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騎士形象是如何誕生和成型的
作為西方奇幻中極為經典的RPG職業,死亡騎士一向以其黑暗、矛盾的形象,而被許多玩家所喜愛,但你又是否瞭解它從誕生到成型的整個過程呢?
沒“娘”的死亡騎士
無論是源於畫筆,還是源於文字組合,幾乎所有的藝術形象,都有著紮根於現實中的“母體”。例如狂戰士和北歐海盜的在裝束與嗜血性格上的一脈相傳,或是源於印第安祭祀,能夠掌控元素力量的薩滿。
對於它們,我們不難看到各樣的文化原型,但死亡騎士不一樣,因為在它的模組裡,我們檢索不到任何的直系母體。
單從美術風格上來看,死亡騎士們普遍穿著中世紀重鎧。因此,我們常將其簡單歸類為西方神話的產物,但在重甲之下,真正撐起死亡騎士精神核心的,其實是其“肉體死亡,靈魂仍在”的特徵。
這可謂是死亡騎士的核心設定,它的裝束、行為、信條、能力,正是圍繞這一核心誕生出來的。
但是在近代之前,由於宗教和神學的影響,西方人民普遍相信靈魂是生死的關鍵。例如耶穌被釘死後的三日復活,就經歷了多個階段。從肉體死亡到靈肉分離,這時的耶穌成為了死者,但在三日之後,其靈魂又回到了肉體之中,軀體也重新復甦,耶穌才算是“復活”。另一個例子則是普羅米修斯,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日日被老鷹折磨,但其肉體縱使千瘡百孔,靈魂卻仍未分離,所以他仍在生者的範圍之內。
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西方神話裡對於生死的觀念——所謂死者,是肉體已經腐爛,靈魂獨立存在的事物;而所謂生者,則是存在靈魂的肉體。
那死亡騎士呢?它出現的關鍵就是生死兼具,這與西方神話的核心無疑是矛盾的,自然也就沒有原型一說。
旱魃其實是生死兼具
當無頭騎士夢到喪屍
雖然在神話中碰了壁,但在各種民間傳說之中,我們還是能找尋到關於死亡騎士的線索,例如愛爾蘭民間廣為流傳的怪物“無頭騎士”。
傳說在一個名叫沉睡谷的地方,每到萬聖節時,就會出現名一手牽著黑馬,一手抱著頭顱的騎士。他的脖頸上空無一物,抱著的也並非自己的頭顱,而是倒黴路人們被迫獻上的禮物。而它之所以要遊蕩於此,行此可怖之舉,其實是因為它在一場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頭顱,出於執念,它才在死後開始了這一惡行。
單看這段故事,無頭騎士和死亡騎士的交集,其實也就是“騎士”二字。但在這簡單故事的背後,無頭騎士所代表的,其實我們熟知的“鬼”文化。
“鬼,人之餘氣也。”泛指民間傳言裡死者入土卻不安而導致的各種現象,而無論是東方和西方,人們對於鬼的認知都極為趨同,相信驅動其在死後興風作浪的關鍵,是“生”時所產生產生的執念。這種認知的影響,讓創作者在構造死亡騎士時,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讓死者行動的理由。但是,若單只是這樣,DK的形象將被釘死在鬼怪之流,難以賦予其更為豐富的情感和故事。
打破這一侷限的,則是巫毒文化的融入。
喪屍,又稱活死人,是巫毒文化中最為標誌性的元素,意指被巫師控制的人類。
它不同於西方民間傳說中的死靈文化,後者雖也有操作屍體的傳說,可其方式卻更接近於事無鉅細的提線木偶,但喪屍不同,相較於依賴指揮者的骷髏,它們仍儲存了生命的本能,能自主的行動,可謂是生死兼具的存在。
這無疑為西方的奇幻創作者們提供了一套煞有其事的“復活”方針,幫助其解決了生死共存的問題,而DK,也得以破除了誕生的認知侷限,開始在上個世紀的歐美,以怪物的身份馳騁於《龍與地下城(DND)》的故事和桌遊之中。
“戴綠帽”的死亡騎士
在這個階段中,這些怪物還被稱為“恐怖騎士”,其中的典型,就是索斯爵士。
作為一名人類領主,索斯爵士本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和光正偉岸的人生,但由於在偶然間救下並愛上了名貌美的精靈,他的命運漸漸出現了偏差。
首先是在情人與正妻之間的兩難選擇,出於對愛情的追逐和情人的耳語,他派遣了一名僕人殺害了妻子。由於辦事者的笨拙,這場謀殺留下了線索,並將僕人推上了審判,使其面臨謀殺的指控,而在自己的生命與忠誠之間,僕人最終選擇了前者。這令索斯爵士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幸運的是,由於外敵的突然入侵,作為領主的爵士暫時躲過了審判,開始專注於保衛領地。可這也為僕人提供了機會,趁主人無暇顧及,他與索斯爵士的精靈情人一起逃離了這裡。
