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刷了屏的996.ICU事件

GitChat 精品課發表於2019-04-15

近期開啟手機就被996的話題刷了屏,看得都有點煩了。決定寫一篇評論。

良藥不一定苦口,苦口的也不一定都是良藥,也可能是毒藥。這篇文章可能包含一些我自己都不認同的言論,但是如果要客觀,那就是要自我分裂。也許是吧。

去年年底,我寫了一篇關於996的文章:
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普遍996而不是666: 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83214153

這篇文章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到底少了什麼呢?哦,原來這裡面沒有提到 剝削 和 資本家 !哈哈~

為什麼必須提到 剝削 和 資本家 ?想個流水賬吧。程式設計師都上過大學,上過大學的都上過中學,貫穿中學六年的各種世界歷史和思想政治的學習和考試,其宗旨就是 要讓馬克思主義的烙印深深印入每一個人的大腦! 如今看來,做到了,嗯,這就是教育的成功。

我們看看工作強度更強的餐飲業從業人員,體力活兒從早上10點到店開始幹,一直幹到凌晨打烊,為什麼他們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因為他們很多都沒有怎麼上過大學,甚至中學都沒有上完,他們沒有 “見過” 18世紀末,19世紀的血汗工廠長什麼樣子,沒人教過他們,他們也沒有學過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來歷,當然,他們更不懂共產國際…所以,他們是幸福的,而我們是痛苦的。

真是這樣嗎?

知道的越多越痛苦,貌似是真的,無知者就像豬一樣,看著同豬籠裡同伴被宰殺依然可以咀嚼著非常不可口的飼料,不明真相但快樂且幸福著。然而這都不是真的。

最最讓人感到無奈的是,看似知道的很多,但是所知道的都是錯的,都是被灌輸的,如果有人批判他們,他們就會反咬說批判者是狗。如果把灌輸者引入這場局,把這些知識的灌輸者暫時設定為遊戲的主人的話,那麼請問,到底誰是狗?

我承認現在寫這篇文章有點不合適,要再沉澱幾天,確實我也沒時間寫這種評論,今天週日老婆帶著小小和丈母孃去郊遊了,留我我自己在家帶不到5個月的正則,他就在旁邊哭鬧,我哪有什麼時間不顧自己兒子去評價什麼996,但是我確實有點煩了,我希望發出點另外的聲音,我帶著很大的情緒,但會依然努力做到客觀。至於旁邊哭鬧的正則,隨他繼續哭吧!

本文結合我上週發的微信朋友圈資訊二次加工而成。

現在反對996就是政治正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不管多麼理性地分析其利弊,只要你說996半句好話,甚至哪怕是持中立觀點,你就得被噴的體無完膚!但即使被噴,我也想把話說出來。

先說觀點,我不是 “資本家” 的代言人,我不為他們站臺,但首先我想帶著點批判評價一下我所從事的網際網路行業,或者包括傳統IT軟體行業,我統稱為IT網際網路行業。

不要說我是資本家的走狗,因為我一開始就否定了資本家這個角色的存在。

我並不提倡加班,但我覺得IT網際網路行業和其它行業比如餐飲業比加班,比累,那絕對是小巫見大巫,相反,拋開資本家這個角色不說(畢竟哪個行業哪個廠子都有資本家),如果僅僅從外部客觀評價的話,IT網際網路行業是當代最幸福的行業之一,明亮的辦公室,秒掉很多行業的薪資待遇,幾乎無限的唾手可得的免費學習資源…

那麼為什麼只有程式設計師會首先造出996這個詞呢?很簡單,原因兩個:

程式設計師群體是所有工業界批量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體(教師,醫生不在工業界),有想法且識字。
傳播效率最高的網際網路,那是程式設計師的主場。
大多數時候,人比人氣死人,但有時候人比人也能爽死人。

其它行業從業人員,比如傳統工廠的工人,他們曾經的主場是19世紀倫敦巴黎的街道和馬路,對面就是裝著子彈的槍口。

其它很多行業,只能說比網際網路行業更累,程式設計師對工作強度高而發聲大概率是對其它行業根本就不瞭解,這裡不得不說的就是行業隔閡。IT網際網路行業作為一個史上全新的行業,沒有任何其它行業的經驗可供借鑑,IT網際網路行業類似7000年前的農業,類似18世紀末英國的大機器工業。這注定了它的孤立和排他。

IT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員工種之一,比如說程式設計師,圈子太封閉,太排他。

值得一提的是, IT網際網路行業極低的試錯成本可以讓從業人員在極短的時間取得工作和學習上進展甚至突破, 從而特別容易自己感動自己,稍微學會一點什麼或者弄懂一個什麼原理就開始自嗨的不行,我自己就經常這樣,同時我朋友圈裡的同行也都這樣。如果一個程式設計師和一個木匠同時做自己領域內的一件事,大概率是程式設計師先完成。程式設計師出錯修改程式碼的成本就是短暫的時間成本,而木匠鋸壞一塊木頭就意味著他必須首先再找到同樣一塊木頭。

