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illy副總裁Mike Hendrickson:技術圖書出版的未來(圖靈訪談)

何逸勤發表於2011-12-21

圖靈訪談之十:專訪O'Reilly副總裁Mike Hendrickson

2011年12月8日,O'Reilly負責內容戰略的副總裁Mike Hendrickson先生一行訪問了圖靈公司。圖靈社群對Hendrickson先生進行了當面的訪談,以下為訪談內容。

採訪

Mike Hendrickson先生在圖靈公司會議室接受圖靈社群的訪談

圖靈社群:請談談您在出版行業的經歷。

Mike Hendrickson:我20多年前在洛杉磯開了一家培訓公司,後來公司被Addison-Wesley收購,我也就加入了Addison-Wesley出版社,一開始也是做培訓方面的工作。期間與Richard Stevens、William Stallings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者合作過。後來我想做些出書方面的工作,於是就轉行做了編輯。我很享受出書的工作,做了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跟一些特別棒的作者合作過,比如Stanley Lippman。後來我認識了Tim O'Reilly。他請我喝了杯涼飲,我就動心了(笑)。

我開了個玩笑。其實Tim是個非常有魅力的人,我在最終加入O'Reilly之前,跟他保持了3年的聯絡。期間,我總是對他釋出的一些數字提出質疑,而他卻很欣賞我這一點。他很關注計算機圖書市場,每年都要寫一個報告,而我總是跳出來說:“嘿,這個地方不對!”然後他就問:“那該怎麼說?”

這大概就是我加入O'Reilly的過程。我其實喜歡那些動物書很久了,自己也想有這麼一本。我自己寫的第一本書的封面是兩個雞蛋而不是動物(笑),但結果還不錯。

圖靈社群:“動物書”是O'Reilly的知名系列,有哪些值得回顧的歷史?你們是如何挖掘新選題的?未來還有哪些擴充呢?

Mike Hendrickson:動物系列非常非常地成功,但不能說只歸功於封面設計,我更願意說是因為內容。

O'Reilly的編輯與眾不同,他們大多都能使用書中的技術。雖然他們不會再以技術工作謀生,但是他們確實能理解書中的技術,所以與一般普通編輯——那些學商科或者學生物的編輯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他們很有熱情。這也是O'Reilly對編輯的要求,要懂技術,有熱情,才能做好出版。動物書正好體現出這一點。

從O'Reilly開展正式出版業務那會兒,動物書就是重要的部分。Tim O'Reilly跟其他同事在30年前就開始為大型技術企業寫技術文件。他們發現,這些文件不應該僅僅只為購買了某些技術的公司的員工所用。於是,他們就開始出版這些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基於我們技術上的實戰經驗而編寫的,風格很直白,貼近口語。當軟體廠商的技術並沒有廣告所說的那麼神時,我們也不會遮遮掩掩。當我們的出版計劃逐步擴大,直至覆蓋從數碼影像到桌面軟體、再到軟體工程等所有內容時,這些早期原則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編輯工作。

說到動物書的封面,那是O'Reilly了不起的創意總監Edie Freeman想出的主意。Edie Freeman當時負責設計,幾乎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才在哈佛發現了這些美得驚人的動物木刻畫,並把它們用在O'Reilly以後的幾百本圖書封面上。這些書一經出版,讀者立即愛上了這些書。他們像是收到禮物一樣,相互討論:“你的是綬帶鳥?我的是獴狐猴哦。”這時的關注點更多地落在封面,而不是那本書的主題內容了。這也不錯,因為我們這些年來一直的努力,正是保證那些作者能夠寫出值得關注的內容,而封面就是額外的加分了。

我們有一套新的系列叢書,實際上是從兩年前開始做的,叫做Theory in Practice叢書。我們也想沿襲動物書的做法。你看,市面上已經有了很多操作性的圖書,也有不少理論性的書,但是沒有那些對於使用技術的讀者提供實際經驗的書籍,可以在實踐中應用的書。因此,我們創造了Theory in Practice系列,比如像Beautiful Code那些書,都相當成功。

我們的編輯專注在開放的、新生的技術。網羅重要的新技術,是O'Reilly的招牌性風格:傳達在“尖端”技術主題上的獨立的、深層次的、仰之彌高的經驗。從O'Reilly創立以來,我們的編輯、作者和開發者就是技術社群的活躍使用者,這些工作都記錄在我們的圖書和網站中。多年以後,我們已經通過活動和會議,將對這些社群的支援擴充套件到出版事業之外了。

當著手將圖書放到網路上的時候,我們破除了“圖書”的固有觀念,創新出真正能展現網路威力的服務,將讀者實際需要的資訊帶給他們。我們的Safari Books Online是基於Web的訂閱服務,在safaribooksonline.com上提供了O'Reilly、Addison-Wesley、Microsoft Press以及其他頂尖出版商的計算機圖書的可查詢參考庫。Safari Books Online是我們跟培生技術集團的合資公司。

**圖靈社群:**O'Reilly公司在寫作和編輯過程中,有什麼樣的質量保證體系?編輯和技術審稿人的各自工作和作用是什麼呢?

Mike Hendrickson:大家都知道,O'Reilly是非常重視質量的。因此,我們的編輯長期浸淫在技術圈裡,見多識廣。在某個主題興起的時候,我們就要很快地評估相關的技術資料。

