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是魔鬼”,但衝動控制是調節行為的關鍵,衝動在很多情況下會迅速導致負面後果。突然暴漲的飲食慾望使得原本要減肥的你在一天內攝入了近一週的熱量,看著朋友圈層出不窮的“不瘦×斤不換頭像”,你可能沒有想到,我們的暴飲暴食居然真的是腦子的問題。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確定了大腦中改變食物衝動性的特定迴路,這為科學家有一天有可能開發出解決暴飲暴食的療法提供了可能性。這項發現於近期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上。
黑色素濃縮激素(MCH)的神經遞質調控的途徑是這項研究的關注點。早在很多年前,研究人員就已經注意到MCH了,最初的研究圍繞著它在控制皮膚色素沉著中的作用展開。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在針對多種動物模型的研究中,可產生MCH的神經元能夠調節動物的進食行為。
研究人員使用大鼠模型來研究MCH通路對衝動的特殊作用。在試驗中,老鼠在被訓練後學會了按下能夠釋放高脂、高糖顆粒的操縱桿,但是在兩次按下操縱桿之間需要等待20秒,如果動物提前按下操縱桿,計時器將重置,需要再次等待20秒。
隨後研究人員將MHC注射到大鼠顱內以啟用下丘腦-海馬的特定神經通路。結果表明,試驗動物在20秒等待時間過去之前會更加頻繁地去按下操縱桿,逐漸變得“控制不住自己”。
艾米麗·諾布林(Emily Noble)解釋說:“大腦中潛在的生理學正在調節您拒絕(衝動進食)的能力。”“在實驗模型中,您可以啟用該電路並獲得特定的行為響應。我們發現當大腦中產生MCH的細胞被啟用時,動物在食物周圍的行為就會變得更加衝動。”
通過進一步的測試表明,對這種特定的MCH的調節方法對於味覺、食慾或進食動機不起作用。這意味著大腦回路可能主要影響動物的抑制性控制。
啟用MCH神經元的這種特殊途徑可以增加衝動行為,卻不會影響因熱量需求或食用美味食物的動機而正常進食。這可能推動開發出針對暴飲暴食的療法,幫助人們堅持飲食,而不是通過降低正常的食慾或食物的品質。
同時,這一發現為與衝動控制有關的其他種類的神經心理疾病開闢了新的研究途徑。由此他們提出假設:如果MCH神經通路可以進行藥理調節,不光是針對肥胖和暴飲暴食,其他與成癮或賭博等衝動行為有關的疾病的相關療法都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發展研究。
文章來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