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素食主義(Vegetarianism)、純素食主義(Veganism)逐漸成為潮流。這種新型的飲食方式要求人們減少或停止肉類的攝入,以期達到對健康的改善。逐漸地,這也代表了一種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態度。有部分研究表明,在某些人群中素食者相較於非素食者有較長的預期壽命然而,對此學界仍有很大的爭議。

從舊石器時期開始,對肉類的攝入就佔據了人類飲食的重要部分。有研究表明,肉類作為一種高質量食物來源,對人類大腦容量的增加起到推進作用。同時,消化肉類僅需要較短的腸道,這進一步推高了人類的腦重量佔體重的比值[1]。從食物來源上來說,攝取植物或穀物也僅在農業開始後(約11000-9000年前)才有可能,而且受季節、氣候的制約大。而肉類卻可以從大小狩獵動物,魚類,甚至昆蟲中獲取,成為全天候全年都可得到的食物來源。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肉類可以提供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比如維生素B6,B12,K等,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如鐵,硒,鋅等。

為了給肉類飲食“正名”,釐清肉類攝入對人群預期壽命的影響,研究者從聯合國相關機構調集了超過170個國家的資料(覆蓋全球90%國家),進行了系統的統計學分析[2]。

這項研究於2月22日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上,題為:“Total Meat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ife Expectancy: A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 of 175 Contemporary Populations”。

首先,從總體資料出發,研究者發現肉類攝入與人群預期壽命呈線性正相關,而與5歲一下兒童死亡率呈指數負相關。其次,研究者將全體國家按照地域分佈劃分成六個組別,分別是非洲,美洲,東南亞,歐洲,東地中海區域以及西太平洋區域。在非洲,美洲,歐洲,東地中海區域以及西太平洋區域中,肉類攝入與人群預期壽命的正相關性仍然成立。而在東南亞組中,人群預期壽命隨著肉類攝入的增長而增長的趨勢消失了。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東南亞國家人們的飲食方式和壽命水平都相當接近,從而這兩者的相關性趨勢無法通過統計學模型檢驗出來。

接下來,研究者將更多的自變數加入模型中,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 PPP)、碳水化合物攝入、總能量攝入、城市化水平,以及人群肥胖程度。他們發現將這些變數控制在同一水平後,肉類攝入與人群預期壽命仍呈顯著正相關。而當排除肉類攝入與其他五個變數的影響後,碳水化合物攝入與人群預期壽命並無相關性。

為了進一步說明提高肉類攝入能延長人群預期壽命,研究者將這兩者的關係在不同肉類攝入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地理分佈和文化背景的組別中進行了統計學分析。他們發現不管是在低肉類攝入水平還是高肉類攝入水平的組別中,該觀點仍然成立。

總體來說,該研究表明了吃肉多的人群有著較高的預期壽命與較低的兒童死亡率,並且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總能量攝入、城市化水平,以及人群肥胖程度無關。

研究者推斷,實行素食主義的人能保持健康的原因,可能在於他們攝入了額外的營養素補充劑,或者未完全或者一貫地保持吃素的方式。很多實行素食主義的人並不是從小就吃素的。而在成人階段吃素,營養素攝入限制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比在青春期時小不少。

另外有一項涵蓋了超過50個國家的218,000位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經常性地攝入未處理的肉類(指未經醃漬,調味或燒製的肉類)有助於減少早亡風險並增加預期壽命[3]。

也許,肉食與素食本身不存在優劣;以什麼方式吃,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Leonard WR, Robertson ML.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human nutrition: the influence of brain and body size on diet and metabolism. Am J Hum Biol. 1994;6(1):77–88. doi:10.1002/ajhb.1310060111

2.You, W., Henneberg, R., Saniotis, A., Ge, Y., & Henneberg, M. Total Meat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ife Expectancy: A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 of 175 Contemporary Pop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 2022;15, 1833-1851.

3.Salim Y. Components of heart healthy diet may differ from what was previously thought, in European Society for Cardiology. Munich; 2018.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