首要問題是,必須選擇合適的人來寫作。因為技術的發明者可能不擅於就技術進行交流,所以我們不一定選擇他,而選擇既能熟練使用該技術又擅長交流的人,這是我們與其他出版商有一個明顯的差異。有時候,發明者發明了一項新技術,卻不擅長寫作,因此不能寫書,而有些人擅長寫作卻不瞭解技術。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得不選擇真正懂技術的人來寫書,而我們提供協助。我們擁有很好的編輯,他們在改善句子表達上的能力,好得讓你不敢相信。他們提高了每本書的質量。因此,文字背後的技術內容才是最重要的。選擇合適的作者,對你們而言還有譯者,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在作者的寫作過程中,我們會提供幫助。我們有專門的人員會對每一句話進行潤色。當作者寫完兩三章內容後,我們會先審閱,審查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否合適,哪些地方需要詳細擴充套件,哪些地方需要精簡。我們會將意見儘早地反饋給作者,跟他們講:如果寫得不好的話,整本書都得重來。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會經常跟作者見面討論,審稿人也會參與其中,進行把關。我們的質量檢查體系還包括開放式出版反饋系統。在作者寫作圖書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一些讀者主動地評審裡面的內容。另外,我們也會在過程中把一些章節發給技術審稿人來評審。

如果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現圖書質量有問題,我們就不會出版。經過這樣的千錘百煉,O'Reilly出版的圖書的質量都非常高,讀者很難發現質量差的書。

圖靈社群:您自己就是The Best Android Apps的合作者。請問您怎樣在工作的同時從事寫作?

Mike Hendrickson:噢,我的天啊!在工作的同時寫書,確實很辛苦。我要管理很多員工,同時還要寫書。其實在還沒承接這本書的寫作任務時,我就開始寫作了。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喜歡。我對Android app非常感興趣。為了寫這本書,我需要一一考察所有的app,這是我很享受的過程,於是我決定在晚上寫書。我還為此徵求妻子的意見,她說:那好吧(笑)。於是我每晚8點開始寫作,一直寫到凌晨1點,一邊寫一邊修改。

先是安裝app,然後寫作相關內容,接下來又修改,然後又是安裝啊解除安裝啊,就這樣子迴圈個不停。最後,這本書是在我在加勒比海度假時完成的。度假期間,我就在晚上專心寫作的,還利用其他的一切時間。上班的時候,我確實是沒那麼多時間的。在工作的同時寫作,這是我心甘情願做的事。這是一項因鍾愛而完成的勞動。

圖靈社群:您在2月份寫作的《圖書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book),對圖書的未來提出了很多想法,我們已經把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差不多一年過去了,對文章中的觀點,您是否有補充或進一步闡述的呢?

Mike Hendrickson:我非常喜歡部落格上關於《圖書的未來》中的觀點。我認為,我們距離這個未來還很遙遠。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能夠顯示我們設想的未來圖書的裝置,不管是單一裝置還是裝置的組合,又或是電子閱讀器、整合資訊顯示視窗的隱形眼鏡,不知道最終會以什麼形式呈現。

我認為,出版業界真的需要討論這個問題,於是O’Reilly每年都會在美國召集一次稱為“變革的工具”(Tools of Change,TOC)的出版業研討會。在會上,我們作為出版人群體,要想辦法揭示即將面對的“圖書的未來”是怎麼樣的。這其實是每個認真的出版人都應該參加的會議。我想,關於“圖書的未來”也是我希望向每一位中國的出版人提出的問題。我認為還沒有人知道未來的圖書是怎麼樣的,即便蘋果、微軟或其他大公司也不會知道,因此也沒任何公司能佔有圖書的未來。我應該邀請你們一起參加這樣的會議,大家一起去設想未來。

一定會有更多出版商跟我們一起邁向“圖書的未來”。我將在明年2月的時候再寫一篇部落格作為補充,到時候你們也將獲得翻譯的授權。

**圖靈社群:**O'Reilly近期出版的Real-Time系列圖書,我們已經引進了5本HTML5和2本MongoDB,但實際出版時需要合訂成厚一點的書。對這種圖書的市場,O'Reilly的策略是什麼呢?是否可以就美國的情況,給我們一些建議?

Mike Hendrickson:是的,我們把這個稱為Real-Time(實時出版)計劃,即根據讀者的需求及時出版相關書籍。譬如,我們常常看到有人要學C++,但問題是,學C++的每個人都需要學習C++的每個細節嗎?還是隻需要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對於新興的技術,讀者需要一本完整的書籍來上手,還是學完其中的少部分就可以在維基百科的幫助下工作了?

因此,我們對Real-Time的設計思路是及時性地出版讀者需要的主題,而這些書不必是內容量非常大的。如果要編寫一本1200頁的書,可能需要1年多的時間。作者寫完時,內容可能都過時了。所以,我們必須迅速行動,出版薄書,越快越好,這樣就不會錯過市場時機。實時出版的好處是,作者寫完以後,可以先以電子版形式出版。這能促進作者的寫作熱情。而且,如果需要修改內容,作者次日就可以更新。

如果你們想出合訂本的話,當然可以。但是讀者可能學習的某個階段需要使用其中一本,而在下個階段才需要另一本。以薄書的形式出版會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圖靈社群:**O'Reilly的主要業務是圖書出版,為什麼還會召開技術大會?

Mike Hendrickson:我們的CEO Tim O'Reilly一再重申,O'Reilly並不是一個出版公司。

目前,我們在會議上投入的人力更多,因為舉辦會議需要更多的人力。當然,我們召開的會議數量遠遠少於圖書的數量,但會議帶來的收入更多。召開會議的經歷很有趣。以前我們會在網上免費提供會議視訊、講義等,現在開始對這些內容收費了。

圖靈社群:非常感謝您的詳細回答。

Mike Hendrickson:謝謝。我覺得你們圖靈身上有我們O'Reilly的DNA。

翻書

Mike Hendrickson先生在評論圖靈公司出版的O'Reilly圖書


更多精彩,加入圖靈訪談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