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天的論文,又看看窗外,很難不讓人感慨一句,太可惜了,春天了,氣溫上來了……

如果還是數九寒冬,很難不立刻放下手機開啟窗子享受一下大自然送來的延壽饋贈啊哈哈(不是。

今日,《自然·衰老》雜誌發表了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科研團隊的新論文,研究者們發現了低溫促進壽命延長的背後機制,適當的溫度降低能夠啟用細胞對異常蛋白的降解,暴露於36℃下的人類細胞能夠顯著減少病理蛋白聚集和神經變性。

這意味著低溫可能不僅是衰老的解藥,還為亨廷頓病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等與異常蛋白積累有關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向。

論文題圖

剛才說要吹寒冬冷風純屬開玩笑,極端低溫有害無益,不過適當降低溫度的確能夠為生物體提供有益影響。實際上,無論在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中,都發現降低體溫能夠延長壽命。

此前的研究發現,相較標準溫度20℃下的線蟲,在15℃生活能夠顯著延長線蟲壽命;齧齒動物暴露在較高的環境溫度下,體溫升高0.5℃,壽命就會顯著縮短,而降低0.5℃,反而可以延壽。

這種溫度與壽命的關聯在人類中也是存在的,而且有趣的是,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體溫平均每10年就下降了0.03℃,與此同時人類壽命也有大幅度增長,不能說二者之間毫無關係。

溫度與壽命的神秘聯絡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超過一個世紀,但是背後的為什麼仍舊懸在頭頂。曾有研究者猜測,低溫引起的延壽源於低溫下化學反應和新陳代謝速率的降低。不過一些研究證據卻顯示,這種被動的變化無法解釋一切,期間一定存在主動的調節過程。

此次科學家們將目光放到了蛋白酶體上。根據之前的研究成果,低溫能夠啟用線蟲中維持細胞穩態的分子伴侶和相關細胞功能,而異常蛋白積累也參與了很多衰老相關疾病的發展

由於低溫會影響線蟲發育,所以研究者們將線蟲在25℃下培養至成年,才將它們分別轉移到不同的溫度環境下。實驗結果發現,相較25℃20℃,在15℃下生活的線蟲中,胰蛋白酶樣蛋白酶體活性顯著增加了。

15℃顯著增加了線蟲胰蛋白酶樣蛋白酶體活性

進一步分析發現線蟲中psme-3表達增加,也就是人類PA28γ/PSME3的同源物,是一種蛋白酶體啟用因子

在低溫下過表達psme-3能夠增強蛋白酶體活性,但在標準溫度或高溫下就不會了,後續分析發現,這受到上游冷敏感通道TRPA-1的調控。

抑制psme-3則會消除低溫的延壽奇效,同樣,這在其他溫度條件下就不成立了。

抑制psme-3抵消低溫的延壽效果

PSME3的作用範圍相當大,它在各種組織中廣泛表達,且分別敲低生殖細胞、神經元、腸道、肌肉等組織中的psme-3都能影響低溫的延壽效果。

那麼它具體做了什麼呢?

PA28γ啟用蛋白酶體能夠誘導蛋白降解,這是細胞清理垃圾的一環,如果該過程失調,就會導致異常蛋白在衰老過程中積累並最終損害細胞功能。

研究者線上蟲中觀察了亨廷頓病相關蛋白polyQ67肽的積累,發現標準溫度下,可以觀察到polyQ67的顯著積累,25℃下積累進一步增加,而15℃能夠顯著減少polyQ67積累

低溫能夠顯著降低病理蛋白積累

研究者還測試了ALS相關蛋白FUS,低溫同樣能夠減少它的聚集。

那麼人類呢?

人類可適應不了15℃,人類正常體溫在36.5℃37℃之間,低於35℃就會誘發低溫症,不過當人類睡著的時候體溫可以平穩下降到36℃

因此研究者選擇36℃作為我們適合的低溫。和線蟲一樣,36℃下培養24小時的HEK293細胞中胰蛋白酶樣蛋白酶體活性也有所增加,且同樣能夠減少polyQFUS蛋白的聚集

研究者還在iPSC衍生的神經元中進行了實驗,發現低溫能夠顯著改善FUS蛋白積累帶來的神經元變性表型

低溫下FUS聚集導致的細胞凋亡(紅)更少

寫到這裡我想了想,我們們人類作為一個恆溫動物,體溫的自我調節機制還是挺強的,光靠吹冷風應該不太容易降低體溫,不如……就還是多睡幾覺吧!

參考資料:

[1]Lee, H.J., Alirzayeva, H., Koyuncu, S. et al. Cold temperature extends longevity and prevents disease-related protein aggregation through PA28γ-induced proteasomes. Nat Aging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3-00383-4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