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

动脉网VCBEAT發表於2020-02-10

方興未艾,智慧醫院建設正當時。

歷史上生產力的幾次飛躍,都是生產工具的變革、創新和發展的結果,隨著人工智慧、資訊化、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湧現,新的變革已經在醫療健康領域拉開了序幕,技術變革使醫療領域掀起了智慧醫院建設熱潮。

2014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八部委釋出《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推進智慧醫院建設。

這是首次提出“智慧醫院”建設,這之後中央和地方釋出一系列政策,將“智慧醫院”的建設推入高潮。

從經濟發展來看,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提高。從社會發展來看,老齡化社會的加劇、疾病譜的變化,使醫保基金支付過快增長。從醫院端來看,控費的壓力和對醫療安全的需要,是醫院智慧化建設的最直接動力。

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將數字經濟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將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要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

因此,數字化創新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數字化創新是指將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到研發、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賦能產業現有執行機制和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動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那麼,智慧醫院建設是政策的驅動?還是需求的驅動?智慧醫院到底應該怎麼建設?最優建設流程是什麼?除了技術加持,還需要營造哪些軟環境?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盤點200+技術企業,解構智慧醫院建設路徑,定義智慧醫院建設手冊!希望透過我們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為所有智慧醫院建設的利益相關方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

三大動力推動智慧醫院建設的發展

無論是資訊化建設還是醫療裝置的購置,醫院更新迭代總離不開來自外界的激勵機制,智慧醫院的建設同樣如此。

細數10年來的政策,總計39條政策提及了智慧醫院的建設,而國內外的經驗也告訴我們,要建立支撐14億人口的全面醫療體系,智慧醫院勢在必行。

政策背景——三大維度推動智慧建設

第一維度——“需求”拉動。以“患者為中心”的新醫改的實施為醫院的運營、服務質量、區域互聯互通提出了挑戰,按病種收費、控制公立醫院費用增長、取消藥品加成等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對醫院成本控制提出了“需求”。

第二維度——“標準”推動。2016年——2018年均是引導型政策,引導開展資訊化建設,此時醫院不具備評級基礎。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制定《智慧醫院綜合評價指標(2015版)》,首次提出了智慧醫院評價指標體系,雖然這個版本的評價指標體系並未實施,但是毫無疑問為智慧醫院的建設指明瞭方向。

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出臺《醫院資訊平臺應用功能指引》,明確了在二級以上醫院推廣和規範資訊化建設。這之後國家又陸續釋出《醫院資訊化建設應用技術指引(2017年版)》、《全國醫院資訊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2018)均屬於引導二級及以上醫院開展“開展資訊化建設”政策,無硬性考核措施。2017年《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測評,這是醫院參加績效考核的平臺、是醫院接入全民健康資訊平臺的基礎。2018年底——2019年開始對醫院開展評級,並對績效考核產生影響。

2018年《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的釋出,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藥達到分級評級3級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藥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並強調分級評價工作週期為一年,間隔超過2年未參加評價的醫療機構,需再次透過原級別評價後再申請更高階別評價。

國家衛健委還將對每年度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情況進行通報,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對電子病歷評價成果也有考核。

2019年國家衛健委連續釋出《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和《關於開展2019年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工作的函》,衛健委決定在應用資訊系統提供智慧服務的二級及以上醫院開展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工作,《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提到“引導醫院沿著功能實用、資訊共享、服務智慧的方向,建設完善智慧服務資訊系統,使之成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開展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釋放了政府鼓勵智慧醫院建設的資訊,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也有相應的考核措施。

第三維度——“資金”行動。2016年海南省衛計委率先發布《海南省智慧醫院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指明瞭海南省智慧醫院建設內容及保障措施。

這之後山西省、重慶市、山東省、廣東省、四川省等十多個省份陸續釋出與智慧醫院建設相關的政策,從智慧醫院建設的範圍到智慧醫院建設的目標、內容和保障措施,做了相應的規範。在各項落地政策中都鼓勵相關部門落實資金保障。

