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是非常流行的軟體開發方法。據統計,2018年90%的軟體開發採用敏捷開發。
但是,到底什麼是敏捷開發,能說清的人卻不多。本文嘗試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解釋敏捷開發。
一、迭代開發
敏捷開發的核心是迭代開發(iterative development)。敏捷一定是採用迭代開發的方式。
那麼什麼是"迭代開發"呢?迭代的英文是 iterative,直譯為"重複",迭代開發其實就是"重複開發"。
對於大型軟體專案,傳統的開發方式是採用一個大週期(比如一年)進行開發,整個過程就是一次"大開發";迭代開發的方式則不一樣,它將開發過程拆分成多個小週期,即一次"大開發"變成多次"小開發",每次小開發都是同樣的流程,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重複在做同樣的步驟。
舉例來說,SpaceX 公司想造一個大推力火箭,將人類送到火星。但是,它不是一開始就造大火箭,而是先造一個最簡陋的小火箭 Falcon 1。結果,第一次發射就爆炸了,直到第四次發射,才成功進入軌道。然後,開發了中型火箭 Falcon 9,九年中發射了70次。最後,才開發 Falcon 重型火箭。如果 SpaceX 不採用迭代開發,它可能直到現在還無法上天。
迭代開發將一個大任務,分解成多次連續的開發,本質就是逐步改進。開發者先快速釋出一個有效但不完美的最簡版本,然後不斷迭代。每一次迭代都包含規劃、設計、編碼、測試、評估五個步驟,不斷改進產品,新增新功能。透過頻繁的釋出,以及跟蹤對前一次迭代的反饋,最終接近較完善的產品形態。
二、增量開發
迭代開發只是要求將開發分成多個迭代,並沒有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怎麼劃分迭代,哪個任務在這個迭代,哪個任務在下個迭代?這時,一般採用"增量開發"(incremental development)劃分迭代。
所謂"增量開發",指的是軟體的每個版本,都會新增一個使用者可以感知的完整功能。也就是說,按照新增功能來劃分迭代。
舉例來說,房產公司開發一個10棟樓的小區。如果採用增量開發的模式,該公司第一個迭代就是交付一號樓,第二個迭代交付二號樓......每個迭代都是完成一棟完整的樓。而不是第一個迭代挖好10棟樓的地基,第二個迭代建好每棟樓的骨架,第三個迭代架設屋頂......
增量開發加上迭代開發,才算真正的敏捷開發。
三、敏捷開發的好處
3.1 早期交付
敏捷開發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早期交付,從而大大降低成本。
還是以上一節的房產公司為例,如果按照傳統的"瀑布開發模式",先挖10棟樓的地基、再蓋骨架、然後架設屋頂,每個階段都等到前一個階段完成後開始,可能需要兩年才能一次性交付10棟樓。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預售,該專案必須等到兩年後才能回款。
敏捷開發是六個月後交付一號樓,後面每兩個月交付一棟樓。因此,半年就能回款10%,後面每個月都會有現金流,資金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3.2 降低風險
敏捷開發的第二個好處是,及時瞭解市場需求,降低產品不適用的風險。
請想一想,哪一種情況損失比較小:10棟樓都造好以後,才發現賣不出去,還是造好第一棟樓,就發現賣不出去,從而改進或停建後面9棟樓?
對於軟體專案來說,先有一個原型產品,瞭解市場的接受程度,往往是專案成功的關鍵。有一本書叫做《夢斷程式碼》,副標題就是"20+個程式設計師,三年時間,4732個bug,100+萬美元,最後失敗的故事",這就是沒有采用敏捷開發的結果。相反的,Instagram 最初是一個地理位置打卡 App,後來發現使用者不怎麼在乎地理位置,更喜歡上傳照片,就改做照片上傳軟體,結果成了獨角獸。
由於敏捷開發可以不斷試錯,找出對業務最重要的功能,然後透過迭代,調整軟體方向。相比傳統方式,大大增加了產品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市場需求不確定,或者你對該領域不熟悉,那麼敏捷開發幾乎是唯一可行的應對方式。
四、如何進行每一次迭代
雖然敏捷開發將軟體開發分成多個迭代,但是也要求,每次迭代都是一個完整的軟體開發週期,必須按照軟體工程的方法論,進行正規的流程管理。
具體來說,每次迭代都必須依次完成以下五個步驟。
- 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
- 設計(design)
- 編碼(coding)
- 測試(testing)
- 部署和評估(deployment / evaluation)
每個迭代大約持續2~6周。
五、敏捷開發的價值觀
《敏捷軟體開發宣言》裡面提到四個價值觀。
- 程式設計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程式設計師之間的互動,優於既定流程和工具。
- 軟體能夠執行,優於詳盡的文件。
- 跟客戶的密切協作,優於合同和談判。
- 能夠響應變化,優於遵循計劃。
六、十二條原則
該宣言還提出十二條敏捷開發的原則。
- 透過早期和持續交付有價值的軟體,實現客戶滿意度。
- 歡迎不斷變化的需求,即使是在專案開發的後期。要善於利用需求變更,幫助客戶獲得競爭優勢。
- 不斷交付可用的軟體,週期通常是幾周,越短越好。
- 專案過程中,業務人員與開發人員必須在一起工作。
- 專案必須圍繞那些有內在動力的個人而建立,他們應該受到信任。
- 面對面交談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 可用性是衡量進度的主要指標。
- 提倡可持續的開發,保持穩定的進展速度。
- 不斷關注技術是否優秀,設計是否良好。
- 簡單性至關重要,盡最大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工作。
- 最好的架構、要求和設計,來自團隊內部自發的認識。
- 團隊要定期反思如何更有效,並相應地進行調整。
七、參考連結
- Iterative development: the secret to great product launches, Pavlo Zinchenko
-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kipedia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