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們要下崗?危局中滴滴暗自發力自動駕駛
在2019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上,滴滴出行副總裁、AILabs負責人葉傑透露,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最快或將於今年年底在上海落地, 使用者可以在上海特定區域內體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作為滴滴的戰略新方向,惹人矚目。
提起滴滴,我們首先可以想到,國內尚未上市的超級獨角獸,與美團、位元組跳動合稱TMD的三小巨頭,全球融資額度最大的未上市出行平臺之一,共享出行領域的“虧損王”等等,這些都是滴滴,而今又增添了一項,自動駕駛領域的新星。而這個爭議百出的明星獨角獸,依然面臨著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持續虧損的問題。
虧損問題一直是滴滴的“內傷”,長期以來滴滴都在尋求治療的“藥方”。為了彌補虧損,滴滴嘗試做外賣業務,但終究偃旗息鼓,又試水金融,佈局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為了獲得生存喘息的機會,滴滴不斷進行新的嘗試。
一、虧損纏身的行業霸主
2012年,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並推出“嘀嘀叫車”APP,從其自身的定位能看得出,彼時的“出行”是有界限的,是要解決叫車難的問題。
2015年9月,“滴滴叫車”進行全面品牌升級,更名為“滴滴出行”,明確構建一站式出行平臺。
隨後先後合併快的、收購優步中國,佔據了中國共享出行行業9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共享出行行業的霸主。從解決方便出行、叫車容易的移動叫車客戶端,逐漸演變為一個覆蓋計程車、專車、順風車、巴士、豪車等領域的綜合共享出行平臺。
可是作為如此體量的出行平臺,卻陷入連續的虧損之中,至今已經進行了若干輪融資,卻仍然沒有找到盈利的辦法。
滴滴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繼續在上年的基礎上持續虧損,當年給滴滴司機的補貼就超過了113億元,全年虧損近109億元,截止2018年,滴滴創業6年已經累計虧損390億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虧損王”。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曾公開表示:“六年內滴滴從未盈利,未來能否盈利還不好說”。
難以盈利的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滴滴在出行行業構築的壁壘不夠,給了對手可乘之機,對於對手掀起的補貼大戰,滴滴不得不被動接招。滴滴雖然靠著雄厚的資本在補貼大戰中活了下來,但是虧損卻進一步擴大。以目前普遍鉅虧的出行行業現狀和激烈競爭局勢,滴滴不得不探索出行之外的盈利點。
二、出師不利的跨界外賣佈局
2018年美團在滴滴營收腹地的南京掀起價格戰,逼得滴滴不得不進行戰略反制,並順勢推出了滴滴外賣,打響了反制美團進行自救的第一槍。
2017年的時候,滴滴的CEO程維接受採訪時曾經對外表示:“共享出行領域的戰爭,已經在2016年終結了。”沒想到一統的共享出行江湖上,又一次掀起腥風血雨,這其中就包括當時在外賣領域如日中天的美團,美團入局叫車業務,這讓滴滴有點措手不及。
2017年美團相繼在上海、南京等一二線城市推出了“美團叫車”,直接打響了在滴滴營收腹地搶食的戰爭。
或許是看準了滴滴依靠高額補貼堆起來的客戶和流量的弱點,美團迅速掀起價格補貼來獲取市場份額,訂單量直線上升,滴滴不得已跟進,迅速陷入了跟對方死掐的“價格戰”之中,戰事一度膠著。
美團跟滴滴玩的就是“田忌賽馬”的遊戲,美團用自己的下等馬“美團叫車”來打滴滴的上等馬“滴滴出行”。 這對把出行作為核心業務的滴滴來說如芒在背,必欲除之而後快。
怎麼辦呢?既然美團可以進軍出行行業,我滴滴為什麼不能進入你的業務核心外賣呢?於是滴滴外賣應運而生。
“出行+外賣”模式並非滴滴首創,國際上早有先例。國外出行領域的行業巨頭如Uber、Grab等都曾從單一出行業務擴充到這個領域,實際發展的都還不錯。
2015年推出的Uber Eats大獲成功,在2019年第二季度虧損額度達到52億美元時,Uber Eats這項增值服務表現亮眼:其月活使用者數同比增長140%,與320萬家餐廳合作,收入暴漲72%(為5.95億美元)。這一季度盈利資料甚至可與中國外賣巨頭美團外賣的數值比肩。
