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艾希》中的META元素與打鬥設計
“本質上說《艾希》是一款Meta遊戲,玩家需要通過對抗旁白的指示,思考何為遊戲、何為真相等等命題。在《艾希》中你扮演的是ICEY,而非你自己…但其實,這也根本不是一款2D橫版動作遊戲,你也不會通過ICEY的眼睛去看,你也不會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相。”
——遊戲官方簡介
提起Meta遊戲,自然繞不過《史丹利的寓言》,遊戲中玩家會不斷聽到旁白的指示,若完全按照指示進行遊戲,最終的Happy Ending多少會有些無聊。而當玩家開始反抗旁白的指示行動,旁白就會變成“外人”說各種話來阻止玩家,一旦知道旁白的話並不可信後,玩家就會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採取行動,甚至會以挑逗旁白為樂。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Meta遊戲:
“在Meta遊戲中,玩家可以對抗旁白的指示,所有選擇都源於自己的意志,遊戲中不再有確切的目標,也沒有唯一正確的結局。”
與大多數遊戲通過精美的畫面、循序漸進的任務來製造代入感不同,Meta遊戲開放式的結局,讓玩家的自由意識得到釋放,玩家會因此更易投入到遊戲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講,Meta遊戲有些接近現實生活,沒有人能給出絕對正確的建議,最終結局由每個人曾做出的一系列選擇決定。
Meta遊戲中的“真”與“假”,也易讓人想到電影《楚門的世界》,電影中主人公楚門還未出生時,就被選定為一檔真人直播節目的主角,這檔節目每天不間斷地直播楚門的日常生活,連家人和朋友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讓節目順利地進行下去。電影的最後,楚門找到了通向“真實世界”的門,節目導演最後試圖挽留他時說:“聽我說,外面的世界,比我虛構的世界更不真實,同樣的謊言、虛偽,但在我的世界,你不必害怕。”對這一切早已懷恨在心的楚門,當然不會選擇再留下,看完這部電影,不禁讓人反思:自己有沒有為了安穩,還依舊呆在自己的楚門世界裡?
在《艾希》中,玩家如果只是跟隨旁白的指引打敗遊大,遊戲體驗雖也完整,但玩家玩的也只是一款動作遊戲而已,而當開始反抗旁白的指示,才會體驗到這款遊戲真正有趣的一面。以下從幾個方面聊聊遊戲後的感受:
1、Meta元素
在《史丹利的寓言》中,玩家每完成一個結局,就會又回到遊戲最初開始的地方,每次做出不同的選擇後,都會觸發一個新結局,整個過程體驗較完整,而《艾希》中的Meta元素是穿插在關卡劇情中的,逆著旁白的指引,並不會導致遊戲結局發生全然改變,玩家仍需進入下一關繼續挑戰。但不可否認,遊戲因為反抗旁白的指示變得更好玩了,甚至出現了龐白君線上改遊戲程式碼的劇情,這對玩家來說是足夠新鮮的。另外,《艾希》整個遊戲的氛圍相對明快,不像《史丹利的寓言》那樣嚴肅和充滿實驗性,這也是《艾希》融合Meta元素後遊戲體驗更好玩,而不是更復雜的原因之一。
2、打擊體驗
為了避免打擊動作重複單一,《艾希》裡的技能有16種之多,可見開發者在這方面是足夠用心的,雖然玩家真正常用的技能只有幾個,但留給玩家足夠多的探索空間總是好的。華麗但不浮誇的技能特效,加上動感有節奏的BGM,讓《艾希》有著非常不錯的打擊體驗。
當然即使是一款好遊戲,也會有缺點存在,比如遊戲中“閃”技能一直被玩家詬病,玩家使用“閃”成功躲避攻擊後,同時會對敵人造成大量傷害。如打BOSS伊汀的時候,筆者打了好久一直沒打過,無奈之下只好去B站看攻略,發現竟有玩家一直用“閃”就幹掉了伊汀,當時心想還能這樣玩?!這也驗證了“閃”這個技能確實有些“無敵”,如此一來其他技能的存在就會被弱化,雖然觸發“閃”需要把握好時機,但隨著玩家的遊戲熟練度越來越高,觸發的成功率也會越來越高,當用更簡單、傷害更大的“閃”就能打敗對手時,相信大多數玩家都會懶得再去使用其他更復雜的技能。因此,“閃”傷害效果可以再減弱一些,畢竟躲避攻擊才是這個技能存在的主要目的。
