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否 CTO 祁寧:社群問答是激盪高階智慧的頭腦風暴

萬事ONES發表於2023-05-11

VOL.05 Answer

在祁寧家裡,有一套完整的賽車模擬器,他甚至還請人到國外代購了最新的 VR 裝置。作為沉浸式賽車遊戲發燒友,除了享受速度與激情帶來的愉悅感,祁寧在玩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將技術能力進行產品化的問題。

Answer.dev 就是將技術問答社群能力提煉而成的產品,也是祁寧深度思考的一個成果。

開源問答社群軟體 Answer.dev 於 2022 年 10 月 24 日在 GitHub 上線,釋出後就在 GitHub Tending 上持續霸榜了一週左右,不到一個月就拿到了逾 4,000 個 Star,四個月內收穫的 Star 數更是超過 6,300 個。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Star 數是 GitHub 上最直接的熱度指標,意味著該開源專案對開發者的吸引和關注程度,體現了該專案的流行程度。

Answer.dev 在 GitHub 上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了其創始人祁寧的預期。在國內開發者的印象中,祁寧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 SegmentFault 思否(下稱「思否」)聯合創始人兼 CTO——同樣為人所熟悉的還有他的網名暱稱 joyqi 。創辦於 2012 年的思否,是目前中文領域最大的程式設計問答交流社群平臺,累計註冊開發者使用者近 700 萬。在思否 10 餘年的發展中,祁寧積累了大量問答社群領域的經驗和資源。

近年來,不少 B 端企業使用者向祁寧提出需求:能否幫助搭建企業自己的問答社群,或者協助建設類似思否這樣的企業社群。當時,囿於商業運營條件等限制,祁寧和思否團隊很難去響應這樣的需求,只能提議對方在思否建一個專區或子站。但實際上,企業的需求此時並沒有被完全滿足,因為客戶希望能自定義社群內容,自主掌控資料,而不是「寄居」於一個公共社群之下。

於是,祁寧和思否團隊一直都在思考:能不能將思否在問答社群領域多年沉澱下來的能力完全開放出來呢?最好的狀態就是做成一個開源專案讓所有人都能使用,也就是將思否的技術問答社群形態轉化為一個軟體產品。

直到 2022 年 5 月,研發管理平臺 ONES 完成對思否的收購後,祁寧及思否團隊得以將輸出問答社群能力的「夙願」變成現實。「ONES 是一家對市場和商業化都有深刻理解的軟體公司,對於將問答社群能力產品化,ONES 給予了思否很多靈感。」祁寧說,開發 Answer.dev 相當於顛覆了思否的商業模式——之前思否是一個社群公司,主要透過廣告服務來盈利;如今,思否變成了一家開源商業公司和軟體公司,提供的是軟體產品,「我們開始用社群來驅動開發,跟我們此前的驅動方式完全不一樣。」

然而,祁寧又說:「思否和 Answer.dev 兩者最終要做的事情其實沒區別,歸根到底還是做一個社群。」在他看來,開發 Answer.dev 的目標是把社群當作一個產品來使用,具體就是,一個商業軟體公司把自己的程式碼免費讓其他人使用。建立一個真正以開發者為中心的開源社群,用社群的力量去推動專案開發,這是思否和 Answer.dev 共同的目標和使命。

Answer.dev 於 2022 年 5 月正式立項,6 月初啟動。為了趕在 10 月 24 日釋出(「1024」被公認為是中國程式設計師節),9 月底就必須得交付內部預覽版,所以,該專案的開發實際上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在如此緊張的期限內,祁寧及其團隊相繼迎接了產品設計、技術選型、團隊磨合以及研發管理等挑戰,準時在「1024」釋出了 Answer.dev 開源軟體。儘管 Answer.dev 已經發布了一段時間,但祁寧並不止步於此,而是繼續思考人工智慧對問答社群軟體的影響,以及探索如何融合和接入相關人工智慧的應用——最近,祁寧的爸爸買了一款智慧手錶,但面對複雜的操作使用說明書一籌莫展,只好致電兒子祁寧求助。「未來人工智慧可以天然地解決這個問題,哪怕是老人家也可以輕鬆地玩轉各種電子產品。」祁寧如此暢想。

ONES 對話:Answer 創始人、思否聯合創始人兼 CTO 祁寧

Answer.dev 的極限衝刺

ONES: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階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別人提問。」除了蘇格拉底,莎士比亞、愛因斯坦、賈伯斯等名人都擅長透過提問來尋找答案以追求創新,那麼企業該如何利用 Answer.dev 來建立自己的問答社群,並沉澱高階智慧呢?

