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引起社會和市場廣泛關注。這13個新職業分別是: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資料工程技術人員、雲端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除錯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被列在第一個。

近幾年伴隨GUP的使用、算力演算法的提升、5G技術的迅猛發展,一系列新興領域迎來繁榮,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物聯網領域的人才需求異軍突起。

BOSS直聘職業專家向TechWeb表示,這13個新職業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新”,基本都是近三年來最熱門的高新技術類職位。此番官方的正式認定,是行業真正進入落地規模化發展,人才需求體系開始成型的一個訊號。具體而言就是崗位職責、任職資格、人才價格都逐漸成熟,也開始有了一定規模的人才池和流動性。

新職業也意味著新機會,越早進入者越是能拔得頭籌,因而這些職業、行業的薪酬情況和發展前景也備受矚目。

AI崗平均薪酬一騎絕塵

事實上,人工智慧領域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領域,整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激增,但人才的供應還沒有跟上,與此相對應的是人工智慧人才薪資水漲船高。此前曾有媒體報導人工智慧應屆博士生年薪50萬起步,引發行業轟動。

根據高盛釋出的《全球人工智慧產業分佈》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專案中,中國佔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即沃研究院的資料顯示,中國人工智慧人才需求三年翻漲5.8倍。有分析預計中國人工智慧人才很可能缺口超過500萬人。

據即沃研究院《2017—2018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人工智慧相關崗位的薪資水平持續且明顯地超出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水平,人工智慧領域的平均月薪2.58萬。其中月薪3-4萬佔比34%。尤以推薦演算法和深度學習的高薪崗位佔比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相關崗位的薪資水平持續且明顯地超出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水平,在工作時間5-8年這個人才梯度上,人工智慧人才平均年薪高出20萬元。

資料來自即沃研究院《2017—2018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

BOSS直聘的資料顯示,2018年Q4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相關職位平均薪資最高,推薦演算法、架構師和資料架構師三個崗位的平均月薪分別達33570元、30510元和29623元。

除去人工智慧崗位,其他新職業的需求和薪酬情況如何呢?

需求方面,從BOSS直聘2019年春招人才需求資料可以看到,物聯網相關的嵌入式工程師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超過46%,光傳輸工程師和無線射頻工程師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過80%。此外,5G 軟體工程師、5G 系統工程師的需求也較去年同期增長20-40%不等,無人機操作員需求增速達到30%。

薪資方面,BOSS直聘資料顯示,物聯網相關職業嵌入式工程師平均招聘薪酬達到18132元,5G工程師平均招聘薪酬達1.39萬元,同比增長12.2%。電競運營師平均薪酬為8237元。

另外,TechWeb查詢多家招聘網站近期釋出的職位薪酬區間資料顯示,無人機操作員(飛手、駕駛員)的平均月薪在6500元左右,技術高手可達到1.5萬左右。

據深圳媒體報導,當地物聯網裝置安裝除錯人員的年薪能達到20萬左右。

BOSS直聘職業專家認為,目前這些新職業整體上處於人才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別是人才需求增速很快。但薪酬水平不僅僅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還是要跟創造的價值相匹配。例如電競運營師,薪酬水平和其他運營類崗位基本一致,暫時還沒觀察到急劇上漲的趨勢。

目前整體而言,人工智慧崗的平均薪資在13個新職業薪資中可謂一騎絕塵。想必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有了“入行”和“轉行”的衝動。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高薪AI人才?

由清華大學釋出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預計2018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增速將達75%,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面對大規模的市場和催生的新型就業機會,近日,教育部正式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專業“人工智慧”有35所高校獲批建設。此外,在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機器人工程、智慧科學與技術、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大資料管理與應用等專業均出現在多所高校中。

進入本科正式學習“人工智慧”專業,無疑是進入人工智慧領域的最直接途徑。不過,這一方式適合即將踏入大學或剛剛進入大學的有志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同學。

另一方面,各類IT培訓機構早就推出了各種針對不同技術基礎的人士的人工智慧培訓課程。

其實在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上,企業和行業早已走在路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和高校聯合培養人工智慧的隊伍中。

以創新工場為例,其在2017年發起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計劃,旨在提升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在行業應用中的實踐案例經驗,同時推進產學研結合。根據規劃,該專案將在五年內培訓頂尖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師、5000位AI學生。2018年的DeeCamp即將開幕。

作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旗艦企業百度,也在去年10月釋出國內AI領域第一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標準《深度學習工程師能力評估標準》,並聯合深度學習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AI領域第一個深度學習工程師認證考試方案。

目前讀書、培訓、考證、考級,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已經相當完備了。只是看你願不願意調整方向啦。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創造一大批新職業,今天的年輕人,大部分會從事以前不存在的職業,掌握全新的技能。對於職場人來說,不斷提高學習力,才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抓住新機會。

自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