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新模式:敏捷開發
做軟體開發的同鞋可能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敏捷開發,但是實際採用這種開發模式的專案場景可能就比較少了,今天針對敏捷開發能實際解決的問題做一個基本的介紹,讓有興趣的小夥伴能對敏捷開發的內涵有個基本的認識。
軟體開發存在些什麼問題?
硬體世界的突破與發展速度逐漸趨緩,軟體世界的需求扶搖直上,面對環境的瞬息萬變,再加上對各類軟體質與量上的快速需求,以往有時間慢慢處理的問題,越來越難以即時處置,例如:
.客戶連需求都講不清楚,分析師只好也不清不楚的混過
.客戶的需求一變再變,設計也只好一改再改
.開發時程的估計有兩種方法:擲茭 & 閉著眼睛喊
.專案準時關閉?你求神保佑吧…
.加班是必需的,傷肝是正常的,誰叫你入錯行
.我們PM的全名是Post Man,把客戶的郵件轉寄工程師,再把工程師的郵件回寄客戶
.那個誰誰誰呢?唉!人又被其他專案拉走了…
.交付給客戶的每個版本,開發週期越來越長,卻依然覺得時間緊迫
.無法依據原始規劃,如期產出最終成品
.版本交付時,仍存在明顯缺陷,雙方都不滿意
.開發時間很長,過程中需求不斷變化,致使初始規劃顯得很不正確
.規劃趕不上變化,新的需求很難加入原始規劃中
.為能如期達交,往往開發人員會犧牲質量
.極重的開發壓力,讓所有人員心情沉重,士氣受創
為何要匯入敏捷開發?
原有的設計流程通常是預測性(Predictive)或稱順序式(Sequential)的設計流程,它啟動時的假設情境是—已建立完整的願景,願景中所有的需求均已定義清楚,同時已策劃出實現願景的詳細計劃(戰 術),換言之,原有的設計流程是基於下列假設條件而進行規劃的:
需求不會變更,而且已被完全理解,所以設計初期就應明確所有需求。
專案開始前,即可確認預計要採用的「技術」,該技術是足夠的且能發揮正常功效以完成整個設計。
“人”可以像機器一樣可預測並且能夠可靠工作。
只有計劃能以“精準並且保持需求不變”的情境為前提,開發前期用於計劃的投入才有價值。
可惜的是,某些設計專案,在期初通常只有大方向,客戶往往也難以清楚表示“需求”,隨著開發的程式,客戶越懂越多,以前沒想到的需求往往就會隨時浮現。同時,新的技術層出不窮,可能真正要開發時,該項軟體技術已經過時。再加上開發人員的認知、技術、傳達、構思方式不僅人人不同,甚者,不同時間也會出現差異。這些林林總總的噪音加進來,讓過往著重初始規劃,與規劃完成後才進行分工設計的模式,不僅在開發前期投資很高,也感覺初始規劃顯得很不正確。
敏捷開發適用於實體產品的開發嗎?
