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公司成立,看怎樣發起一家創業公司

釋懷發表於2015-07-16



在我看來,蘋果創新有幾個貫徹始終的很重要的初始因素,讓他們成功。此前,我們曾討論過產品創新對於蘋果的重要作用。現在,我們重點討論賈伯斯的價值。

很多人認為,蘋果就是沃茲的蘋果,賈伯斯並沒有做什麼事。就連沃茲的父親傑瑞都當面和賈伯斯說:“你不配得到這麼多,你沒有做出過任何產品。”

說起來,我本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被拉著去創業,對方說:不需要你做太多具體工作,你的創意和產品能力就是最大的價值。但產品出來以後,對方說,你是做了一些東西,但具體的活都是我做的,你不配得到這麼多。

不過,賈伯斯比較幸運,因為沃茲知道,他可以做出產品的原型,但僅此而已。如果蘋果要想往前走,僅靠這些是不夠的。

賈伯斯為蘋果都做了哪些事呢?

1、找元件。

沃茲的電腦需要元件,而這些元件價格不菲。比如,英特爾當時剛推出的昂貴的DRAM晶片。

這時,賈伯斯直接找英特爾打了幾個電話,就拿到了一些晶片。如果沒有這些晶片,科技的歷史就要重寫(此前,沃茲使用的是AMI DRAM)。

2、找訂單。

銷售產品是公司區別於普通愛好者(甚至包括手工業者)的核心能力之一。沃茲其實一直滿足於做出產品這個階段,只有賈伯斯拉著沃茲一直在銷售。

做出Apple I後,賈伯斯立刻就在家釀電腦俱樂部進行了展示。由於當時電腦的潛在消費者主要是這些瘋狂的“愛好者”們,這樣的銷售就順理成章了。

不僅如此,賈伯斯還當場詢價(此後,定價能力和宣傳能力就成了蘋果的無形資產)。

當時只有一個人對蘋果產品感興趣,保羅·特雷爾。聽了賈伯斯現場的宣傳,特雷爾禮貌的說“保持聯絡”。

第二天,賈伯斯就走進特雷爾的店中,“我來和你聯絡了。”

3、找貸款。

憑藉著頑強的臭不要臉的精神,賈伯斯拿到了訂單。但這時的蘋果,除了兩個人以外,連買基本零件的錢都湊不齊。賈伯斯這時的能力又顯現出來。

除了借到的一點錢以外,賈伯斯必須要為超過10000美元的零部件找資金。為此,賈伯斯光腳(是真的光腳)跑遍了矽谷的各個銀行借錢。你猜怎麼著?沒借著。

最後的最後,賈伯斯找到了Cramer Electronics公司,希望能賒賬購入零部件。對方不相信這個邋遢小子擁有這筆價值2.5萬美元的訂單。賈伯斯就給特雷爾打電話核實。

特雷爾在開會。賈伯斯就一遍遍的打電話,最後在“緊急電話”中,特雷爾確認了訂單。

4、組織生產。

即便是現在,在華強北,開啟一條生產線用於新產品也不容易。何況兩個窮小子,在沒有運營費用的情況下,要一個月完成一個全新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賈伯斯這時動員了他能動員的所有力量:賈伯斯和沃茲。他的朋友科特基以及科特基的前女友,賈伯斯的妹妹,甚至賈伯斯的父親都停下工作來幫忙。

在沒有任何條件的情況下,批量生產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後來,又是賈伯斯組織把沃茲的電路板,變成了有機箱、有鍵盤、有電源等全解決方案的產品。

5、籌建公司。

沒錢的時候建立公司,說服合夥人們加入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本事,而且還能拉來比自己優秀的人。

賈伯斯可以給沃茲所有關係密切的人打電話,讓他們協助說服沃茲。他會給韋恩10%的股權。他張羅著讓沃茲賣掉心愛的惠普計算器,而他自己賣掉了汽車。這種不顧一切的勁頭本身就是組建公司最需要的品質。

6、募集資本。

為了解決後續生產問題,蘋果需要錢。這時賈伯斯再次窮盡一切可能。他去找自己的前老闆布什內爾,許諾5萬美元換取1/3股份。

被拒絕以後,賈伯斯纏著布什內爾要求推薦人。布什內爾推薦了唐·瓦倫丁。如果有人不知道他是誰的話,那可能就太糟糕了。他是大名鼎鼎的紅杉資本創始人,是賈伯斯的發現者,蘋果的早期投資者。