3、劇情與敵人設定
《艾希》將克魯蘇神話作為故事背景,劇情雖有些晦澀難懂,但好在未對遊戲體驗造成影響,還可能反而會給遊戲增添一些神祕感,畢竟對一款ATC遊戲來說,玩家戰鬥體驗才是玩家最看重的部分。
《艾希》中BOSS的造型設計非常出色,如果敵人的型別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曾經筆者打某一關時,已經打死的BOSS,與其他敵人的重新組合後,又會多次重複出現,此外有些關卡中敵人波次太多,打死兩三波後,本以為可以向前走了,沒想到接著又出現了好幾波敵人,這種設計難免會讓玩家感到疲勞。因此,如果能多增加一些敵人型別,降低同個敵人重複出現的頻次,通過增大每波敵人間的困難差異,減少同個場景下敵人出現的波次,會帶給玩家帶來更新鮮的遊戲體驗。
另外,《艾希》的文案也是一大亮點,如玩家多次死亡時,系統會提示:“你又又又又死了”,當死亡次數過多時,體統則會提示:“我已經記不清了”。言語間好像在隱隱嘲諷玩家玩得太菜,像這樣的俏皮之處,遊戲中還有很多,經常出現在旁白和艾希的互動中,如[選擇之間]這一關,當艾希多次反抗旁白的指示後,會被旁白說是豬,而且還必須接受這個說法,才能繼續遊戲。不得不說,這些有意思的互動給遊戲增添了非常多的樂趣,甚至成為了某些玩家喜歡這款遊戲的理由。
玩家“最初幻想”在taptap上的留言還挺打動人的,在此作為文章結尾:
“我說一下,我這個人沒什麼朋友,但我很想跟別人聊聊天之類的,龐白君雖然只是遊戲裡的人物,但是讓我感受很深,謝謝你艾希,很開心我能發現這個遊戲。所以旁白君,你讓我弄得五星好評給你啦!”
相關文章
- 荒野亂鬥角色設計淺談
- 淺談《Balatro》小丑牌的遊戲設計與rogue元素遊戲設計
- 解構遊戲戰鬥:戰鬥元素分解與設計原則遊戲
- 淺談Hbase與中間的一些設計策略
- 淺談VueUse設計與實現Vue
- 淺談業務中臺前端設計前端
- 程式設計師的奮鬥史(一)——淺談幾種主要程式語言程式設計師
- 淺談電子遊戲中選擇的設計遊戲
- 淺談卡牌遊戲中給玩家支援的設計遊戲
- 談談戰雙的戰鬥機制設計趨同
- 淺談程式設計程式設計
- meta元素的用法
- 淺談許可權管理的設計與實現
- 淺談Laravel中的設計模式(三) Container 容器Laravel設計模式AI
- 淺談 SpringMVC 中各層職責的設計SpringMVC
- 淺談Delpih中的windowsAPI程式設計初步(1)(轉)WindowsAPI程式設計
- 淺談《怪物獵人:世界》中不同武器中的相似設計思路
- Fever Time! 彈珠與少女——核心戰鬥節奏設計淺析
- 淺談高可用設計
- 淺談程式設計思想程式設計
- 淺談表單設計
- 淺談容災與容災方案設計薦
- 淺談城鎮特色夜遊的設計與規劃
- 程式設計師的奮鬥史(三)——談時間程式設計師
- 淺談產品模型(Profile)在程式設計中的作用模型程式設計
- 淺談卡牌遊戲中的多卡養成設計策略遊戲
- 淺談設計模式在建安系統中的應用設計模式
- 等級提升背後的隱藏公式——結合《鬥破蒼穹》淺談經驗設計公式
- 淺談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與 Java Stream函數程式設計Java
- 淺談軟體開發中的防禦式程式設計程式設計
- 淺談《逃離塔科夫》,遊戲中的槍械繫統設計遊戲
- 淺談 TCP/IP 網路程式設計中 socket 的行為TCP程式設計
- 淺談非同步程式設計非同步程式設計
- Mongodb架構設計淺談MongoDB架構
- 淺談設計文件寫作
- 淺談Windows API程式設計WindowsAPI程式設計
- 淺談學習設計模式設計模式
- 從《劍與家園》中學習戰鬥策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