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疫情常態化推進,數字經濟程式提速,大量的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湧現,成為經濟復甦的新動力。在此形勢下,我國對文化強國和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新的部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作為文化強國和數字經濟交叉領域的文化科技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在此形勢下,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課題組依據近兩年對中國文化科技領域的觀測、調研和思考,試圖對2021年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新變化、新特徵、新趨勢進行解讀。

一、文化科技融合進入新階段

隨著,5G、人工智慧、大資料中心、雲端計算、物聯網等“新基建”日漸完善,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正在深度影響和重構文化的形態、結構和價值追求。文化產業當前處於由“量”到“質”躍升的關鍵期,產業變革呈現出多領域、多產業和多區域迭代更新的發展特徵。政策規劃、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三種力量合力推動我國文化科技融合進入新的增長階段——文化數字化階段,這個階段呈現出四個新的特徵:
(一)文化數字化成為文化強國和數字經濟的交叉領域

文化數字化作為文化強國與數字經濟兩大戰略的交叉領域,二者的融合將會改變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方式,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生命力;將會重塑文化產業鏈條和商業模式,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會以發達形態的文化產品對外輸出,形成真正的文化軟實力。

(二)文化科技開始向實體經濟領域溢位輻射

過去,文化科技融合以“科技進文化”為主,主要表現為新科技在文化領域整合應用,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文化新業態萌生髮展。最近兩年,一個特別明顯的變化就是文化以科技為載體逐漸融入實體經濟、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

一是概念成型,“元宇宙”是數字文化產業應用場景、乃至文化和科技融合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也是數字文化產業有始以來集大成的生態系統。二是產業加速,頭部企業紛紛佈局。Roblox、Facebook、Epic games、騰訊、位元組跳動等企業紛紛加速完善元宇宙生態。三是雙側推動,助力快速發展。需求側方面,疫情影響推動虛擬世界發展;技術側方面,5G、雲端計算、擴充現實、數字孿生等元宇宙底層技術助力元宇宙佈局。四是資本追逐,成為投資熱點。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遊戲公司Roblox上市首日股價上漲54.4%,市值超過400億。中青寶、湯姆貓等元宇宙概念股全線爆發。

(四)文化科技成為消費再升級的主動力

一方面文化助力消費躍遷,文化為消費注入美學創意、設計創新等,助力消費需求從“物質型”向“精神型“躍遷。另一方面,科技助力文化植入,全新消費群體、消費偏好、場景偏好要求數字技術作為催化劑,將文化元素匯入消費領域,提升消費品質。

二、文化數字化的邊界與演進

文化數字化生態體系包含要素層、核心層和應用層三個層面:要素層是標準化、可流通、可交易的文化資料,構成文化數字化的生產資料;核心層是文化數字化技術全程貫穿的文化產業鏈、版權價值鏈、科技創新鏈三鏈融合體系,構成文化數字化的生產過程;應用層是文化數字化成果廣泛應用的智慧化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構成文化數字化的應用場景。由此推出文化數字化生態體系是文化資料資產化、文化產業數字化和文化空間智慧化“三化融合”的生態系統。

(一)文化資料資產化: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

文化資料資產化指的是零散分佈的各種文化資源資料經數字化採集、標準化標註、解構與關聯轉化為可交易的文化資產,成為文化數字化的核心生產要素。文化資料資產化的主要特徵是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

可溯源:遵照統一標準生成唯一的文化資料標識,基於AI 演算法的深度合成技術和隨機紋理嵌入等技術,在文化資料中嵌入唯一標識,通過文化資料標識提取與解析進行資料溯源。

可量化:依託海量資料樣本和無形資產評估相關理論構建文化資料價值評估模型,經AI訓練,迴圈修訂模型指標,對文化資料價值進行精準評估。

可交易:經價值評估,明碼標價的文化資料可在基於區塊鏈和雲端計算等技術驅動形成的透明通證的文化資料服務平臺流通交易。

(二)文化產業數字化:文化產業全業、全程、全息

文化產業數字化指的是數字化技術全程貫穿文化產業鏈、版權價值鏈、科技創新鏈各個環節,三鏈融合加速文化要素流通、文化科技成果轉化與場景應用。文化產業數字化的主要特徵是全業、全程、全息 。