2018年3月Grab合併Uber東南亞業務之後,加速了業務擴張的腳步。據悉,過去一年,Grab的外賣業務擴張到了6個國家的199個城市,其市場份額在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已經排名第一。
滴滴在這個領域的擴充卻並不順心,佈局失策、強大競爭對手美團,讓這個業務分支很短命。
2018年4月,滴滴外賣登入無錫之後,此後相繼在南京、泰州、成都等地開城,據悉滴滴內部還有個“百城計劃”。
但是2018年7月進駐河南鄭州之後,滴滴外賣再沒有進入新的城市,雖然滴滴外賣對外宣佈還在持續運營當中,但是現在實際上解散僱員的步伐已經開始,這意味著花費10億資金的滴滴外賣,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畫上了句號。
回頭來看滴滴入局外賣,更像是一場僅僅針對美團的報復性行為,而非出於更深的戰略思考。滴滴外賣倉促應戰而後迅速落寞,這都顯示出這個業務一開始就沒有得到管理層更深層次的關注。
夭亡的滴滴外賣豈能阻止滴滴自救的步伐,對於失算的棋子,當棄則棄。可是還必須有王牌才行,滴滴的王牌早就備好了,只不過是等待時機出手罷了,這張牌就是一直在暗中孵化的金融業務。
三、金融服務前途未卜
外賣業務進展不順,滴滴在金融領域動作卻在加速。相比準備不足的滴滴外賣,滴滴金融則已經暗中策劃了很久,為滴滴金融的誕生準備好了充分的條件。
2019年1月2日,“金融服務”頻道在滴滴出行APP正式上線。這是2018年滴滴金融事業部成立以來,首次集中對外呈現產品板塊,包含借錢、保險商城、滴滴支付、分期購車、車險、車主貸款等專案。
其中,提供借錢服務的是滴水貸業務,這是2018年4月上線的信貸產品。 這個業務從上線之初的只有服務次數多、徵信良好的車主才可以申請,逐漸覆蓋到車主、乘客、普通使用者均可辦理。
滴滴的金融佈局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2015年7月,滴滴與快的合併後獲得20億美元融資,作為投資方的中國平安與滴滴合作推出了“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正式入局保險。
2015年12月,滴滴獲得商業保理牌照;2016年3月,拿下融資租賃牌照、保險代銷牌照。2016年3月,滴滴還出資10億元成立眾富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涉足汽車融資租賃領域。
隨後,滴滴相繼推出了分期購車產品“滴分期”和類似餘額寶功能的 產品“金桔寶”。
2017年8月,滴滴收穫網路小貸牌照。同年12月,旗下控股公司成功收購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斬獲金融業務最為關鍵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滴滴支付服務中,不僅有滴滴付款碼,還有滴滴和銀行聯合推出的簽帳金融卡和信用卡。
到了2018年,滴滴佈局金融進入加速狀態。2月,將原有的曼哈頓(金融部門)升級為滴滴金融事業部;4月,上線現金貸產品“滴水貸”,入局消費金融領域;7月,推出“滴滴金融”APP。
2019年1月,滴滴“金融服務”頻道在滴滴產品端上線。7月,滴滴繼續擴張金融版圖。旗下控股公司——迪潤(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入股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滴滴又收穫一塊保險牌照。
8月,有訊息稱,滴滴有意拿下一塊銀行牌照,擬在天津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目前滴滴已經在金融領域拿下了六塊金融牌照,金融平臺雛形初現。
對此有財經金融領域專家稱,網際網路企業做金融業務,其主要業務可能是虧損,但由於獲得了比較多的活躍使用者,這些活躍使用者的不斷變現是可能創造收益的。而這個變現在金融領域最直接,很可能是產生豐厚的利潤。
滴滴金融看似水到渠成,實際上滴滴金融現在面臨的考驗仍然不少。第一,就是單一業務場景的問題。比起阿里巴巴豐富的應用場景,滴滴金融目前的應用場景僅僅是在出行領域。第二,就是滴滴金融現在面臨跟很多其他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一樣的問題,就是越來越嚴的金融監管問題。
相比起這些挑戰,現下更為致命的是,平臺層出不窮的安全隱患問題,直接導致滴滴在2019年的資本寒冬中宣佈裁員自救。
四、雪上加霜的“出行安全”問題
2019年初滴滴宣佈裁員15%,超過2000的員工被裁掉,滴滴以這樣一種方式宣告“過冬”。 滴滴的冬天來的並不讓人意外,固然跟固有的虧損有關係,也跟頻繁出現的交通安全事故有關。
交通安全領域的根基是什麼?是安全。不幸的是,柳青的一句“就是怕”顯露出獨角獸滴滴在出行安全這個根基存在的漏洞。
在惡性事件事發之前,滴滴就曾因為平臺接入執行的無證車輛過多,而引起交通部門的鉅額處罰。