在工作效率上,IT網際網路行業可以甩其它任何行業幾條街的,因此如果涉及行業間合作,將註定很難磨合。

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大量的網際網路行業相關的技術部落格,技術論文,行業評論,這些都是可以隨時隨地一個手機就能獲取,比如我自己寫的千餘篇文章,有好的有不好的,不過也確實幫助過很多人解決手頭的問題,這些文章裡說的那些原理啊,Howto啊,一臺電腦就能重試的,真的是所見即所得,即便你失敗了,你可以很方便地聯絡到作者去交流,比如我昨天週六就幫幾位網友一起解決了好幾個技術問題。

多麼方便地獲取學習進步的資源,敢問你能找到鍋爐或者發動機設計方面的幾篇部落格,你能自己買幾本書就學會開挖掘機嗎?家裡的路由器連不上網了你能修,水龍頭爆裂了你修修看。

我們現在停下來,想想看,哪個行業最像IT網際網路行業,我們把教師,醫生,律師什麼的都加上,可能也找不到類似的。但是再加上一類人就不同了。

那就是學生!

大學本科四年,研究生兩到三年,基本上就可以出師面世了,如果我們把學習進步看成是一個不斷試錯證偽的迭代過程,那麼學生的成本相對於中世紀開始的傳統行會學徒的學習成本極低。傳統工廠或者行會的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和流水線批量輸出的大學畢業生模式的效率相比,簡直就是渣渣!

也許比喻有點不恰當,但考慮綜合成本,藍翔挖掘機的培訓學費是要比大學中文系,數學系學費要高點的。平仄關係弄錯了,改了便是,要是把挖掘機翻溝裡了,怎麼辦?這還不考慮挖掘機的油耗。

程式設計師像學生,所以圈內的人幾乎都喜歡通過看書而不是單純的模仿來學習技能,程式設計師看書的時間比其他行業要多很多,但大多數僅限於領域內的技術書籍,這便導致攝入的資訊過於單一。如果把讀書本身看作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的話,那麼讀世界通史,讀雞湯文,讀Java程式設計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在別人看來都是讀書,但是從效果上看,如果只讀Java,那勢必會營養不良,可是很多人卻不自知,非要覺得自己讀書便是才高八斗通古今。

我自己身邊很多同行,幾乎毫不Care其它領域的任何東西,當然時事政治,財經股票房地產這種程式設計師必關注的幾個領域除外。和其它幾乎所有行業一樣,IT網際網路行業也並不開放,但不同的是,IT網際網路行業給人一種很開放的假象。

這注定,如果真的需要抗爭,IT網際網路行業是孤立的,全世界勞動人民,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裡面不包括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的優越感使其與其它行業徹底割裂。

這裡不得不引論一段我關於現代中國大學的看法。

我就是覺得現在中國的大學都是技校性質的,灌輸一些知識技能而已,比如告訴你加幾份碳幾份鐵能出來單價多少錢一噸的鋼,比如告訴你二叉樹查詢的時間複雜度是對數,諸如此類,但是並沒有告訴你要如何質疑,如何提問,如何尊重,如何寵辱不驚。

我一向把知識和文化區分開來,有知識並不意味著有文化。

我自己何許人也,我說過,這篇文章的言論我自己都不一定贊同,我掘心自食其品味,卻發現創痛酷烈,又能如何,提筆就不是為了止墨,就讓我繼續分裂下去。

輪到我自己噴自己了。當然所有人都可以噴我,只是我帶頭而已。

我覺得,我們中學時期受到的教育太單一了,前面說過,馬克思主義已經深深烙印,這讓我們覺得它就是唯一真理,世界就是由資本家和無產階級二元對立構成的。但是現在很明確,這是錯誤的,現在講的是合作,而不是對立。

又該說我沒有革命性了吧。但是事先要想明白,為什麼要革命,要革誰的命,要對抗誰?革了他的命有什麼實際效果?答案似乎很明確,對抗老闆,這明顯是中了馬克思主義的毒了!

資本家僅僅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範疇內的概念,即便在資深馬克思主義者看來,資本家也不是指某一個人。如果資本家是單指個人,隨便一個人花萬把塊就能註冊一家公司,就能搖身變成資本家了,然後你就是剝削階級的一員了嗎?

