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的創新易,基礎的創新難
看到一則新聞:“聯想創始人@柳傳志 瘋狂吐槽在美國生活的不方便:聯絡方式落後、網速不好、出門還要帶現金…生活一點不便利,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非常領先!”
讀到這段,我只能呵呵兩聲。這事情往深裡說,可以討論的話題可不少。
拜前期官方不怎麼搭理的機會,還有一些對外資政策障礙的因素,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壯大。網際網路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這真不是誇張。
但是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國內的網際網路創新,基本是消費級別的。消費級的革新,主要特徵是使用現有技術,在人的溝通、生產、消費環節降低成本,提供便利,提供新的可行模式。因為網民很多,人口基數大,只要產品作出的改進好一些,就有機會吸引足夠多的使用者進行下去。這種創新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但是它不會產生在技術上質的飛躍。比如突然做出了效能10倍於現有主流電池的新產品,一下子就能改變一個甚至幾個行業。 這裡不是說非要多“高階”才好,再普通的創新,只要有價值都是好的,微信/支付寶方便了多少人的生活和聯絡?
各個國家因為歷史文化的原因,國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習慣。這就給業務跨國擴充套件帶來了阻撓和障礙。因為直接照搬會水土不服。美國人習慣信用卡消費,習慣簽字,大量人口的習性,想短期改變是很困難的。這種歷史包袱,往往是已開發國家的一個苦惱。
後發地區就沒這個頭疼的問題了。它可以依靠現有的技術 – 已開發國家傳進來的,吸納組合,直接越過一個歷史階段,超前發展出新的消費應用模式。比如大量的中國人並沒有信用卡,實際上,按業內人士說法,中國是沒有信用卡時代的。但是因為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浪潮,不妨礙它直接奔入移動支付時代,一機在手,天下隨走。當年,同樣有無數人直接越過了PC時代,一下跨入手機時代,道理是一致的。PC昂貴,手機便宜,而且移動裝置隨身隨時隨地,遠不是電腦可比。更何況硬體效能飛速進步,夠用了就行。感謝小米吧,直接把智慧手機價格拉下來,讓大量的人得以接觸新時代的全新生活模式。後發地區/人口因為沒有歷史包袱,這種切換很容易。
由此看來,後發的反而還好了?這就是10多年前,學界出現的一大爭論主題:後發優勢與後發劣勢之爭,爭論的雙方代表人物是林毅夫與楊小凱。可惜楊小凱先生早已在2004年仙逝。
楊小凱
這裡不再重複當年的爭論,有興趣的可以翻開相關的資料,還有記錄。我要說的是,後發國家固然可以享受先進國家技術輸出的好處,直接拿來發展自己,但是同時也中了“後發詛咒”。世界上真沒有那麼便宜的好事。參看:後發劣勢
一個國家的技術實力,由基礎科學水平、工業水平決定。而這些事情的發展,可就難的太多了,往往費盡千辛萬苦才能得到一點進步,甚至一無所獲。愛迪生發明電燈,發明過程艱辛無比,可一旦成功,他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技術成果。國人聽慣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說辭,往往堅信技術靠堆人,靠砸錢就行,就能搞出來。這是極大的誤解,沒有這回事。集中力量攻關,適合一類:方向已經確定,有人已經證明了可行性,需要付出巨大的投資和努力,在效能和可靠性上做出改善。如果連個方向都沒有,你砸啥錢。
真正的技術進步來源於個體的創意和革命性的想法。它是具體的個體做出來的,一個或幾個人先想出來。基礎的技術創新更需要良好的土壤環境,允許人在各個方向上不斷探索。自由才是終極的生產力。所以,馬斯克恐怕只能在美國搞火箭,也只能在那個地方獲得成功,所以美國才能是世界第一強國。技術上發展到什麼程度,需要社會幾個維度的支撐:基礎理論、設計創新、製造能力、工藝水平。
基礎理論提供理論依據和正確性、可行性的證明; 設計創新讓技術發揮出功效; 製造則是真的要物理實現出來,工藝決定了製造的水準有多高。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硬功夫,沒有一個是能光靠技術輸入得來的,你想要技術人家還不告訴你呢。有的產品,圖紙給你告訴你怎麼做,你都做不出來。因為需要特別的加工能力。不信去看看日本人的“HardLock”螺母,號稱永不鬆動。圖紙是公開的,但就是沒人能做得好,除了他們自己。參看:https://www.nippon.com/cn/features/c00602/
這些創新很難,但是一旦完成,功效巨大。它直接能讓過去的不可能變成經濟可行,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是它需要良好制度的保護,這正是已開發國家,得以發達並不斷在技術上領先的根本原因。你可以組裝出iPhone,賣安卓手機,變著花樣包裝、促銷,在產品消費級別上做各種文章。但是你做不出高效能+高質量的手機晶片,完不成有競爭力的作業系統,甚至連高質量的儲存器都做不出來。所以,不要相信什麼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的說法,要正視差距,不要夜郎自大。
相關文章
- 數字科技創新推動消費升級
- 易觀:2021年中國新消費創新趨勢發展分析(附下載)
- Netflix萬億級實時資料基礎設施的四個創新階段
- 新資料時代,科研需要什麼樣的創新基礎設施
- 創新創新創新,手遊行業不能再等了行業
- CoSN:2022年基礎教育創新驅動力
- 創新的幻覺
- 贏在新域:健康消費企業如何在產品及能力上融合創新?
- 創新
- 深圳城市資料釋出:科技創新帶動消費增長
- 幽默:歐洲人創新與美國人創新的不同
- DTC模式:如何引領消費品企業實現創新報告模式
- 刷臉支付為人們消費方式創始一個新紀元
- 優思學院|TRIZ解決創新難題的秘訣
- 新的前端框架Svelte有哪些創新? - Jannik前端框架
- OmniOutliner 5 Pro for Mac:創意與創新的源Mac
- 中盈優創加入龍蜥社群,推動雲網基礎設施創新落地
- 新冠消費增速降幅是非典8倍 報復性消費難出現
- Serverless 底座的持續創新Server
- ARPANET 的真正創新之處
- 夯實科技創新的根基
- 持續的深度思考和大膽的想象是創新成果得以實現的基礎
- 亞馬遜雲科技創新大會 | 雲基礎架構亞馬遜架構
- 創新的力量 天翼雲推動科技創新技術實踐落地
- 2021 網易創新企業大會來了!
- 創新引導
- 創新演算法(ARIZ)為什麼難以理解?演算法
- 消費力量的覺醒:中國消費者的新購物觀
- 2021第九屆消費者體驗創新大會在滬圓滿落幕
- FIS旗下Worldpay《2021全球支付報告》:2020年中國消費者創下線上消費新紀錄
- 爾雅答案 :創新創業 2018創業
- 工具篇:基於TRIZ的螺絲刀創新設計
- 商業模式創新的“神奇元素”模式
- Linux 核心的五大創新Linux
- 商業創新的核心要素
- 微眾銀行憑資料新基建底層創新獲2023全球數字貿易創新大賽一等獎
- 科技助力文旅夜遊專案的創意創新
- Omdia:移動寬頻資費創新——2024 年
- 畢馬威:2018年全球科技創新報告 上海或成新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