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業抵換學分不可取——課堂教學仍是大學教育的核心

技術小能手發表於2018-07-19

近日,一段浙江某高職學校創業學院副院長的講話視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熱議的內容主要與這位副院長所舉的例子有關。大意是他們學院的一名學生7門課掛科,但學院有感於他的“創業精神”,不僅讓他如期畢業,還推薦其為浙江省優秀畢業生。

在中國似乎有一個特點,有一些事情非要做到極端,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等到讓人注意到時,已經是正誤立判了。因此,這個高職學校創業學院的做法引發網友的批評也是必然的。

有意思的是,面對網友的批評,這位副院長回應說:“在創業學院,我們認為學業好當然是好學生,但是他(她)創業好,我們認為是更好的學生。”

其實,所謂“創業好”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說法。因為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初期的狀態好,不見得後來會成大器;同理,初期的狀態不算好,度過了艱難期,很有可能會生機盎然。可見,“創業好”不是一個明確的可以在短期內進行評價的標準。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或僅意味著浙江這所高職學校可以給任何一位創業成功人士發文憑,只要他們前來註冊。而其後果,則是促使國內大學的文憑徹底的商品化。

在網友的評論中,說得最多的是“學生以學業為主”,這聽上去像畢業鑑定裡的老生常談,卻觸及到了大學教育的核心。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裡的“學業”並非是抽象的,或者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也就是說,大學教育的核心以前是課堂教學,以後也仍然是。

在大學中,學業與創業並非截然對立,但它們總有一個主次之分。在社會的創業浪潮中,“雙一流”大學還憑著自身的底氣,沒有盲目跟風,但一些三本以下的高職院校就無法淡定,上面提到的浙江某高職學校不過是跟風的典型而已。

這些學校最常見的做法是以創業實績抵換學分,最高的抵換額達到了50個學分。如果以一門課2個學分計算,要少上25門課,以每門課3個學分算,也要少上17門課。減去以往的社會實踐課程的學分,一名創業的學生至少可以少上10門課左右。這還不包括一些高職院校實行的“土政策”——“談生意可以請假不上課”。

課堂教學關乎知識的積累,沒有一定量的知識積累,不僅在知識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在整體素養上也必然有所差異。經歷正規的全日制大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學生,哪怕是時而走神,或並非全力以赴,其審美、氣質和行為方式與培訓機構或電視大學出身的畢業生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就是一個例證。

這一差異來自課堂教學形成的氛圍。雖然這幾年“慕課”的片面提倡和電化教學手段的過度使用,正在削弱課堂教學中“人”的因素的伸張,沖淡這個氛圍,但它的問題出現在管理方式和操作手段上,與氛圍本身無關,更不能成為學校任意減課、學生隨意翹課的藉口。

學生如果執著於創業,完全可以用保留學籍的方式暫時休學,邊創業、邊讀書也應該以遵守基本的教學規範和秩序為原則。7門課掛科還可以正常畢業,甚至被推薦為省級優秀畢業生,等於是變相地鼓勵不重學業者,對於學業成績優異者則是明顯的不公。

以創業抵換學分的政策,其實仍停留在“快樂的大學”的階段。任何不合理的減量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現在它可以減少課堂教學的量來換取一種創業的積極性,以後,隨著社會的變化和政策的調整,還可以另外的理由來減少課堂教學的數量。這樣無休止地減下去,大學的核心就會被一點一點地瓦解。

對目下的大學而言,課堂教學的確需要認真而合理地改進和調整。但這種改進和調整不能以資金大投入的砸錢方式轟轟烈烈地進行,特別是不應該在重要性上說得無限美好,在操作上仍採取行政式的“抓重點”、標準化以及應試教育的陳舊方法。這種讓少數人繼續中飽私囊的方法,只能讓更多的一線教師失去教學的熱情和動力。

而有關創業,比在課堂教學上減量更合理的方式是增量,即在保證原有的教學時數的基礎上,另外開設有關創業的選修課程,讓能者多勞,感興趣者進趨。既不影響原有的課堂教學,又給創業者提供相應的知識支撐,這才是一舉兩得之策。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7-18
本文作者:尤小立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專知”,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專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