無上限,部署方便又安全。

   在智慧運營IOC方面,華為可提供校園整體態勢的綜合呈現、指揮決策、精確運營。學校執行狀態實時可視,是智慧校園必需的功能。在全面掌握學校態勢基礎上,基於大資料的分析與AI輔助,實現監測預警與應急聯動。

   在資料中臺方面,華為可提供接入服務、資料治理與整合服務,建設教育資料大腦。

   在校園網路方面,要滿足師生上網、智慧教學、管理服務等多業務統一承載。近期建設學校的有線、無線、物聯網,實現“三網合一”,中遠期建設融合運營平臺,與運營商的5G實現業務、資料、管理運營等融合,達到“四網融合”,最終構建多網融合的基礎校園網路,泛在互聯,網隨人動。

   在入口方面,採用WeLink提供學校智慧移動門戶,它具備安全、開放、智慧、全聯接四大特性,是業界唯一“雲-管-端-芯”解決方案,能保障企業資料安全;WeLink業務平臺提供標準介面,支援各類企業應用快速整合及開發;提供使用者AI助手,幫助使用者實現智慧翻譯、智慧搜尋、智慧推薦等;聯接團隊、聯接知識、聯接業務、聯接裝置,快速提升企業辦公效率。

   在計算方面,要實現從分散計算環境向統一雲端計算平臺轉變。原有的分散計算環境是“煙囪+鍋爐”:各應用系統獨佔計算資源,HPC以學院(學科)獨立建設,資源分散、利用率低。我們要實現雲平臺+容器HPC:建設統一雲端計算平臺,統一供應虛擬機器、容器、計算和網路資源,夯實數字底座。

   在業務平臺方面,要具備抽象和集中業務能力。首先,對原有應用進行能力封裝API,透過ROMA API Gateway功能,開放業務能力,並被ABC整合;其次,新智慧應用使用ABC按照微服務框架進行敏捷開發和部署,提升開放和沉澱業務通用能力。

  華為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以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AI、移動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為基礎,建設智慧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慧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賦能科研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優質人才。

   迪塔維高校全域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專注高校資料服務

  據南京迪塔維資料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解決方案部總監錢禹坤介紹,根據《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要求,體驗、開放、融合、資料、連線、服務、創新、引領、變革、智慧”是2.0行動計劃創新引領和生態變革的主要特徵。

  目前,院校的資訊化建設在開放、資料、服務、智慧等方面與計劃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基礎業務系統匱乏,資料來源受限。亟需解決以下四大問題,即解決資料孤島;改善開發與運維成本高現狀;打通全域資料聯通機制;實現大規模資料治理問題。

  迪塔維公司多年來聚焦高校資料建設,在融合行業大資料建設經驗、總結高校資料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全域資料中心的建設思路—— “全域資料五維工程”。

   1個目標——全通的資料中心。透過全域資料中心建設,實現高校資料的“全”、“統”、“通”,打通“資料孤島”,消除“應用煙囪”。

   2個導向——資料治理、資料應用。建設全域資料中心的需要明確的價值導向,迪塔維主張透過資料治理導向,以實現資料交換、共享為出發點,採集資料、管理資料、提升質量;透過資料應用導向,快速響應資料應用需求,完善資料生態,構建決策服務、辦事服務,輸出資料價值。

   3個平臺——前臺、中臺、後臺。透過分散式、全域化資料處理技術,完善資料儲存後臺,實現一切業務資料化;透過迪塔維資料治理、資料開放能力構建資料中臺,實現資料能力統一化;透過統一資料門戶和統一資料開發平臺建設資料業務前臺,實現一切資料業務化。

   4個統一——治理、開放、開發、服務。統一資料治理,形成統一的資料標準、全域資料資產,實現360°資料鏈式管理;統一資料開放,形成統一資料對外的獲取管道,對外輸出可複用、可監管的資料API;統一資料開發,形成標準資料開發工具和開發流程,讓資料服務構建更靈活,資料運營更簡單;統一資料服務,形成統一的資料服務門戶,匯聚資料應用和資料服務的出口,實現資料價值。

   5個落地——標準、整合、質量、共享、服務。5個落地是迪塔維公司在整合高校資料領域15年+從業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瀑布+敏捷螺旋式的實施方法論體系。透過摸家底、定標準、做治理,實現快速的資料實施落地能力,包括標準落地、整合落地、質量落地、共享落地、服務落地,保障專案建設成效。

  接下來錢禹坤從總體架構、建設內容、核心優勢和效益分析四大方面詳細介紹了高校全域資料中心建設方案。

   在整體邏輯和架構方面,採用三度空間架構體系,前、中、後臺與一個資料來源。值得一提的是,在後臺資料實體空間上採用了華為Hadoop資料湖和華為GaussDB2000資料倉儲;在中臺資料能力體空間上採用了WeLink統一資料服務平臺。

   在業務路線和架構方面,迪塔維全域資料中心充分參考了華為公司的智慧資料平臺架構理念、產品結構等,整合高校資訊化行業特性,結合十多年公司積累的科學的資料治理理念和實施方案,制定完善、合理、領先的總體架構設計方案。

   在建設內容方面,資料中心建設方案的整體目標是透過資料治理和資料應用實現高校資料建設中的兩大核心內容。要知道,中臺並不是一個產品,也不是一個系統。而是多個能力的組合,資料中臺是聚合和治理跨域資料,將資料抽象封裝成服務,提供給前臺以業務價值的邏輯概念。

  那麼,全域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擁有哪些核心優勢呢?錢禹坤錶示,與DataV資料治理雲端知識庫的結合,讓原本紛繁複雜的資料治理工作變得更加簡單便捷,也讓我們的使用者將精力從技術底層抽離出來,只需關注業務,讓資料建設工作更加聚焦;現場實施經理制度可全流程提供保姆式資料治理服務,重視研發建設,更重視實施落地與運維保障。

  最後,錢禹坤跟我們分享了建設成效, 四個核心建設成效以客戶為中心打造全域資料中心,即形成清晰的資料流圖,盤活學院資料資產;深化資料應用效果,提升師生服務質量;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搭好能力平臺,具備自行開發和實施能力。

  校園是學習和生活的載體,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抓手,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的落腳點。華為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源於自身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實踐,依託沃土數字平臺,聯合生態夥伴,實現校園從單場景智慧邁向整體智慧化,使能業務敏捷創新,提升運營效率,引領至簡體驗。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8285180/viewspace-269756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