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對知乎上的問題 大公司和創業公司怎麼選?的回答
作為一名前端工程師,來北京工作了六年。待過 3 家創業公司(都是50人以下,A輪,最長一年時間,最短一週),3 家大公司(最短一年,最長三年),我想我還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我發現我的關注者和專欄的關注者中有很多的大學生朋友,希望這份答案能給大家未來的就業帶來一些幫助
先說結論:如果你們處於剛入行或者是像我這樣的初級階段,能夠選擇的話儘可能的去大公司。 更高階的職位抱歉我現在沒法給出建議
首先要破解一些關於在創業公司工作的迷思:
- 鍛鍊能力:創業公司通常都在快速發展中,要求迅速上手,快速迭代開發,所以在剛入職相當短的一段時間內你的能力會有巨大的提升。但是然後呢?因為創業公司僅專注於某個領域的緣故,你會發現你在相當常的一段時間內所做的工作非常窄,他們也不會冒險讓你使用新的技術,這對你的技術成長是不利的。 我個人真實的情況是在上一家創業公司的時候五個人負責一個專案,現在我一個人負責五個專案。畢竟專案經驗還是很重要,無論是在簡歷上,還是對於個人的鍛鍊
- 加班問題:就我個人的經驗和我圈內朋友的經驗(再次強調僅僅是我個人的和我圈內朋友)而言,大公司其實不怎麼加班(相對而言;仍然有加班的時候)。某些大公司的加班是要申請的,因為這涉及到加班費和調休和叫車報銷的問題。但是在小公司裡,開一句不恰當的玩笑,你不想加班才需要申請。其實加班對我來說的本質問題其實是有沒有時間提升自我,程式設計師這個行業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日常的工作絕大部分都還是重複性的,如果頻繁的加班而沒有業餘時間也就意味著沒法提升自己
- 期權和致富:關於期權是怎麼回事以及加入創業公司是否能一夜暴富的問題知乎上已經有不少好的回答,這裡就不贅述了。你可能還在想萬一呢?那麼請你回想一下“百團大戰”、“O2O”、“共享單車”等風口上的那麼多公司,如果你回到那個時候你能判斷出究竟誰能活到最後誰能上市嗎?這些是資本的遊戲,奉勸各位還是要腳踏實地,把機會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其他的一些不建議去創業公司的原因
- 光環和背書: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如果你的簡歷上的上一家公司是知名公司的話,你跳槽時收到的機會會更多。另一方面大部分大公司裡都有職務級別,比如百度的技術序列是T序列,阿里的技術序列是P序,序列數字越高表示你的級別越高;級別越高也間接的表示你的能力和薪水也越高。 也許你覺得你的能力夠強了不輸於 BAT 的員工,或者你聽說大公司評職稱的時候有黑幕,但是你還是要理解和原諒世界上的大部分人的獵頭和HR篩選簡歷的人,或者是面試你的人,都還是看重大公司背景和級別的。這也和你將來在新公司的定級和薪資有關
- 風險問題:在每一輪風口上的時候都會有無數的創業公司崛起,風口過去的時候也會有無數的創業公司倒下,這是非常殘酷的。你不希望風口一過就失業吧,那麼你如何能選到最終不會倒下的那個創業公司呢?很難。有非常多的人從這個風口裡倒下的創業公司跳槽到另一個風口裡的創業公司,然後風口一過公司又沒了。
- 上升空間:創業公司人數較少通常也追求扁平管理,所以可能你的上頭就是CTO,再往上就是CEO了。那麼你的升職空間在哪裡?帶領團隊?可能你所在的前端組一共才3個人,你們三個人乾的也都是同質的活很難出眾。即使你乾的不爽了也沒有轉崗的機會
- 專業程度:大公司里人與人的關係是專業(冷漠)的。上班歸上班,下班是下班。除非你 on call 時線上又出現了問題才會聯絡你。如果你沒有交週報,或者專案延期了,或者出現線上故障了,該罰就罰,該郵件通報就郵件通報,年終獎該扣就扣,有制度在約束你。但是在創業公司通常是人治,大家上班下班都在微信群裡,下班繼續聊工作,有同事深夜加班遇到問題直接在群裡@你。在上一家創業公司的時候每次上線前一個晚上CTO半夜挨個問有沒有提交程式碼;覺得公司太吵了直接在群裡讓大家不要說話 也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有上面所說的問題,如果你加入了一個非常棒的創業公司那也忠心的祝賀你。可惜自己從來沒有那麼好運
大公司當然也有問題,比如找人背鍋大於修復問題,做事情講利益講關係,挖坑大於填坑,PK大於做事情。你在大公司裡的做的東西可能也很窄,也可能都是體力活,但問題是他們能給你空間和時間去做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上班的時候我自己化身為螺絲釘快準狠的幹好自己的活就好了。
其實上面提到的絕大部分痛點是從個人提升的角度上說的。其實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我個人的原則是,無論現在的工作多麼得心應手,多麼順風順水,永遠要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多思考現在的工作能給自己的提升能有多少。多想想當你在簡歷上新增現在這份工作的工作經歷時,能夠講述的有價值的東西究竟有多少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 知乎前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