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動脈網VCBEAT發表於2020-01-06

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召開主題為“資訊化質控和智慧醫院建設”的新聞釋出會,釋出會上就資訊化建設現狀、智慧醫院建設要求等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並明確圈定了智慧醫院的範圍主要包括三大領域: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在新醫療時代,我們如何透過資訊化提高醫院的業務效率及管理效率,進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讓醫院更“智慧”?

為解決這個問題,在動脈網的“2019未來醫療100強大會·智慧醫院建設論壇”上,眾多的嘉賓為我們帶來了解決方案。以下是動脈網對演講嘉賓的觀點整理,並做了不改變原意的修改。

北京醫保中心主任鄭傑

DRG是管理與臨床的天平

DRG是什麼?DRG就是資訊化,就是大資料。沒有資訊化的支撐,就沒有如今的DRG。

10月27日國家醫保出臺的CHS-DRG無疑是重中之重,因為它是付費的唯一工具。過去DRG版本眾多,但是隻要沒同經濟掛鉤,就沒有產生過多經濟上的利益。CHS-DRG出臺後,DRG與經濟掛鉤已成必然,資訊化也將隨著DRG的成熟而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那麼,為什麼國家醫保要選擇DRG作為我們未來主流的支付方式呢?其中的原理便是“平衡”二字。

DRG的平衡即是管理和臨床的平衡,就像一個天平,既不能極左,也不能極右。極左專案付費問題嚴重,誘導過度服務,醫生都想要開貴藥貴耗材,但醫保的資源是有限的,承受不起這種支付方式。

極右同樣蘊含危險,2010年前醫保有富餘,沒有進行控費;2012年是個轉折,這一年醫保局推出了一個最為嚴苛、最為極端的付費方式,即以醫院為單位的總額預付,浩浩蕩蕩的大控費就此開始。這種方式對於管理者很有效,但久而久之會產生另一個的問題,即臨床發展受到制約,導致醫生正向激勵缺失。

未來,我們必須找一個平衡管理和臨床的方式,這便是我們所說的DRG付費。以疾病為單位,以打包的方式向醫院付費,既考慮到了管理,又兼顧了臨床的需要。具體而言,我們以疾病為單位合理制定費用標準,將醫保支出控制住,而對於臨床來講,只要醫生有本事、有能耐,就能吸引越多的病人,也就能獲得更多收入。

沒有DRG前,WHO國際認定的疾病診斷的編碼和手術操作編碼可稱得上是一盤散沙:診斷分類一共34889個,手術操作總計13002個。而且,不同的診斷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同一個治療方式可能會應對不同的診斷,所以實際上看,它的編碼最少也在5萬之上,臨床行為非常複雜。

DRG之後,我們聯合疾病編碼與手術操作編碼,把複雜無序的臨床行為變得簡單又成體系。最終將5萬多組的編碼以DRG的方式歸入600-800組。

分組遵循的原理大致可分解為三步。第一步,根據病人的病案資訊、診斷程式碼,我們先分出26個大組,也就是包括骨科、血液、內分泌等26個大類;第二步,再根據病人的診斷進行細分,形成ADRG,也叫做核心DRG,即根據病人的治療方式、手術操作、非手術操作、藥物繼續分組,形成400多個子類。

前兩步完成後,臨床的經驗部分也就完成了。到了關鍵性的第三步,我們便可看出資訊化、大資料的重要性。對於同一個臨床路徑,由於患者個體差異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同一個臨床路徑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引入大資料,找到同一個臨床路徑之下不同患者的差異。

走完“大資料歸集患者個體差異”這一“第三步”後,整個分組過程便完成了。最終形成的組數約600到800,其中充滿了“大資料管理”。

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商機”便在這裡。

DRG推動之前,編碼工作普遍由各家醫院是病案室做,很少引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自動編碼。但未來DRG的時代的編碼量絕非編碼師能夠覆蓋,必須要由科技幫助處理。所以,DRG考驗的是醫院的基礎工作,DRG將病案、編碼推到了前沿。

許多院長近年來普遍感受到了編碼工作對於醫院的考驗。曾由一位院長對我說:“主任,我發現病案室過去的確不被重視,許多退休護士長都去那兒養老,今後我要把它換一遍,換成專業的病案人員,因為病案掌握著我們醫院未來的經濟命脈。”