例如,重慶市《關於開展重慶市“智慧醫院”示範建設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創新發展機制,積極籌集資金,保障‘智慧醫院’的建設。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積極與當地發展改革和財政部門協調,爭取本級專案和財政支援。”

經濟背景——醫療服務機構亟待升級

消費升級,人們呼籲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隨著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加,人們對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有了更多的需求,也就對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提出了呼籲。

目前很多醫院都提供一體機、自助機,推行手機結算、預約掛號、預約診療、資訊提醒以及一系列衍生出來的服務,都屬於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智慧醫院”能夠給患者求醫問診帶來諸多便利。

醫療建設投資增加,醫療服務機構自身升級換代。隨著醫療服務機構數量的爆發,面向醫院的“智慧管理”重要性逐漸凸顯。

醫院運用資訊系統進行內部管理,相當於配備了“智慧管家”,有助於醫院開展精細化管理,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社會背景——醫療服務機構面臨巨大挑戰

衛生資源結構失衡。目前,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但受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離群眾的期待仍然有一定的距離。

“智慧醫療”可以針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提供遠端解決方案。透過醫院資訊化建設和升級改造,最佳化醫療服務流程,進一步推動醫療資源從院內向院外延伸、從大醫院向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延伸,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

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機構承擔的患者壓力增大。根據國家老齡辦公室的資料,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有2.41億人,佔總人口的17.3%。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77億人的高峰,佔總人口的比例達到34.9%。

人口老齡化將給未來醫療服務機構帶來巨大的壓力。隨著智慧醫院推出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化應用,對於老人來說,有越來越多的智慧服務可以享受。比如,家裡的失能老人或是有長期慢性病服藥的老人,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的手段,把用藥的指導延伸到家裡。透過“網際網路+”的護理服務,透過家庭病床、上門護理等方式得到滿足。

智慧醫院建設功能模組

智慧醫院在立足於資訊化建設、網際網路化建設、物聯網建設的基礎上,透過對就醫流程、醫療流程、管理系統、醫教科研的最佳化,最終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患者就醫體驗,我們將這種智慧醫院的建設稱為智慧醫院1.0版本。

1.0版本的智慧醫院智慧化水平不高、醫療資料利用程度較低,但是1.0版本的智慧醫院已經滿足了迫切需要提高的患者就醫體驗以及對控制醫院運營成本的要求。醫院要真正實現智慧醫院2.0版本,還需要加強智慧醫院整體平臺的搭建、醫療大資料的深度挖掘以及人工智慧的應用。

智慧醫院2.0版本的建設主要集中在綜合能力建設,包含雲平臺建設、大資料整體建設、人工智慧在醫院的應用。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

1、智慧醫院1.0版本建設

在最初的版本之中,智慧醫院的模組主要包括智慧患者、智慧臨床、智慧護理、智慧醫技、智慧管理、智慧後勤、智慧教學科研、區域互聯互通8個方面。這8個模組的建設為最終的智慧醫院打好了軟硬體基礎。

智慧患者

“智慧患者”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首要階段,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智慧患者”功能模組覆蓋患者診前、診中、診後各環節。微信平臺、預約分診、預約叫號系統的完善,使病人預約難、排隊時間久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自助機結算系統的普及,大大減少了病人排隊結算的時間;移動醫護、遠端探視、遠端會診系統的建設,則能大幅度提高醫療質量。

具體而言,自助終端機、院內導航系統、醫院APP、床旁結算系統、醫院門診叫號系統、床邊呼叫系統、醫院點餐系統、醫院隨訪系統、智慧陪護床等系統均屬於這一範疇。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智慧患者”相關技術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