在收穫了背叛與“綠帽”之後,索斯爵士還沒發洩完自己的憤懣,就迎來了一項重要的任務。
為了阻擋黑暗力量的崛起,他被指派去挫敗敵人的陰謀,這項任務的成功,不僅關係著救贖與原諒,還涉及著世界的安危,可難以平復的心情,最終令他搞砸了著一切,大災變席捲了大陸,索斯爵士也被萬夫所指。而在他剛剛回到城堡之後,情人卻又再次出現了,陪同她的,不是僕人,而是一名剛剛誕生的男孩。
面對令自己人生翻天覆地的源頭,索斯爵士的憤怒爆發了,他將一切的過錯都歸結在了這個女人的身上,並殺死了情人和自己親生的孩子。與此同時,一場大火燃起,摧毀了城堡的同時,也令索斯爵士葬身其中。但生前的墮落,讓他在死後也不得安寧,由於黑暗力量的控制,他從廢墟之中站起,成為了一名“恐怖騎士”。
在這段索斯爵士的故事之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墮落的元素,以此為切入點,復活的緣由、黑暗力量的主宰皆都被串聯了起來,而以他為代表的DND恐怖騎士,也成功為我們塑造出了DK初期墮落、肉體腐朽、騎士外表的死者形象。
變成了巫妖王的奧丁大神
自DND之後,DK也開始活躍在各種電子遊戲之中,包括《魔獸爭霸2:黑暗之門》、《英雄無敵》等等,但對比索斯爵士,其相關故事和設定並沒有真正的豐滿起來。真正將其提煉昇華的,則是隨著《WAR3:冰封王座》和《WOW:巫妖王之怒》的發售,換言之,暴雪為出了大力氣。
針對DK的劇情包裝,暴雪的所作所為非常巧妙,他們更多的是通過對神話的顛覆和換皮,來賦予DK以獨特的魅力。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對北歐神話的套用。對信仰北歐諸神的維京人而言,勇猛往往是絕對的尊榮,因為這能令其在死後被諸神選中,由瓦爾基里所接引到英靈殿中。在這裡,他們是奧丁所欣賞的戰士,能夠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並日日鍛鍊武藝,以迎接諸神黃昏的到來。但到了艾澤拉斯這裡,則成為了勇士在死後被天災腐化,並通過瓦爾基里同名女妖的引導,成為黑鋒騎士團的一員,變身殺戮機器,為巫妖王的事業而艱苦奮鬥。
這可以說是一個直接明瞭的神話運用,其中更是有瓦爾基里這個直白的彩蛋,區別只在於效忠者從北歐的奧丁,變成了邪惡的巫妖王。
符文劍的故事
相較於早期的恐怖騎士,除了誕生的緣由,阿爾薩斯和他的狗腿子們,還有著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符文劍”的出現。
在DND系列的怪物圖鑑中,曾表明恐怖騎士們的靈魂會寄宿在他們的武器之中,當你在與其戰鬥時,若對他們的武器造成強力的衝擊,就能令其本體出現短暫的昏厥。這一設定也被暴雪繼承了下來,只不過其又做出了極大的補充。
在《WOW》中有文獻記載:死亡騎士與符文劍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兩者分離之後,都會變得脆弱不堪。符文劍就像是你身體的延展,它昭示著你的意志,也流淌著死亡的氣息,只要兩者能以統一的意志、軀體和目的而戰,任何膽敢阻擋他們去路的蠢貨,都註定要華為灰燼(《這是我的符文劍:世界上有許多符文劍,但這一把是我的》)。除突出兩者的統一之外,文獻中還強調了符文的運用,通過注入冰霜、鮮血、瘟疫、疾病,劍會發揮出截然不同的力量,而說到符文的運用,則又一次涉及了北歐神話。
相傳眾神之父奧丁為需求更高的智慧,將自己在吊在世界樹上思考了九天九夜,而在他落地的時候,其就領悟了盧恩符文的祕密。而盧恩(Rūna,Rún,Runo,etc)的原意,就是祕密和神祕,其包含24個古老的字母,各對應著不同的神明和力量,對北歐戰士們而言,在武器上刻畫符文,就如同受到了神的庇護。
說個題外話,由於北歐原始信仰的丟失,真正的盧恩文字原本早已失傳,現在流傳的24個符文,是後人根據另一個歐洲古典神話,即凱爾特神話的符文體系改編而成的,所以有些作品中會出現凱爾特人運用盧恩符文的特徵(日本奈須蘑菇的型月世界)。
凱爾特神話中的斯卡哈在北歐神話中也有職位
