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高中的三分之二》

Piggy424008發表於2024-08-29

謹以此文懷念已經被調走了的楊學輝校長。他曾經是振華中學副校長兼英才辦主任,現任博雅中學的校長。

徐瀟剛剛入學的時候,楊校作為副校長,屈尊來擔任本屆的數學老師。徐瀟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除了他以外,還有哪位副校長還在堅持教課;因為徐瀟確實不常在學校上學。彼時的徐瀟年輕氣盛——現在大概也是——而想要去透過競賽來獲得一些常人獲得不了的政策。楊校作為振華中學的英才辦主任,聽說了自己的學生想要搞競賽這件事。在振華中學,這個被譽為本省最好高中的地方,搞競賽的環境要相對善良很多。但即使是這樣,大概也沒辦法給予徐瀟太多的支援,畢竟振華中學英才辦的人員一再精簡,徐瀟甚至都不知道英才辦還剩下多少人了。

那時是一個沉寂的十一月。

競賽在即的時候,楊校“特赦”了徐瀟不僅不用上副科課,連部分主科課也不用上了。偶爾發現徐瀟在上課,還會怪徐瀟競賽在即,為什麼不抓緊去訓練。楊校很希望徐瀟出成績,可能是因為徐瀟是他的學生,可能是因為他在徐瀟身上寄予了什麼希望,或者就是單純的需要一個人來挽回振華中學競賽目前的頹勢。當時徐瀟不想停課的時候,他甚至還來加徐瀟的微信勸說徐瀟把文化課稍微放一放,班主任和考試什麼的他都能幫徐瀟解決;徐瀟當時竟隱隱約約有點想哭。剛剛經歷了中考的失敗,徐瀟已經低沉了很久,也很久沒有人能給徐瀟什麼有力地支援了。而楊校的支援對於徐瀟來說就像一張盾牌:徐瀟能抵禦一切的譴責和懷疑。徐瀟每每回班的時候,楊校都會和他聊一聊以後,說說競賽、說說數學,臉上總帶著一種自信的笑。

徐瀟的老師說,楊校年輕的時候很受歡迎。這裡的受歡迎指的不僅僅是在老師之間受歡迎,更是在學生之間受歡迎。當時楊校還不是楊校,臉上也沒有那麼多的褶皺,年輕帥氣,為人和善,有許多青春期的小女生內心蠢蠢欲動,想留下楊校的照片或者簽名之類的。有一年開聯歡會,楊校走到一個班級裡面,要了一把吉他就彈唱起來,贏得了一陣陣的喝彩。走的時候,班級裡的女生還“尾隨”了楊校一段,楊校察覺到以後嚇了一跳,慌慌張張的離開了。只是很可惜,當時沒有人帶相機什麼的,沒有記錄下這一可愛的場面,只能隨著學長們和老師們的口口相傳,成為了振華中學的野史。

也有人說楊校看上去很能裝蒜。人們說,身居高位的校領導,臉上那麼和善,難道心裡想的真的會是什麼好事嗎?因此私下裡譴責楊校太能偽裝。不巧幾次被徐瀟撞見,徐瀟還和他們大吵一架。徐瀟從沒見過楊校紅臉,而那些只會裝好人的人,他們也許也是楊氏的後人,但絕對不會叫學輝。據說在徐瀟離開學校的課堂上,楊校真的生過一次氣,那次是班級的同學不好好聽課,在課堂上大吵大鬧,楊校好言規勸無果,才紅了臉。徐瀟聽了也不打算怪楊校。這樣的學生,不生氣徐瀟才覺得不正常呢!於是徐瀟說,楊校算是徐瀟的恩師,在徐瀟的背後如何罵他徐瀟不知道也沒法知道,要是在徐瀟面前罵楊校,徐瀟大概會真的很惱火。但好在楊校毫不在意這些非議,在他面前,從來都沒有什麼大事,他總是用一個慈祥的笑容來一筆帶過。

