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0 日,在 “GET2021 教育科技大會” 上,網易有道高階副總裁、有道智慧教育總裁金磊發表了以《AI 領航,科技企業的智慧教育建設之道》為主題的精彩演講。金磊從政策引領、市場環境和有道基因三方面對於有道做智慧教育業務的思考做了全面分享。
金磊表示,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教育資訊化的程式會持續加快。但資訊化建設二十多餘年,儘管學校在不斷追求資訊化、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老師們抱怨產品不好用、不想用、不會用的聲音仍然一直存在。本質原因是很多教育資訊化提供商沒有深入到教育場景的核心。
金磊強調,教育資訊化的做法有很多,賣關係和賣引數的方法都不是正確的路子。作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要發揮自身的產品技術能力,以一線的使用者為中心,挖掘場景需求,而不是以 “決策者” 為中心。
在 “雙減” 大幅壓縮考試頻率的背景下,有道面向 B 端的產品智慧學習終端緊抓過程性資料;及時反饋學生薄弱點;在不改變紙筆書寫習慣的情況下能夠幫助老師學生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通過深度挖掘這三個機會點,該產品建立了自己的差異化優勢,目前已累計進入 300 多所學校。
金磊表示:“好的教育資訊化產品不僅僅要幫助老師學生減負增效,還應該幫助學生培養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
以下為金磊演講內容(經整理):
大家好,我是網易有道金磊。
感謝芥末堆的邀請。一轉眼,GET 大會已經連續舉辦第七屆了。這七年,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印象中幾乎有道每年都不會缺席 GET,不過隨著有道業務的發展,我們每年來的人不同,講的主題也有所不同。
我在有道負責智慧教育業務,之前我們是比較低調的,整個團隊深入學校瞭解需求,打磨產品,所以智慧教育業務在有道已經沉澱了兩年左右時間。伴隨著雙減的落地,有道也將蓄力已久的四大業務板塊(智慧學習硬體、素質、成人、教育資訊化)作為了接下來的四個方向。今天,由我來分享下有道作為一家智慧學習公司,我們在智慧教育中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有道為什麼要做智慧教育?不外乎三點。政策引領、市場機遇以及有道自身的 DNA。
政策層面,我們看到,從 2018 年開始,我國圍繞教育資訊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都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新的指導意見,這些都明確說明教育資訊化程式會持續加快。
雖然 “雙減” 對 K12 培訓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但國家對於各行業的數字化變革,以及教育資訊化的推進力度是沒有變的,甚至力度更大了。在雙減出臺的前兩天,六部委聯合釋出了推進教育新基建的指導意見。12 月 27 日,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印發的《“十四五” 國家資訊化規劃》,特別強調要開展終身數字教育,提升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
這個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數字化是提升生產效率,推動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教育資訊化的本質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和優質的服務,來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和效率,為老師、學生和家長減輕負擔,這與 “雙減” 政策的目標是一致的。
伴隨著政策的鼓勵,校內需求的釋放,市場也會日漸龐大。據華泰證券預計,2023 年教育資訊化市場規模將超過 6500 億。
但我們發現資訊化建設二十多年了,儘管學校在不斷地追求資訊化、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老師們抱怨產品不好用、不想用、不會用的聲音卻一直沒有停過。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感到有網際網路思維的科技企業應該進場了。
覆盤一下,市場上教育資訊化的產品目前很多並沒有深入到教育的核心,主要還是做一些輔助的工作。比如走班排課、電子班牌、安全監控、家校溝通、圖書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的系統,與教學無關。還有一些是底層的接入,比如提供直錄播系統,這也是與教學內容無關的。
我們看到,電子白板、閱卷機算是比較深入到教學場景中的產品了,但也存在明顯的問題。電子白板的弱點是沒有改變單項傳輸式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很多老師僅僅是把板書改成了 ppt,用電子白板演示。而閱卷機的主要問題是資料只有期中期末等有限的考試資料,而沒有過程性的資料梳理。
重點說說有道自身。作為一家網際網路產品公司,我們在做產品上是比較擅長的,比如能夠比較精準的抓住使用者的需求,然後藉助我們的產品技術優勢來最大化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時呢,有道在教育行業也沉澱很多年,對於教育場景也是有著比較深入的瞭解的。那麼,把這些能力和優勢放在教育資訊化的賽道里,我們覺得是同樣適用的。可以說,有道天然站在了教育資訊化的原點上。
在雙減背景下,教育的發展面臨著一些新的機遇,比如利用新興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素質全面發展、突出育人為本、發展地區特色教育等等,這些很明晰的。那麼我們具體怎麼做呢?