智慧臨床

智慧臨床是醫院透過數字化升級,建立一系列的數字化系統,包括EMR電子病歷、MDT多學科會診系統、急診管理解決方案、住院臨床管理系統解決方案、PASS合理用藥管理系統、LIS臨床檢驗系統、手術麻醉管理系統、臨床路徑管理系統、輸血管理系統、重症監護系統、心電管理系統、智慧體檢解決方案,構建臨床資料中心(CDR)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CDSS),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實現醫療智慧化。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智慧臨床”產品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

智慧護理

國家衛健委對護理效率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十分重視,在《關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檔案中均強調利用資訊科技強化護理應用資訊體系,減輕護士負荷。

同時,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護理中心在《護理敏感質量指標使用手冊》中規定的13個護理敏感指標已成為衡量醫院護理質量的關鍵指標,其中之一是對護士執業環境的測評。利用資訊化技術改善護士執業環境、提升護士工作效率已逐漸成為醫院的關注領域。

具體而言,智慧護理包括輸液解決方案、嬰兒安全解決方案、醫療護理手持終端PDA、陪檢資訊系統等。以陪檢資訊系統為例,智慧醫院下的系統實現了閉環管控:醫生開具醫囑的同時即生成檢查申請資訊,相關科室在自己的資訊處理平臺上即可對檢查進行預約安排與調整。

與此同時,針對患者的病情及檢查的內容,陪檢系統能夠將檢查前的具體注意事項精準到人。陪檢中心根據預約資訊對陪檢護工統一進行工作的分配,並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實現了陪檢工作的精準化、高效化、全程化。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智慧護理”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

智慧醫技

院內的PACS、RIS、LIS、病理資訊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數字化血液透析資訊管理解決方案、檢驗檢查臨床應用及智慧提示系統均屬於智慧醫技模組。即在傳統的資訊化基礎之上,用網際網路、5G等技術使其實現更深層次的應用。

舉個例子,數字化賦能下血液透析資訊管理解決方案一方面可滿足科室內數字化管理的需求,全面涵蓋診療活動、護理活動、裝置保養與管理、藥品耗材管理、費用管理等資訊的數字化;另一方面也滿足血透科室全院資訊共享和質控管理需求。比如檢驗、檢查、病歷、藥品、耗材費用資訊的共享、調閱和聯動。

智慧管理

管理對於醫院運營效率的提升作用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被忽視的地位,而隨著大資料處理技術的出現,醫院管理者對於院內管理也逐漸重視起來。在智慧管理中,許多曾經人力的流程正逐漸為醫院所替代。

手術室是醫院最繁忙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每臺手術都牽動著眾多人的心,手術中的每一個紕漏都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而手術器械作為手術的主要工具,更加智慧化的管理是每個醫院的迫切希望,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快速的多標籤閱讀能力,可以讓手術器械管理更智慧。

具體的實現方式是在每把手術器械上加裝小型的RFID電子標籤,在需要識別的環節安裝RFID讀寫器或使用手持終端,對每個需要清點識別手術器械的場合進行精準識別,以減少錯誤的發生,提高管理效率。

ERP系統是在HIS和財務管理中間加了人、財、物的運營管理。ERP系統在人、財、物管理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分管理,從而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其中,人力資源管理包括組織結構、崗位類別、人員類別、薪酬福利、入轉調離、人員資質等;資金管理是指門診、住院收入以及相關管理;物資管理包括醫療物資、後勤物資。

藉助ERP進行財務管理,兼顧了事業財務管理和企業財務管理兩大屬性,既可以實時管理醫院內部財務,也可把實時的財務管理生成醫院的衛生事業費財務管理系統上報到上級部門。

類似的場景還有許多,動脈網將部分從事智慧管理應用開發的企業及產品整理如下: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智慧管理”技術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

智慧後勤

智慧後勤其實與醫院本身關係不大,如安防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等均非醫院專屬,從事這方面的企業較多,不作過多介紹。