早在2017年十二月,就有廣東媒體報導稱,滴滴廣東分公司未取得相關的網約車運營資質,以及介入大量無證照駕駛車輛,遭十四宗交通罰款記錄,時間是2018年5月之前,幾乎平均每月兩起交通處罰。但是這些都沒有引起滴滴高層的足夠重視,直到後續安全事故的發生。
柳青的“怕”,代表了一種敬畏感,這不僅僅是對於柳青而且對於滴滴出行,也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只不過這種怕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
2018兩起極端事件,挑戰了消費者的安全底線,由此爆發的輿論危機想必滴滴也始料未及: 網友的指責讓其官微淪陷。各方輿論對滴滴的安全措施、責任意識、模式漏洞、甚至是企業價值觀進行了持續質疑。
而事件的背後,是滴滴長期虧損高層揹負著盈利的壓力,不得不加速業務發展從而忽視了出行安全這個根本所致。兩次事件都跟滴滴的順風車業務緊密相關,這絕對不是偶然。 外界一直盛傳,滴滴的順風車業務是盈利的,從下面資料來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
據媒體報導,滴滴順風車成交總額均保持每年50%的環比增長。在2017年,順風車的成交總額接近200億元,佔到滴滴總GMV的15%,收入約20億元,淨利潤接近9億元人民幣。
平臺面臨的系列問題,直接導致順風車業務無限期關停。從2018年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安全自查,滴滴不得不裁員整改。隨著各地區交通監管的進一步加強,由安全問題引發的司機清退、運力承壓、信任考驗等也成為籠罩在滴滴頭上的陰雲。
這對於使出渾身解數謀求自救的滴滴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但這僅僅是內憂,還有虎視眈眈打算進軍網約車領域的一眾對手,正悄悄的進入滴滴的核心領地,鋼刀已經握在手裡,圍獵滴滴的情形愈演愈烈。
五、內憂未去,外患不絕
最新訊息,T3出行成為今年進入網約車領域的新玩家。它的聞名在於它豪華的股東陣容,它的股東不僅包含上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等三大央企汽車品牌,還包括騰訊、阿里、蘇寧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合計持股超過40%,成為一傢俱有整車廠背景的網約車公司。
T3並不是最後一家。9月17日,一款名叫“旗妙出行”的APP在蘋果和安卓各大應用商店上線,“旗妙出行”是一汽旗下的出行平臺,可以透過旗下紅旗H5、H7等多個車型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目前,包括上汽、東風、長安、威馬、小鵬等多家整車廠企業均已經組建出行公司,整車廠成為出行領域一股新勢力。
而現在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汽車行業整體不景氣,購車人數連續滑坡。基於行業判斷,整車廠更傾向於自己做出行平臺。而整車廠作為上游的供應商,在出行領域更能夠製造出安全、舒適的整車環境,在未來的出行“交鋒”中必然更能技勝一籌。
除了整車廠,還有很多傳統的對手,如嘀嗒出行、神州專車等等老對手。 在滴滴閉關順風車整改期間,昔日的競爭對手動作頻頻,實力大增。
今年9月,嘀嗒叫車對外宣告盈利,並且自有平臺使用者數突破1.3億人次,估值數百億,儼然成行業頭部玩家。
神州專車2018年實現盈利2.12億元,首汽約車7月10日宣佈已在上海、深圳實現盈利,並稱今年要實現整體盈利。
這些後來者,之所以盈利,部分原因歸功於高德、美團的流量扶持。另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它們重新上線了順風車業務。
哈羅、美團、曹操專車等相繼上線順風車業務。基於高德地圖的龐大流量,其在2017年7月上線叫車業務,聚合了滴滴快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主流出行服務商,迅速開啟了局面。
今年4月,美團也在南京、上海等地上線了“聚合模式”,並與首汽網約車進行合作。這樣的“抱團式”打擊,無疑是對“滴滴”的威脅 ,而這也直接顯示在了市場份額上面。
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8》中顯示,2018年中國網約車市場中,滴滴的市場份額為63%,相比頂峰時期的90%已經跌去了1/3,而各路網約車公司正在步步緊逼,進一步蠶食滴滴的市場份額。
另外,傳統車企也在加速網約化的步伐,這使得原本試圖一統天下的滴滴出行,將面臨非常嚴峻的競爭局面。隨著各路人馬湧入共享出行的賽道,對於正身處其中的滴滴而言,唯有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壘,才能守住自己的領地。