全業:數字技術既改變了新聞、出版、影視、演藝、文博等傳統文化業態產品形態、商業模式,推動傳統文化業態轉型升級,又推動了短視訊、直播、網路遊戲等新業態彎道超車、縱深發展。

全程:數字技術貫穿文化產業創意——生產——傳播——體驗全鏈條、全過程。在創意環節,數字化技術推動人機互動設計,使創意和設計門檻一再降低;在生產環節,AI自主創作和AI輔助生成,有效提升文創產品生產效率;在傳播環節,個性推薦、智慧分發技術推動文化內容精準傳播;在體驗環節,數字化技術推動數字互動娛樂、沉浸式展演繁榮發展。

全息:數字虛擬模擬等技術推動文化產業突破各種介質、載體及時空界限,實現文化創意跨載體呈現、跨時空互動,從而無限擴充文化產業新業態和新場景。

(三)文化空間智慧化:空間再生、服務智慧、虛實結合

文化空間智慧化指的是文化產業數字化成果廣泛應用於老舊廠房、公共文化場館、生活美學場景等實體空間智慧創意提升以及多維虛擬空間搭建,不斷擴充新應用場景。文化空間智慧化的主要特徵是空間再生、服務智慧、虛實結合。

空間再生:引入數字文化業態推動老舊廠房向文化創意空間活化,融入在地特色文化和數字科技打造智慧便捷、時尚潮流的城市美學新空間和網紅打卡地。

服務智慧: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智慧文博場館及設施建設,發展“雲”上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打造智慧互動體驗場景,改進公共服務場館的運營管理流程。

虛實結合:運用全息投影、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打造多維虛擬空間,運用AR、XR等新技術打造虛實結合的新文化空間,實現跨時空互動。

三、文化數字化的時代價值

(一)突破文化產業鮑莫爾成本病困境
美國經濟學家鮑莫爾於1967年構建了一個兩部門巨集觀經濟增長模型:其中一個部門是“進步部門”,另外一個部門是“停滯部門”。“進步部門”的生產率相對快速增長將導致“停滯部門”出現相對成本的不斷上升。傳統的文化行業屬於人力密集型行業,生產率低下,屬於典型的“停滯部門”。數字技術廣泛應用,重塑升級了文化產業鏈條,大大縮短了從創意到產品的轉化週期,顛覆和重構了傳統文化業態,並推動文化新業態迅速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文化行業生產效率,使得文化行業不再是“停滯部門”,顛覆了鮑莫爾成本病成立的基礎。

(二)重組文化生產關係

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使文化生產力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且重構了生產關係。一是文化生產由線性生產走向網狀生產,由原來的生產者生產什麼、消費者就消費什麼向基於消費者消費偏好進行多樣化、定製化生產轉變。二是由專業化生產走向社會化生產。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創意和設計門檻一再降低,普通人也能廣泛參與文化創作,推動由專業生產向社會化生產轉變。三是文化生產全鏈條由內部分工走向社會化大分工。伴隨著5G等數字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成為現實,形成一個透明的服務網路,促進整個社會的文化生產進行大分工。文化產業鏈條上的不同生產主體以產品或服務為導向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主攻產業鏈條的某些模組,避免每個企業進行全產業鏈重複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三)重構生產流程

