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幸的事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培養有用的人!

weixin_34117211發表於2019-01-28

近日,我讀了一篇米學君的文章,名為《底層應試教育、中產素質教育、頂層精英教育,美國的今天是中國的明天?》。

我覺得該文分析得挺深刻的,收穫不小,特來與大家分享。

為了探究素質教育真相,米學君蒐集了大量素材資料,通過對比美國教育,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美國目前的教育模式可以理解為:“底層應試教育、中產素質教育、頂層精英教育”

1. 底層:應試教育

美國社會底層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娃夠著一個飯碗。

在美國教育界有一種叫KIPP的教育組織,它是一種針對貧民區孩子的公立學校。

可這種KIPP學校的核心就是考上大學,你看應試教育的兩個基本點叫:WORK HARD,BE NICE——就是努力學習,好好做人。

底層的教育,跟我們中國應試教育的那些學校是一模一樣的,沒有素質教育!


2.中產: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在美國》這本書中,提到相比中國的教育注重“教”與“訓練”的過程, 美國教育更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個性,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這樣的學校培養孩子,更多的是素質特長或者更多的才藝,你得唱歌跳舞、畫畫,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口語表達的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組織人群的能力、還有探索問題的能力。

但是請注意,這樣的素質教育仍然不是培養頂級精英的,他培養的是一箇中產階級人格,啥意思,用萬維剛的話說,這叫培養工藝品。

就是給自己的娃披金戴銀,來創造更多的才智,讓他變得更加的優秀,這樣他將來到社會上之後才能被挑選,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叫中產階級的教育,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素質教育。

這樣在素質教育的強壓下,家長和孩子比單純地接受應試教育其實是更累的,因為他們除了學業考試之外,還要兼顧更多。

因此,家長在週末時間,不是在培訓班,就是在送孩子去培訓班的路上。

3.頂層:精英教育

說完底層、中層,就會有頂層,這個階層屬於社會的少數派。

在美國頂級精英的教育是什麼樣呢,這種教育往往是由私立學校來承擔的。

他的核心使命不是讓娃“變得更好”,因為“變得更好”是為了被人挑選的,他們那個階層是“挑選別人”的人。

他們為什麼要懂怎麼做PPT?根本不需要!所以這不重要。

真正頂級精英教育核心只有一條,就是培養他們的決策能力。

這樣的學校往往也不講究什麼紀律,為什麼?他們的觀念是:你是你的船的主人,開快開慢你自己決定;我們要教你的就是:學會怎樣決策你的快慢。

在這樣的學校,你要上歷史課,老師就不會佈置拍什麼電影了,那都是中產階級娃的事,老師往往會引導這樣的討論。

比如說在博羅奔尼撒戰爭期間,伯利克里他犯了什麼樣的錯誤,而雅典公民又犯了什麼樣的錯誤,這樣的討論可能持續一天,這種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要讓孩子學會怎樣選擇和改變世界,這才是頂級精英的教育。


老錦反思:

米學君總結的美國的教育分層“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精英教育”,讓我想起了鬼谷子的一段話:

“上等人用人之智,中等人用人之能,下等人用己之力”。

我的理解是,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區別在於:

下等人是單打獨鬥的,努力成為被挑選的有用的人;

中等的人呢,是能夠凝聚團隊,管理別人能力的人;

而上等人卻是決策指揮,運用別人智慧的人。


隨著科技和社會現代化的發展,機構日趨扁平化。

絕對等級森嚴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界限,已經日漸模糊!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未來潮流的引領者,絕對是那些具備領導力的人才——善於決策、組織和使用各種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人。

因此,我們培養子女,不應該停留在培養一個有用的人的層次;

在競爭中勝出,等待被挑選,找到一個好工作,這個仍然屬於打工者思維層次;

我們更需要培養的是,一個具有獨立自主精神,具備領導組織能力的人;

這種人能夠組織和利用一切資源來實現主動作為,這就上升到了創造者或是創業者的思維層次。


參考文章:米學網《底層應試教育、中產素質教育、頂層精英教育,美國的今天是中國的明天?》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1cb0698a4ecf

來源:簡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