就這樣到了第二年的九月。經過了幾乎有一年的浸淫,徐瀟總算從螢幕前抬起頭來,看看這個世界的其他部分。只是當徐瀟再次坐在振華中學的考場上時,徐瀟發現徐瀟的筆已經不再靈巧。卷子上的符號與數字徐瀟一個也不認識,即使是徐瀟所擅長的數學,此時也成了拖累徐瀟的秤砣。毫無疑問徐瀟的成績極慘,六科總分才剛剛四百分。成績出來,徐瀟感覺都被自己氣笑了:有些科目的分數還不及徐瀟停課時候的零頭。教練對徐瀟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對徐瀟提了好多繼續搞競賽的要求。徐瀟沒辦法,只能把重心傾在文化課上。

當徐瀟重新坐在教室裡的時候,心中的忐忑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徐瀟心知肚明,過不了多久就會迎來楊校的關懷,然而現在的關懷,與他更像是刺向自己的利刃。徐瀟還沒來得及等到楊校找來,卻先迎來了另一個訊息:胡佳副校長調走去磐巖中學了。

這個訊息對徐瀟來說,暫時壓過了徐瀟心中的不安。胡佳也是振華中學的老領導了——雖然徐瀟也不知道她在振華中學具體任職多久,在學校中掌管著很多要務,也有很多涉及底層的一些事務。她有的時候會出現在團委,看見幾個幫忙的學生,笑著說要給她們頒三好學生之類的;有的時候知道有學生家裡遇到困難,她暗地裡會給學生一些不易覺察卻不可或缺的幫助。學生之間也打破了罵校領導的千古傳統,即使是在背後也幾乎沒人對胡佳有什麼微詞。徐瀟猜,楊校幾天沒時間來找徐瀟,大概也是因為胡佳調任以後,楊校作為她的老朋友,想必也很難過。同學們說胡佳去磐巖中學是去建國際部去了,畢竟是英語老師出身,也都可以理解。只是徐瀟的心裡總有一些疑惑,但卻說不清具體是什麼,只能先壓制住心中的好奇了。

果然,在那之後幾天,許是該忙的都塵埃落定,楊校找到了徐瀟。一反之前的家長裡短,這次他只說了一句話。

“好好學著,爭取能出來成績。”

內心大亂。好端端的忽然說這個,難道是他也對徐瀟失去信心了?不會吧!難道自己真的已經差到無藥可救了?徐瀟覺得不至於吧!心裡的不安沒有解除,反而愈演愈烈。但好在這種不安並沒有持續太久。第二天,徐瀟接到了楊校調走的訊息。同時接到的還有原來的校長不再擔任振華中學校長,而將振華中學校長一職交給了博雅校長房豔的訊息。同學們又說,房豔原來是振華中學數學組主任,不知道因為什麼調去當了校長,現在又不知道因為什麼調了回來。楊學輝和胡佳本來在振華中學關係很好,而如今都被調走,大家竊竊私語道,恐怕是振華中學要變天了。

他們說的對。楊學輝一離開,振華中學的競賽一時間群龍無首。徐瀟心想,一直支援徐瀟的楊校一旦調走,徐瀟最有力的支援也不在了。徐瀟心裡已經隱隱感覺到徐瀟的競賽生涯即將走到了盡頭。本來成績就陷入了瓶頸,如今……徐瀟突然有點想哭。現在還有誰能幫徐瀟呢?絕望、無助的情緒壓在了徐瀟的心頭。新校長還能支援他們嗎?新校長還能容納他們這群“異類”嗎?徐瀟走在漆黑的夜裡,已經深秋的冷風鑽進了徐瀟的肌膚。為表新朝雅政,振華中學的校規一再修改,老師、主任們的管理越來越嚴格。短短几天,徐瀟已經找不到楊校來過的痕跡了。陽光大廳門外的領導名單裡再也沒有了二位領導的名字。沒有了胡佳的帶領,各種學生組織該何去何從?模聯何去何從?沒有了楊校的帶領,競賽又該何去何從?他帶出一塊金牌的夢想又該何去何從?這一切的一切他們還能在振華中學找到嗎?好在,房豔校長沒有給他們太多擔憂的時間。振華中學現在的一切都是為學習讓路的,學習既然是學生的天職,想來那不能徹底開啟的窗戶和 E 區四樓的玻璃牆,也是為了緩解他們壓力的手段吧。

