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工作系列】我們為什麼工作之自我意識管理

蘆葦科技發表於2018-05-19

上一篇裡聊到工作本身出了問題,這是外部因素,我們瞭解了基於“人性本惡”的主流思考下的工作性質。今天這篇文章聊聊主觀層面,我們要如何面對工作,對於工作我們應該做怎麼樣的預期管理。

  • 生活與工作不是相互對立的

1. 很多人包括我都陷入某種程度的思維誤區,就是生活和工作是對立的,這建構了很多畢業生進入職場的內心秩序。我學習到“精神熵”這個概念後,我覺得這一個死結就能解開了。精神熵用來指代意識趨於無序的狀態。在物理學中,熵代表的是無序的量度。生活的放鬆並不是壞事,但一旦放鬆成為了工作休閒的主要模式,成為了習慣,它將會大大降低生活體驗。反過來,工作的壓力並不都是壞事,但是一旦壓力成為生活的主旋律,它也會大大降低工作的質量。

2. 生活的對立面不是工作,工作的對立面不是生活。生活不是代表可以一直輕輕鬆鬆,工作也不是一直神經緊繃。從“精神熵”的角度來思考,我們要營造內心的和諧。

3. 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目標是為了追逐幸福,什麼樣的人才能達到幸福的境界?從生物演化的角度看,一方面,大自然演化選擇只是用來服務生存繁衍的,並沒有增加幸福的功能,目標是穩定的自然秩序井然;另一方面,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享受快樂的機會都是轉瞬即逝的,跟長期幸福感沒有關係。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儘管人類的物質財富巨量增加,但在改善內心體驗上,卻並沒有明顯的提高;巨集觀的社會認可跟個體生活品質沒有必然關係。所以追求內心的和諧,只有做自己意識的主人,才有幸福可言。

4. 所以,個人主觀的最優工作體驗就是精神熵正好是相反的,也就是精神的負熵,它是這樣一種狀態,你接受到的資訊跟既定目標是匹配的,這時候精神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你再也沒有擔心的必要,也不用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能夠保持意識的有條不紊,這種積極的反饋能夠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照顧內心跟外在環境的平衡。

5. 這種最優體驗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心流。這是個人構建主觀精神世界的方向,屬於積極處世的一種方式。

  • 構建個人的工作觀念 1. 清晰的目標、即時反饋、挑戰與能力的配合創造了心流體驗。 2. 參考在工作中如何獲得心流,詳情就不展開聊了。

【享受工作系列】我們為什麼工作之自我意識管理

  • 把工作當成遊戲挑戰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發現心流》這本書裡說,成人生活中的心流大部分都出現在工作時,而不是娛樂時。 我們上一篇文章也提到13%的人把工作當成挑戰並有完成挑戰的信心。這本書裡也提出了一個方法論,通過人主觀的設計,讓你的工作變成遊戲,關鍵就在於用“玩”的心態面對工作。 這個方法論怎麼玩呢?

1. 自主選擇目標,創造價值讓工作更有意義

【案例】得到訂閱專欄超級個體的主理人古典老師,暑假授課期間,他每天上4節課,10個小時,連續60天。他就給自己安排了額外的小目標,把講師技能比如“講笑話”、“讓人哭”、“語速快”、“講故事”……列了10個專案,每天專門練一門。迴圈6圈,快快樂樂過了一個暑假。

【案例】華為公司的《華為基本法》貫穿著一條“價值鏈”的主線,它明確回答了華為公司的價值是如何創造的,哪些要素參與了價值創造,華為公司為誰創造價值,誰是華為公司價值的受益者;確定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對公司的價值貢獻度;價值分配的依據和標準。這些問題又可以歸結為,價值創造觀、價值評價理念和價值分配理念。

【案例】培養員工對產品的熱情,也可以成為員工工作的意義。這種意義,就是讓員工為自己能生產出第一流的產品(或能夠提供第一流的服務)而感到無比自豪。就像華為公司,他們的口號是:“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日本本田公司還有個工人,每天下班看到公司路邊停放的本田汽車,如果看到擋風玻璃上有放得不正的刮雨刷,他都要停下來整理好。他說他看到本田汽車,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任何缺點他都看不下去。領導者就是要培養員工對產品的這種感情。

2. 調整任務的難度,把大目標拆解到幾個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饋的小目標

【案例】如果你下週要交一份個人總結,你可以把它拆分成三個步驟,分階段完成,先花一天時間想想,總結包括哪些內容,你的工作給公司帶來了哪些利益,所以你的總結應該包括哪幾部分。接下來再花一天時間蒐集,為了完成總結,需要之前工作的資料和資料。最後剩的三天,就是拿來寫正文了。你看,每一天都完成一個小任務,每一天都會因為完成了一個小任務而得到正面反饋,目標拆解後就不會覺得壓力大有難度了。

3. 把無聊的工作變成有趣的挑戰

【案例】腫瘤學家克萊因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唯獨討厭兩件事,一個是他國際會議頻繁,所以不得不經常在機場候機,第二個是他時常需要撰寫向政府申請資金的計劃書,雖然沒什麼難度但非常繁瑣。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兩項工作變得有意思呢?他靈機一動,如果能一邊候機一邊寫計劃書,不就能用一半時間做兩件事了?從此,他的每一次候機都變成了一次令人期待的小挑戰,他要看看自己在吵鬧的候機大廳能不能專心寫計劃書,能夠寫完多少,是不是能達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量。

【案例】大物理學家費曼小時候特別喜歡玩收音機,並學會了修理收音機的技術,當遇到那種損壞太嚴重無法修理的機器,別人就會勸他,你只是個小孩子,修不好沒關係的,但是費曼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二戰時,費曼在參加曼哈頓計劃的時候學會了開保險櫃。為了破解密碼,費曼專門去買了兩本怎樣開鎖的書,並在自己的保險櫃上一直練習。在最後可以達到平均四小時開一個櫃子。他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把研究基地裡面所有的保險櫃都開啟了,他的開鎖技術已經到了職業水準。 就是這種解決難題的衝勁兒,讓他之後在遇到各種科學、學習的問題時,能一直堅持研究,掌握各種新技能。

以上從心流的方法論來思考管理工作的主觀期待,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作者:

Andy 蘆葦科技創始人、CEO

蘆葦科技-廣州專業軟體外包服務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式、APP應用研發、應用UI設計等專業服務,專注於網際網路產品諮詢、品牌設計、技術研發等領域

訪問 www.talkmoney.cn 瞭解更多

萬能說明書 | 早起日記Lite | 凹凸桌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