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和中國軟體發展的一些思考 (轉)
剛剛在CSDN上看完網友的一篇文章——《關於發展中國自己的操作的討論》,我在寫完對該篇文章的評論後,覺得意猶為盡,還想說點什麼,所以就寫下了這片文章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中國的產業落後是不容我們置疑的現實。很多人都想改變這種現狀,如何改變,用什麼方法改變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我不敢說自己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只是想從理論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前一段時間網上報導說中科院研發中國自己的,現在網上又有關於發展中國自己的的文章,我認為作為技術力量的鞏固和儲備,這樣做是可以的,但要真正在市場上推廣中國自己的晶片,自己的作業系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現在的市場情況是:晶片被壟斷(雖然有和他競爭,但基本上還是Intel的天下),作業系統被壟斷(就中國而言,外國微軟佔的市場份額比他在中國少一點)。我們先不談自己研發的晶片和作業系統是否在和成本上能超過他們,就假設我們的東西比他們強,但中國大部分人都已習慣了微軟的、,中國的廠家都生產支援Intel晶片的主機板和,我們能做到讓大部分人改變他們的習慣而改用我們自己的晶片,自己的作業系統嗎?(在這我不想談愛國主義之類的話)“最好的未必就是最賺錢的”。更何況我們還沒能做到像Intel那麼好的晶片,像windows那樣易用的作業系統。就像《關於發展中國自己的作業系統的討論》一文中所說的“而, 計算機的特點, 恰恰是越多人用, 價值越大. ”現在用Intel的晶片和微軟的作業系統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這樣一個後來者能從中獲的什麼市場份額嗎?我看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像《關於發展中國自己的作業系統的討論》一文中所說的,靠政府的強制政令來扶持中國的晶片和作業系統也是一件費力卻未必成功的事。
用兵之道,重視避實就虛。無論是中國的發展還是中國軟體的發展從戰略上講應該充分運用這個原則。所以,我們不應該把精力放在發展已經成熟的技術上,不要老是抱著別人有什麼我們也要有什麼的想法,這是毛澤東時代的“獨立自主,自立更生”的一個後遺症。我們要學會魯迅的“拿來主義”。當今的世界,學習和交流是發展的趨勢。愛因斯坦說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那麼大的成就的。我們也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發展。用已經成熟的技術去發展為成熟的技術,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而不要管這個成熟的技術是不是自己的。
中國要想成為世界強國,要想在科技和經濟上領先世界,就應該把精力放在那些未來的命脈產業和領域上。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曾經輝煌過的國家或是公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掌握著當時條件下的“命脈”。四大古國的輝煌是因為他們都生活在大河大江旁富饒的土地上,那時水就是人類的命脈(現在也是,呵呵);古樓蘭之所以繁榮,是因為絲綢之路,那是連線中西方交流的命脈;18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的航海技術;同樣的Intel和微軟的強盛也是因為他們的核心技術是當今世界必要的“命脈”。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學習他國先進和技術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那些“命脈”技術和產業。至於,具體我們應該發展那些技術和產業,由於敝人的知識和眼光有限,所以留待我們大家一起去思考和探索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748419/viewspace-95943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關於aspnetcore中介軟體的一些思考NetCore
- 關於中介軟體的思考
- 中國電子政務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 關於React中動畫不生效的一些思考React動畫
- 【智慧製造】中國工業軟體發展白皮書(2017)
- 中國軟體企業的關鍵癥結
- 關於壓力測試中 TPS 和併發數的思考
- 關於typedef和struct使用過程中的一些思考(2020/12/23更新)Struct
- 軟體研發之道——有關軟體的思考
- 關於軟體架構和業務架構的思考架構
- 關於DDD和COLA的一些總結和思考
- 金融科技在中國的發展
- 關於CodeReview的一些思考View
- 關於2021年的一些收穫和思考
- 軟體開發的一些思考及心得體會
- 從全球視野破解中國工業軟體產業發展之道產業
- 關於研發規範化的一些思考
- 關於谷歌中國的最新宣告(這個必須轉載)谷歌
- 訪數藏中國CEO王鵬飛:數字藏品的發展與思考
- 中國貿促會:2023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
- 關於2020年中國asp.net core發展狀況調查ASP.NET
- ONES 加入中國信通院雲上軟體工程社群,推動軟體提質發展軟體工程
- 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
- 關於NBA中國官方網
- 中國化工發展的新態勢
- 關於 Masonry 的一些思考(下)
- SEMI:全球70%的半導體產能位於韓國和中國
- 關於專案中 Repository 層的思考
- 和外國bi相比,國產bi軟體更適合中國企業
- 中國石化: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產業
- 中國銀聯:2018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產業
- 中國兒童中心:2019中國兒童發展調查
- 中國翻譯協會:2022中國翻譯人才發展
- 國家資訊中心:2021中國網路媒體發展報告
- 國家資訊中心:2020中國網路媒體發展報告
- 理財筆記 - 關於中概互聯和中國互聯筆記
- 中國傳媒大學:2020-2021年中國智慧媒體發展報告
- iOS關於換膚和夜間模式的一些思考iOS模式
- TRIZ在軟體設計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