徐瀟已經很久沒有夢見楊校了。他調走以後,幾次回到振華中學參加學校之間的會議。在會議的間隙,他和振華中學的政教處主任聊得很歡。他們都是數學老師,想來很有共同語言吧?同學們看了,指指點點,卻又一言不發。徐瀟不敢過去,徐瀟怕他問起自己的近況,徐瀟怕他問起自己在學校裡過得如何,徐瀟更怕告訴他自己其實現在每天都很累。徐瀟說這一切無非也是自找的,是不是自己當時不搞那什麼競賽,現在就能輕鬆一點了呢?徐瀟站在二樓曾經是水吧的地方,喝著據說是綠豆湯的免費飲品,看著房豔舉著杯子和學校的老師們慶祝她上任後的第一次軍訓。徐瀟嘆了口氣,放下手裡的不鏽鋼碗,倒掉油光鋥亮的飯菜,匆匆忙忙的躲避著主任們的目光回到教室,假裝坐下來開始學習。徐瀟好多好多次的希望他能回來,希望他能重新帶著他們向前,希望他還能向徐瀟露出他那標誌性的笑容。可惜,時光不再,徐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有機會見到他了。徐瀟想到昨晚熬夜寫不完的套卷,看著筆記上揉成一團的囈語,再看著書包裡藏著的《雲邊有個小賣部》,徐瀟害怕下一秒徐瀟就會成為辦公室裡老師批鬥的物件。徐瀟知道自己還有好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徐瀟也知道自己沒有把全天時間都放在學習上,剛剛舉行過換屆競選的社聯,徐瀟就是上一屆成員的一個。徐瀟有的時候還想去看一看他在學生組織裡認識的朋友們和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可又害怕時間不夠徐瀟趕回教室,更害怕去了以後他們告訴徐瀟一切都已經不是那個樣子了。徐瀟想,比起心裡的想念,還是主任午睡時的高聲批評更讓徐瀟膽寒。

徐瀟坐在樓上的窗邊向下看,很高。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樓下看徐瀟。

“你,下課了在窗邊看什麼呢?怎麼,又想下樓打球去了?不回去做點題嗎?”

不知是誰的聲音響起。總之,這樣冷冰冰的話語,從來沒有在楊校口中說出來過。

5.下列對於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楊校真名叫做楊學輝。他曾經在振華中學擔任副校長,現在已經去了博雅中學。在學校,他一直對徐瀟的競賽很關注,為人和善,很少生氣,在大多數同學中都非常受歡迎。
B. 徐瀟是振華中學的一名競賽生。他中考失利,而後想透過競賽來獲得一些政策,但是最後沒有成功,從而回到班級裡接受了學文化課的結局。
C. 從選文可以推斷,振華中學的校長變成房豔以後,她接過了胡佳和楊學輝的調走產生的空缺,重新領導了學生組織和競賽活動的正常進行,使得學生們有更多的動力學習,學校也有了更好的校規校紀。
D. 徐瀟的學年主任雖然沒有出現在文章的細緻描寫中,但透過一些微小的刻畫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經常訓斥學生。

6.下列對文字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小說透過環境描寫刻畫人物心理,例如楊校走後的“寒風”,實際上是在說徐瀟內心的絕望。
B. 楊校走後,徐瀟心中大量的發問,看似在問自己,實則在問讀者。多個連續不斷的問題,讓讀者也情不自禁的思考振華中學的未來,使閱讀更有代入感。
C. 本文用楊校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因為懷念楊校是本文的真實寫作目的,以他為寫作主體是理所應當的。
D. 小說中多次使用整句,目的是加強語氣,提高氣勢,增加文章感染力。

7.選文寫楊校彈吉他的情節,有何作用?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4分)

8.本文“讀來令人落淚”,也有人說“行文歡快”,看完毫無壓力。請談談你對於這兩種評價是如何理解的。(6 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