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監控公司Sandvine首席戰略官Samir Marwaha在一篇最新的部落格文章中寫到,該公司即將釋出的2022年“全球網際網路現象報告”發現,2021年,全球Top 6網際網路和科技公司——Google、Facebook、Netflix、亞馬遜、微軟和蘋果產生了超過56%的全球網路流量,他們在2021年產生的流量佔比超過了所有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的總和。

因此,無怪乎電信運營商對於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立場正在發生轉變。

圖:全球Top網際網路公司的網路流量在新冠疫情期間佔據一半以上。來源:Sandvine。

Samir Marwaha將此描述為電信運營商的“分水嶺時刻”。畢竟,他們現在管理的網路正傳輸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多的流量——但是來自越來越少的數字公司。

路透社報導稱,歐洲13家最大的電信公司上個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制定法規,要求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為他們正在使用的網路提供資金。

德國電信、沃達豐和其他11家主要歐洲電信運營商的執行長在一份聯合宣告中表示:“網路流量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大型科技平臺產生和賺錢的,而且比重還在不斷增加,但這需要電信部門進行持續、密集的網路投資和規劃。這種模式——使歐盟公民能夠享受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只有在大型科技平臺也公平地分擔網路成本的情況下,才能持續下去。”

這種觀點也在美國市場產生迴響。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向美國“普遍服務基金”(Universal Service Fund,USF)注入資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於1997年設立了USF,旨在幫助為美國農村和欠服務地區的寬頻網路建設提供資金,並幫助低收入美國人口負擔得起電信服務。但USF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網路運營商本身。

FCC專員Brendan Carr認為:“考慮到數字廣告服務所消耗的頻寬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從更廣泛的網路連線中獲得的好處,要求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向USF)支付費用將使激勵機制保持一致。”

這些爭論是在電信網路上整體網際網路流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出現的。根據Recon Analytics最新的一項詳細研究,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光纖/銅纜網路上(固網)的網際網路流量峰值比正常水平高出 27.3%,而通過行動網路承載的網際網路流量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22.6%。有線電視(Cable)網路流量比疫情前的閾值高出22.1%。全球趨勢與此類似。

這種增長顯然是新冠疫情封鎖命令迫使人們在家中工作和學習的結果。但是網路運營商普遍認為,2020年記錄的峰值已經趨於穩定,進入永久性的更高的流量水平。例如,網路監測公司OpenVault最近報告稱,2021年第三季度,美國家庭平均每月網際網路資料消耗量達到了驚人的434.9 GB,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13%。

而且,正如Samir Marwaha在部落格內容解釋的那樣,電信網路運營商面臨的風險只會越來越大。他認為,“向更關鍵任務企業和行業服務的轉變,將引發對製造機器人、遠端醫療、自動駕駛、公共安全和其他關鍵服務的完美網路連線和最佳效能的需求。”

根據路透社報導,去年歐洲電信行業的投資增值525億歐元(594億美元),創六年來的新高。這些投資包括用於推動應用程式QoE的網路、5G試驗、牌照、規劃和部署。然而,電信運營商卻並未獲得理想的回報。所有這些壓力迫使通訊服務運營商必須重新思考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

自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