六、賭命ya bao 新能源、自動駕駛
對於窮追不捨的對手,滴滴顯然有點手足無措。而現在,對於滴滴而言,最大的革命就是自我革命。
隨著人工智慧、電動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興起,滴滴顯然意識到一場自動駕駛、新能源的風暴不可阻擋,如何用盡可能快的時間,趕在競爭對手之前搶佔戰略制高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而2017年4月融資了55億美元之後,滴滴提速研發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前沿技術。
滴滴在推動新能源、自動駕駛等領域最新最大的動作在於實施“洪流聯盟”。其目標是圍繞著無人化、共享化、電動化這三個方向,其目標意在頂層設計上真正實現汽車共享化,滴滴未來也將變成一個共享汽車運營商平臺,真正改變人車關係,從車源、新能源、自動駕駛技術等多方面執行落地。
首先,是車源領域。滴滴聯合北汽、豐田、一汽、比亞迪等汽車企業展開戰略合作,與這些頭部車企在網約車、車隊運營、汽車租賃、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合作。與車和家一起推動共享出行場景的智慧共享汽車,推動“洪流聯盟”落地。
並分別在7月、8月份,分別推動滴滴旗下小桔車服的組織架構升級,其目標是與車企形成互利共贏的關係;另外與中國平安展開戰略合作,將在租車、保險、維保、充電等領域展開合作,當然這也是“洪流聯盟”內容落地的一部分。
再次,就是新能源領域。在這個領域,滴滴加強與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樁、充電站方面的佈局。6月26日,滴滴與南網電動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展開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車、樁、網”一體化綜合服務。
8月1日滴滴更與英國石油巨頭BP展開合作,雙方將展開充電站方面的合作,官宣當天即在廣州首家BP充電站接入滴滴平臺旗下的小桔充電平臺。
而這個領域的合作剛剛開始,BP與滴滴的合作不會是滴滴在該領域合作的最後一例,相信還會有後續動作。
最後,就是自動駕駛技術。8月5日,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獨立,由部門升級為公司,專注於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擴充,滴滴出行CTO張博兼任CEO。這是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動作。這背後是滴滴早先幾年就已經佈下的“棋局”。
2016年,滴滴成立自動駕駛團隊;之後在2017年、2018年相繼成立美國矽谷和加拿大多倫多成立研究院和滴滴實驗室;2018年5月,與大眾成立合資公司,目標是提供10萬輛電動化、自動駕駛共享車隊,其後先後獲得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資格和北京的自動駕駛路測資格。
2019年3月,滴滴旗下全資子公司滴滴沃芽成立,其經營範圍涵蓋自動駕駛技術等等,7月對外宣佈清退30萬名不符合平臺要求的司機,並表示將使用無人駕駛取代;同月,獲得豐田汽車6億美元融資,雙方將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
直到最新的自己駕駛部門進行分拆獨立,都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步伐大幅提速,在自動駕駛上面的投入更加的不遺餘力。
將“燒錢”的自動駕駛部門獨立分拆讓其自謀出路,一方面可以讓滴滴卸下一塊重擔,另外也可以為滴滴上市拉昇估值。外界猜測,滴滴很可能會效仿其美國前輩Uber。
早前Uber將估值72.5億美金的自動駕駛部門獨立分拆之後,迅速獲得軟銀、豐田等財團10億美金投資。而後一個月,Uber便成功上市。
儘管現在自動駕駛技術尚不成熟,安全風險高,但是並不否認這是大勢。 對於深受虧損之苦的出行公司而言,抓住這股趨勢,未來才有可能盈利而後逆風翻盤。
目前,滴滴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一系列進展,除了落戶上海的無人計程車,還有最新的滴滴Al技術研究成果進展。
在2019中關村論壇—AI WORLD 2019世界人工智慧峰會上,滴滴出行副總裁葉傑平教授介紹,滴滴Al開放平臺,已經集中開放五大領域,包括視覺智慧、語音智慧、語言智慧、資料智慧、時空智慧等出行核心技術領域,並推出了智慧汽車、智慧運營、智慧客服、智慧城市四大Al行業解決方案。