瓦倫丁沒有第一時間投資,他認為賈伯斯他們缺乏銷售人才。“你們兩個誰都不懂市場營銷,對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樣就無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賈伯斯立刻要求瓦倫丁給推薦人才。

瓦倫丁推薦了馬庫拉。賈伯斯馬上打電話給馬庫拉。最終,馬庫拉不僅成為了蘋果的1/3股東,而且也帶來了蘋果發展亟需的資本:25萬美元。

7、尋找人才。

知道賈伯斯怎樣說服瓦倫丁推薦人才的嗎?瓦倫丁開始沒有給賈伯斯推薦。賈伯斯就每天給瓦倫丁打三四遍電話,後來這個投資專家“啪”的一聲開啟他的名片架,推薦了3個人,其中就有馬庫拉。看到賈伯斯多少次用死纏爛打逆轉解決了麼?

為了解決風扇問題,賈伯斯想到的辦法是找個電源專家,當40歲的霍爾特對賈伯斯開價每天200美元時(如果我們沒記錯的話,沃茲當時的年薪是24000美元),賈伯斯一口就答應下來。

當蘋果需要機箱時,賈伯斯就找到以前的合夥人韋恩。韋恩做的產品不滿意,他又找到了當地一名技術顧問傑裡·馬諾克,以1500美元的價格設計塑料箱。

即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要尋找最好的人才。

8、建立營銷。

人們的購買慾望來自哪裡呢?當賈伯斯想這個問題的時候,蘋果的營銷部分就開始成形了。

最早賈伯斯被英特爾1976年的一個廣告打動了。

賈伯斯是這麼做的:立刻拿起電話打給英特爾市場部,要求取得該廣告的製作方和聯絡方式。

找到製作方麥肯納的聯絡方式以後,賈伯斯立刻打電話。麥肯納辦公室把電話轉給了一個業務經理伯奇,而伯奇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一直拒絕合作。

當伯奇拒絕了業務以後,賈伯斯繼續每天幾個電話打給麥肯納,最後可能是麥肯納的祕書厭煩了,就逼著麥肯納接了電話。最終見到了“麥肯納,本人”(名片就是這樣寫的)。

麥肯納和賈伯斯合作一直到賈伯斯去世,他們彼此成就。

9、推動下一款產品。

公司需要持續的產品,賈伯斯還要推動蘋果在產品誕生以後,就推動下一款產品的誕生,比如說Apple II。

好在,在沃茲的世界裡,在他能力範圍內,他具有強大的自驅力(至少早期如此)。而且,優秀的人才,只要你讓他看到更優秀的,他自己就會有動力。賈伯斯不斷的督促公司開發更優秀的產品,而這是企業行進的源動力。

看了上述和技術無關的9個方面,你有哪些感想?作為一個創業者,筆者感觸最深的是:

1、不怕失敗。只為了發現的可能性窮盡一切方法。

2、第一時間行動。一直到賈伯斯去世,他都是想到立刻就做的典範。

3、強大的自驅力,為了達到目的堅持決不後退。

4、即便自己籍籍無名,也只和最優秀(也是最難搞)的人打交道。這是成功的很重要的技巧。他們最難搞,但搞定其他人也同樣很難,但收益卻可能寥寥。同樣是花費時間,但你最終贏得的卻是不一樣的世界。如果開始選擇最容易的入口,恐怕現在蘋果也早就死掉了。

即便現在,即便最普通的人能夠放棄自己的面子想到就無數次打擾、甚至算得上騷擾的去說服別人,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賈伯斯並不懂程式碼,對技術的瞭解大概和筆者差不多。但他對技術改造未來的遠見,以及對於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自驅力,彌補了所有的不足。

對我而言,這些思考還有一層意義:

我常常想,蘋果在啟動時都沒有人給投資,那麼我們被拒絕不是正常的嗎,我們被要求證明自己不是正常的嗎?直到有一天我們邏輯確鑿,並且贏得了真正需要我們的人。

認為自己行的人,就行;認為自己不行的人,永遠不行。這是不容爭辯的定律。——畢加索
相關閱讀
評論(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