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近日,匯豐銀行宣佈其客戶賬戶在10月4日至10月14日期間遭到攻擊,約1%的美國客戶的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資訊被洩露。
匯豐銀行表示,此次黑客入侵事件是由登入憑證攻擊造成的,即黑客通過從其他途徑獲得的客戶個人資訊,從而入侵匯豐銀行賬戶。
匯豐銀行(中國)稱:“此次資料洩露事件僅與美國有關。同時,匯豐銀行通過增強賬戶登入和身份驗證的流程,為所有個人和企業銀行賬戶的數字化服務提供了進一步安全保障。”
然而,匯豐銀行的使用者資訊洩露只算今年資料洩露的冰山一角。
2018年,資料洩露到底有多氾濫?
1月,印度10億公民身份資料庫Aadhaar被曝遭網路攻擊,該資料庫除了名字、電話號碼、郵箱地址等之外還有指紋、虹膜紀錄等極度敏感的資訊。
3月,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國泰航空的940萬名乘客記錄在一次資料洩漏事件中被盜。
5月,新加坡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個人資料洩露事件,150萬個SingHealth患者記錄被訪問和複製。
9月,一個可公開訪問的MongoDB資料庫被發現,包含43.5GB的資料和近1100萬的Yahoo電子郵件地址。
......(還有一大波正在載入).....
資料資訊,很重要嗎?
據《紐約時報》和《英國觀察家報》報導,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與 2016 年川普競選團隊合作,在未經使用者許可的情況下,Cambridge Analytica獲取了 5000 名 Facebook 賬號的資訊,並將之濫用於 2016 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的政治廣告,利用個人檔案建立起個人資訊系統,預測和影響民意的選擇,來幫助自己贏得大選。
有人說,川普的勝利是網際網路的勝利,是大資料的勝利。
舍恩伯格有一本談論大資料的書,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大資料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大資料到底會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舍恩伯格在書中舉了亞馬遜的例子,早期亞馬遜僱傭了一群書評家為讀者薦書,後來發現通過演算法,即集合一群對圖書質量的判斷能力遠不如專業人士的普通讀者的口味而推出的書單,經過分析並將不同的書單按使用者的社交網路進行推送,卻能帶來更多的購買人群。
於是,亞馬遜就把書評家們都解僱了,這就是“大資料”的應用。
“大資料”或許將顛覆人們現有的做事邏輯、思維方式。這或許也是個人資訊資料洩露的重要原因,誰擁有資料,誰就在財富面前擁有更多的主動權,這樣的經濟利益驅使一些人從非法的渠道獲取人們的資訊資料。
我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像奧威爾的小說《1984》鎖描述的那樣,有一個老大哥正在注視著你。而今天的生活裡已經不止一位老大哥了,隱私資料背後的暴利讓更多失去價值判斷的人選擇去做一個偷窺其他人生活的”老大哥“。
提高保護隱私資料的時刻,真的到了。你,做好準備迎戰了嗎?
參考來源:
- End -
更多資訊:
1、世界最快DNS服務-1.1.1.1的六大裝置操作指南(含視訊)
2、5秒破解office!“天府杯”國際網路安全大賽360衝上榜首
3、
僅需15分鐘,ATM機就可被攻破
4、Google 跨裝置作業系統Fuchsia或將支援 Java,Android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