這些訊息僅僅是一部分,相信更多的訊息會陸續出來。儘管現在目前的虧損靠著這招未必就能解決,投資自動駕駛就是投資未來,能否最終看到收益,誰也說不好,但比起入局外賣等盲目花掉的錢,顯然花在自動駕駛上面的錢更值得。
逐步退出不擅長的領域,更加聚焦於新能源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未來出行等領域的滴滴,依靠現有的數以百萬計的司機和數以億計的使用者,在未來的出行領域才有希望實現突破。
文/韭菜財經記者劉磊,公眾號ID:jiucaifin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2577/viewspace-266164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讓自動駕駛變成「老司機」,看騰訊如何幕後發力自動駕駛
- 【面試】滴滴自動駕駛測開面試自動駕駛
- AAA:66%的美國司機擔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自動駕駛
- 滴滴網約車司機睡覺乘客開車 無證駕駛+超速被抓
- 美團確定進軍自動駕駛,滴滴如何應對?自動駕駛
- 英國莽漢司機認罪:放任特斯拉自動駕駛,自己躺在副駕悠哉悠哉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系列(七)——聊聊人機互動中的DMS駕駛員監控系統自動駕駛
- 滴滴又成立一家自動駕駛子公司,意欲何為?自動駕駛
- MIT開發新演算法讓自動駕駛汽車像真人司機一樣變道MIT演算法自動駕駛
- Waymo:研究稱Waymo Driver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率比人類司機低85%自動駕駛
- 美政府研究人們駕駛走神時間,證明自動駕駛的必要性自動駕駛
- 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落地上海:或明年初投放自動駕駛
- DMV:2019年4月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和司機數量減少蘋果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計程車到底“破壞力”幾何?自動駕駛
- 全面推廣自動駕駛還不成熟:無人駕駛還要跨過三道坎自動駕駛
- 寶馬設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2021年釋出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拉鋸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研究報告自動駕駛
- 苦熬自動駕駛,百度的奮力一搏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資料閉環: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自動駕駛
- 滴滴會倒下嗎?美團高德們成滴滴司機的Plan B
- 寫了個簡單爬蟲,分析 Boss 直聘自動駕駛崗位爬蟲自動駕駛
- 趁Uber無人駕駛發展受挫,老對手Lyft要推出自動駕駛車輛自動駕駛
- 滴滴與全球頂級自動駕駛研究聯盟BDD達成戰略合作自動駕駛
- 萊斯大學&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研究發現自動駕駛汽車會讓司機變得自滿自動駕駛
- c滴滴會倒下嗎?美團高德們成滴滴司機的Plan B
- 自動駕駛測試全流程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復甦在 2020自動駕駛
- 大疆攪局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定位已知方式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控制演算法自動駕駛演算法
- 中國自動駕駛,不能只靠「搭積木」自動駕駛
- 感測器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哪國強?各國和地區自動駕駛成熟度指數自動駕駛
- 豐田寶馬投資自動駕駛創企Nauto,欲用攝像頭觀察“老司機”自動駕駛
- 最高祕密計劃,特斯拉自動駕駛卡車正在研發中自動駕駛
- 代駕司機兼職跑腿,滴滴能否收穫雙倍快樂?
- 蘋果要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 不,他們只想要"技術工程化"人才蘋果自動駕駛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