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資本熱度減退後的挑戰與機遇
馬雲曾預測,下一個阿里巴巴將誕生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緩解“就醫難”“看病貴”民生痛點,應用場景豐富,再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網際網路醫療確實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加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是給網際網路醫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利好,一時間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入網際網路醫療賽道,熱火朝天,融資高度密集。但是好景不長,最火賽道迎來了“最強監管”,曾經最受寵的“皇子”,還沒來得及找到出路,就因為幾個“詔令”失了寵,曾經的追隨者也逐漸散去,上演了一場“皇子”變“青蛙”的劇情。
網際網路醫療是真的“不香”了嗎?資本熱度減退後有哪些挑戰與機遇?
自帶buff的巨頭變為“藥神”
顯而易見,目前仍然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狂奔的企業有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健康三大巨頭。近幾年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深耕中,三大巨頭仍然發揮了流量優勢,試圖將網際網路思維與傳統的醫療融合,再孵化出另一片空間巨大的藍海。
殊不知,一不小心變成了“藥神”
根據2021年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健康的中報顯示,報告期內,阿里健康公司營收93.57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醫藥電商業務收入佔集團總收入的97%以上。京東健康也同樣如此,上半年營收136.4億元,同比增長55.4%,商品收入支撐起整體營收,佔總收入的86.2%。而與前兩者屬性不同,致力於醫療服務的平安健康2021年上半年營收38.18億元,同比增長39.0%,核心醫療服務收入僅佔總營收的27%。
網際網路醫療是“賣藥”的?當然不是!
網際網路醫療是依託網際網路綜合線上線下的優勢互補,實現健康資源與產業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緩解醫療資源、醫療資訊不對等的難題,為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對於建立健全中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具有重要作用。毫無疑問,網際網路醫療未來發展方向是破解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企業僅靠賣藥,是實現不了其價值的。靠一隻翅膀,是飛不高的。這一點自帶buff的巨頭們當然知道,但是線上上問診、健康管理等板塊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取得成績的。
疫情的出現,推動了國內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急速爆發。據國家衛健委規劃資訊司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國家衛健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7倍,部分第三方平臺網際網路診療諮詢量增長20多倍。但在中國,行業快速發展後,接踵而至的肯定是“最強監管”,“強監管”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帶來了清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開啟了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在規範發展的大環境下,“賣藥”確實是支撐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營收的重要來源。畢竟從商業本質看,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其能否走得長遠的必備要素之一。
但在未來發展中,行業巨頭們會逐漸向人們證實—我不僅僅是“藥神”。
2021年8月,阿里健康統籌了“醫鹿APP+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線上平臺,包括疫苗、體檢、核酸檢測、口腔、心理護理等醫療服務;京東健康醫療服務同步發力,與多家知名藥企合作首發新特藥,並聯合一些地方政府,共建數字化“健康城市”專案,加快健康產業數字化升級;同時利用技術優勢,助力區域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在有醫療服務賽道有天然優勢的平安健康,透過“HOM模式”為商保、醫保、企業、個人等支付渠道的使用者提供醫療健康服務。
對於行業三大巨頭來說,擺脫我不是“藥神”,僅僅是時間問題。
“最強監管”是陣痛也是機遇
政策和行業往往是互動式發展的。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頒佈《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網際網路醫院獲得“準生證”;國家衛計委出 臺了三個管理辦法和管理規範,網際網路醫療有了“護身符”。網際網路醫療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策的支援。
2020年,疫情的出現催生了大量線上就醫的需求,使之推動了國內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爆發增長。然而,伴隨疫情常態化以及實體醫院線下醫療能力的恢復,2021年大眾對網際網路醫院關注度逐漸變為線上診療的嚴肅性;在政策方面,國家也進一步加強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監管力度和強度,網際網路醫療迎來了“最強監管”。2021年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釋出《關於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檔案封堵了網際網路醫療冒名頂替,過度診療,支付醫生回扣等漏洞,一時間,業界風聲鶴唳,給行業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衝擊。
最強監管的到來,江湖驟變,這一現象最直接的反應表現在資本市場中。即使是有強大背景支撐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網際網路醫院巨頭,股價的平均跌幅也在2021年達到了70%。經歷了大風大浪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難道就此窮途末路了嗎?依然是那句話,對標監管條件,大浪淘沙,適者生存。強監管就是穩發展,監管是陣痛也是機遇。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失寵”絕不是“強監管”,可能是仍未探索出一套盈利模式,資本開始沒有耐心了。
網際網路醫療的“思”與“行”
“最嚴監管”的到來,讓多年來“野蠻生長”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感到陣痛,疼痛之下也讓馳騁在行業的企業們開始清醒,尋找網際網路醫療的“初心”,當然這也是“強監管”的初心。2021年《意見稿》出 臺,一方面讓“醫歸醫,藥歸藥、技術歸技術”,另一方面,也讓網際網路醫療重回到“醫療服務”的本質上,再次提醒企業,網際網路醫療業務的核心邏輯,還是給使用者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
到2021年,行業企業其實已交出了自己的一些答卷,無論是上市還是沒上市,經歷過了二十年的起起落落,讓市場對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作出了它的判斷和選擇。那麼在2022年,網際網路醫療需要哪些思考及轉變?
