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的通知。衛健委按照患者診前、診中、診後各環節應涵蓋的基本服務內容,結合醫院資訊化建設和網際網路環境,確定5個類別共17個評估專案。在此背景下,智慧醫院,無疑成為2019年整個醫療資訊化行業的主題。本次CHIMA大會,也不例外。”
每次參加CHIMA,都像是一場幸福的煎熬。眼花繚亂的企業展臺、各色主題的分論壇,讓人在不知不覺間,完成日行10裡的“瘦身計劃”。
7月5日,2019中國醫院協會資訊網路大會(CHIMA 2019)在廈門如期舉行。從C4大門步入展廳,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醫院相關的宣傳標語,迅速佔據著你的視野。
動脈網記者觀察發現,以智慧醫院為核心,在“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大規劃中,參展公司根據自己所擅長,各自推出了病歷質控、智慧病房、智慧服務解決方案等相關產品。
嘉和美康一位負責人告訴我們:“在智慧醫院建設的大趨勢下,公司的智慧化病歷內涵質控系統、CDSS產品被劃到了智慧醫療下面,移睿網際網路醫院解決方案、雲病歷等則被劃到了智慧服務下。且公司正在積極為0-5級的智慧服務測評案例申報做籌備。”
做電子病歷起家的醫利捷,也受智慧醫院的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需求影響,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了醫院資訊整合平臺上。
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內,以智慧醫院為核心的醫療資訊化建設,還將深入影響一大批醫療資訊化公司的業務方向。
醫療物聯網企業漸成C位?
在CHIMA 2019展會上,我們能很明顯地注意到,150家參展企業中,包括聯新、昂科、霍尼韋爾、聯眾智慧在內的一批醫療物聯網公司,正逐漸佔據智慧醫院建設下的C位。
在2019年4月,衛健委的官方解讀會議中,給對應“智慧管理”的評級標準做了預告,有專家表示,該標準有望在2019年出臺。所謂“智慧管理”,通常涉及醫院的藥品、耗材、檢驗試劑、醫療廢棄物,以及患者被服等物資管理,甚至包括醫院後勤的水電氣管理等。
聯眾智慧的銷售人員告訴動脈網記者:“在智慧醫院建設的大環境下,作為醫療軟體企業代表的聯眾智慧,今年也開始重點推智慧病房、智慧護理相關的醫療物聯網產品。”由此可見,醫療物聯網企業有望成為智慧醫院建設中主要的受益方之一。
智慧臨床依然是熱點
2019年,臨床資訊化也是一個刀光劍影不斷的領域。以巨頭東軟為例,基於現有的專科產品組合,東軟在做面向場景的疾病解決方案,目前已確立了12條產品線。
這12條臨床醫療業務線又被分為兩大域:一個域是診斷域,如檢驗、放射、超聲、病理、內鏡、核醫學、電生理等;另一個域是治療域,如麻醉與圍術期醫學、重症醫學、透析、介入等。
特別是手麻和重症領域,據業內人士反應,今年的競爭非常激烈。一進展會大門就能看到的達實久信,便重點在推廣其智慧手術室和重症的相關產品。
其他如麥迪科技和恆新天朗,也是本次展會上重症系統、數字化手術室的代表性企業。
2018年,中國醫院協會資訊管理專業委員會推出的《2017-2018中國醫院資訊化狀況調查報告》中,對臨床系統目前在各等級醫院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根據資料來看,病理、手麻等系統在國內三級醫院的應用比例均未超過40%。三級以下醫院更是連20%都不到。未來幾年,智慧臨床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期。
主流人工智慧企業一個也不缺席
在大會主題學術報告環節,針對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的狀況以及關鍵,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張鈸教授做了詳細介紹。
張鈸院士指出,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智慧醫院、輔助醫療、虛擬護理等領域,應用的一個重點是建立互信與安全的人機協同醫療健康體系,提供安全、可信、可靠與高效的AI技術。
他強調,AI技術將改變醫學的整個形態,應用的關鍵一點是必須解決互信的問題,建立可信可解釋的醫療系統。同時,他還呼籲,人工智慧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中,醫務人員要參與重視起來,這至關重要。
正所謂“大AI無疆”,相比於去年,動脈網看到了更多的企業將“AI”、“智慧”等字樣刻在了展臺之上。這些企業不僅包含推想科技、匯醫慧影這樣以AI發源的初創公司;也包含惠每醫療、大數醫達、森億智慧等由資訊化技術向AI技術推進的創新企業,還有不少大型資訊化企業也將AI列入了自己的戰略地圖。
從整體上看,這些技術包含兩個方向:服務於智慧醫院建設與服務於醫院資料中心建設。
以推想科技與匯醫慧影為例,這兩個以影像為主的AI頭部企業,正在將目光轉向醫療影像大資料的處理,向醫院提供AI資料質控、影像雲平臺、輔助診斷等業務的同時,打造科研平臺,為醫生提供科研輔助服務,豐富智慧醫院的內涵。
由於醫療與計算機兩個領域天然的隔閡,醫生難以從事計算機工作,程式設計師也難以攻克醫療難題。但科研市場擺在這裡,正是因為兩個方向均存在困難,只要有一方願意突破障礙,必然能夠收穫巨大的收益,這正是AI企業的邏輯。
為什麼大家都做科研平臺?