這位院長說得沒錯,但需要指正的是,未來的經濟命脈不是由人掌握,而是由資訊化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所掌握。所以,未來定會有若干套最佳化我們醫院智慧編碼的工具出現,幫助我們醫院從我們醫保的管理當中找到合理的空間,我想這就是DRG中所謂的“商機”。

許多人認為,成熟的DRG是“一個版本打天下”,但CHS-DRG打破了這個規律。我國的DRG採取一級目錄和二級目錄的方式進行管理。一級目錄,也就是ADRG,只做臨床這一部分,但二級目錄的制定需要參與者獻計獻策。 

各兄弟省市之間的差距不容忽視,國家綜合後的平均資料必然與區域實際情況相違背:經濟水平存在差距;保障水平存在差距、疾病譜存在差距……所以,我們鼓勵各省市自行透過資料制定權重,自行完成二級目錄。

那麼DRG什麼時候正式實行?如今,國家醫保制定了三年的規劃,2019年目標是完成頂層設計,需要醫保局作出DRG的國家級方案;2020年,這個方案將會發給30個城市,每個城市選一醫院進行模擬執行;2021年,最後實施付費。這就是整體的三年規劃。 

所以,2020年的主要工作是在試點城市進行模擬執行:醫院向我們上傳資訊、資料,我們利用資料完成分組工作,提出“病人分到哪個組;醫保會支付多少錢”,再將資訊反饋給醫院,整個模擬就結束了。這一年不會按照DRG進行實際操作,我們會給醫院醫生一個充分的準備時間,讓他轉換理念,自己壓縮水分。我們不希望看到政策一施行,醫院便開始大規模虧損。

我始終堅持一點:與其說DRG的未來屬於醫院,屬於製藥企業,倒不如說屬於我們的資訊化、屬於人工智慧。在未來,一個優秀的資訊化系統、優質的人工智慧技術,或將成為醫院經濟命脈的決定性因素。

浙大邵逸夫醫院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辦公室主任林輝

“連線”與“增效”變革醫療

醫療資源的配置問題一直阻礙著我國醫療服務的發展,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嘗試用“改變模式”的方式治理這一問題,但要真正落地分級診療,技術的進步同樣重要。

“健康中國2030”戰略方案的提出,意味著健康中國將“以治療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要實現這一轉變,必須構建健康教育體系與醫療服務體系。

健康教育體系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質,醫療服務體系的目的是讓老百姓生病之後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兩個系統相輔相成,其中醫療服務體系是根本,構建醫療服務體系關鍵要抓牢兩個點:一個是強基層,託底,另一個是建高峰,引領。當前醫改的各類政策緊緊圍繞這兩個點,夯實基層,推高頂峰。所謂醫療健康服務新生態,歸根到底是圍繞這兩個點,形成一個上下協同、分工協作、執行高效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基於自身的技術本質和價值屬性在推進這個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線,透過連線形成一個系統,實現系統內部高效的業務協作和資源整合;人工智慧的本質是演算法,透過演算法實現類人思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與能力。藉助這兩個技術,實現上下層醫院之間的協作聯動,增強基層的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協同推進醫療健康服務生態的建設。

先談網際網路。以浙大邵逸夫醫院為例,我們建立了邵醫健康雲平臺,實現了縱向和橫向兩個連線。縱向方面,以邵逸夫醫院為支撐,用網際網路技術連線區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診所,構建省縣鄉村四級聯動的區域醫療服務體系。

橫向方面,利用網際網路打破行業邊界,立足醫療,連線區域商保、社保、銀行支付及藥品物流,實現區域“三醫”協作聯動。

透過一縱一橫的連線,我們初步構建了區域協作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實現了區域內醫療健康資源的高效整合和業務協作,讓區域百姓獲得更加便捷、優質、高效、安全的醫療健康服務。

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雲平臺內部有三個核心業務平臺,分別是醫療和醫療的協作平臺、家庭醫生簽約與醫養護平臺、居民健康服務平臺,三個業務平臺協作聯動,形成一個完整的醫療服務閉環。

