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兒”辦成的4個要點 | 享受工作系列

蘆葦科技發表於2018-08-28

公司一位初出茅廬的新人最近犯了個常識性錯誤:

出差五六線城市,行程規劃過於緊湊,沒有為行程留下足夠的冗餘時間,只要一個環節沒有按計劃實現,整個計劃泡湯,為專案造成了巨大的風險。

新人的這個錯誤更新了我對常識問題的思考:年輕人是否會習慣了一線城市的高效運轉規則,而忽略了整個世界完整的遊戲規則?

把事情辦成的能力,也是現在大家經常提及的辦事能力或執行力。本週的文章,就這一點談談我的理解。

理解遊戲規則

我在警隊服務了三十年,認識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不過,在這三十年裡,我學會了一件事 就是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無論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學會它。 不過很多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死了。 知道為什麼?因為自以為是。 第二步,就是要在這個遊戲裡面找出線頭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進取。 這樣才能勉強保住性命。

——電影《寒戰》

以上是電影《寒戰》的一段臺詞,牛逼的職場生涯如此,牛逼的人生也是如此,每一步都是一道坎。

聰明人,在第一步中活下來,在第二步中進取,利用遊戲規則打造自己的理想的局面。對於更牛逼的人,還有第三步,就是改變遊戲規則,在改變遊戲規則,與更多人協同合作,進入非零和博弈。這是另外一個巨集大的話題,找機會詳述。

對於創業者和職場新人而言都是一樣的,第一步死亡是大概率事件,第二步進取是隨機事件,隨機不是敵人而是天賦和機會,能走到第三步的是小概率事件。

還是在電影情節裡取材,在卡梅隆執導的電影《阿凡達》中,男主的雙胞胎兄弟死了後,他也像個職場新人那樣,每天穿上阿凡達的身體去上班,花了大量時間理解潘多拉星球的遊戲規則並努力在規則中活下來,然後在夾縫中取捨之間進取,抓住關鍵性規則,以及隨機性搭檔,最後改變遊戲規則,讓系統規則走向理性。

而結合此次的新人錯誤來談,則集中在誤解了兩點遊戲規則:

  1. 團隊真正的價值在於協同效應,在此次環環緊扣的出差計劃中,這位新人,高估了協同配合各方的行動效率,以及不同社會合作模組間的配合效率。
  2. 只有對他人有貢獻,讓對方感覺有價值,工作本身才具有了價值。此次事件中新人低估了作為團隊協調人員的價值,覺得自己無非就是定一下時間表即可。

瞭解所在的環境

環境條件各種各樣,本次討論先聚焦在如我們企業現狀一般的“小公司”。

我所理解的“小公司”是幾十個人的公司,職場新人去了這樣的小公司之後,需要先理解小公司的發展特點。

小公司,不論做什麼創業或者普通的買賣,本質上是試錯效率與解題效率的問題。

小公司能否成長起來,甚至基業長青,其判斷標準正是試錯效率。

邏輯推導是,對於小公司而言,外部的市場條件是不可控的,唯一可控的是手中的資源如何分配。最直接的就是人才和錢花在哪些地方。那麼成功成長起來的小公司,在資源分配上浪費的一定要少於同類公司。

但是,浪費卻是必須的。因為成長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如果不浪費,根本就不知道路在哪裡,不知道哪些機會可行。所以,小公司真正拼的是試錯效率,優秀創業者的優勢在於試錯的效率高。

第二個層面是解題效率。

別人算不過來的賬,你能算得過來,而且可整理出方法論來重複執行。解題試錯可以,但大方向不能出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資源會被毫無效率地犧牲掉,**如果沒有戰略級的思考,就是在犧牲士兵的信任。**其次,好公司的反饋一定要短一定要快一定要冷靜客觀,要能快速糾正錯誤。說到底,無論是通過智慧、勇氣、力量,還是運氣,最終小公司是要找到自己的成體系的打法。

小公司對待失敗的態度是比較寬容的,我們團隊高度重視資料指標和辦事清單流程,其實是樂於接受動盪、試驗和混亂無常的精神。犯錯所獲得的經驗,與後續學習到的優化方案,這算是職場新人一個極小的套利吧。