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使得很多傳統行業的創作與生產得到大大簡化,由單向性向並行性、由線性向矩陣式轉變,重構了生產流程。一是遊戲引擎、XR(擴充現實)等技術在電影拍攝、CG製作等領域的應用,重構了電影製作流程。隨著遊戲引擎的大力發展,“遊戲引擎(演算法)+擴充現實(高清大屏)”技術手段嵌入拍攝流程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實時監控鏡頭的構圖、運鏡軌跡,各個環節的視覺化為導演指導拍攝迅速提高效率和質量,重構了CG製作流程。二是融媒體技術與平臺的發展重構了新聞採編發流程。通過融媒體,不少紙媒打通新聞策劃、採集、編輯、播發整條內容生產鏈,進一步推動“中央廚房”式的採編與傳播體系落地,完成“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分發”的流程再造。

(四)暢通跨產業通道

數字內容IP是跨產業應用的關鍵要素,文化數字化有利於加深文化賦能其他產業的連結基礎,通過“一個平臺、多業共享”,打通跨產業介面,充分發揮其外部效應。根據《2021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授權市場的IP品類分佈中,數字內容IP佔比50.2%,其中卡通動漫佔比29.4%,電子遊戲佔比9.4%,影視綜藝佔比9.1%,網路文學佔比2.3%,實現跨產業運營。

(五)匹配新消費特徵

當前數字經濟時代,人們具有不受時空限制、自由自在享受多層次文化產品與服務的消費需求。文化數字化通過擴大數字文化產品供給、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契合人們的這一需求。當下品質消費階段,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旺盛,更加追求有文化氣質、有設計感、個性十足、智慧便捷、情感共振的產品和服務。文化數字化作用於智慧設計、智慧生產、精準傳播、互動體驗等領域,以提升文化內涵、簡化使用流程、促進情感共鳴等,契合人們的這一需求。

四、文化數字化的當前發展 

(一)主體持續壯大

1.形成三極凸顯、東部帶動的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格局

迄今為止,科技部、中宣部會同相關部門分別於2012年、2013年、2019年、2021年分四批共認定了8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從區域分佈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形成了三極凸顯、東部帶動的發展格局,北京、浙江、廣東成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的三極,東部地區佔據半壁江山,基地數量佔比高達62.3%。從示範領域看,數字技術應用、網際網路應用與服務、文化裝備製造領域成為重點發展方向。從基地型別看,形成了國有為主導、民營為重要構成的基地主體,其中民營企業在數量與比例上佔據多數,共27家,佔比高達66%。

2.文化新業態企業引領作用增強

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情況顯示,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82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佔全部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5%。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服務、娛樂用智慧無人飛行器製造、可穿戴智慧文化裝置製造3個細分行業營業收入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30%。

3.網際網路文化上市企業佔據近半壁江山

第4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顯示,在網際網路上市企業型別分佈中,網際網路文化企業佔比高達46.2%,其中網路遊戲企業佔比24.5%,文化娛樂企業佔比16.1%,網路媒體企業佔比5.6% 。

4.數字文娛成為獨角獸企業競爭新賽道

《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251家,總估值10553.6億美元,首次超萬億美元。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網易雲音樂等數字文娛獨角獸企業數量19家,排名第二。數字文娛企業總估值2480.8億美元,佔比約23.5% 。

(二)業態複合升級

1.數字技術助力文藝展演創新突破

“歷史+藝術+創意+科技”創新文化展演表達方式。一方面,數字技術革新傳統展演的表現手法。文藝展演在5G、AR、XR等數字技術加持下突破傳統形式,加強對視聽效果的提升和表現手法的創新。另一方面,數字技術推動文化展演商業模式創新。數字技術尤其是網路技術推動文化演藝不僅僅通過傳統的電視晚會形式進行製作,可以運用網綜、網劇等新形式打造系列節目進行可持續傳播,契合年輕受眾的消費需求。例如,今年爆火“出圈”的河南衛視《唐宮夜宴》《端午奇妙遊》《中秋奇妙遊》等“晚會連續劇”系列節目突破了傳統晚會形式,將傳統文化與前沿科技創新交融,以“網劇”+“網綜”的形式架構,以5G+AR的技術將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讓舞蹈與國寶夢幻聯動,以文化自信為根基成功在各個領域裡破圈。