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有幾個主要的情況,是難以採用敏捷開發的,包含:
在價格競爭的環境下,若試執行或塑模(Modeling)成本過高,我們是難以取得此項成本。
敏捷開發主要的精神在於較短的開發迴圈(建立在反覆式開發方式上)以及漸進式開發與交付。若試運轉的時間過長或取得運作結果的時效過慢,發現問題時可能機會已然失去。
顧客對產品缺陷的容忍度極低。如果今天你買了一輛汽車,每半年叫你回原廠做一次調整,你願意嗎?但觀察近年上市的軟體,都是初版發行後,會不斷的調適(debug)與升級,這也不知道是我們使用者真的擁有較大的容忍度,還是已被廠商洗腦而認為這是正常的。
所以敏捷開發較適用軟體開發,又稱為敏捷軟體開發。對於其他開發,雖然無法一體適用,但敏捷開發中所推薦的一些觀念與工具,仍可引用在其他型別的開發專案上,增進開發的績效。
敏捷開發的發展
2001年,十七名軟體開發人員聚會(因在美國猶他州的雪鳥度假村,俗稱雪鳥會議)討論1957~1997年間的一些讓開發不那麼沈重的方法與框架,並由Jeff Sutherland,Ken Schwaber和Alistair Cockburn起草,一同釋出了「敏捷軟體開發宣言」。
2005年,由Alistair Cockburn和Jim Highsmith領導的小組編寫了一份專案管理原則的附錄,即「相互依存宣告」,以便根據敏捷軟體開發方法來指導軟體專案管理。
2009年,Robert C Martin編寫了軟體開發原則的擴充套件,即軟體工藝宣言(Software Craftsmanship Manifesto),根據職業行為和掌握程度來指導敏捷軟體開發。
2011年,敏捷聯盟建立了敏捷實踐指南、敏捷實踐、術語和元素工作定義的演化開放式彙編,以及來自敏捷從業者社群的經驗指南。
2016年,將敏捷實踐指南進行調適並更名為「敏捷詞彙」
敏捷開發的基本精神
將產品開發工作細分微小化,因此大大的減少了前期規劃和設計的數量。
運用迭代(衝刺)這種短時間(1周~1月)的運作的模式來進行1至數個Story的開發與驗證。每個迭代都具有跨功能的團隊,包含了規劃、分析、設計、程式編碼、單元測試和驗收測試。在迭代結束時,將工作產品向利益相關者展示。透過上述方式讓整體風險分散與降低,並使產品能夠快速獲得反饋與適應變化。
迭代的方式,可能不會一次增加足夠的功能來保證可立即釋出使用,但是目標是在每次迭代結束時,有一個可用的發行版(最小化程式缺點)。
完整產品的釋出或新功能可能需要多次迭代。
敏捷開發的框架
如同我們所熟知改善活動有許多不一樣的手法,如QC Story、8D、VA/VE、Lean、DMAIC、DMADV‧‧‧等多種不同型別的框架,敏捷軟體開發的框架也因派別與視角的差異而有持續的發展,例如:自適應軟體開發(Adap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ASD)、敏捷建模(Agile modeling)、終極程式設計(eXtreme Programming :XP)、迅速應用程式開發、統一處理程式與動態系統開發法(DSDM)、Scrum法、看板(Kanban)法、水晶清透法(Crystal)、功能驅動開發(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 FDD) ‧‧‧,其中Scrum法是目前看到最廣泛被使用的敏捷開發框架。
敏捷開發的幾個重要作法
每個框架的發展都有其自成系統的工具與之搭配,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此處僅列出幾個在Scrum中較具特色的管理方法(此處不涉及軟體設計的專業技術):
迭代和增量式軟體開發:此為相對於傳統「瀑布式開發」的對立作法,瀑布式開發認為初期應有明確的需求與目的,故先做好完整的規劃,將總體目標分拆給不同的群體,各自群體努力工作,完成子系統,然後彙總進行測試。我借用一本書(敏捷開發的逆襲) 的作者Teddy Chen 的比喻來描述兩種不同的模式:切一塊蛋糕給人享用,應是縱切的,每塊蛋糕都有鮮奶油層、蛋糕層、水果層、布丁層‧‧‧(敏捷開發推薦運用基本版本+多次的迭代版本的釋出方式,讓顧客拿到的每個版本都是可以實際使用的)。而不應該橫切,單吃奶油或單吃布丁層,沒人會覺得吃到的是成品蛋糕。不幸的是,在很多時候,我們的開發設計,往往採用橫切法:需求定義>設計規劃>概念設計>各自分工從事細部設計>模型建置>彙整測試>設計修正>原型測試>放行。
