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契機-《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

芸芸眾生一片雲發表於2020-12-25

記憶中,本書也是同《OKR工作法》一樣幹活滿滿呢~哈哈哈哈哈 學到就是賺到吧~噗!

筆記開始
  • 溝通三問:
  • 要為自己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 要為對方實現的目的是什麼?
  • 要為我們的關係實現的目的是什麼?
  • 陳述事實,說出感受,提出具體要求,塑造共同目的。
  • 成功即最大的失敗——如果人生挑戰得到了和它同等程度的對待,你就能取得成功,但是,當人生挑戰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時,原先可以取得成功的努力就無法繼續發揮作用了,所以你會以失敗告終。
  • 關鍵對話(兩人或多人之間的一種討論)
  • 高風險
  • 不同觀點
  • 激烈情緒
  • 沉默是把殺人刀! 沉默是失敗之母!
  • “當我們面對重要問題保持沉默時,我們的生活便開始上演悲劇了。–馬丁·路德·金”
  • “對話指兩人或多人之間觀點的自由交流”
  • 共享觀點庫是實現協同效應的前提。
  • “怒不可遏時的話語是最令人後悔的表達。–安布羅斯·比爾斯”
  • 關鍵對話,首先,關注自己的真實目的
  • 我希望為自己實現什麼目標?
  • 我希望為對方實現什麼目標?
  • 我希望為我們之間的關係實現什麼目標?
  • 要想實現這些目標,我該怎麼做?

--------這是一條分割線--------

  • “雙路處理”能力(即同時關注對話內容和對話氛圍兩方面)

人們不會因為你表達的內容感到氣憤,他們表現出來牴觸情緒是因為對話中失去安全感。
*關注你的真實目的

  • 希望為自己實現什麼目標?
  • 希望為對方實現什麼目標?
  • 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實現什麼目標?
  • 想要實現這些目標我該怎麼做?
  • 尋找意義。控制好自己的身體。
  • 學會對白說明 拒絕做出“傻瓜式選擇”
  • 首先,應當闡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 其次,說明你不想實現的目標。
  • 最後,給自己提出一個更復雜的問題。
    從我做起。記住,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 注意觀察
    • 觀察對話內容和對話氣氛。
    • 觀察對話在哪些情況下會變得難以處理。
    • 觀察安全問題。
    • 觀察對方是否進入沉默或暴力應對的狀態。
    • 觀察你的錯誤應對方式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
第三章
  • 從我做起

記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 關注你的真正目的
  • 發現自己即將陷入沉默或暴力狀態時,停止對話,冷靜思考你的動機。
  • 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現在的行為顯示出我的動機是什麼?”
  • 明確你的真正目的,問自己:“我想為自己,他人和人際關係做些什麼?”
  • 最後,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該怎麼做?”
  • 拒絕“傻瓜式選擇”
  • 在分析行為目的是,留意在哪些情況下你會說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選擇”。
  • 留意你是否總是告訴自己必須在說實話和顧面子,成與敗之間做出兩極化選擇。
  • 利用對比說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選擇”的影響
  • 說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後,明確你不希望實現的目的,然後開動腦筋尋找可以實現對話的健康方式。
第五章 保證安全

安全感的第一個條件是共同目的。

  • 努力關注共同目的出現危機的訊號?
  • 對方是否覺得我在對話中關注其目的?
  • 對方是否信任我的對話動機?
  • 強調“共同”性
  • 我希望為自己實現什麼目標?
  • 我希望為對方實現什麼目標?
  • 我希望為我們之間的關係實現什麼目標?
  • 尋找共同性

相互尊重可以說是對話的持續因素

  • 對方覺得我是否尊重他們?
  • 你能尊重不願尊重的人嗎?
  • 努力理解對方,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 發現和他人之間的相似點有利於我們建立尊重感,最終幫助我們和任何人維持有效的對話。

暫停對話後怎麼做(道歉,對比說明,建立共同目的)

  • 首先必須營造安全感,然後才能返回對話。(營造安全氛圍永遠是第一位的)
  • 對比法(先消除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抱有不軌企圖的誤解。再確定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PS:對比說明並非道歉。
  • 創造共同目的,四步法:
  • 積極尋找共同目的
  • 識別策略背後的目的
  • 開發共同目的
  • 和對方共同構思新策略

