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不懂就問:這樣的資料收集,是否歸測試人員負責

ctro15547發表於2020-11-10

舉個例子:
1.拍照文字識別app
2.需要拍照100頁實物(必須拍攝,不能用已有圖片識別,說白了不能自動化)書本報紙等,統計該頁的總字數(標點單獨統計),app識別正確字數,app識別錯誤字數
3.每次迭代後(不排除每次調整完識別引擎後都要進行),需要完成最少一輪,上不封頂次的識別率結果
4.不排除樣本不夠 ,後續要加到300-500-1000頁
5.後期肯定會加入多個競品對比,工作量*N
6.排期要求緊張,100還好,考慮後期500-1000

上面是栗子,不代表真實情況

獲取這些字數等內容是計算識別率的必要條件
按理說app識別率可以作為測試點,識別率是app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
但總感覺哪裡不對勁,為什麼這種型別的識別率會叫測試點,而不是其他點(產品賣點?識別引擎開發的能力點?)
得出來的結果跟‘測試’本身有什麼關係
這個‘測試資料’是測試資料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