馬克思主義是錯誤的,真正的社會經濟學中只有兩個角色,那就是買家和賣家!且買賣自由!
抱怨996是資本家剝削的,就和抱怨一線城市高房價是一個思路,其本質並不是誰剝削誰,而是供求關係以及市場決定的,如果自己或者自己所屬的群體參與到這個市場中,那自己便是參與者。高房價,難道不是買家自己促成的嗎?如果所有人都觀望不買,房價能高嗎?但不買又不行,這裡面就複雜了。996之所以成為常態,很大程度上也有從業者自己的因素,後面會說。

18世紀剛工業革命時,你們知道進工廠做工是一種榮譽嗎?資本家剝削,工人罷工啥的那是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了。此後的世界根本就不是中學歷史課本上講的那般二元對立,工人階級有《資本論》但沒人讀,資本家反而讀了,於是工人待遇好了,工資漲起來了,工人自己工資高了就可以消費自己過剩生產的牛奶而不用被資本家倒在路邊了,馬克思主義不攻自破!代價只是通貨膨脹和次貸,而這些都是可以不斷修正金融體系而平滑解決的。

即便是19世紀的工人,不到決生死的地步,誰會去組織大規模的反抗。我們學習了錯誤的歷史,才會誤認為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人性本質上是懦弱的,沒有書上說的那麼彪。

如今很多人都在質疑進化論,以顯得自己思考很獨立,但是卻沒有人質疑馬克思主義,這不正是說明教育洗腦的成功嗎?進化論只是在生物課本上提了一筆,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質疑,然而馬克思主義卻貫穿了中學大學的十餘年,早已深深烙印,大家都覺得這必然是真的。但事實上呢?有人質疑嗎?至少程式設計師沒有質疑過,程式設計師只懟老闆。

世界終究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製造問題,我雖然總是貌似鍼砭任何事情,但我本人是一個很積極樂觀的人,如今網際網路圈子拿著19世紀武器造出996,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攜帶一絲優越感的自嘲和自黑,頗有點堂吉訶德的味道,只是這調味料味道過重,給人一種不那麼舒服的感覺罷了。

我不是在說程式設計師自詡無產階級顯得不合時宜,我是說參與評論的各位,都不合時宜。下面該說說大佬們了。

京東的東哥言論一出,吐槽潮水般噴湧。然後上週四馬雲的言論貌似也讓人覺得不舒服,人們挖墳挖出了他早先截然相反的論述,於是人們揪住這個矛盾,吐槽聲紛紛而來下。

最終結果,馬雲真的不是那麼讓人討厭,可是東哥卻是另一面了。

馬雲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且令人尊敬,而東哥不是。你可以說馬雲喜歡吹大話這點不討人喜歡,但至少某些事情他吹成功了,之所以不喜歡他還不是因為嫉妒,我靠,咋風頭都被你佔了,我咋啥也說不準呢?!

有人說馬雲希望大家奮鬥,但是隻是為他奮鬥,馬雲不希望再出現另一個他,之類云云。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是你自己想的,再說馬雲再牛逼也沒法決定一個和他素不相識的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吧,你想和他一樣,沒有人攔著啊。

他說他創業時在小屋子裡烏煙瘴氣男女共居被誤認為是不良場所或者黑網咖,然後銷售團隊又被狗咬又苦又累啥的,大家覺得是傳銷雞湯,但是沒人阻止你去試一下啊,搞不好萬一也成功了呢?世界上不就多一個吹大話的人了嗎?我是沒這勇氣和能耐,我也不噴,我默默工作就好,如果哪天我覺得自己可以了,我會去試試看的,但依然不會去噴。

說說我的感受吧。

馬雲雖然在言論中提倡996,但是仔細聽,所言所述全數都是形而上的,馬雲沒有規定任何規章制度說阿里的員工必須996,或者執行任何其它xyz的工時制,給人的感覺貌似一切盡在不言中,全靠自己去體會。

自己體會好啊,你不強制996,那我就可以965,是的,當然可以。但是馬雲傳遞的另一個資訊很多人沒有意會,那就是工作靠的是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做到了,別說996,別說965,就算你天天不去公司在家辦公也是OK的。馬雲一再強調的是工作態度本身,而沒有說任何制度性的規定。當然了,他也不敢,哈哈。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很多人就要鑽空子了吧。如果可以不去公司,我只要說我在家努力工作,誰知道我到底在幹什麼…這是典型的 小學生式的老師來了抱臂坐好,老師走了亂吵吵。 所以我說程式設計師像學生,沒錯吧。

BAT這種大公司,早就想到了,既然管理大幾萬人遵守一種固定的工時制度不可能,既需要高昂的管理成本,又要冒著違反《勞動法》的風險,那麼就換一種方式,那就是 結果導向 。這招很有效,你可以不來公司,但是到了deadline,你必須拿出當時承諾的結果。我想很多大公司都是這樣的。

老闆們都不是傻子,強制996那是違法,不強制吧面臨大幾萬人註定有人偷懶,欺騙,濫竽充數,那麼,只能結果導向!千萬不要說資本家是醜陋的,無產階級一樣不美觀!這就是博弈!老闆在希望你幹活的同時,難道大多數勞動者不是也同樣希望能不幹就不幹能甩鍋就甩鍋的嗎?

《潛伏》裡謝若林說的,嘴上都是主義,那背後全是生意。這太對了。僱傭和被僱傭都是買賣,關鍵問題是,老闆給你一個任務,支付你工資,你會去完美完成嗎?不,很多人沒有這麼主動。

插一段。

4月9號,報喜鳥老闆因車禍去世,為什麼會死,因為撞車之後,兩輛車所有人都受傷了,吳老闆讓其他人先上救護車,自己最後上的第二輛救護車,所以耽誤了救治,內臟破裂掛了。

如何評價,吳老闆是資本家,他的員工是無產階級,然後資本家讓出時間救了無產階級,最後資本家死了,可笑嗎?