思考問題的方式

新人習慣盲目開展工作,有活幹立馬開始幹,這很容易陷入傻幹。此次排期事故的問題就在於此,已知專案上線時間和出差地點,憑直覺預測車程和上線專案所需時間。

職場新手要懂得,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

美國行為科學家 艾得·布利斯 提出過一個定理: 用較多的時間為一次工作事前計劃,做這項工作所用的總時間就會減少,工作質量提升。

簡單來說,花時間做計劃的時間會提升工作效能。此次新手死扣一般的行程安排,將原本毫無風險的事情,搞得非常緊張,專案組像一群無頭的蒼蠅一樣。與其盲目摸索、四處亂撞、風風火火、緊緊張張,倒不如事前多花費一些精力制訂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要用什麼方法、分析哪些方面才能做好一份計劃?

首先,要有基礎的常識作為前提,否則後續的計劃都是紙上談兵。此次事件新人做了普通人不會犯的錯,比如人的體力精力是有限的,合適價格合適時間段的車票機票資源也是有限的,快遞是會因為天氣人員等各方面出現延誤。

其次,要訓練結構化思維,學會俯瞰全貌學會取捨,以下舉例說明:

  1. 無遺漏無重複的提煉論點。以永恆的“減肥”問題為例,首先回歸到問題的本質,減肥就是消耗與攝入的問題,所以第一層思考就是增加能耗、減少攝入,或直接清理庫存(抽脂)。

  2. 然後接著對這三個問題逐一分析,增加能耗的辦法,一個是增加消耗一個是加速代謝;去庫存就是去脂肪以及其他多餘的;減少攝入,就是減少熱量攝入降低熱量吸收。

  3. 進入第三層的拆分,將第二層的維度都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增加消耗的方法有增加肌肉比例進行相應力量訓練等,增加活動量有氧運動無氧運動等。

  4. 接著,在繼續找出行為關係以及相關重點,其實最關鍵的當然是減肥的人本身,除了自身的自律自控力還有就是如何接受改變。

  5. 這裡,要練習假設性思考,比如假定一個自身所能接受的生活節奏變化和調整的幅度,然後執行一下假定,如果偏離假定則更新假定重新,重新調整計劃。

有效溝通的邏輯

職場新人如果被人覺得很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溝通能力有問題。很多新人習慣了令行禁止的單向溝通,真正有效溝通的邏輯是,無論與客戶,還是和同事在一起,雙向溝通才有意義。所有的溝通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發生,職場溝通的場合、方式一定要作有效設計,朝向有利於預期目標實現的方向,考慮溝通雙方的需求,讓對方聽得懂。

廣泛應用的溝通技巧,是**“請先從結論開始說”**。新人習慣了講故事的“演繹法”陳述邏輯,按前因後果的溝通。比較好的陳述,是寫論文的“歸納法”陳述邏輯,先給結論再論證的“總-分-總”結構,這是企業要嚴格要求職場新手保持的習慣,落實到日常郵件、會議、工作總結、述職報告等工作中。

大石哲之在《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中將該“總-分-總”結構,論述成 P-R-E-P 原則,P 代表 Point,R 代表 Reason,E 代表 Example,最後一個 P 還是 Point,就是表明觀點時要先說結論,然後用資料化的內容來說明這個結論的可信程度,再用一個例子強化大家的印象,最後還要重複一遍你的核心論點,完成一次完整的表達。

總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一套方式,這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所練就的,它或來源於過去我們觸達成功的經驗,或總結於我們失敗過後的覆盤。有一點,我希望身邊的年輕人都可以明白,這辦“事兒”的方式是有優劣之分的。我們身旁從不乏一些人就是可以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即使偶爾失敗也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損失;也有另外一些人,他們總做不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成功,犯的錯誤會讓所有人都焦頭爛額。

在我看來的真正努力,就是勇於與自身做抗爭。

勇於試錯,發現不足,把自己的行事方式刻意練習優化,才是真正地升級系統,從而取得真正的“成長”。

而這騙不了自己,也靠不了別人。

Andy 蘆葦科技創始人、CEO

蘆葦科技-廣州專業軟體外包服務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式、APP應用研發、UI設計等專業服務,專注於網際網路產品諮詢、品牌設計、技術研發等領域
點選訪問 www.talkmoney.cn 瞭解更多
萬能說明書 | 早起日記Lite | 凹凸桌布 | 言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