智慧教學科研

智慧教學科研是醫院透過數字化升級,構建臨床科研一體化平臺,使醫療產生的臨床資料運用於科研、教學,促進臨床科研成果轉化。醫院智慧教學科研的建立,包括醫院手術示教系統、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手術臨床教學是眾多醫院的任務,培養方式通常是現場觀摩,但是由於現場條件或手術裝置的現狀,現場手術觀摩的空間狹窄、參加人員受到限制,同時也給病人正常治療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手術示教系統,採用視音訊數字化編碼轉播示教系統可以在手術室外透過大螢幕觀摩手術過程,進行實時教學,既減少手術室內交叉感染,又可以保障手術室內無菌要求,同時也擴大了手術示教的範圍,從而擺脫了傳統示教模式在時間、空間和人數上的限制。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是透過整合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將醫療產生的臨床資料進行結構化的儲存、利用,將海量醫療資料應用於疾病診療研究和新藥的研發。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智慧教學科研”技術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區域互聯互通

醫院的互聯互通是透過資料資源標準化建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醫療資訊共享、資源共享,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主要包括:醫院資訊等級保護解決方案、全面健康資訊平臺介面軟體解決方案、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平臺、遠端診療系統。

智慧醫院2.0時代,詳解智慧醫院建設路徑與領域組成區域互聯互通技術企業名錄(不完全統計)

2、智慧醫院2.0版本建設


2.0的智慧醫院在已有的基礎上新增了雲平臺建設、大資料解決方案、人工智慧三個方面。

智慧醫院雲平臺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融合醫療大資料以及醫療知識圖譜搭建,包含雲端計算平臺搭建、醫院資訊化桌面雲終端解決方案、資料容災備份等建設。智慧醫院雲平臺建設,可以實現海量醫療資料的儲存、查詢和利用,最佳化醫院執行,整合智慧導診、智慧診斷、智慧隨訪功能。

醫院大資料解決方案可以使醫院實現資料採集、儲存、管理和價值變現。透過對醫院產生的大量臨床資料進行標準化、規範化的資料處理,採集內部和外部資料、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清洗髒資料和無效資料,打通不同來源的資料,對非結構化的資料進行結構化加工,對資料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可靠儲存、安全訪問、快速訪問,最終實現資料價值變現。

人工智慧的出現改變的過去資料解讀的方式,研究人員以此為基礎開發了一些新式演算法,用以支援手術機器人、導醫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應用。

如何建設智慧醫院?

智慧醫院的建設是一個持續性的工程、系統性的工程,其中的每個領域智慧化都包含了眾多子系統的建設,而只有每個子系統之間透過協調作用,最終才能實現醫院的智慧化執行。

2015年11月原國家衛計委制定了《智慧醫院綜合評價指標(2015版)》,確定了基礎設施、智慧患者、智慧醫療、智慧護理、智慧醫技、智慧管理、智慧後勤、智慧保障、智慧科研、智慧教學等智慧醫院評價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144個三級指標。複雜的指標體系背後是智慧醫院的功能模組,只有從頂層規劃智慧醫院建設的體系,才能科學的運用人力、物力建立智慧醫院相應的模組。

基於諸多規則,要建設出合格的智慧醫院,我們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如何確定子系統建設順序?

智慧醫院建設應該從醫院需求出發,優先建設跟醫療安全相關、跟患者服務相關的專案。電子病歷系統、醫院互聯互通建設等國家政策要求的功能模組是首選要考慮建設的專案。醫院在智慧化建設過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需求,智慧醫院建設應該兼顧全面的同時分清主次,重點打造相應場景。

醫院智慧化建設,實質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是資訊化建設,然後是數字化建設,最後是實現醫院的智慧化。

以華山醫院為例,1996年以前,華山醫院的資訊化以醫保結算為主。

1996-2000年,華山醫院開始建立以收費管理為中心的醫院管理資訊系統。

2000-2013,華山醫院在收費管理基礎上,臨床的需求開始慢慢提出,資訊化的方向也開始往臨床以及管理的支撐方向轉變。

2013-2016年,華山醫院進行整體規劃,建設圍繞臨床資料中心的臨床、管理以及科研應用,同時將資訊化延伸到病人服務,全面實現數字化。

2016年至今,結合醫院資訊化十三五規劃,華山醫院開始智慧醫院的探索。

智慧醫院建設難點在哪裡?