我還是覺得,但凡一個老闆,他的心胸都是超越大多數自私的凡人的,不然他也做不了那麼大,如果他是一個斤斤計較的小人,他如何服眾,如何統領一個企業?老闆並不是都是壞人,相反,很多老闆是好人。

提到博弈的戰場,還有一面,問題又來了,總有些主動假加班磨洋工的人帶壞風氣,而且註定有這些人。根源在哪裡?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IT網際網路行業作為一個史無前例的全新行業,需要全體從業人員受過教育,於是便和學校接軌。這是史無前例的大學與業界的無縫銜接。這個行業不是純體力可以勝任的,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沒有任何技校或者培訓機構可以勝任如此大規模的培訓,那麼責任就落到了全日制大學身上。

我不是光說中國的大學成了技校,美國也一樣。為什麼美國沒有996,因為這涉及城市化程式,美國的城市化早就完成了,而我們中國剛剛開始,恰逢和網際網路產業的崛起同步!這個後面會說。

我們可以說,進入BAT華為的本科校招生工作的前三年就是大五,大六,大七…幾乎所有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稱呼同事為同學,是不是有點意思。

像深圳華為,騰訊這種公司,每年大量的招聘武漢華科的人入職,導致基本上華為,騰訊就是華科的再續,一個研發團隊小組甚至一半以上都是華科的,若不是同學便是師哥師姐師弟師妹想稱呼,何其壯闊!

這裡面涉及到的就不僅僅是程式設計師們片面的 資本家和工人對抗 的層面理解了。這裡面涉及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城市化程式。現在將變質為技校的大學和中國城市化程式相互結合,直逼重點。

如果說996是讓人厭惡的,為什麼不去想想大學生活?

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節奏很大程度上是大學生活的延續。你在大學時的作息幾乎就是工作後的作息,很多一個寢室的校招生進入同一個城市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依然會選擇一起合租房子。這意味著他們的生活也會糾結牽連在一起。這批人幾乎都是主動996的,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996,於是普適的理由便出來了,這也是學生的一大特點,學生需要一個普適的理由以支撐其理論的自洽,參考五四運動和文革。

厭惡996的理由大多數是在說沒有時間陪家人,但是問題在於在人們擁有家人之前,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群居的生活方式。

所以,就算老闆不提倡996,應屆校招生也會自願996,不然6點下班,他們去幹嘛?是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大量的應屆校招生助力了996,而不是老闆,老闆只是合理解釋了這種現象而已。

老闆會想什麼?如果老闆想利益最大化,老闆巴不得每個員工都在家辦公不浪費公司的水電,把大樓都賣了或者租給集貿市場賣皮鞋的才好呢。

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從離開學校就直接進入了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完美平滑過渡的同時,失去的是大學時代的舒適,代價卻是上了班之後被經理管著,如果稍有懈怠,就不僅僅是掛科那般無所謂,可能會失業,甚至永遠離開這個群體,如果被迫離開了這個群體,這批人還能幹什麼?他們會去飯店刷盤子洗碗嗎?根本不會!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 如此大量 的應屆生進入這個行業,導致供不應求。

這樣從世界和中國分別說起。這裡面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可以在網際網路領域後來居上的原因!

世界上,IT網際網路確實是史無前例的新行業,類似7000年前的農業革命和200多年前的工業革命,這主動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如果說所有人都還不理解這個行業,那就從勞動密集型開始吧~

改革開放將建國以來的城鄉隔閡徹底打破了!

在中國,恰如其分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城市化程式如火如荼,佔據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大量農村勞動力湧入城市,開啟一代城建洪流。當時佔據80%人口成分的農村人口一旦開始進城,那就是一個塞子被拔出了,再也堵不上。

不出10年,恰恰就直接對接了網際網路時代,於是曾經進城搞建築,搞城市服務的那批人的後代,紛紛湧入了IT網際網路行業,比如在高考時報考了電腦科學與技術這種專業,這注定他們畢業後只能在擁有計算機IT產業的城市找工作立足!不然還能幹什麼?因為此時大學也已經變質了。

中國80%的農村人口的青壯年,一時間以高考報考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擺脫了農村戶口,進入擁有IT產業的大型城市,這意味著什麼,這必然導致勞動力的供不應求(同時還有房價的暴增)!