1、迴歸本質與初心
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優質的醫療資源與患者需求不匹配,也就是“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而網際網路醫療的最大優勢在於以網路為載體,以數字技術為手段,透過資料互動補充線下面對面互動,從而破解時空限制的難題,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讓人們透過網際網路享受到均等、普惠、便捷醫療。
長期以來,中國地區醫療資源不平衡,優質資源極度稀缺,已經成為中國人民邁向共同富裕時代的絆腳石。網際網路醫療迴歸醫療服務初心,依託數字化轉型,就能緩解部分問題。隨著使用者對網際網路醫療的信任加深,及相關政策體系的進一步建立,網際網路醫療會再一次蓬勃發展。也意味著,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擁有醫療優勢、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及流量優勢的平臺無疑會成為領先者。
在政策方面,《關於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中規定,網際網路診療“不得首診,只能複診”這一規定考慮了網際網路診療具有非接觸性的短板,從安全形度出發,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這就明確了網際網路診療的定位,堅定了行業“健康管理”的發展方向。但是該規定在實踐中較難執行,老年人作為網際網路診療主要使用者,本來就不擅長用網際網路服務和裝置,但是在進行線上複診時,還需要上傳大量的資料(門診病例、住院病例、診斷證明……)來判斷是否為複診,這一點就大大超出了他們的範圍,並且有的醫院並不能提供證明是否為首診的材料,首診定義的不清晰,增加了很多複雜繁瑣的程式。
基於實際操作,還需要進一步釐清線上線下之間的邏輯,對於線上不得首診不宜一刀切,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網際網路醫療的便捷作用,否則反而增加人們時間和程式的成本,違背了初衷。
時代賦予機遇,也會授予使命。網際網路醫療是以增進人民福祉為目標,關係到民生,企業發展與政策制定只要保持初心,堅定信念,相信定會換來市場的回報及人民幸福。
2、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網際網路醫療真正的主戰場在哪裡?毫無疑問,是醫療資源最為匱乏的是農村。越是偏遠落後的地區,醫療資源越稀缺,缺人才缺裝置,就診複診的需求量極大。留守兒童和老人也多,外出漂泊中年群體,對遠端健康監控的需求,也都真實急切。農村的數億人口,才是真正毛細血管級別的剛需。
如何緩解大醫院的壓力,讓基層醫療機構“強起來”,讓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和看好病?也是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需要考慮的,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在農村早有佈局,京東健康積極發展線下場景,把“京東大藥房”開到農村,依託平臺優勢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引流到了最薄弱的農村基層。
2020年11月,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釋出檔案《關於進一步加強遠端醫療網路能力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2022年實現98%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入網際網路,可以看出2022年“基層醫療+網際網路”絕對是一個發力點。
3、繞不開的醫保支付
在網際網路醫院看病,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能用醫保報銷嗎”?畢竟線上下公立醫院問診可以用醫保報銷,最後算下來問診才需要幾塊錢,再加上中國有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醫生是白衣天使,是無私奉獻的公益性職業,人們已經習慣了線上免費問診。
而今,線上網際網路醫療尚未接通大範圍醫保,大部分醫療服務都是患者自費,缺乏使用者付費的環境。現行網際網路醫院以實體醫院為依託、醫保只向實體醫院付費,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很難從中盈利。 可以看出,目前除了賣藥盈利模式相對清晰外,國家最為重視的“醫療服務”的盈利模式仍處在探索階段,網際網路醫療商業化也是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日前釋出《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網際網路診療範圍,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範圍。11月2日,僅時隔4個月,國家醫保局釋出《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方案規定, 參保人在本統籌地區因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複診並開具處方發生的診察費、藥費,可以按照統籌地區醫保規定支付。
