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應當學會“偷懶”

atliwen發表於2018-08-09

我們每個人都是懶惰的,社會形態也是在往更加方便快捷方面發展的。

 

程式設計師應該學會“偷懶”。

 

科技的發展,帶動了勞動力的解放。

 

原先社會中,需要80%的人力投入到土地上,才能滿足人類的食物需求。

 

通過各種工具的改良,與“工業革命”,這個比例進一步縮減。

 

釋放大量勞動力,行程了新的階級“工人階級”

 

開發程式通常都是為了將繁重的工作通過計算機來將工作簡化,釋放勞動力。

 

而開發者也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釋放自己的勞動力,給自己更多時間。

 

程式設計師可以通過各種工具與平時積累的專業知識,將自己的勞動力更加釋放。

 

管理者可以勁量按照每個開發者的知識偏向來劃分任務。

 

舉例:

       • 規範日誌記錄形式,使用日誌收集框架,統一收集日誌,提供快速搜尋查詢:

      

              ○ 原先的情況下,查詢日誌需要登入伺服器,開啟檔案,搜尋關鍵資訊,日誌記錄不規範幾乎狠難定位問題點在哪裡。

      

              ○ 日誌記錄規範後,通過查詢 瀏覽器查詢日誌框架,使用全域性ID 就可以快速查詢到 整個請求的生命流程。可以快速定位問題點。

             

       • 鼓勵編寫單元測試

      

              ○ 單元測試的編寫雖然會佔用開發者一部分時間,但是與沒有自測的程式交由測試人員測試,測試人員提交BUG,開發者修改BUG。這一種流程,開發者所需要投入的勞動量,要比編寫單元測試自測通過後要高的多,同時整體時間的佔用也會多不少。

             

              ○ 原因有幾點

                     § 一個功能開發完成編寫單元測試的時候,是開發者對這個功能最瞭解的時候。

                     § 修改測試人員提交的BUG,需要定位BUG 問題原因,重現BUG,回憶與重新整理功能執行流程。

      

              ○ 可以提供開發工具的外掛來快速的生成單元測試類

      

       • 常見問題與已經發生的問題行程文件記錄:

      

              ○ 一個問題出現一次,那麼就很可能出現第二次。

             

              ○ 解決第一次問題從判斷問題點到解決問題,可能需要幾個小時。這是可以理解的。

             

              ○ 第二次出現同樣的問題,通常是與第一次問題發生時間相隔有段時間之後。很難回憶起第一次是如何處理問題的。很可能需要將第一次解決的方式在進行一次,同樣需要幾個小時。

             

              ○ 將問題記錄成文件之後,發生同樣問題可以有快速得到解決方式。處理問題的時間可能在半個小時之內或者更短。

             

             

這些都是“偷懶”的方式。

 

 

通過一定“偷懶”的方式,我們不光可以減輕的勞動量,也更加提高勞動質量,同時也在提高問題解決時間。

 

李 文   

2018-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