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和全球改善營養聯盟(GAIN)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攝入的多種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微量營養素不足,包括鈣、鐵以及維生素C和E。

8月29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柳葉刀-全球健康》。

微量營養素缺乏是全球最常見的營養不良形式之一,每一種營養素的缺乏都會導致特定的健康後果——從不良妊娠結局到失明,再到對傳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前的研究估計了人們可獲得和消耗的微量營養素的量,而這項研究評估了這些攝入量是否滿足人類健康所需,並研究了男性和女性在其一生中面臨的具體不足。

“我們的研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論文作者之一、UCSB教授Chris Free說,“不僅因為這是第一個對幾乎每一國家34個不同年齡-性別組進行微量營養素攝入估計的研究,還因為它的方法和結果易於研究人員和從業者獲取。”

研究人員使用了全球飲食資料庫、世界銀行和31個國家的飲食回憶調查資料,比較了185個國家的人口的營養需求和營養攝入量。他們將人口分為17個年齡組的男性和女性:從0歲到80歲,每5年一個組,以及一個80歲以上的組。他們評估了15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碘、鐵、核黃素、葉酸、鋅、鎂、硒、硫胺素、煙酸以及維生素A、B6、B12、C和E。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被評估的微量營養素的攝入量都嚴重不足——不包括作為額外營養來源的強化元素。碘(68%)、維生素E(67%)、鈣(66%)和鐵(65%)的攝入不足尤其普遍。超過一半的人攝入的核黃素、葉酸、維生素C和B6不足。煙酸的攝入量最接近充足(22%),其次是硫胺素(30%)和硒(37%)。

在同一國家和年齡組中,女性對碘、維生素B12、鐵和硒的攝入不足率高於男性。相反,與女性相比,更多男性攝入的鈣、煙酸、硫胺素、鋅、鎂和維生素A、C和B6不足。研究人員還觀察到,雖然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區別在性別之間表現得更為明顯,但10至30歲的男性和女性最容易出現鈣攝入量不足的情況,尤其是在南亞、東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此外,北美洲、歐洲和中亞的鈣攝入量也較低。

“這些結果令人擔憂。”GAIN的高階技術專家Ty Beal說,“在所有收入水平的國家和地區中,大多數人——比以前認為的更多,都沒有攝入足夠的多種必需的微量營養素。這些差距損害了健康,並在全球範圍內限制了人類的潛力。”

“我們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是巨大的,但從業者和政策制定者有機會確定最有效的飲食干預措施,並將其用於最需要的群體。”論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學陳曾熙學院副教授Christopher Golden補充說。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016/S2214-109X(24)00276-6

自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