正是新興的IT網際網路行業的興起得以消化如此大量的農村進城人口,否則僅憑進城打工搞建築,最終農村的人口不可能在城市大量定居。

然後的結局呢?我覺得996只是一個必然結果,因為就業競爭太激烈了。廣義談996,那何止,就算你表面上6點下班,回到家依然要工作,甚至工作到更晚,所以,996,只是表象!996的門檻是如此之低,意味著你只需要熬時間就能立足。

談什麼生活?本來城鄉之間就是互為圍城。城裡人拼命去鄉村度假買別墅,上山採集,摘草莓野果,捕魚捕鳥,拍農家照曬曬曬秀農村的優越,同時農村人也超級羨慕城市裡的不夜生活鋼筋水泥霓虹燈,但都是不明就裡表面功夫。農村的閒淡雅緻酸甜苦辣城裡人永遠理解不了,城市的多元互動農村人短時間也理解不了,這就造成了基於表象的誤解。

上世紀70年代的知青下鄉,失敗之後緊隨著就是進城潮,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是短時間能相互融合的。城裡人覺得只要到了農家樂舒展開筋骨就叫釋放,農村人覺得只要拿著一杯星巴克就算摩登,都太膚淺了。996也是這種文化背景下的一種畸形演進的必然結果。

我認識很多上海市區,北京城的土著,他們很少主動996的,也許你會懟我說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什麼都不缺,我也承認這一點,起碼他們會本地方言那就是一大優勢,但是至少,他們很多人生活質量居住條件並不是那麼好,他們有選擇多加兩個小時班多表現自己,快速升職加薪提高生活質量的權利,但是他們幾乎都放棄,在他們看來,生活質量不是職級和薪水能換取的,並不是說我有一個多麼貴的什麼東西,就是生活好的表現,在他們看來,所謂的生活可能就是約三五成群的好友一起在街邊小店吃碗麵,然後路燈下吹吹風扯扯淡,隨後散去回到自己祖傳的那破敗擁擠不堪,且沒有衛生間的家裡。

然而這些都是表象,背後是數不盡的探究互動,煮酒歌唱,音樂會,畫展,自我充電,各種學習,MBA,瑜伽,只有茶餘飯後才能吟詩作賦,所有人都很忙。但是至少是有品味的追求,為什麼說江南出才子,因為不愁衣食啊!

可是不愁衣食也僅僅只是表面,背後是在不愁衣食之後需要作出的改變,不愁衣食不是目的,而只是一個前提。這一點初入這個社會的人非常難以理解。一個月薪到手15000的人,完全可以在上海過的很不錯,不是嗎?

一個智者,無論他來自哪裡,他都懂得任何不合時宜的想法或者行為都有可能會被利用。很多人適應了現代城市化程式的洪流,但是畢竟基數太大,仍然有很多的人沒能適應,基數太大導致他們有可能會改變歷史。

上大學期間,上課,吃飯,自習室,網咖,火鍋店,燒烤攤,這就是生活,然後平滑過渡到BAT,所謂對生活的理解無非依然還是如此這些。只是多了一些由於公司離住的宿舍太遠而徒增的抱怨。本來學校的自習室離宿舍大概也就最多二十來分鐘的徒步路程吧。

如果不996,這麼一大批人下班了會幹什麼?睡覺?吃喝玩樂?如果平滑過渡到IT網際網路行業的大學生們根本沒有時間去體味生活本身的含義,以為花高價錢買貴東西就是生活,那麼即便生活再豐富,只要有人拒絕生活,那就是劣幣驅良幣,大家都得被帶進坑裡。

首先,客觀評價,農村生活本來就是日落而息的,除了為了進城定居而努力讀書的人,大部分的人日落就意味著一天的結束,沒有咖啡店,沒有酒吧,沒有網咖,沒有路邊燒烤,沒有俱樂部,沒人一起彈鋼琴吉他,沒人一起聊古羅馬,沒有小市民之間的嬉笑怒罵,沒有冷嘲熱諷,沒有鄰里間茶米油鹽…如果不是百味雜陳,那麼何來強者崇拜,何來智者尊重?如果說大量的從業人員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那麼他們可能會選擇待在公司,隨便乾點啥,哪怕是繼續看書,學習,甚至組隊玩王者榮耀,或者看片兒。

如果把表象表現的吃喝玩樂這一切視為生活,那麼真的是在浪費生命。如果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糾正生活的姿態,那996便是最好的選擇。

總結這一段。和老闆沒有關係,更不存在什麼資本家,也不缺乏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可以隨時隨地完成工作,要怪就怪那些不理解生活卻抱怨沒有生活的宅人吧。

很多人會否認,因為他們腦子裡有個毒瘤放不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這個毒瘤是中學時期花了六年時間被植入的。只要你在一個隨便一個廠子工作,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和廠子的主人對立起來,想當然認為他是剝削自己剩餘價值的,而自己就是一個無產者。可這只是一個錯覺。

所以,說白了,自己在家怎麼作都可以,我熬夜我樂意,只要是老闆資本家讓我在公司加班,我就不樂意,我就要吐槽!如果單純從這個視角看大家抨擊996,基本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好像很多人吐槽某某網站廣告太多一樣,你不看不就是了嗎?

再者說了,即便大家所推崇的8小時工作制,不也是從書上看到的嗎?知道其意義嗎?為什麼是8小時而不是7小時或者9小時?如果不去扒歷史,不去計算機械元件的空置成本,能理解為什麼8小時嗎?非常簡單,因為162=ICU,46/64/38賠錢,為了讓機器24小時運轉,只能是8*3!