2.電子競技從遊戲競技向智慧硬體競技擴充

遊戲競技和智慧硬體競技齊頭並進。一是傳統遊戲競技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實現1365.57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44.16%,使用者規模為4.88億人,較2019年增長4300萬人。二是智慧硬體競技成為電競新賽道。智慧硬體競技是人工智慧、資訊科技、機器人、智慧製造等高新技術在數字文化產業的重要應用場景。隨著技術進步與電競產業的發展,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等智慧硬體競技成為重要的電競專案。

3.文化科技加速影視衍生鏈延伸

數字技術大幅縮短了影視衍生品開發週期,加速IP到衍生品轉化。影視衍生品的開發週期通常要半年以上,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極大加速了影視作品的傳播廣度及影視衍生品的開發速度。例如,近期奈飛出品的韓語自制劇《魷魚遊戲》自9月17日上線以來,不到4個星期,全球觀看人數為1.11億,成為奈飛史上開播觀看量最高的劇集。影視劇爆火不到一個月,聯名衍生品、相關遊戲、線下“椪糖”生意、沉浸式展館等業態的迅速湧現,加速IP向衍生品的轉化。

4.沉浸式娛樂產業鏈條逐漸完善

沉浸式娛樂產業初步構建產業鏈條。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技術服務商、裝置供應商、IP服務商等,無論是IP研發、空間設計還是VR/AR科技、3D全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技術裝置供應逐步完善。中游為產品服務端,VR體驗館、密室逃脫、劇本殺、沉浸式互動體驗展等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下游為場景應用端,沉浸式娛樂產品廣泛應用於商業綜合體和街區、景區、主題樂園、公共文化場館等文旅場景。

5.雲遊戲與技術升級引領遊戲業提質

遊戲業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升級。一是雲遊戲革新遊戲產業模式。雲遊戲的發展使硬體不再成為桎梏,主機、PC和手機可實現三端合一,極大擴充套件市場邊界。例如騰訊建立Start雲遊戲平臺,在雲端完成最耗費硬體資源和功能,從而讓玩家擺脫硬體和平臺的束縛,實現“隨時隨地,雲端秒玩”。二是引擎技術升級提升遊戲品質。虛幻引擎5(UE5)將包含數億或數十億個多邊形的電影品質的源藝術直接匯入虛幻引擎中,可以對場景和燈光變化做出反應,大大提升了介面質量和保真度。

(三)場景多元發展

1.數字技術革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一方面,數字技術推動文化遺產數字修復與智慧生成。數字修復技術可應用於對破損文物的數字化保護,將數字三維視覺化、互動動態影像設計、數字雕塑等理念融入數字文化遺產內容開發。例如三江侗族非遺剪紙圖案的數字修復與智慧生成,使用神經網路演算法,學習傳統剪紙圖案,根據輸入的影像進行數字修復或生成新的剪紙圖案。

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助力文化資源上雲與智慧體驗。隨著5G、人工智慧、VR、AR、全息影像等數字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深入應用,博物館傳承傳統文化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形成雲端與現場體驗融合的新型傳承模式。例如,非遺藉助VR、AR、全息影像等技術,建立資料庫系統化保護、展示、轉播,推進了“從線上到到場”的體驗式創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運河上的舟楫”展廳重塑了大型沉浸式古代場景,設計“知識展示+密室逃脫”的互動體驗,使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和娛樂體驗達到最佳融合。

2.沉浸式體驗覆蓋文旅新興消費領域

一方面沉浸式娛樂廣泛融入文旅消費場景。融入AR、VR、人工智慧、全息投影等技術的沉浸式娛樂以其強科技感、高互動感契合了文旅消費升級趨勢,廣泛融入文商旅綜合體、文旅景區、夜間消費集聚區等文旅場景建設。例如蘇州“姑蘇八點半”通過“文化資源+場景體驗+文化消費”的模式,以多媒體聲光電、全息等技術創新互動體驗,重現千年姑蘇之夜的櫓聲燈影。

