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華爾街科技眼發表於2023-02-22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文/ 彭藝信 曾嘉怡 楊曉羽 郭楚妤

編輯/cc

 

中國跨境電商獨角獸SHEIN (希音)一向悶聲賺大錢,不過《金融時報》的一則報導,還是將其最新動向公之於眾。

 

按照此報導的說法, SHEIN2022年利潤已達到48億元,且連續四年盈利, 預計到2025年,公司營收將翻一番,達到585億美元。目前,該公司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IPO,近期尚在積極接觸投資者。

 

被稱為最神秘的跨境電商公司的SHEIN成立於2008年,創始人是許仰天(Chris Xu),其在創業之初的四年主要做跨境婚紗生意。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到了2012年,許仰天逐漸發現女裝市場的商機,開始逐步轉向以此為主打的快時尚業務。 和其他快時尚服裝平臺相比,垂直、低價、款式豐富,是SHEIN的最主要特徵。有資深海淘客總結道,淘寶像是一個集市,SHEIN則更像多年前的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

 

實際上,最初SHEIN團隊就是將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的服裝拍照發到網上,若是有顧客相中衣服下單,SHEIN團隊才會向批發商採購。

 

這樣看似缺乏技術含量的“二道販子”的做法,竟然受到海外市場熱捧。2014年SHEIN網站的銷售訂單量已經達到500萬單。

 

SHEIN被商業世界所關注則是從2020年開始。當時全球新冠疫情暴發,SHEIN的存在滿足了Z世代(20歲左右的年輕人群體)時尚不中斷的需求,順勢便火了起來。SHEIN在美國市場反響強烈——SHEIN 一度打敗了亞馬遜,成為全美下載量最多的購物App,同時在美國快時尚市場佔據30%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SHEIN還在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分別開設有相應地區的網站。目前SHEIN已經在54個國家和地區的ios購物應用排行中登頂。

 

電商平臺應有的樣子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曾提到電商平臺競爭的核心三要素,即價格、品質和服務。對號入座來看,SHEIN好像一樣不差。

 

首先要提到是價格優勢,開啟SHEIN頁面不難發現,其主營的女裝產品價格普遍在10美元以內,各品類暢銷款價格也只是十幾美元。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對於服裝和快時尚行業,款式豐富和個性化產品的體系等同於產品品質。SHEIN每日上新款式約3000款,每週上新款式近2萬款,豐富的SKU保證了網站的時尚性和前沿性。

 

而服務上,時尚使用者更是感覺到“被重視”。為了提高和穩定使用者存留度,SHEIN採用了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該模式比傳統電商平臺更具個性化。企業自己建立獨立站運營使用者,利用AI對當地市場進行考察,選擇KOC進行帶貨,在TikTok、Facebook、Instagram上與使用者進行互動。

 

與此同時,面對服飾類產品退貨率普遍高的事實, SHEIN的退貨期限甚至長達45天,比同類競爭平臺多38天,這無疑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增長模式被後浪複製

 

支撐SHEIN具備三大優勢的則是其背後的數字化供應鏈。SHEIN的供應鏈體系覆蓋面料、成衣、倉儲、物流等供應鏈全流程。 供應鏈結合實際業務場景,採取小單快返的模式。小單快返指的是先生產小批次產品進行市場測試,透過終端的資料反饋,對爆款快速返單並增加生產訂單。這樣既實現了按需定製也從根源上解決了庫存積壓的問題。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小單生產是SHEIN招募供應商的基本要求,供應商需要接受最低訂貨只有100件的要求。

 

SHEIN生產供應鏈基本都在廣州番禺。SHEIN在距離其番禺總部兩小時車程的區域內的供應商超過2000家,其中核心服裝廠供應商有300多家。SHEIN將辦公室設定為生產供應鏈的中心,透過一個軟體系統指揮這些服裝工廠快速響應。

 

有意思的是,這些散落在城中村中的服裝小廠,有的是夫妻店,有的只有三兩員工,有的甚至都沒有縫紉機,只承攬手工活, 但這裡卻成了全球時尚的發源地。

 

微信群 發個衣服領子照片,就有領了活的廠商連夜腳蹬縫紉機趕製。和大型服裝廠專業且漫長的生產流程相比,SHEIN的供應鏈溝通效率極高,很多時候,一款服裝從設計到生產環節最快只需要3天時間。船小好掉頭的供應商“隊伍”,保證了SHEIN的效率。

 