目前平臺包含了遠端健康諮詢、預約掛號、線上支付、雙明雙向轉診、遠端移動轉診、醫藥聯動(網際網路處方+藥品配送)、區域檢查/檢驗協同、遠端聯合門診/查房、網際網路教育學院、家庭醫生簽約與醫養護服務等十大共性服務功能,這些功能的價值實現真正催生一個上下協作聯動、各方合作共贏的金字塔型的區域醫療服務生態。

再談人工智慧。醫療人工智慧開發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演算法問題,不是研發人員問題,而是開發所需的醫療資料問題。

依託深厚的醫院資訊化根基,如今邵逸夫醫院擁有2680萬份完整的電子病歷資料,並嘗試將這個資料用於開發醫療AI產品。

我們開發的首個產品為全科版的智慧輔助臨床決策系統,其初衷是提升基層醫生的醫療業務水平,減少漏診和誤診。這個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知識圖譜+神經網路”,知識圖譜基於現有的醫學知識庫,而神經網路模型則基於海量臨床資料的學習和訓練,最終實現“經驗+規則”的臨床決策。

下一步,我們將將依託這一系統,向前端和後端做延伸開發,向前端就是開發智慧健康管理系統,為老百姓提供智慧化的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及導診分診,向後端就是向專科專病做縱深擴充,去幫助專科和專家醫生的效率和能力提升。

長嶺資本運營合夥人張樂輝

DRG對於行業戰略的影像與管理的裂變   

DRG對行業政策、衛生經濟、業內社會關係和醫療技術都有影響,例如:DRG是衛生經濟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在醫保管控、分級診療以及醫藥分業的“三醫聯動”醫改政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測算作用。

DRG時代,對於公立醫療機構、藥企與器械廠商,挑戰中蘊藏機遇,而對於商業健康險和社會資本辦醫,機遇大於挑戰

公立醫院需要改變運營模式,例如:藥學部門由於多年的15%加成,沒有形成服務的價格體系,“以藥養醫”消失後,藥學部門面臨很大挑戰,DRG時代,藥學部門的價值又得到了體現。

藥企於器械廠商面臨挑戰,要在市場中把握機遇:掌握按DRG付費與按專案付費對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差異;適應醫療機構按病組精益管理需求,提高效率;順應價值醫療趨勢,追求技術創新。

由於DRG付費標準界定了不同疾病組的基本醫療與特需醫療間的界限,商業健康險應快速反應,應用醫保科技手段,推出疾病組全線保障產品。

面對DRG付費標準,是一次“不刷臉”的市場份額競爭,社會資本辦醫應利用運營靈活的優勢,在存量改革中,抓住機會快速成長。

健康力醫療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主海文

醫療裝置維護進入智慧化“全生命週期管理”時代

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想要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專業的醫生進行最及時的診治,而診療醫生,則想要最準確的、最及時的資料,幫他們提供診治的依據。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醫療裝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可以提供準確的資料”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我家水銀血壓計壞了,我去藥店選用了某知名品牌的水銀血壓計進行測量。醫生給我量了三次,出了三個結果。在我們的邏輯裡,水銀血壓計不會產生結果的偏差,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簡單的工具。但事實便是如此,小到體溫計,大到CT,任何儀器都有可能出問題。

這便是健康力的工作,作為一家專業的醫療裝置管理公司,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工作解決這樣的問題。

目前醫療裝置管理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在醫療機構當中,醫療裝置管理缺失,醫工科地位和角色邊緣化,廠家技術及備件壟斷,自身維修能力不足。

角色的不合理導致管理的不完善,沒有一套完整的生命週期的管理體系,無法去監測裝置的執行狀態,每臺裝置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功能狀態,每臺裝置的使用效率怎麼樣,基本上處於一個空缺的狀態。

此外,質控缺失、醫工維修能力不足同樣是目前的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源於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關係,落後的生產關係不太滿足先進生產力的需求,這是目前醫療裝置管理大致的現狀。

然而這裡卻擁有2000-3000億的市場。中國醫療器械發展報告藍皮書參考的資料顯示,每年醫療器械的銷售總額大約幾千億,醫療裝置資產的總額存量大約在萬億規模,且每年保持20%到30%的增長。對於三級醫院,醫療裝置管理的支出約佔醫院資產總額的4%到8%,二級醫院約佔醫院資產總額1%到3%。這裡存在巨大的潛在機遇。