教育資訊化很龐雜,路子也很多,我們很清楚賣關係不是我們的優勢,賣引數也不是我們的方向。作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我們很明確,我們是要以一線的使用者(老師學生)為中心,挖掘場景需求,而不是以 “決策者” 為中心。
基於這個的目標,有道智慧教育給自己制定的長期願景是——“以科技創新成就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這其中,有兩個抓手,我們叫做“AI 築底,資料為樑”。
大家都知道,AI 技術能在教育場景中實際落地是非常不容易的,最重要的就是在場景中能夠對學習效率有數量級的提升,同時還要大幅降低操作成本。
這裡我以有道過去做的兩個很受使用者認可的產品舉例:
有道詞典是有道最早的教育產品,月活使用者上億。現在我們看有道詞典有多種語言的神經網路翻譯、圖片和語音的翻譯等各種豐富的功能。但在 2008 年詞典剛上線的時候,有兩個基礎功能是使用者最喜歡的。一個是網路釋義,一個是例句。
傳統詞典從編纂到出版需要 3-5 年,等到了使用者手上,詞條和釋義可能都是十年前的了,完全趕不上使用者對新知識的學習需求。對高階的學習者和語言的使用者,困擾是查不到偏僻的專業名詞,尤其是查不到新詞,不知道新詞的使用場景是怎麼樣的。
而有道詞典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網際網路平行語料的挖掘和清洗,把高質量的詞條數增加到 6000 萬條,高質量例句數增加到 2000 萬條,而且實時和網際網路內容同步更新。這樣使用者想查任何新詞,都可以立刻查詢到,也能在豐富的例句中找到對應的用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 AI 技術在這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讓學習者的查詞的體驗和實效性有了數量級的提升,深受使用者喜愛,造就了累計 9 億使用者的學習類產品的奇蹟。
再比如有道詞典筆,我們把基於深度學習的影像文字識別以及神經網路翻譯技術,都整合到小小的晶片中,功耗極低,速度極快,可以做到毫秒級超快點查。這比傳統的紙質字典查詞,甚至手機查詞都要快捷方便很多。從統計資料上可以看出,有道詞典筆比傳統詞典查詞有 15 倍的效率提升,相比手機詞典的連續查詞,也有 5 倍提升。這種人工智慧技術造就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數量級提升。
在有道的智慧教育板塊裡,我們也有一款 AI 深度應用的產品——有道智慧學習終端,也叫作業一體機。這款產品很多人可能還不熟悉,它是一臺放在學校裡面的獨立的硬體產品,可以把學生日常的作業練習冊進行掃描和採集的裝置。
當然只有技術能力是不行的,教育資訊化肯定不單單是技術的比拼。如何能夠做到讓技術迴歸教育本身?就是要尊重教學場景。
什麼叫尊重場景?我上週去一線調研,印象比較深的是一位數學老師說:“我前幾天才發現我們教室掛的那塊電子黑板是可以自動畫圓的。我很好奇地問:” 這塊電子黑板你們用了多久?” 老師說:“今年年初裝上的”。我說:“快一年了,那你們沒有研究下這個黑板有什麼功能嗎?” 老師說:” 大多數老師把他當作 PPT 在用,至於裡面有什麼功能,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也沒有時間研究,我更習慣傳統的授課方式。”
我又追問:“那現在知道這個黑板可以自動畫圓了,你會用這個功能麼?” 這位老師思考了一下說,還是不會,“小初的孩子需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習習慣,如果我沒有用一個圓規在黑板上給他們演示,就一定會有孩子在寫作業、考試的時候隨便畫。”
這個例子說明什麼?
第一,為什麼一個電子白板裝了一年,老師們沒辦法對它物盡其用。這裡面就存在決策者和使用者分離的問題。很多傳統的資訊化提供商中標後只管提供產品,後期的交付對他們而言都是成本,反正我提不提供服務我的產品都能賣出去,自然我入校服務的動力就不強。那造成的結果是什麼?大家都清楚,就是產品沒法物盡其用,放在教室 “吃灰”。
要想讓我們的產品功能在教學環境中被充分利用,首先得讓使用者知道它有哪些功能,能解決什麼問題。也就是說資訊化生態中,我們要明確,我們服務的物件要從始至終盯住那些切切實實要是使用我們產品的老師和學生。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帶來的好處,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前期你的產品進入學校後,得有相應的交付人員做好服務的工作才行,當然我們最終的理想是用好的產品幹掉一切服務環節。
第二,教育科技要回歸校內場景的本質訴求,部分人的工作是不能被自動化的科技強行替代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畫圓。“圓是指在一個平面內,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一週所形成的封閉曲線。” 怎麼讓學生理解這個抽象的概念呢?老師需要用圓規去實際操作,給學生示範,這樣學生才能明白圓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如果用電子白板,這個示範作用是起不到的。
另外,好的教育資訊化產品不僅僅要幫助老師學生減負增效,還應該幫助學生培養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為什麼拍照搜題一類的工具被禁止,因為它不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這背後要求我們尊重教育,有所敬畏。
作業場景是我們這個產品選中的一個切口。有道智慧學習終端不但不會改變學生們紙質書寫習慣,還能夠通過日常錯題整理,培養起學習自覺性,養成及時糾錯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這個產品切中的痛點是,我們發現過去大多數學校學生反覆無效的刷題,老師要想了解學生的學情,需要經常性組織測評,甚至考試。這樣的頻繁操作從目的來看是好的,但不免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動力,這跟雙減是背道而馳的。
同時在雙減背景下,考試頻率大幅壓縮,老師能夠通過考試獲取學生學習資料的機會也被大大壓縮。這意味著,學習的過程性資料極有可能會成為教學場景中的真空地帶。
於是我們就在思考,怎麼樣在減少考試的情況下能實現對學生學習狀態的精準量化把握?如何能通過技術手段讓老師及時有效的發現每個孩子學習的薄弱點,幫老師實現分層和精準教學?
