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英文翻譯的一些個人偏見

weixin_34413065發表於2018-04-09

我確實沒有進行過比較大量的閱讀翻譯作品,經驗會侷限一個人的思維。所以,以下只是我目前階段對於翻譯的看法。說不定以後積累多了,觀點又會有所改變。寫下這段文字,只是為了抒發目前心中所想,可能幼稚淺薄,但這也是目前的我。

1.語氣重要,還是簡練重要?

我總覺得很多譯者好像沒有去體會英語的發音魅力。英文字來就是一種記錄發音的文字。漢語相對於英語來說,資訊濃度更高,表達同一個意思,通常漢語的音節比英語的音節少。音節多了,資訊輸出的節奏就放緩了,語氣更加平緩,溫和。音節少了,資訊輸出的節奏加快,顯得更冷淡,急促。所以,我認為在某些時候,通過插入一些看似無謂的詞來控制資訊的節奏是有必要的。

2.雅,還是俗

英語單詞的指向性比漢語模糊。一些平易近人,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詞,也會顯出一種詩意。漢語由於指向性比較強,在追求雅的時候,通常要使用一些離生活比較遠的詞語。很多時候,要俗,還是要雅,還是要看原作者的意圖吧!記得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譯者把cunt譯為“雌兒”,在我看來這個詞譯得過雅了,丟失了原來的低俗。

3.該不該重組句式

改變原來作者的句式,可以讓表達更簡練。但是,文字是話語的載體。說話的節奏感也會對情感的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希望讀一段譯文,感受到的語氣應該是與原作者的語氣相匹配的。句式,往往展現的是一個句子裡最重要的是哪部分?是一種情景的切入感,哪個角色先出場,哪個角色先退場,這不是應該由原作者決定的嗎?

4.漢語的時態

有人說,漢語裡面沒有時態。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已經吃飯了”,這不就是一般過去時嗎?“我剛才已經吃過飯了”,這不就是過去完成時嗎?漢語裡面也是有時態的,只是表達方式有所不同。畢竟每種語言都有它的特性,它的側重點。漢語本身並不注重時態表達,所以當有必要提現時態時,需要增加一些詞來著重強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