從網際網路醫療報銷政策下文的頻率來看,國家也在快馬加鞭推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相關工作。打破網際網路醫療的支付瓶頸不能靠單方努力,行業企業也在努力探索,克服困難,最有希望解決這一問題的巨頭,應該是平安健康。平安健康的資源是得天獨厚的,2021踐行HMO模式,上線“商保服務”功能,患者在診療過程中,責任問診和醫藥費用將由保險公司與平臺直接結算,實現商保直付,使用者無需提供資料等繁瑣的賠付步驟,就醫結束後就可自動理賠結算。而阿里健康憑藉背後強大的靠山支付寶,突破支付問題也並不難。京東也不甘示弱,聯合復星多家保險公司,推出了“家醫保”管理型健康險服務。促進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企業需要緊跟國家政策,同步伐,共呼吸,在探索之路上步履不停。
沉浮20年,網際網路醫療起落興衰,從初探到圈地掠奪,從資本狂熱到迴歸理性,從政策不明朗、夾縫中求生存到政策鼓勵、多方認可。可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經歷了企業動力、政策動力,而今經過疫情的衝擊,讓大家體驗了一次網際網路醫療應用場景,從而激發了使用者動力。 現如今是政策、企業、使用者三力合一,2022年迴歸理性的網際網路醫療將加速發展。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8950/viewspace-287141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美國財政部:機遇與挑戰的網際網路金融(附下載)
- 網際網路+醫療篇 | 推進“網際網路+”醫療的七種武器
- 阿里、京東、百度“激戰”網際網路醫療阿里
- 黑暗資料給網路安全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 行業分析| 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行業
- 火熱的網際網路醫療,讓大健康進入下一階段
- 5G浪潮之下,網路安全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網際網路+”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行業
- 哪些跨界玩醫療的網際網路巨頭
- 網際網路移動醫療專業委員會成立
- 網際網路醫療以線下診所為基地掀起共享醫療風潮
- CNNIC:網際網路醫療+商業保險,合力挖掘數字醫療健康價值CNN
- “人才熱”退燒 移動網際網路歸位
- 網際網路醫院系統原始碼的功能如何||數字醫療搭建原始碼
- 一篇文讀懂網際網路醫療的進化與顛覆
- 中國電信打造“三朵雲”戰略助力網際網路+醫療發展
- 網際網路CPU想挑戰Intel (轉)Intel
- 春雨醫生的網際網路+智慧醫療路徑:以患者為中心,構建醫療服務新生態
- 物聯網產品開發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 網際網路醫院春風下的移動醫療將何去何從?
- 慢下來的網際網路醫療要等下一陣風?
- 海通國際: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投資策略(附下載)行業
- Win7停服背後:網安行業的挑戰與信創產業的機遇Win7行業產業
- 醫療人工智慧:如何抓住四大機遇,應對四大挑戰人工智慧
- 安永:中國網際網路醫療——曙光初現(附下載)
- 網際網路醫院系統原始碼的發展趨勢||數字醫療搭建原始碼
- 網際網路醫療社群網站Doximity獲8000萬估值網站MIT
- 網路安全的2020:挑戰雖常在,機遇亦並存
- iiMedia Research: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研究
- AI晶片的長征之路:挑戰與機遇AI晶片
- Flink大資料計算的機遇與挑戰大資料
- 動脈網:2016年網際網路醫療死亡名單
- 從智慧護理到診後疾病管理,背靠醫院的網際網路醫療更具生命力| 愛分析洞見
- 中國網際網路醫院:數字醫療邁向新階段(附下載)
-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已形成規模,未來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
- Fastdata:2020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報告AST行業
- 春雨醫生:2017年網際網路醫療價值報告
- 萬物互聯資訊保安受挑戰網路安全行業迎機遇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