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有什麼未來?

阮一峰發表於2014-01-02

  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整個白天,我都關在屋裡寫東西。

  晚餐後,我想出門走走,不知不覺來到熱鬧的商業區。

  大商場正在跨年促銷,"滿500送300券"。據說從昨天早上開始,已經連著搞了36個小時。我到的時候,所有的專櫃都像被洗劫過一樣,收銀臺前還是排著長長的人龍。

  正當我對人民的消費熱情驚歎不已的時候,就在商場樓下的人行道上,看到了一個新玩意。

  原來這是一臺大型的戶外移動廣告播放平臺。

  我圍著它,足足研究了10分鐘,想搞清楚它的電力、驅動、輪軸、訊號、升降這些系統是怎麼整合的。最後覺得,這玩意真先進。

  但是,這麼先進的玩意只是用來在路邊播放廣告,我心裡有點不是滋味,感到技術完全為消費服務,消費成了席捲一切的力量。

  回家的路上,我繼續在想這個問題,驚恐地發現,消費已經成為技術發展的源動力和歸宿。一種新技術推向市場,取得成功的標誌,就是看它能帶動多少消費。技術公司帶動消費的潛力越大、金額越高,它就越成功。我們這些搞技術的人,做夢都想取得市場成功,其實大家就是在拼誰創造的消費金額大、增速快。

  可是這樣做對嗎,技術完全用來為消費服務?

  消費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前提,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當我們鼓吹消費文化,企圖建立一個消費社會、消費人生的時候,事情就不一樣了。所謂刺激消費,很大程度上是在鼓吹和放大人類享樂縱慾、貪婪懶惰的本性,將人類異化成消費工具。

  以前,我們常聽到的口號是"技術讓生活更美好",但現在不是這樣,技術只是刺激消費的工具。理想中,技術應該發揚人性的正面因素,實際上技術卻被用來放大和推動人性的負面因素。比如,我們動用大量的金錢和能源,造出一面可以移動的巨型廣告螢幕,在夜晚安靜的街頭不眠不休地生成光汙染和噪音汙染,號召人們一定要去花錢享受。

  電影《瓦力》描述了未來的人類世界是一個富裕社會,技術高度發達,一切生活問題都能自動解決,甚至都不用你動手。可是到了那個時候,人類都胖得站不起來了。但是也沒關係,因為不用站起來,技術就都幫你搞定,所以人類也不再在乎當直立動物了。

  這就是技術的未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