小結

  • 暫停對話
  • 判斷哪種安全因素出現危機
  • 共同目的–對方是否覺得你在對話過程中關注他們的目的?是否認同你的對話動機?
  • 相互尊重–在對話過程中,對方是否感動你尊重他們?
  • 在必要時向對方道歉
  • 利用對比法消除對方的誤解
  • 提出共同目的
第六章 控制想法

“是她惹你不高興,還是你和自己過不去?!”
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創造的
世事本無好壞,皆因思想使然。–威廉·莎士比亞
控制想法的技巧

  • 行為方式回顧
  • 【行為】關注你的行為表現,詢問:我是否表現出沉默或暴力應對的方式?
  • 【感受】確定行為背後的感受,詢問:是什麼情緒導致我做出這種行為?
  • 【想法】分析感受背後的想法,詢問:產生這種情緒的想法是什麼?
  • 【見聞】尋找想法背後的事實,詢問:這種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據?
  • 留意三種常見的“小聰明”

1)受害者想法–“這可不是我的錯!”
2)大反派想法–“這都是你造成的!”

  •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具有複雜心理情感的正常人
  • 注意雙重標準

3)無助者想法–“這事我也沒辦法!”
以上這些錯誤?的想法的產生通常源自我們言行不一的舉止。

  • 彌補錯誤想法中遺留的細節,最好的方式:

1)把受害者變成參與者

反思 自己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

2)把大反派變成正常人

詢問 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麼這樣做?(?:這個真的要多多思考?呀~)

3)把無助者變成行動者

反思 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我希望為自己、他人、我們的關係實現什麼目的?想要實現這些目的,現在我該怎麼做?(?:反覆看到這句話,不由讓我想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的 積極主動(主動思考問題),以終為始(從目的出發),要是第一,共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這前六個習慣)

小結
同以上筆記?,行為方式回顧 補充:

  • 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遠離對話,問問自己在做什麼?
  • 學會準確識別行為背後的情緒
  • 學會質疑你的結論,尋找感受背後其他的可能解釋。
  • 回到事實本身,放棄絕對錶達,區別客觀事實和主觀想象。
第七章 陳述觀點

回顧:首先認真審視自我,密切關注關鍵對話(特別是當對方感動失去安全感時),在必要的時候恢復安全氣憤,還有就是千萬不要為自己的情緒尋找錯誤的藉口。

分享爭議性觀點

恐懼感會輕易摧毀健康的人際關係。

維持安全感

  • 自信
  • 謙遜
  • 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真理的擁有者,無須時刻證明自己的正確。
  • 觀點只是展開對話的一個起點,而不是無法更改的判決。
  • 技巧

綜合陳述法

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實現這些目的。

  • “內容”方面技巧:

1)分享事實經過

事實是最不會引起爭議的內容 事實是最具說服力的內容 事實是最不會令人反感的內容 學會從事實出發

2)說出你的想法

應當表現的自信 不要堆積問題 注意⚠️安全問題 使用對比法

3)徵詢對方觀點

陳述事實和表達個人觀點時應當表現出足夠的自信 鼓勵對方說出內心真實想法時應當表現出足夠的謙遜

  • “方式”方面技巧:

4)做出試探表述

  • 因此,在瞭解情況時你不能假裝對問題不清楚;
  • 同樣,在不瞭解情況時也不能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 要謹慎,但不要軟弱

5)鼓勵做出嘗試

  • 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的看法
  • 不要虛張聲勢
  • 拋磚引玉
  • 堅持這樣做,直到他們真正理解你交流的意願

強烈的信念

使用綜合陳述法解決問題。首先,關注你的行為。記住,對問題本身越關注,你就越難以做出正確的行為表現。其次,緩和你的做法。最後,控制你的表現。放棄你的強硬立場和絕對化的表達,但是不要放棄你的觀點。

小結

  • 分享事實經過。從最少爭議,最具說服力的事實談起。
  • 說出你的想法。說明你根據這些事實得出的結論。
  • 徵詢對方觀點。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看到的事實和產生的想法。
  • 做出試探表述。承認這些結論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裝其是事實。
  • 鼓勵做出嘗試。建立安全感,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

####### 第八章 瞭解動機
瞭解對方的動機

  • 自我審視–做好傾聽?的準備

真誠 好奇 堅持 耐心

  • 鼓勵對方探索行為模式

每句話都有緣由 打破惡性迴圈

  • 詢問技巧

時間 方式 內容

  • 四種傾聽手段
  • 詢問觀點
  • 確認感受
  • 重新描述
  • 主動引導 ~不輕易使用 展示信念,承擔風險,主動示弱和營造安全感的行為~
  • 如果對方觀點錯誤怎麼辦?