而在《WOW》,最具盛名的符文武器是阿爾薩斯的佩劍“霜之哀傷”,但若將遊戲中的各色符文與盧恩符文進行對比,其中卻有著較大的差異。因為24個盧恩符文皆都橫平豎直,但包括霜之哀傷在內的符文劍上,則都曲折且圓潤,看起來,暴雪好像是做了一次徒有外表的套用。可細究起來,裡面卻別有洞天,以霜之哀傷上的第三個符文為例,其呈現出“之”字型,沒有明顯對應的盧恩符文,但如果將其180°旋轉,然後進行筆畫的拆分,卻能找到對應的盧恩符文。
這符文被稱為哈格爾盧恩 (HAGALL),代表字母H和N,含有冰雹、限制、延遲、終結的含義,不論哪一個,都與“霜之哀傷”有所對應。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魔獸符文都能找到完美的對應,暴雪更像是結合盧恩符文,圓潤化處理出了一個符文庫,幫助設計者進行呼叫。
除去符文,“霜之哀傷”的腐化功能,也曾在阿爾薩斯的墮落和死亡騎士的誕生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有趣的是,無論是武器本身還是能力,暴雪其實都有所借鑑。
其原型參考了系列奇幻小說《美爾尼博內的》中主人公的武器“風暴使者”,按照文中的描述,這是一把黑色的符文劍,由惡魔鍛造,還可以吸收他人的靈魂,而“霜之哀傷”的設定,與其可謂如出一轍。
在功能之外,“風暴使者”還有一把姊妹武器,叫做“悼亡劍”。其英文為Mournblade,“霜之哀傷(Frostmourne)”的後半部分mourne可能就是從其中演化出來的。
這把武器雖在原著之中和DK沒有任何關聯,但這次的再創作,可謂是絕妙,即成全了阿爾薩斯的腐化和DK的出現,又成全了“霜之哀傷”本身。
後記
截止到這裡,我們對DK的形象、神話、武器等設定已經進行了完整的探討,和DK一樣,大多數文學形象的成功,也都需要漫長的衍變和借鑑,其中甚至可能是無意識的。畢竟許多我們如今看來正常的觀點,放在過去可能是天方夜譚,比如地球的形狀、日心說、靈魂的重量等等,而正是由於文化的交流和時代的進步,這些侷限才被一一突破,各種充滿想象力的人物和職業也才爆發出來。
活在這麼一個想象力無限的時代,實乃幸運。
作者:貳柒
來源:機核
原地址: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2703
相關文章
- 《毀滅戰士》的誕生
- 隨機的細胞騎士——《死亡細胞》Rougelike隨機性思路的得與失隨機
- 《Florence》是如何誕生的?
- 《艾迪芬奇的記憶》:死亡、荒誕、孤獨和愛
- 《黑暗之魂》,《空洞騎士》和《赤痕》共同的“祖宗”是誰?
- 《骷髏騎士:重製版》如何實現經典原作的初衷?
- 爆款小程式是如何誕生的?
- Web3的DeSci是如何誕生的?Web
- 《空洞騎士》關卡設計解析
- 暴雪:一位屈服於時代的騎士
- 蘋果往事:賈伯斯和 iPod 的誕生蘋果
- 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
- 在獸迷的歡呼中,我和主創聊了聊《形骸騎士》的故事
- 本土手繪 Roguelike 《形骸騎士》的優勢與不足
- 《精靈與螢火意志》是如何誕生的
- 淺談《刺客信條》的敘事:刺客和聖殿騎士的衝突與融合
- 騎士放置 Page435 最大獨立集
- xxfpmW 的誕生過程
- 用Unity重現《空洞騎士》的苦痛之路(4)——特效篇Unity特效
- 《鏟子騎士》:“復古遊戲”的集大成者遊戲
- Web的誕生和網路基礎 | 讀《圖解HTTP》Web圖解HTTP
- PathToGo 誕生記Go
- 2020餓了麼藍騎士群體畫像
- 用Unity重現《空洞騎士》的苦痛之路(3)——地圖篇Unity地圖
- 用Unity重現《空洞騎士》的苦痛之路(2)——人物控制篇Unity
- 用Unity重現《空洞騎士》的苦痛之路(1):動作篇Unity
- 【每日一題】 688. 騎士在棋盤上的機率每日一題
- JavaScript是怎麼誕生的JavaScript
- flutter 入門 - flutter的誕生Flutter
- Git 系列之「Git 的誕生」Git
- 程式的誕生到滅亡
- 一條曲線的誕生
- 淺談資料庫發展史和 OceanBase 的誕生資料庫
- 一個遊戲角色是如何誕生的——原畫篇遊戲
- 餓了麼:2020年00後藍騎士報告
- 映象是什麼
- 一款Galgame是如何誕生的?商業化Galgame的製作流程和注意事項GAM
- 迄今最準確方法誕生!AI預測過早死亡風險,準確率高達76%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