同樣一道題,每個學生錯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比如一道四則混合運算錯了,有的同學是因為乘法,有的同學是因為除法,而有的同學是不理解計算順序,不能一概而論。
那麼,學生通過有道智慧學習終端掃描作業以後,可以立刻得到整理好的錯題集,列印成自己的紙質錯題本。而有道智慧學習終端背後的學業大資料平臺便可以通過細緻的歸因歸類,去分析每個學生掌握知識背後的薄弱點,提供個性化學習建議。
考慮在學校的實際教學場景,我們的產品還會提供班級維度的學習建議,老師可以得到整個班級學生的練習測驗情況,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改善。
教育部五項管理裡面,作業管理有 “五問”,概括來講就是,作業是一個技術活,作業的管理需要通過採集資料來總攬全域性。如果各個學校、班級、區域要實現作業減負,就要用資料來說話,來表現作業是怎麼減負的,效果怎麼樣。
學校和區域教育決策者的訴求就是需要對學校和區域的教學質量負責,需要用可以客觀和量化的資料來評價教師。
那我們的大資料平臺能夠動態掌握各個學校的學習過程情況,以此來幫助決策者量化制訂教學方針,提升區域學習效果。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其實是抓住了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機會點,建立起了自身的優勢,且這個優勢是具備差異化的:
首先我們知道學生的過程性資料採整合本很高,有道智慧學習終端用 “作業” 這樣日常性的學習反饋作為抓手,能夠有效地抓住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資料,精準的瞭解到每個孩子的知識薄弱點;
其次,相比傳統的閱卷機只能採集階段性的學習資料,我們的產品反饋速度更快;
最後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跟 iPad 這類電子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更尊重校內學習場景。紙質的錯題集既不會改變學生的書寫習慣,也不會引起家長對於影響孩子視力、干擾孩子學習注意力這些方面的擔憂。
在數字化大環境中,資料毫無疑問是撬動整個教育生態前進,甚至是教育變革的一個關鍵力量。那麼隨著資料量的擴大,我們的推題和分析也一定會越來越精準。這樣教學的生態就會逐漸從低階走向高水平的正向迴圈。
因為我們的產品切實的解決了使用者的學習需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老師的教學更為精準,所以老師和學生也越來越愛用我們的產品。
我們可以看一下實際的使用的效果,在浙江濱江區 9 所初中,通過最近兩個學期使用的對比,我們看到不僅使用量大幅增加,使用的學生數量也大幅增加。
再看下我們的產品在陝西榆林的試點效果,我們目前已經在榆林市第一中學、榆林市第四中學等 7 所學校常態化試點應用,累計覆蓋 21 個教學班,1106 名學生。經過我們的統計和調查問卷回訪,目前部分使用有道智慧學習終端的學校班級,學生作業量整體減少約 30%,作業時長減少約 21%,學生在某一個知識點的重做錯誤率從 42% 降低到 26%,每個知識點的練習量由原來的 4 題縮減至 2.8 題,減少 30%。同時我們也瞭解到,老師的備課時間降低了 25%,講評的針對性卻提高了 20%。
從實際應用來看,有道智慧學習終端的應用成效確實得到了規模性驗證,真正為老師學生實現了減負增效的幫助,這也讓我們更有動力去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產品。
有道一直希望通過科技的手段,減輕學生和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負擔,但並不減教學質量。基於這個目的呢,我們在一代 “有道智慧學習終端” 的基礎上還推出了二代產品。現在全國已經有 300 多所學校,在使用我們的智慧學習終端。同時,我們也啟動了和區域的教研共建工作,為不同的區域提供更精準化的學情分析和教研內容,包括合肥、江蘇、廈門等等。
我們堅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工智慧的教學工具和方法未來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可以成倍成數量級的提升教學效率,可以讓更多老師和學生受益。
最後,我們是來自網際網路公司的 “野蠻人”,對教育我們心懷敬畏,非常樂意跟來自一線的同仁交流,歡迎想進一步瞭解我們產品的校長老師們關注有道智慧教育公眾號,歡迎大家跟我們多溝通。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