理解並不等同認同

  • 你的應對方式
  • 贊同 從雙方一致的看法出發
  • 補充 首先指出觀點一致之處,然後補充說明對方遺漏的內容
  • 比較
    PS: 贊同對方看法時應明確表示觀點一致,對方看法有遺漏時積極做出補充,和對方看法不同時努力進行比較

小結

  • 詢問觀點。表明你很有興趣瞭解對方的看法
  • 確認感受。通過表示高度理解對方的感受增強安全感。
  • 重新描述。當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時,你應當重述他們的表達,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觀點,而且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想法。
  • 主動引導。如果對方還是退縮遲疑,你應當“先發制人”,對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況的猜測。
  • 贊同。在分享觀點時對他人表示贊同。
  • 補充。如果對方的觀點有遺漏之處,贊同你們共享的部分,然後做出補充。
  • 比較。當你們的觀點相距甚遠時,不要簡單地認為對方是錯誤的,而應當把你們的看法進行比較。
第九章 開始行動

對方並非決策 如何制定決策?是否做出決策?

  • 決定如何決策
  • 許可權分明時的決策。領導->員工,父母->孩子,決定決策方式(下放決策權)的人還是具有管理權的一方。(?:子女已經成年了,子女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決定決策方式還是在孩子自己本身身上吧~)
  • 許可權不明時的決策。
  • 決策的四種方式

命令式 在這種方式時,我們的任務不是去決策,而是去執行決策 顧問式 投票式 共識式

如何選擇

  • 關注者。確定哪些人想參與決策,哪些人會受到決策影響,這些人通常都是參與決策的候選人。不要讓對問題漠不關心的人蔘與決策。
  • 知情者。確定哪些人具備做出最佳決策的能力,鼓勵他們參與決策。不要讓不瞭解情況的人蔘與決策。
  • 支持者。確定哪些人在決策中會以管理者或影響者的身份對你表示支援。請他們參加決策的好處是,你不會因為自作主張讓決策在最後關頭遭到他們的公開抵制。
  • 參與者。你的目的應當是讓最少的人員參與決策,同時必須獲得足夠的支援以做出高質量的決策。你可以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具備做出正確選擇的足夠參與人數?其他人要想獲得承諾是否需要參加決策。”

佈置任務–決策執行環節

  • 行動人 “人人有責等於沒人負責”(?:也可以代表人人負責呀~)
  • 行動目標 ~明確說明要完成的具體任務 說明期望目標(可採用對比法)~
  • 行動時間 未設定截止時間的目標並非目標
  • 檢查方法

記錄你的工作

小結

  • 決定如何決策
  • 命令式。無須參與的決策方式。
  • 顧問式。廣泛徵集意見,由少數人決定的決策方式。
  • 投票式。以支援率為基礎的決策方式。
  • 共識式。人人都必須對最終結果表示同意的決策方式。
  • 明確執行細節

在決策執行環節,你必須明確說明行動人行動目標截止時間等要素。明確行為目標,設定檢查時間,記錄任務細節並按時進行檢查。最後,你應當督促人們對其做出的承諾負責。

第十章 案例分析

每個成員都會成為積極承擔責任的人。
學會關注模式問題。
遇到各種問題纏身的人時,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 1)讓你感到最苦惱的問題是什麼?
  • 2)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選中一個作為突破口。不要企圖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你應當每次選擇一個方面,一步一步改變問題。

第十一章 綜合應用

兩大法寶:
1)注意觀察

“我們是在裝模作樣,還是真誠對話?”

2)營造安全感

對話的基礎是觀點的自由交流

END 2020.01.01

其實看的時候,還是有疑問?️呀~如果一方不想溝通呢?如果雙方沒有共同目的呢?如果一方手頭上有事情在身(實在不想有人打斷),一方卻斷斷續續的來講一些當時發生的但無關緊要的事情(或許他覺得很重要?),該怎麼處理呢?已經說過很多遍了,在工作或者說進入工作流的時候,不要希望被打斷,卻還是時有發生,感受不到對方的尊重呀。

還是得再營造安全感,在安全環境下再次討論此事–在我準備“工作時”請勿打擾~

對了~以上所以的技巧都應該是由內而外的,而不是形而上的。

送上本書(應該是在此書看到的)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當真頁尾~

============================================================
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通過改變心態來改變生活。–威廉·詹姆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