也許很多人會猛罵我,我也罵我自己。但這便是我的思考以及思考後結論,也許很膚淺,但至少我沒有單純的抱怨。

順便說一下,我自己從不996,這便是我下面要說的。

重要的是溝通,而不是抱怨!

說我自己的一段往事。

我自己從2013年初開始,我就選擇不加班了,當然除非有類似重要會議,討論,學習之類非要大家在一起才可以開展的情況例外,但是我很自覺的能完成工作任務。

2013年吧,我那時在做一個比較緊急的專案,當然非常忙,同時小小也還小,我為了逃避部分家務事,選擇早上6點多就去上班,大家都沒來的時候我一個人寫程式碼效率非常高。但是我的經理的作息卻和我相反,他一般上午到的比較晚,晚上很晚才下班。

持續一段時間,我覺得在公司待12個小時足足夠了,我就想6點多走人,當然也不是回家,而是在路上磨磨嘰嘰兩個多小時,思考一些問題,看看書什麼的,反正我就是不想待在吵吵嚷嚷的公司,也不想馬上回到吵吵嚷嚷的家裡…

有一天我大概晚上快7點的時候在嘉定北站剛下了地鐵在地鐵站學習PHP,經理打來電話,貌似是覺得我總是下班太早了,影響不好。我當時剛喝了一罐百威啤酒,有點上頭,我也有點委屈,直接就開懟了: “你知道我XXX幾點到公司的嗎?你知道我XXX把deadline提前了嗎?” …

後續如何呢?後續我和我的領導成了好朋友,我們現在還時不時討論技術問題,自打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管過我的工作作息。比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年年底,我被評了優秀員工,你們知道評語是什麼嗎?太諷刺了,評語竟然是 夜間出勤xx次,週末出勤客戶現場xx次… 我一個從不加班的人,卻以 “漂亮的工作時間 贏得了年度優秀員工!我自己非常不好意思。

事實上,我那年沒有加過班,下午六點就走了,但是有那麼若干次,當我已經回到家的時候,我重新又回到了客戶現場,我記得有一次,是我自己覺得不對勁,自己回去的。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春節,我又被評為了優秀員工,這次讓我上臺去說點什麼,我記得我大致扯了關於主觀能動性的東西,此外,我說,其實大家看來我很辛苦甚至痛苦,但實際上,我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啊,我對這種網路技術感興趣,怎麼能說辛苦呢?更別說痛苦了!怎能說痛苦呢,我很快樂啊,別覺得我可憐,我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拿到了比你們多的錢,然後你們就會用我很痛苦來自我安慰,有點問題吧。為什麼拿很多的錢代價就一定是痛苦?!這不妥吧。

後來,我換了工作,在新公司,我依然遵循665工作制,其實我是可以865,965的,但是習慣了,早上很早就起來了。由於公司晚上8後到次日早上7點前有夜宵券贈送,所以我雖然從不加班,但是我最後積攢的夜宵券卻是最多的,因為我早上每天領,晚上我又從來不用…是不是也很諷刺。

直到現在,我依然是不會在一個工位辦公12小時,我可能會在工位,我可能會在茶水間的沙發上,在家,或者在公司別的園區隨便一個什麼地方,只要是工作,不管在哪,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

加班是不應該的,不加班也是不應該的,完不成工作才是不應該的。

你要是不想996,用你自己的方式把工作完成,直接跟經理說便是了,不要去抱怨!

如果經理認同你,那麼你們今後的合作將會非常愉快,如果經理不認同,走人便是,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也別指望github上的一個專案就能掀起下半場,不存在的,大多數的從業者感覺是幸福的,真的正如馬雲所說,那是修來的福分。IT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如果真要肩負,也不該是這個行業。

自己996不996,取決於自己和團隊以及領導經理之間的默契和信任,這不是一個制度可以匡正的。只有小學生才要求抱臂坐好,不是嗎?同時我們也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悍的美軍,竟然不用疊方塊被子?

忘掉馬克思,而且十有八九你也沒讀過《資本論》(我讀過,然而是略讀),所以,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真理。

聊聊社會洗腦。

社會洗腦到底在洗誰的腦?

