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商湯徐立:科學家氣質的AI獨角獸成長法則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9-05-22

http://news.10jqka.com.cn/20190522/c611538836.shtml


“換了一套雙排扣西裝,希望對融資有幫助”,“過去商湯沒有那麼多產品時,上半場是徐立講笑話,下半場是我講笑話。現在上半場徐立沒時間講笑話了,我們的產品已經豐富起來”。

  在2019年商湯科技人工智慧峰會上,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的幽默發言引得臺下嘉賓連連發笑。

  在外界看來,他和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一個是“被AI耽誤的脫口秀大師”,一個是“AI界段子手”。他們創業很厲害,講起笑話也“業務熟練”。

  2014年,身為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的湯曉鷗,帶領工程學院團隊創立了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的商湯科技(下稱商湯)。短短五年時間,商湯已經發展成“中國估值最高AI公司”,員工2800多人,估值超過45億美金(業內有傳言稱商湯最新估值已達60億美元)。

  如今,湯曉鷗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學和學術研究上,公司整體運營和管理則交給了徐立。前段時間, 對話商湯徐立:科學家氣質的AI獨角獸成長法則 專訪了徐立,將從多維度來理解和呈現一家獨角獸AI公司的成長法則。

   科學家創業:從學術到商業

  商湯眾所周知的創業故事是誕生於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核心團隊一部分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的博士、碩士等;另一部分則是來自微軟、谷歌、聯想等相關領域的從業者。

  因此外界給了商湯一個“學院派”的標籤。事實上,四年前,成立一年多的商湯,確實更像個研究院。

  徐立坦言,“當時投資人跑來和我們說,發現你們不太對,融了這麼多錢,招了70多個博士,買了這麼多塊GPU,建了這些超算,一分錢沒賺。”

  這聽起來,商湯更像在辦學校,而不是創業。對此,徐立解釋,在當時的階段上,AI技術的競爭還處在非連續的跳躍;此外,AI行業整體還不火,儲備的人才少。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

  在徐立看來,這是一種和嘗試機會主義的創業不同的路徑,前者可以找到一個機會快速鋪進資源,最後大公司進入,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會有一家勝出,這是自然選擇的過程。但是技術創業要有一定的技術壁壘,所以在前期必須要在技術上加大投入。而商湯希望成功的概率比自然選擇要高。

  “我們把那個時間點上能找到的人都儘可能招進來了。這樣就形成一種核心競爭力,後來才有我們自己的平臺,從小往大打通。”

  所以一開始,商湯融了很多錢。徐立的態度相對坦然,他表示:我們會在需要的時候融資,融資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未來的發展和一些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到了2015年,商湯首次嘗試商業化。之後幾年時間,逐漸從學術型向商業型轉變,並提出了一個“賦能百業”的概念。

  “我們早期做了一些場景應用,去年人工智慧元年,很多地方都用上了,但真正意義上要說做到無處不在,其實還是沒有。”但徐立表示,AI會變成一種通用性的、工具性的東西,應用到行業當中去,用一條標準化往下賦能,一定是指數級別增長的,“我說賦能百業一點都不奇怪”。

  目前,商湯仍在大幅度投入技術。談到接下來是否還要繼續融資,徐立表示,還要看市場需要,如果公司需要一些更多資金,肯定會再有融資。如果公司現在的發展方向能夠按計劃做增長,可能會再緩一緩,“因為畢竟我們去年融資了不少”。

   形成逃逸速度

  雖說還是一家創業公司,但商湯目前已經是一家擁有2800多人的大組織。要運營好這樣一家企業,離不開企業文化。

  “第一,堅持原創,做一些源頭的事;第二,做接地氣,對人類有影響的事情,讓人工智慧引領人類進步。”徐立表示,這是商湯一直以來的企業文化。

  這或許與創始人的基因和氣質有很大的關係。在徐立眼裡,湯曉鷗是有更長遠願景的,“湯老師有一個超現實的直覺,可以看到我們現實的困難,並且他在學術、技術創新等領域也很有影響力。”

   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

  戰略合作伙伴高通曾將商湯的技術與產品發展與“逃逸速度”放到一起。

  “湯老師覺得你走的足夠快、投入的足夠大,形成的逃逸速度之後,別人抄也沒有用。這種東西其實是非常很艱苦的路,但是我覺得湯老師堅信這樣的路能做成,並且有很強的影響。”徐立認為,作為一個leader,湯曉鷗具備很強的未來遠見,而他對原創的堅持、對改變生活的執著和認同,也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信念。