為了應對問題並抓住機遇,近年來醫院、市場、投資人的醫療裝置管理理念都發生很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規範化、資訊化、集約化三個方面。規範化藉助醫療裝置管理平臺全生命週期的平臺,或者技術手段來實現建立整套的醫療裝置的執行方案;集約化生成整體託管公司,把全院的醫療裝置,或者幾個科室的醫療裝置打包起來做統一的管理;資訊化則推動工程師進步,他們掌握了更多產品的維修技能。

健康力則希望透過這些改變抓住機會。作為一家從事醫療裝置智慧化管理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正透過自主研發的醫療裝置管理平臺,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醫療裝置大資料的挖掘和應用,實現對醫療裝置的自動化管理,提高醫療裝置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時規避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保障醫療裝置正常工作。  

在業務模式方面,健康力透過基於全生命週期的醫療裝置管理平臺,實現醫療裝置的智慧化管理,提高醫療裝置的執行效率以降低成本。

未來,健康力希望透過標準規範、專業高效的服務等優勢,創造醫療裝置管理的未來。

卓健科技副總裁翟雪連

真正的網際網路醫院需要涵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

從醫療整體情況看,政策推動大環境愈發開放,而網際網路+醫療也在實踐中證明了是未來醫療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卓健科技的智慧網際網路醫院源自八年來整合所有產品線形成的All in One,智慧網際網路醫院已經走到了3.0階段,在這一階段下,網際網路醫院不僅能夠幫助患者線上掛號、繳費;還可以獲取醫院的院端圖文諮詢、影片問診、補足藥品配送的能力,更是可以整合醫院內的醫技科室、床位等資源為患者服務,進而透過“一個智慧引擎+五個中心”幫助醫生管理門診與住院患者。

透過這一線上線下相結合、專業智慧的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卓健科技讓網際網路醫院能夠真正滿足患者的需求。在這些服務背後,卓健網際網路醫院3.0承載醫學知識庫、專病規則的智慧引擎將各個物件連線起來,服務患者的同時,為院方提供效率的支撐。

網際網路醫院3.0的專業智慧全程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涵蓋了院前、中、後各種健康的服務,真正能夠為醫院可以降低健康管理的成本,提升診療效率,符合我們國家醫改的大政策方向。同時,從院內來看,這種模式未來可以更好地為慢病服務、科研、臨床用藥研究提供價值。

那麼網際網路醫院究竟是不是每個醫院的必需品呢?網際網路醫院在三十年醫療資訊化長河中只是非常年輕的新兵,也是第一次真正將院內醫生及各種資源放線上上服務患者。醫院本身經營流程複雜,網際網路醫院又是涉及全院幾乎所有科室的行為,如果只是做“規定動作”,無法為醫院帶來收入增量,必然成為醫院的成本部門。

我們從其它領域對比,不是所有的餐飲行業都做外賣,但是不做外賣的餐館一定會被外賣餐飲所影響,醫療機構作為更加複雜的經營主本也是如此,從事網際網路醫院業務必須是個長期深耕的過程。從這點來看,如今的網際網路醫院,目前僅僅只是開始階段。

德品醫療創始人葛秋菊

智慧護理,勢在必行

俗話說“三分醫療,七分護理”,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

我們現有醫護人員大概800萬人,註冊護士在2019年剛突破400萬,這個數字看上去很大,實際不然。

從國際市場來看,英、美、日的醫生護士配比大致在1:4,但是中國的數字是1:1。護理人員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患糾紛發生,而護士本身在待遇方面也會遭遇諸多不公平。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護理效率,提升護士待遇已是當務之急。

因此需求出發,德品醫療開發了智慧護理。各行各業都在用智慧化的手段去實現,我們護理行業也需用數字增效。

在這一方面,國家政策實際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援,希望能夠透過政策的方式,加大醫院、醫生、患者、企業對於護理人才與護理質量的關注;實現護理服務的資訊化到智慧化的升級,並鼓勵護理服務向院外延伸。

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為推進護理服務升級,我們以“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為主要模式,在院外開通了一個Saas系統,所有院外基層社群均可以用這樣一個系統去做標準化護理,由此延伸至家庭,乃至養老和失能、半失能這一群體。