難點一:各科室需求不一致,模組、功能選擇難。智慧醫院建設所需的技術創新容易,但智慧醫院相關模組的建立困難。智慧醫院建設所需的技術支撐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難點在於,各個科室或者部門提出的需求不一致,如何權衡協調各個科室、部門之間的需求,建立高效適宜的智慧化功能、模組,並協調各相關科室和部門完成相應建設。

難點二:建設風險大,投入產出比難控制。智慧醫院建設的另一個難點表現在,智慧醫院建設具有較大的風險,主要表現在投入產出比。如果智慧醫院專案技術不成熟、解決方案不到位、需求把握不準確、組織架構沒有配套,都有可能導致專案產生不了應有的效應。

智慧醫院建設要素保障?


要素一:“人力、資金、技術”缺一不可

智慧醫院建設需要多方的要素保障,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資金和技術”。要保證智慧醫院順利建設,首先,需要資金到位,每年醫院應該有相應的預算來保障醫院按照規劃進行相應的建設。

其次,智慧醫院建設需要專業團隊,專業的人才支撐是智慧醫院建設的基礎保障。最後,智慧醫院建設需要專業的技術合作夥伴保駕護航,技術支撐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中之重。

要素二:醫院一把手重視,事半功倍

資金和人力的保障,歸根究底都離不開醫院一把手的高度重視,以及資訊部門能夠主導業務部門高效協同。由於智慧醫院涉及到醫院各個科室的方方面面,僅有資訊科推進,肯定是不夠的,院長需要在智慧醫院建設中扮演核心協同角色,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

河南省人民醫院在智慧醫院建設過程中,院長在其中扮演了關鍵推動者的角色,助推河南省人民醫院很快實現了智慧醫院轉型,並透過智慧醫院建設,降本增效,增強了對患者的吸引力,提高了醫院的區域影響力。

智慧醫院建設未來十大需求

醫院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變化,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的,智慧醫院建設是需要持續改進的,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動脈網認為,未來智慧醫院建設的目標在於,促進醫院提供 “優質、便捷、智慧、人文”的服務;實現未來智慧醫院建設的方法在於“精進、協同、合作、共贏”。

智慧醫院建設未來的“十大需求”是什麼?動脈網對未來智慧醫院建設十大需求進行了梳理:

第一大需求,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療差錯,背後需要有效的資料和必要的人力支援。

第二大需求,醫療安全,透過物聯網技術、智慧化技術量化藥品效果,持續監測病人體徵。

第三大需求,減輕醫生的勞動強度,提高醫生的效率,將可規範化、標準化的業務自動化,讓醫務人員工作效率提高。

第四大需求,提高患者、醫生的體驗,建設患者服務平臺、最佳化醫生工作平臺等網際網路應用系統。

第五大需求,最佳化流程,透過移動端將繁瑣的業務流程簡化。

第六大需求,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透過物聯網技術、智慧化技術、互聯化技術將醫院的資源實現智慧化利用,提高專家資源、裝置資源、病房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第七大需求,降低醫療成本,建立相應的系統最佳化醫院管理,實現控費目的。

第八大需求,提高科學決策水平,透過人工智慧系統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第九大需求,提高科技研究水平,透過大資料技術,挖掘臨床資料價值,助力醫院科研。

第十大需求,醫療協同水平的提高,包括醫院內不同專科實現協同、醫院之間的醫療實現協同、各個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最後,十大需求之外,醫院的根本在於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體驗差”的問題,未來智慧醫院需要改變醫療服務模式,透過“遠端醫療、網際網路醫院”,使未來大部分的疾病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得到解決,減少病人到醫院就診的服務模式。


動脈網
動脈網

專注醫療產業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