我反而覺得沒讀過書不識字的人最不容易被洗腦,因為他們聽不懂洗腦者在說什麼,也不是每一個洗腦者都有希特勒,椅子男這樣的水平。

所以,往往那些所謂的大佬洗腦的物件都是些 “有知識,沒文化,不思考”的“學者”, 比如古代的八股文人,比如現在的很多程式設計師。以下是一些容易被混淆因果但實際上毫無關聯的詞。

努力和成功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成功靠的是能力,精力,運氣,時機這些。且慢,還有,成功這個詞本身是有針對性的且非常主觀,事先確定好一個目標,那麼達到目標就是成功,如果根本就沒有目標,那麼空談成功,那麼此時成功的含義大概率就是 “你很牛逼” 的意思,所以那是別人認為的成功,而不是“did it”這個成功的意思。我們日常所聽的成功,大部分是別人希望的成功。

奮鬥和痛苦 ,奮鬥的過程本應該是快樂的,怎麼可能是痛苦,如果是痛苦,那就是在煎熬而不是奮鬥,所以說有句雞湯句子 “痛並快樂著” 簡直就是扯逼,說白了,這根本不是真正奮鬥的過程。

林彪,粟裕他們貌似當年不一定是為了什麼主義什麼理想而猛殺猛打的吧,不要過度解讀,搞不好他們就是覺得這樣很爽,這幫人要是沒有暴力傾向,怎麼可能不放過已經投降的敵人呢,我感覺還是《亮劍》真實些,什麼主義什麼回報我不懂,也不在乎,我就是想打,不打就覺得憋得慌。就這麼簡單,這大概就是真相。被老闆解讀的所謂奮鬥者,都是假的。

也許你會說林彪,粟裕是股東,是董事局的,但是他們怎麼進入的董事局,也要好好學學吧。

如果說一輩子必須通過非常痛苦的過程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敢問那是什麼成功?追悼會上多幾朵鮮花和幾句尊重嗎?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在奮鬥的過程中,他本來就是幸福的。

那麼,人們被洗腦了嗎?完全沒有!都是假的!騙人的。人們沒有被洗腦,但卻表現出一股已經被洗腦的姿態,其實,箇中有什麼問題,每個人都清楚的很。

幾乎所有人都清楚的很,在家帶孩子要比上班累的多,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帶孩子卻不願意上班?人們也非常清楚,因為上班沒有安全感,帶孩子是家庭的投資,孩子長大總會有所回報,再說,就算你帶的不好,你老婆老公等家人也不會把你裁掉。

說白了就是覺得無論我多麼努力都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抨擊,所以才敏感。

只要足夠安全,別說996了,9126都沒問題。人是耗材,金土鱉的命,硬的很,ICU沒那麼容易進的,就算是進了ICU,十有八九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基因或者自己作的。

所以說,如果有老闆能看到我這篇文章,精選若干精兵,保證不要裁他們,入職體檢做好,然後不要規定工時制度,完全彈性工作制,可以在家辦公,放開幹吧。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就容易步入誤區。

我們知道,五四運動那是學生扛旗首先發難喚醒了民族,但是啊,同樣還是這幫學生,也是文革的急先鋒,造成了重大的經濟破壞,該思考一下了吧!

最後一個話題,很多人覺得自己996的原因是因為別人不走,自己不好意思走。

很好辦啊,主動跟經理說,自己工作做完了,回家如果有事一樣開機職守,此外,如果逮到磨洋工的,舉報他們一下。

不光程式設計師喜歡曬凌晨的馬路,鐵路工程師,警察,水廠的,醫生,核電站工程師,都曬過,我每天都能看到他們曬,但我從不評論,看到他們曬之後,我也默默曬一個,就好了。
上週某日下午大風暴雨,我站在窗邊,看樓下河塘施工人員冒雨作業,有感而發。

浙江溫州皮鞋溼,下雨進水,不會胖!

聊聊 一村兩城

這是當今時代城市化程式的典型,所謂的一村指的是兩湖兩廣,河南安徽等中南部地區的大量農村人口響應國家城市化程式號召先湧入武漢後遷入深圳的過程,就是我說的 一村兩城。

現在,觸及一點根本。這也許與加班無關,但卻是中國IT網際網路圈子裡的實際屬性。

不談戶籍改革,僅僅說說你成長的地方,大多數程式設計師(其實也包括其它行業)等IT業內人士從小都生長在農村,這無關對錯優劣,這是歷史上中國人口結構決定的,畢竟80%的人都是農村人,而中國的農村幾乎長得都一個樣子(令人悲哀的是,中國的城市也趨向於一個樣子),然後這批人在新興的IT網際網路熱潮或者泡沫的引領下希望進入了IT網際網路領域。

人們報考的大學專業幾乎都希望與IT網際網路相關,一時間IT網際網路相關的專業成了熱門專業,負責消化海量城市化程式中的遷徙人口,而典型的大學也是比較集中的,典型的城市就是武漢。然而武漢卻沒有什麼知名的IT網際網路企業,那麼這大批量畢業生畢業後將何去何從?

中國的IT網際網路企業做的大做的強的也就是華為,BAT外加新浪,網易等…這些企業的駐地又集中在深圳,北京,杭州,上海等一線二線城市,不管怎樣大多數集中在南方,所以我暫且拋開北京這個噪點,公平的說,幾乎兩湖兩廣一江的IT網際網路從業人員都是先去了武漢上學(典型的基本就是華科)再去了深圳工作,這幾乎是定勢。

所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是 一村-自己家鄉的村子,兩城-自己武漢的大學(華中XX大學等)以及深圳的公司 這種模式。我這樣,你這樣,你老婆也是這樣,你同事還是這樣…所以,你上班時,就跟你在武漢的大學裡沒什麼兩樣。這一點要不是華為,中興,騰訊的老闆們先看出來,難道是我先看出來的嗎?!

