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科普:敏捷軟體開發(skycto JEEditor)

書寫人生發表於2019-09-07
原文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tJzEQ87eaUdx7F2nR23oyw                

轉自:碼農翻身(微訊號:coderising)

敏捷的意思就是反應迅速,為什麼要反應迅速?看看那麼多996公司就知道了,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客戶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人家一個星期發一個版本,我們仨月才能憋出一個來,那還不被打的滿地找牙?

問題是如何才能反應迅速?  先來看一個場景:

1、殘酷的現實

軟體開發有一大難題就是 客戶腦子中的需求難於描述出來, 我們通常的應對方法是這樣:

先花上幾個月整理需求, 天天和客戶座談, 畫出幾百頁的流程圖, 寫出上千頁的文件, 最後把客戶都快搞暈了。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然後是詳細設計, 開發, 測試,我們強悍的技術團隊開始發動, 一切都嚴格按照計劃進行, 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 看來專案馬上成功結束了!

但是客戶的驗收測試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這個介面怎麼少了一個選項 ?
那個介面怎麼不能跳轉,那個功能需要給領導一個後門,還有,我的業務規則怎麼不能改?
什麼? 在程式碼中寫死了?唉,你們做的系統啊,根本就不能用!

每個人都很鬱悶,幾個月的辛苦開發看來要付諸東流了。

從這個場景中能看出的是, 我們從客戶那裡得到的需求描述和需求文件, 其實離客戶真正想要的軟體還差的很遠。

在瀑布式的開發模式下,驗收測試發現的問題,要想改正代價是非常高昂的。

2、改進

一個想法自然而然就浮現出來: 為了避免到最後習慣性崩盤,能不能讓客戶經常性的做驗收測試?

讓他們經常性的去使用一個可以工作的軟體, 從而告訴我們那些地方還有欠缺 ? 那些地方做錯了?  這樣我們可以迅速的修改, 這樣我們就會輕鬆多了 !

我們可以把軟體開發劃分成一個個小的開發週期, 例如每個週期就兩三週時間, 在這兩週之內我們完成一個或幾個功能, 然後就讓使用者去試用, 有問題立刻反饋,在下一個開發週期馬上改掉。 這樣就可以逐步逼近客戶的最終目標。

這還帶來了一個額外的好處, 不用花費巨長的時間來分析,整理冗長的需求文件了。

聽起來很美是不是?  但是仔細想想這裡邊的問題很多。

1.  拋棄了冗長的需求文件, 但還是得描述需求啊

需要發明一個簡單的、主要用來促進客戶和開發團隊溝通的描述形式,  這個新的形式叫做 使用者故事, 這裡有個使用者故事的例子: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這是一個卡片, 背面還會記錄下針對需求的討論和驗收標準。

使用者故事主要彰顯的是: 誰做了什麼事, 帶來什麼商業價值。

2.  怎麼決定每個小開發週期(我們稱之為迭代吧)要開發的東西?

使用者故事得有估算, 得有大小, 太大了一個迭代開發不完 , 還得拆分一下。
我們需要對需求按照優先順序進行排序, 按照優先順序從高到低的原則來開發。

3. 不要架構設計了嗎?

一上來就按優先順序選擇需求, 直接進入迭代開發, 把架構師撂在一邊,合適嗎?

架構工作肯定還是需要的,在正式的迭代週期開始之前需要架構設計, 但是和設計出面面俱到的架構設計不同, 我們更需要演進式的架構, 隨著迭代的推進而進化。

4. 那詳細設計怎麼辦?

在每個迭代開始的時候,團隊在一起把這些使用者故事給拆分成一個個小的任務, 這個拆分的過程就相當於詳細設計了。  對於一些特別複雜的,例如演算法, 當然可以寫文件,幫助大家理解。

5. 由於是迭代式開發, 這個迭代週期修改上一個迭代週期的程式碼在所難免, 怎麼保證不破壞原有的功能? 總不能每次都手工重測一遍吧?

這個絕對是一大難點, 答案就是自動化的迴歸測試, 包括單元測試和功能測試。

開發人員寫程式碼的同時,也要寫下自動化的單元測試,   測試人員需要開發自動化的功能測試, 這樣一旦有了程式碼的修改,就可以執行它們, 檢查現有功能有沒有被破壞。

像持續整合這樣的基礎設施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每小時,甚至每次程式碼提交都會觸發編譯,打包、部署、測試這樣的過程。

6.  這麼短的開發週期, 測試人員怎麼測試啊?

開發和測試需要同步進行, 當開發在澄清需求的時候, 測試需要參與, 當開發在編碼的時候, 測試人員在編寫測試用例,等到一個使用者故事開發完,馬上就可以投入測試。

7. 看來開發、測試之間需要緊密的協作, 它們之間怎麼溝通?

肯定是面對面的溝通, 有問題就跑到對方的座位那裡去問,大家的座位最好在一起, 扭頭就可以討論,   儘可能減少效率不高的電話、QQ/微信等工具的使用。

開發團隊每天都開一個15分鐘左右的站會, 展示自己的進展和計劃, 讓進度保持透明,  及時暴露問題,解決問題。

8. 客戶什麼時候可以做驗收測試?

隨時歡迎, 但是我們更傾向於迭代結束以後, 這時候功能會穩定下來, 我們會給客戶做一個演示, 告訴他這個迭代完成的工作, 邀請他也測試一下軟體, 給我們反饋。

當然客戶可能會發現問題, 甚至提出新的需求, 我們表示歡迎, 我們要和客戶合作,而不是對抗。

除了給客戶演示之外,我們自己還會反思一下,看看有那些地方做的好,要繼續保持;  那些地方做的不好, 要持續改進。

估計你也明白了,這種看起來很美的迭代化開發方法實施起來挺不容易的, 如果我們給它起個名字的話, 可以叫做:敏捷軟體開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7338/viewspace-265636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