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圖靈專訪《番茄工作法圖解》作者Staffan十日談之三

高翌翔發表於2012-03-02

圖靈社群:從為什麼要用番茄工作法到如何實踐它,您總會信手拈來一些心理學或社會學理念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那些內容。您是怎麼做到如此博學的呢?又是如何將那些知識與番茄工作法結合起來的?

宣告:本譯文是對《[進行中]時間管理者的每日一答》一文的系列翻譯。在翻譯過程中多次參考了大胖童鞋的譯文,特此感謝 :D

力薦《圖靈訪談之十六——番茄工作法十日談 - Staffan Nöteberg》,此文是大胖童鞋翻譯、整理的訪談合集,譯文如行雲流水,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建議初次閱讀本系列訪談的讀者直接閱讀此文


圖靈社群:從為什麼要用番茄工作法到如何實踐它,您總會信手拈來一些心理學或社會學理念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那些內容。您是怎麼做到如此博學的呢?又是如何將那些知識與番茄工作法結合起來的?

Staffan:沒讀過《番茄工作法圖解》這本書的朋友有時會問我,番茄工作法這麼簡單的東西,你怎麼可能把它寫成整整一本書呢?我的回答是,總體來說,這是本關於注意力管理的書,而番茄工作法不過是我使用的一款工具(用來幫助我們管理注意力)。

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計算機程式設計師),我對時間管理的興趣由來已久。我曾讀過許多的書,其中教授的都是些眾所周知的方法。通常這些書會描述怎麼做(how)、何時做(when)、以及做什麼(what)——卻單單沒有為什麼(why)要去做。

科普書籍和雜誌可作為獲取有關“為什麼”知識的起點。我喜歡讀《科學美國人Mind》(Scientific American Mind[1]雜誌。因為其中的文章中會註明參考資料來源,以便讀者查閱更多相關基礎研究方面的內容。此外,關於大腦的書我也讀過不少。

在籌備此書期間,我做過許多關於番茄工作法的演講。為了能掌握與會者的理解程度,我有意把演講設計成互動式的。一些來自與會者的問題非常有趣,而且我會盡量找出其科學動機,或至少是相關解釋。例如,早上醒來後做決定會更容易,此話當真?原因何在?

我的目標是使這些故事讀起來淺顯易懂、做起來輕而易舉。有人說,“時間管理對別人有效,但對我無效”。這樣說言之尚早,你不妨在瞭解了那些想法並親身實踐後再說不遲。若此書能成為聯絡日常經驗與科學理論的紐帶,便功德圓滿了!

大胖譯註

[1] 《科學美國人Mind》(Scientific American Mind)雙月刊是《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關於腦科學、神經科學、以及心理學的特別分刊。創刊於2004年。


《番茄工作法圖解》作者Staffan系列訪談譯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