祁寧:
首先,Answer.dev 是易用的。我們的目標是:非專業人士或非程式設計師們也可以非常輕鬆地將它執行起來——當然,這可以是在我們的指導協助下或在文件的幫助下。目前,市面上的部分社群軟體或開源產品,在執行時需要一些很專業的知識,比如配置、技術名詞等。但在 Answer.dev 中,我們想面向的是一個更廣大的人群,所以在產品設計及文件設計之初,我們更多考慮的是:如果使用者是一個非專業人士,怎樣才能很好地上手這個專案。

其次,Answer.dev 是一款開源軟體。我們之前做網際網路產品的創業,可能只會釋出一個最終的產品,直接給使用者用,或釋出給特定的商業使用者。而開源專案的話,就會把該專案的直接原始碼開放出來,讓所有程式設計師都可以看到原始碼,然後可以參與到我們的專案中來。

最後,在設計之初,我們就將 Answer.dev 定位為一個國際化的專案。我們以國際化的標準來開發這個專案,包括後續的文件以及在程式碼中的註釋,都是執行的國際化標準,其目的是希望它的受眾足夠廣,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程式設計師都可以以同樣的標準參與進專案裡,而不僅僅是面向中文的使用者和開發者。

ONES:Answer.dev 的開發實際上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全新的專案開發?高效率的秘訣是什麼?

祁寧:
據以往的開發流程,研發隊伍通常會按照產品說明做專案研發。但對於 Answer.dev 這個專案,在研發的過程中會不斷地迭代,在中間設定很多持續交付的節點。因此,按照這樣的特點,我們對產品的交付流程做了改進。

正是基於這樣的交付流程,我們採用了 ONES 研發管理平臺。

首先,將功能模組全部按功能維度拆分,變成一個個子任務。也就是說,透過 ONES 平臺整理專案,分批次地提取其中一部分的功能模組,按照功能組別將任務拆分成子任務,繼而逐項落實,最後再監控其工時及完成情況。ONES 對專案進度狀態的跟蹤是很全面的。

然後,按周來設立里程碑——專案的啟動為第一週,第二週是正式開始開發,接著,將周設為持續交付的節點,每個節點交付一部分功能模組。「1024」的前夜就是第 11 周的「最終節點」,該任務開發階段的任務即終結,後面會進入產品迭代的過程。

期間,如果本週功能模組最終驗證完成,那這一週的任務就完成了,還可在 ONES 上檢視整體交付的百分比進度。我們每週會做定期檢視,瞭解這周交付的內容有哪些問題,是否需要調整;如果需要調整,就規劃到下一週的任務中去,這是個持續迭代的過程。

此外,ONES 對於各個角色及任務分配都很清晰,例如關注者、處理者、參與者等,各司其職,體現了高效協同的特點。

當然,每週任務進行時,我們必須緊盯總目標,才不會在每週執行時逐漸迷失、將總目標丟失,或做成了另外的專案。在任務排期或任務分配時,我們會以總目標為最高優先順序來安排工作。

AI 是思維工業革命

ONES:Answer.dev 專案採用的是前後端分離的方案,前端使用的是 React 技術棧,後端則是使用 Golang 編寫。於此,你是如何進行技術選型的?對未來的技術趨勢,你有哪些思考?

祁寧:
之前,思否的後端主要開發語言是 PHP,而 ONES 是 Golang。ONES 併購思否後,出於技術協同、系統互通的考慮,我們還是決定用同一套語言進行開發。

無論 Golang 還是 React,兩者都已經是業界特定領域認可的標準。彼此在各自的領域都很穩定,從人才儲備到各種工具鏈的建設上,都相當完善。當然,前端的技術變化可能更快一點,但是我覺得,相對來說,前端技術更新迭代不是那麼麻煩,因為它其實是跟著使用者的需求走的。

業界的先進技術,我們每個開發者都需要去定期跟蹤。ChatGPT 橫空出世,可以預見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有很多顛覆,包括它的互動模式。例如,以後使用者的介面會更加簡單,人們直接和計算機交流,不需要太多的按鈕或者複雜的介面。

ONES:你是如何理解以 ChatGPT 為起點的人工智慧普及浪潮?

祁寧:
根據人們對 ChatGPT 的使用反饋,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所在。ChatGPT 是計算機第一次在互動上能夠對人的話語進行分析,並且能夠理解更準確的指令,繼而作出更準確的回應。

之前的工業革命是解放人的體力,讓人不需要再用手工去做重複的體力勞動,而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慧,解放的是人的思維。如今,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知識,學習的時間很長,要學到 20 多歲甚至 30 多歲,才能開始做一些前沿性的研究。那麼,當未來人工智慧普及後,有沒有可能將知識直接移植到我們大腦中來呢?就算不能,能否實現製作一個「知識共享的大腦」呢?這樣一來,我們人類就不需要去耗能記住很多知識,需要的時候就直接取出來;而是把精力放在更多有創造性的東西——也就是解放了思維。

人工智慧更深層次的應用被開發出來後,應該會推動社會的發展。但也不排除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因為人工智慧或許會影響人類的思想,也可能會把我們社會帶到一個不可知的地方去——我們人類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