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性:知識分子和企業家之間的差異

banq發表於2024-09-22


楊立昆(Yann LeCun)這樣的知識分子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這樣的億萬富翁企業家之間的區別不在於智力,而在於 "能動性agency"。 

所謂 "能動性":

  • 就是在他人的計劃或指示之外,主動採取行動的傾向。

大多數高智力、低能動性的人最終會從事某種技術性或知識性的職業,如科學,因為他們被教育系統,尤其是政府學校引導到這樣的領域。

成為企業家需要高能動性,雖然不一定要高智力,但大多數成功的人(如億萬富翁)通常智力也很高。

但是,能動性與智力還有一個不同之處:

  • 能動性是可以被教授和學習的。
  • 智力是一種命運,早期發展就已確定,受遺傳影響很大。一個人無法透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聰明。

而能動性則是情感構成的產物,受生活環境和一生中的認知經歷高度影響,尤其是在童年時期。

因此,天才是天生的,企業家是後天培養的。

但是,當一個天才,曾經的神童,低能動性的學者在他的知識領域變得非常成功時,會發生什麼呢?
他不會變得超級富有。他幾乎肯定生活得很好,可能有七位數的淨資產,但很少達到八位數、九位數或更高,除非他將自己的知識追求轉化為某種形式的創業,直接向客戶銷售。

但他有時確實獲得了很多尊重和名聲。
這意味著他有時會與億萬富翁企業家交往。或者至少當他說話時會被他們注意到。
因此,他與他們交往,但有點像窮親戚。來自錯誤軌道的鄉下表親。

但他如何看待這種能動性呢?
請記住,大多數低能動性、高智力的知識分子是作為神童長大的,他們被視為一種表演海豹,因為完成智力任務而受到表揚(為獲得誇獎而學習)。這種讚揚往往擠佔了其他人本該擁有的資源,那些普通、不那麼有天賦的孩子通常就失去了很多機會,甚至失去某個工作的努力機會、獲得社會正確行為的讚揚機會,甚至失去了父母的愛。

所以,這些所謂神童長大後,會透過智力能力的鏡頭看待整個世界。對他來說,“才能”是智力的同義詞,他自我價值的主要支柱是透過展現這種品質而獲得的讚揚和認可。

此外,雖然低能動性和對容易獲得自我強化的誘惑使得這些孩子在成年後從事學術追求,但當他們獲得知識聲譽時,他們通常已經相當年長,比他們開始旅程時更自信、更主動、更有主動性。

所有這些的重點在於:

  • 當知識分子與億萬富翁交往時,他們認為自己至少是平等的,但往往是優越的。
  • 畢竟,他們自己認為:對他們來說,智力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往往是最聰明人中的知識分子

此外,如果他們理解能動性的作用,他們會明白,如果他們在十幾歲和二十幾歲時就有現在的能動性,他們也可能成為非常成功的企業家。

  • 因此,他們傾向於認為自己與億萬富翁的唯一區別是機會

按照他們的標準,他們與億萬富翁的價值是相等的,那麼知識分子為什麼不應該擁有自己的數十億美元的商業帝國呢?

最後現實卻是沒有這樣的商業帝國,然後是嫉妒

他們如何處理這種嫉妒取決於他們的基本性格。

但是,他們通常不理解的是:

  • 數十億財富並不是對才能或對價值的獎勵。
  • 因為這些財富根本不是獎勵。
  • 生活不是學校,你不會因為成功完成課程或考試而得到金錢。

那些美元是對透過冒險建立的企業的價值評估。擁有這些企業實際上意味著控制它們。

這意味著億萬富翁的淨資產(如果有的話,這是一種人為的計算)並不等同於你中產階級支票賬戶中的美元。它是你負責駕駛的船的噸位的衡量。

那些數十億高度理論化的美元不是來自價值。它們來自生活歷史,來自一些人年輕時開始併成功導航的路徑,結合了技能、智慧和純粹的運氣。

企業家所居住的世界不是一個像學術界那樣有組織的、有圍牆的城市,在這個有圍牆的城市中,中央權威會根據一個標準來衡量以及分配知識分子應得的獎勵(根據教授們的發表論文數量評職稱和發工資)。

企業家所居住的世界是一個荒野,如果你不走運,颱風都能把它吹走。

所以,試圖透過證明你比億萬富翁更聰明、更有價值來貶低企業家是沒有意義的。

總之

  • 大部分知識分子對自己陷入了“高智商”的認知陷阱而不自知。

網友:

  • 沒有基礎研究就沒有上面的果實
  • 但是,只有結了果實,才知道之前研究是基礎研究,否則之前研究是一種表演,智商秀而已。
  • 知識分子和企業家位於文明的不同上下文:前者表演,後者收穫。兩者都不能偏頗,也不能崇儒輕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