另一方面,超級IP轉化不斷衍生線下沉浸式體驗場景。例如,芒果TV《明星大偵探》綜藝節目衍生線下實景推理主題館芒果M-CITY,自帶流量的《明星大偵探》IP吸引了眾多粉絲前來探店。“梵高再現”沉浸式光影展基於3000多幅的梵高名畫和稿件,通過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術、多通道投影裝置以及原聲系統合為一體,打造超強視覺沉浸盛宴。

3.公共文化服務場景數字化、智慧化升級

數字技術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化升級。一是融入多媒體與音視訊、VR/AR、多點觸控等數字技術提升公共文化場館的展陳空間設計。二是運用無線射頻識別、大資料等技術搭建文物資料庫,使管理人員便於完成文物藏品管理、查詢、統計報表方面的工作;採用大資料手段進行預約限流、使用者畫像分析等來提升運營管理水平。三是採用線上雲逛展、雲直播與線下智慧導覽、智慧互動體驗相結合提升參觀體驗。

(四)推動靈活就業

1.吸納大量靈活就業

在疫後復甦較為嚴峻的就業大環境下,數字文化就業承擔起“蓄水池”和“緩衝器”的功能。短視訊、直播等平臺降低了內容創作門檻,縮小了數字鴻溝,且不受時空限制,推動數以萬計的創作者實現了靈活就業。《靈工時代:抖音平臺促進就業研究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8月-2020年8月,抖音帶動就業機會3617萬個。《阿里巴巴全生態就業體系與就業質量研究報告》資料顯示,淘寶“村播計劃”啟動一年帶動5萬多新農人加入直播。

2.催生多種新型崗位

數字文化新業態層出不窮,催生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網際網路營銷師多種新職業。這些新職業對青年群體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2020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網路文學作者累計超過2130萬人。人社部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員從業規模超50萬,但只有15%的電子競技崗位處於人力飽和狀態,預計未來5年電子競技員需求達200萬。

(五)提升社會治理

1.網路安全不斷優化

在數字媒體助力下,網路投訴與舉報渠道日益暢通,網路安全環境得到不斷優化。根據《第4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1 年上半年,全國各級網路舉報部門共受理舉報 7522.5 萬件,較 2020 年同期(8104.6 萬件)下降 7.2%。《後疫情時代網路謠言治理社會價值研究報告》表明,單次網路謠言的生命週期更短,其中熱度排名前100網路謠言中,單次謠言平均留存時間約5.3天,留存2天以內佔18%,38%的網路謠言7天會消弭。

2.網路輿論健康發展

在數字媒體助力下,主流輿論得到引導,網路資訊傳播得到有序維護,使得輿論環境健康發展。例如,在建黨百年期間,數字媒體積極發揮社會責任,引導主流輿論,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愛黨愛國的熱情。河南特大洪澇災害發生後,大量的現場視訊資訊、防汛預警資訊、求助資訊、搶險救援資訊等通過網際網路迅速擴散,保障防汛救災工作穩妥推進。

五、文化數字化的未來展望

未來,隨著文化數字化進入縱深階段,其創作倫理、監管邏輯和制度訴求將會發生轉變。一是創作倫理應考慮資料驅動與人本優先的平衡。未來在數字文化產業的創作領域,追求效率和創意的平衡是繞不開的話題,既需要資料驅動,提升產業發展的效率,更需要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創作作用和關係網路。二是監管邏輯從結構導向向行為導向轉移。網際網路文化產業是監管的重點領域,未來網際網路文化產業既需要規模化發展、充分發揮外部效應,更需要開放競爭,監管的重點將從是否形成壟斷結果向是否阻礙競爭行為轉變。三是制度訴求:“大眾化”補貼“大家化”。科技創新有力推動了文化“大眾化”發展,但受審美和文化內涵追求永無境止等因素限制很難促成文化“大家化”,市場機制對於文化“大家化”失靈,需要探索一種機制制度讓“大眾化”來補貼“大家化”。