  去年,商湯還做了國際化的嘗試。徐立透露,去年商湯大概有16%、17%的收入是來自國外的,“這個佔比已經不小了,我發現技術的國際化相對容易。”基於技術的普適性,商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中東等海外做了擴充。

  相比較國內,商湯的國際化客戶反而比較散,“因為它不是政府主導,都是中等的單子,也會有一些大客戶。像本田、新加坡的一些客戶相對大一些,整體上海外需求比較不集中,但是市場空間需求量比較大,就相當於3年前的中國,他們對新技術的認知比較迫切。”

  雖然市場很大,但商湯在海外佈局上同樣面臨挑戰。徐立表示,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本地化人才招聘,“因為他們人工智慧發展的比中國晚,人才儲備也相對更緊缺一些。”

  徐立還透露,今年公司在國際化會更穩步的進行,“現階段非定製化的產品在國際上會輸出更多。一些定製化專案,如智慧城市新場景的擴充都是在國內打磨完再拿出去,所以暫時不會在國外擴充新場景。”

  當然,在形成逃逸速度的過程中,必然也會踩坑。

  徐立告訴 對話商湯徐立:科學家氣質的AI獨角獸成長法則 ,團隊在一些行業方向選擇上,一開始做的事情可能沒有那麼到位。比如最早做視訊中植入廣告的時候,選擇了直播視訊領域,但實際上,後來直播視訊整體發展趨於平穩,團隊便迅速轉向電影、綜藝等IP視訊,比如電影、綜藝。

  “當時我們覺得傳統PGC內容大家玩得多了,UGC新,但UGC企業有自己的生存壓力。”像這樣的案例,商湯在這些年的探索中遇到過很多,也在不停的迭代。

  “很難說推出一款產品就能夠成功,這只是願景,如果不是賈伯斯,我們們就乖乖跟市場進行商業化的迭代,MVP的驗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這些東西做到具有商業化的價值。”徐立總結道。

   組織架構從矩陣化到BG化,走大公司路子

  商湯2019年的重點,是產品化和規模化。徐立表示,商湯將人工智慧看作一種基礎能力,技術產品化後讓獲取這項技術的定義能夠標準化,這樣人工智慧融入到生活和行業當中的速度就會更快一點。

  在今年的人工智慧峰會上,商湯圍繞智慧城市、AI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場景一口氣釋出了11款新產品。而去年,這一數字是6。

   商湯釋出的AI教育產品

  徐立表示,這便是基於一套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流程的結果,商湯的核心能力在於工業化的演算法生產能力,包括原創演算法訓練體系,基於此,可以將AI能力賦能到多領域和多樣化的的產品上。

  這樣的戰略還體現在組織架構的變化上。

  徐立透露,2018年公司還是矩陣化的管理,“今年我們就把矩陣化的一條線變實了,就變成BG化的關係,就是有事業群。”

  目前,商湯主要有四個和業務相關的事業群,稱為四輪驅動。其中,三個事業群是並列的:智慧城市事業群、移動智慧事業群、新興創新事業群,而另一個商業與資料洞察事業群橫向貫穿了其他三個事業群。

  徐立告訴 對話商湯徐立:科學家氣質的AI獨角獸成長法則 ,未來會在這個基礎架構上做細分,但肯定不會再擴張,“我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進去了”。

  而除了自我佈局,商湯還通過投資為自己輸血。徐立表示,投資會長期進行下去。因為AI是一個生態,需要上下游之間更大的聯動。而商湯投資的物件,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在合作中使用商湯的技術。

  ”我們做AI最簡單的一點要求是儘快落地。有些東西落不了,就找一個地方落。所以說我們通過這樣的模式去推廣,我相信這個會比較持續。”徐立說。

  從商湯5年的發展中, 對話商湯徐立:科學家氣質的AI獨角獸成長法則 能清晰地看到一個從結構化、場景化,向體系化、標準化、規模化遞進的成長軌跡:最早構建核心的底層資料化結構,前期探索將技術應用到多個場景,然後逐漸建立工業化體系,再在多個領域進行標準化生產,達到規模化複製的目的。

  至於商湯AI技術應用的階段,徐立認為其實還只是一個比較早中期的階段,“我覺得商湯目前的發展重點在於行業的深入。”

  他認為,大部分的AI企業之後會走到不同的領域,再過幾年,可能大家都不會把一些現在認為是競品的AI公司放在一起來看,因為他們每家的聚焦的點都會完全不一樣。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64517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