非常短的返饋迴路和適應週期:敏捷的 Stand up(站立會議)或日常scrum作法,運用簡短的會議,讓團隊成員相互報告他們前一天(或階段)對於團隊的迭代(或階段)目標與成果、今天(或階段)打算做的目標以及他們可以看到的任何障礙或阻礙,進行資源調配與設計對應方案。頻繁的討論與分享,一有問題大家就會知道,也有可能獲得回饋,人員也不致覺得太孤單。
測試引導開發與結對程式設計(Pair-Programming):對由業務需求進行分析,分解為不同的Story。然後兩個人同時對某一Story進行運作,經過討論取得共識後,先由一人建構測試程式碼,這樣寫出來的測試程式碼就真實反映了業務功能需求。接著由另一個人控制鍵盤,編寫功能的實現程式碼。先寫測試程式碼,能夠讓開發人員明確目標,就是讓測試透過。Pair做事有很多好處,兩個人在一起探討很容易產生思想的火花,也不容易走上偏路。
持續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與客戶參與(Customer Engagement):敏捷開發中提倡持續整合,短時間(一天之內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整合,由於整合很頻繁,每一次整合的改變也很少,開發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或者產品經過一輪迭代後,能夠以最快速度得到客戶的反饋,即使整合失敗也容易定位錯誤。
小版本釋出(Frequent Releases):在敏捷開發中,希望而是儘量多的產品釋出頻率,一般以周、月為單位。這樣,客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到釋出的產品進行試用,而我們可以從客戶那得到更多的反饋來改進產品。
較少的文件(Minimal Documentation):簡單可讀的程式碼才是好的程式碼,我們的理想為,所寫的東西別人一看就能夠看懂。故而很少需要對程式碼進行補充註釋。
公開與合作(Collaborative Focus),在敏捷開發中,每個人都有權力獲得系統任何一部分的程式碼,基於互信與合作原則對系統進行最佳化。這樣每個人都能熟悉系統的程式碼,即使團隊的人員變動,風險也低。
自動化測試(Automated Testing):由於需要頻繁的迭代與驗證回饋,測試的時間與成本勢必增加, QA人員則需要有自動化測試的開發能耐。
最後,奉上案例:learun.cn
原文:windy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428300/viewspace-266433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淺談軟體開發模型之瀑布開發和敏捷開發模型敏捷
- 力軟敏捷開發框架幫您開發什麼軟體敏捷框架
- 敏捷開發專案管理軟體敏捷專案管理
- 小白科普:敏捷軟體開發(skycto JEEditor)敏捷
- 敏捷軟體開發的最佳資源敏捷
- 軟體開發流變史:從瀑布開發到敏捷開發再到DevOps敏捷dev
- 探討敏捷開發在軟體開發中的應用敏捷
- 敏捷開發——網際網路時代的軟體開發方式敏捷
- 軟體開發趨勢:敏捷開發框架,瞭解一下?敏捷框架
- 企業級軟體開發新模式:低程式碼模式
- 2022國產敏捷開發專案管理軟體敏捷專案管理
- 軟體開發:app軟體開發,pc端軟體開發,微商城/小程式開發APP
- 敏捷開發敏捷
- 軟體開發中的精益和敏捷 - Aram Koukia敏捷
- 軟體敏捷開發流程中的 Spike,Sprint 和 Takt敏捷
- 敏捷開發大家談(三)--敏捷開發技術在電子商務軟體中的應用(2)敏捷
- 敏捷開發--Scrum開發模型敏捷Scrum模型
- 敏捷開發框架敏捷框架
- 力軟(.NET)敏捷開發框架,讓開發變的更簡單敏捷框架
- 企業管理軟體開發新模式:拋開舊思維,輕鬆做系統模式
- 碎碎念研發01:敏捷簡史和幾種軟體開發模型敏捷模型
- 敏捷開發大家談(五)--敏捷開發的設計原則敏捷
- 敏捷開發相關敏捷
- 敏捷開發簡介敏捷
- 敏捷開發入門敏捷
- 初識敏捷開發敏捷
- 敏捷式開發管理敏捷
- 軟體開發2
- 軟體開發3
- 軟體開發模式模式
- 軟體開發流程
- LR.Net敏捷軟體開發平臺核心功能特點敏捷
- 測試人員如何在軟體敏捷開發流程中體現價值?敏捷
- 瀑布式開發和敏捷開發的區別敏捷
- 敏捷開發和傳統開發的區別?以及敏捷開發管理工具的推薦敏捷
- 社交app開發功能,社交軟體開發功能,社交app,社交軟體。APP
- 敏捷開發大家談(二)敏捷
- 敏捷開發入門教程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