一是因為高分SCI論文都需要巨大的資料集;
二是因為大量知識文獻的積累需要新式的資料處理工具對知識庫進行調閱。
這些都是醫生的真實需求,企業的對症下藥不僅更有可能收到回報,同期收穫的人脈與資料也是企業的重大動力。
另一個趨勢是科室內的語音互動技術的升級,這一技術主要用於醫生。從現場情況來看,提供語音類AI產品的展臺人流絡繹不絕。
但AI語音技術受到專業詞彙、科室、口音等諸多因素影響。對於這些因素所造成的問題,雲知聲打造了“通用資料庫+個性化資料庫”雙庫結合的方案,在以低成本保證AI技術通用性的同時保證語音識別的質量。
相比之下,愛醫聲直接根據不同科室打造不同的語音互動系統,如圍手術期智慧互動系統、護士站智慧互動系統、醫生站智慧互動系統等,直擊具體場景。
此外,很多專科專病場景也出現了AI的身影,如處方/醫囑前置、實時稽核、腫瘤手術導航……,當然,在智慧醫療的潮流之下,還有很多醫療場景將經歷智慧化的轉型。
再看新一代醫院資料中心建設,自然語義處理(NLP)成為了支援建設的核心力量。
回想去年CHIMA,基於AI的CDSS系統這一提法僅出現於森億智慧、惠每醫療等數個企業,而如今幾乎所有參展企業都用到了AI賦能下的CDSS。當然,不同企業背後的資料庫仍存在較大差異。
這一趨勢與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釋出的《關於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資訊化建設工作的通知》不無關係。這條通知的下達意味著醫院的CDSS水平將與醫院的評級(HIMSS、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醫院績效考核掛鉤。
由NLP延伸,另一個應用場景在於資訊質控,其中較為廣泛的應用是病案的質控,這一細分領域的發展背後是巨大的人才需求。
一方面,病案質控對質控員的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合格的質控員需具有臨床背景——華西醫院質控崗位招聘公告中便要求應聘者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學及相關專業背景”。這樣的招聘要求並不低,甚至比很多城市中心醫院的臨床科室招聘要求都高了許多。在中國醫療資源嚴重缺失的背景下,優秀的臨床醫學生尚不能滿足臨床需求,離開臨床專職質控,無論是管理層還是醫生本人都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一份病案長達數十頁至上百頁不等,人工質控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且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也很難短時間從大量資料中找出其中的錯誤,很多錯誤需要質控人員聯絡病案中的各個部分才能找出,這無疑對質控員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所以,人工智慧的介入無疑為醫院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但從質量上看,現有的AI病案質控產品主要用於性別糾錯、語病糾錯、前後病史不一致等資訊矯正,要實現無人看管的病案質控,人工智慧無疑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相比與去年CHIMA,AI的出場率高了很多。但從目前來看,這些變革還沒有為醫院帶來大規模的效率提升。這說明AI產品的成熟度仍有待提升、AI的應用場景也有待擴充。
“星味兒”略顯平淡
或許是對國外企業的吸引力不足,CHIMA 2019亮相的“洋”企業只有寥寥數家。在主會場,我們只發現了法國耐克森、戴爾、GE醫療等幾家企業的身影。
其中,耐克森展出了其醫院綜合佈線系統,戴爾則展出了現代資料中心方案等產品。兩家公司更偏向於基礎設施建設,產品並未涉及應用層面。
而GE醫療展出的智慧裝置管理系統,其實算不得新事物。早在2018年,動脈網便報導過它。在智慧醫院的主題下,這款產品也自然被其歸類到智慧管理的範疇中。
除了“洋味兒”不足,“星味兒”也稍略顯平淡。醫療資訊化第一梯隊的企業如東軟、衛寧、創業、醫惠等,均未見蹤影。動脈網猜測,估計是CHIMA與6月西安那場資訊化大會時間相隔太近所致。
縱觀本次大會的趨勢可以看出,智慧醫院建設,主要是資訊資料的智慧,讓無生命的物體能傳遞資訊,其次是智慧輔助的範圍擴大。智慧輔助、CDSS,早些年只是針對醫技科室。而現在,正逐漸擴大到臨床的專科專病上。未來,也有機會擴充套件到後勤的人、財、物管理等方面。
資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無論哪種進化,都是以資料為基礎。CDSS要資料、AI影像要資料、物聯網產生資料,也要用資料。無資料,不智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展會上,動脈網記者還領到了一本由廣東省中醫院資訊處處長傅昊陽主編的《醫院資訊系統典型故障案例解析》書籍。醫療資訊化學無止境,逛完展會、拿著書本,我們決定回去好好研讀一番。
*文中圖片由動脈網記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