而在院內,我們將系統的重心放至學科建設、護理質量、運營效率、節約成本。透過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證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將整個護理流程結構化、視覺化,以打破資訊壁壘,提升護理效率。

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目前為止,德品醫療已經服務了300多家醫院,建成了1萬個護理單元,大概覆蓋50萬張床位。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智慧護理,讓更多的醫院,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新一代的護理服務。

嘉和美康CTO陳聯忠

CDSS需要真正貼合臨床

從過去的專家系統到今天AI賦能下的CDSS,我們一直賦予了它非常多的想象空間。

過去的導航只會告訴你哪條路怎麼到達目的地,而今天的導航可以實時反映路況資訊,告知行程費用……CDSS也是如此,我們希望CDSS確實能夠為醫生提供輔助臨床支援。

醫療行業從來都是以政策驅動,評級的需求推動了CDSS市場的快速發展。但CDSS本身也在向臨床方向發展,市場開始思考,CDSS到底能夠解決什麼問題?就當前而言,CDSS可以對醫生科研和臨床決策能力進行提升。

現在的CDSS必須要做到四點: 第一個是遵循循證醫學,這是CDSS的根本基礎。第二個是融入真實世界,如果只是傳統的循證醫學,CDSS很難與醫院真實應用場景結合。第三個是場景適應,醫療是動態的過程,怎樣將就診流程中獲得的資料作用與就診,這是CDSS面臨的挑戰。第四個是與使用人群相適應,基層醫院、高階醫療機構的需求各有特點,CDSS必須對症下藥。

那麼未來如何發展?能夠解決臨床問題的CDSS是發展的必然。我們不能僅僅將CDSS用於評級,這不是它的真正價值所在,所以,我們要做深度的CDSS,並將一直探索下去。

華鏈醫療CEO劉峰:大資料研究缺乏縱向路徑與科研導向

如今許多患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可以用資料來解決,市場之上也孕育了足夠多的資料處理平臺,但資料之間的溝壑並沒有被填平,資料沒有被真正利用起來。

為什麼會出現現在的局面?這裡缺少一個綜合化的平臺支援流程的標準化與成果的轉化,將資料應用、儲存分析視覺化、健康醫療資訊數字化、資料生產、監管支援部門連成一體,進而導致資料產生與資料應用脫節。華鏈醫療便要打造這樣一個縱貫產業的綜合型平臺,讓資料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為此,華鏈醫療開發了資料彙集平臺,用大資料GP+Hadoop+海量資料檢索定位+AI模式匹配的方式處理資料,採用聯盟分散式區塊鏈保障資料安全不可篡改,從而實現資料的跨醫院共享。

在商業模式上,我們以ToB與ToC雙軌前進,ToB業務包括CRO、真實世界資料研究;ToC業務則基於我們的APP,為中國居民做心血管病的預測。

所有的服務都是基於資料驅動,我們能夠更好的利用資料,所以能將這些服務做得更好。未來,華鏈團隊將繼續開拓資料方面的挖掘與應用,用大資料真正改變醫療服務。

《2019醫療智慧醫療行業發展報告》正式釋出

論壇上,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釋出了《2019醫療智慧醫療行業發展報告》。動脈網蛋殼研究院盤點200+技術企業,解構智慧醫院建設路徑,定義智慧醫院建設手冊,希望透過我們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為所有智慧醫院建設的利益相關方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

智慧醫院新局面:DRG、醫院資產管理等千億市場開拓在即

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將數字經濟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將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化技術與實 體產業深度融合,要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

因此,數字化創新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數字化創新是指將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到研發、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賦能產 業現有執行機制和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動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政策之下,“智慧醫院”應運而生。智慧醫院不是單一的技術堆積,也不是某一個功能的代名詞。

智慧醫院是具備資訊化、網際網路化、智慧化特徵的醫院。資訊化是指醫院建立了不同維度的資料系統以及各維度資料的整合系統;網際網路化是指醫院推出了移動應用,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環節資料的輸入與輸出; 智慧化是指醫院運用了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技術、自動化裝置、機器人、智慧工作流與運營管理系統。

智慧醫院能夠實現患者、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裝置之間互聯互通,提高醫院運營水平,最佳化診前、診中、診後醫療服務環節的體驗。

*封面圖片由動脈網記者拍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