深圳幾乎是武漢應屆畢業生淨流入地,而武漢則是淨流出地,這種抱團的態勢造就的人口流量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動力,比軍隊力量還大。諸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在武漢設立了基地,但遲遲不肯開張,一直在觀望,說白了,誰不想把他們擼到深圳啊,武漢的大廈園區,租了就是收益。

符合以上兩湖兩廣一江一村兩城特徵的工友們對深圳非常有認同感,甚至到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程度,因為他們眼中似乎只有自己的家鄉,武漢以及深圳三地,所以天生對上海,北京表示遮蔽,認為這些地方早晚要落後於深圳,這種觀念雖然十分狹隘,但不得不說如今的一村兩城人口優勢非常之大,如果保持,武漢和深圳合二為一將會成為新生的一極,超越老牌的北上廣。

北京不談,說說幾個其它幾個超級城市的特徵。順序從北到南。

哈爾濱:曾經是俄羅斯的編外城市,吸收了東正教很多的特徵,如果不是有大批俄羅斯人進入遠東尋找機會,哈爾濱是不會發展起來的。

長春:和哈爾濱一樣,只是昔日的主人換成了日本。

天津:不懂,也不感興趣。

上海:這個巨無霸不必多說,人口結構更加複雜,如果不是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人主導高層,浙江(特別是寧波)人主導中間層,而蘇北人鋪墊下層的人口結構,上海將無法發展。五口通商是其發展的伊始。

廣州:與上海基本類似。

現在輪到了深圳,國家改革開放政策下,基本上是潮汕人主導了高層,兩湖兩廣一江的人先到武漢被大學規格化,再到深圳來填補了中低層,這種力量要遠遠超越形成哈爾濱長春上海廣州的那些力量。

補充
這篇文章上週就想寫了,但是週末白天實在是沒有時間,我也有生活,有家人,所以就擱置了,但是上週我還是寫了一部分的,寫了半截被老婆訓斥了,說了我一頓,我才放棄。本來我是想謊稱加班處理工作事宜把文章完成的,但是有什麼意義呢?反正也是被罵。還好,又沉澱了一週,終於今天寫完了本文。

不過,我還是把上週的草稿無刪節的貼如下吧:

前幾天早上上班的路上,發了一個朋友圈,大致內容如下:

996工作制並不僅限於網際網路行業。
程式設計師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忙。
之所以聽不到其它行業的抱怨,因為沒有任何平臺的傳播效率能像網際網路這般,而網際網路入口被程式設計師把守。
我說我是胡亂寫的,因為看上去毫無條理,又貌似在 為“資本家”站臺。

其實,我一直都想好好說說這個所謂的996,但一直都沒有恰當的切入點,如果貿然寫點什麼,會被當成是提倡或者抱怨,所以我就假裝自己腦子裡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吧,但我知道,我是假裝的。

近日,github上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專案996.ICU引起了業界廣泛的關注,長期以來大家心照不宣的所謂996工時制,終於正式地浮上水面!不光在網際網路業界,甚至《中國青年報》都進行了相關的引述和報導:
被“996”圍困的年輕人 像是定好鬧鐘的機器: http://zqb.cyol.com/html/2019-04/02/nw.D110000zgqnb_20190402_1-02.htm
我覺得《中國青年報》的描述不恰當,怎麼會是定好鬧鐘的機器呢?分明就是一臺隨時要進行中斷處理的執行現代作業系統的通用電腦啊!中斷處理大家都知道吧。

誰才是定好鬧鐘的機器,那是工業時代在工廠車間做工的工人啊,就像《摩登時代》裡卓別林那般。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早就成了歷史,恰當的描述應該是,不固定的時間隨時做任何事情,仔細想想你自己是不是這樣,不限於工作,我說的是任何事情。

大半夜去擼串,工作日睡到9點,午飯隔過去,午夜被吵醒去排查問題。對了,還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你可以不做,但你隨時想做時隨時可以做。是不是這樣?
這就是現代世界!

這就是現代世界!

要真是996就好咯,可惜不是。

有多少人是9點準時上班的,反正我見過的很多人都是10點以後才拖拖拉拉到公司的,然後開個會啥的就到11點半多了,然後就是午飯,拖拖拉拉吃完飯再溜達一會兒,工位上眯一覺,下午開始上工,敲敲鍵盤期間看幾個網頁,然後快6點時去吃飯,吃完後鬆鬆散散磨到8,9點,下班走人,仔細算下,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這部分996執行者,那是幸福的志願者啊。

當然了,上面我說的是大部分的情況,也有真忙的,要是真忙,那可就不止996了!

所以說,996這個工作制是被誤解的根本就不存在的工作制。莫須有的制度,怎麼能掀起波瀾呢。。

(文章原作者:趙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