以快時尚行業設計、打版、生產、上架的週期來看,ZARA是14天,主打長銷基礎款的優衣庫則從之前的半年宣佈提速至13天,但SHEIN只需要7天。SHEIN全球銷售的95%的商品從設定在佛山的中心倉直郵,存貨週轉天數僅30多天,而中國出口至東南亞的跨境電商備貨海外倉的,就算一天只更新十幾個SKU,平均存貨週轉天數也高達120天以上。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對於這些服裝作坊而言,SHEIN則是個可信賴的甲方和金主爸爸。SHEIN的結算週期僅在一個月左右,對於資金週轉有困難的廠商,還會提供一定的資金幫助。

 

靈活利用小廠、小作坊,對於沒有雄厚集團背景和資金實力的SHEIN來說可能是特定發展階段的權宜之計,其最終的目的是“降本”、“提效”,但有意思的是, 這樣的生產模式與製造行業很時髦的提法“柔性製造”不謀而合。

 

和柔性製造相對的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剛性製造。以服裝行業為例,傳統的剛性製造生產環節繁雜、週期長,造成了難以消化的庫存積壓問題。柔性製造則是按需定製,生產週期短且生產成本低。

 

據京東集團內部人士透露,SHEIN是京東旗下零售SaaS解決方案服務商商羚調研和學習的物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SHEIN的商業模式頗為神秘,成為眾多電商企業和商學院研究的物件。

 

不過SHEIN所謂的柔性製造是否具備不可複製性,還要畫上一個問號。業內普遍認為,實際上SHEIN的成長模式被破解後,可能被其他品牌趕超。

 

Temu就正在走SHEIN的路,並逐漸有讓SHEIN無路可走的趨勢。Temu複製SHEIN的發展模式,且在拼多多的扶持下,發展勢頭更猛。Temu在去年9月首次登陸美國市場後,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登上為美國谷歌和蘋果應用程式商店的10月下載榜榜首,超越了SHEIN。(詳情見:拼多多忙“洗白”)

 

高估值曇花一現?

 

SHEIN的估值也呈現先揚後抑的態勢——2013年6月,成立5年的SHEIN完成A輪融資,估值達到500萬美元,到2022年4月F輪融資的時候,估值增長了2萬倍,達到1000億美元,中間只隔了9年時間。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2023年初,SHEIN的估值就縮水了三分之一,從1000億下跌至640億美元。

 

千億和640億美元,哪個估值更合理?公開資料顯示,SHEIN2020年-2022年GMV分別為100億美元、200億美元、300億美元。同期收入則為100億美元、157億美元、240億美元。GMV和營收之間未有太大的鴻溝,說明平臺的轉化率和退貨率都較低,商品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可,有一定的成長性。

 

但按照電商企業普遍的採用的市銷率模型來計算——  2022年SHEIN營收為240億美元,估值則為1000億美元, PS倍數達到4.1,這在電商行業是很高的。估值回落至640億元美元則是擠掉部分市場情緒賦予的泡沫之後。

 

首先來看,從去年開始,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小,大家迴歸線下消費,線上的紅利也就減弱了。SHEIN營收的增速,也在逐年下滑:2020年之前,SHEIN連續8年營收增速超100%,其中2020年增速高達211%,但到了2021年營收增速開始下滑,2021增長60%,2022年則為52%。

 

此外,目前宏觀經濟形勢,對企業的整體估值極為不利。疫情及俄烏戰爭的疊加影響,讓歐美經濟低迷,甚至出現衰退趨勢。一級市場投資變得謹慎,歐洲科技金融巨頭Klarna,估值從456億美元打骨折至67億美元,縮水85%。 反觀SHEIN估值的回撥,和大環境有直接關係。

 

SHEIN被“偷師”,高估值難再現?

 

對於投資人而言,SHEIN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極致地發揮了國內供應鏈的優勢,卻沒有讓自己陷入國內的殘酷競爭泥淖裡,而是從一開始就瞄準了門檻相對較高,同時競爭壓力也較小的外貿與海外市場。 但目前出海電商業務逐漸有紅海之勢,京東國際、拼多多對海外業務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除了外部競爭,SHEIN也將面臨新的發展階段下的合規問題。SHEIN長期以來以快速複製全球時尚為核心競爭力,因為設計版權問題,SHEIN頻頻被起訴。根據公開記錄,在過去四年中,SHEIN在美國至少50在起聯邦訴訟中被列為被告,指控商標或版權侵權。就在2022年7月,SHEIN就因抄襲被索賠超1億美元。此外,SHEIN供應鏈用工的合規性問題也不容忽視。 2022年年底,SHEIN被指控在供應鏈中虐待勞工,滾石樂隊終止與其的合作。

 

有公開報導稱,缺乏背景的獨角獸企業SHEIN目前面臨著自身利潤不足以支撐擴張增長的壓力,所以才不得不向一級市場融資。但就目前來看,能否在發展關鍵期再獲資本市場的青眼、獲得足夠的融資是關鍵問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3934/viewspace-293636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